南县稻田养虾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22-11-20梁玉刚方宝华朱国奇胡文彬杨德胜赵正洪
梁玉刚,方宝华,汪 丽,李 明,朱国奇,胡文彬,杨德胜,赵正洪
(1.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 长沙410125; 2. 万年县农业农村局,江西 万年 335500;3. 湖南南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南 南县 413200;4.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 益阳 413046)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常栖息于湖泊、河沟、鱼塘或湿地内,主要以水草、藻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小鱼、小虾等为食,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具有很强的掘穴能力,在冬、夏两季常穴居生活[1-2]。20 世纪30 年代,小龙虾首次由日本传入中国,并作为新物种开始生活繁衍于湖泊、沟渠等水体中,后来逐步被农户熟知并应用于稻田养殖[3]。近年来,小龙虾成为了餐饮业和消费者的新宠,其需求量大幅增加,这有力地推动了以稻田养虾为主的稻田综合种养项目的发展,使稻虾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已有研究表明,稻田养虾可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提高土壤总孔隙度,进而改善土壤耕层结构[4];还可通过投喂饵料及排泄粪便使土壤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全钾)、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土壤有机质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进而有利于培肥土壤[5];小龙虾在稻田中摄食杂草和有害昆虫,可降低田间杂草和有害昆虫基数,从而减轻杂草和害虫对水稻的危害程度[6]。同时,稻田养虾可实现种养有机结合,有利于增加农田物种的多样性和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7]。
南县稻虾产业的发展结构日趋完善,目前已成为我国稻田养虾的重要基地,其种养面积位居全国第四、湖南第一[8]。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类型,日照时间和无霜期较长,境内江河密布,水网勾连,雨量充足,水源充沛,农田土壤肥沃,pH 值呈碱性,无工业污染,属于典型的湖区农业县,是种植绿色优质水稻和发展小龙虾养殖的理想区域[9-10]。为了进一步挖掘南县稻田养虾的生产潜力与推动南县稻田养虾产业的发展,笔者对南县稻田养虾的发展现状、效益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湖南省乃至全国的稻田养虾产业提供借鉴。
1 发展现状与主要模式
1.1 发展现状
21 世纪初期,南县稻田养虾面积达6.7 hm2,并初步形成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为后来的稻虾大规模种养奠定了基础,也带动了稻虾产业的蓬勃发展。据统计,2017—2020 年南县稻田养虾面积由2 万hm2发展至4 万hm2,2020 年小龙虾产量达10 万t、优质稻米产量达30 万t,综合产值达140 亿元,带动就业人数达14 万人。近年来,南县稻虾产业从推进苗种繁育、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加工龙头企业培育、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产品研发升级、品牌打造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2018 年和2020 年分别获得了“南县小龙虾”和“南县稻虾米”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2 主要种养模式
南县稻田养虾历经20 a 以上的探索,由稻虾寄养发展成稻虾共生、稻虾轮作和一稻三虾等种养模式并存,种养结合技术已趋于成熟。
1.2.1 稻虾共生模式稻虾共生模式是指将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置于同一时空内,实现稻虾有机结合的种养模式。该模式在4—5 月投放虾苗,6 月整田种植水稻,在水稻生长适宜期将虾放入田间活动,8—10月陆续收获成品虾,11 月收获水稻。
1.2.2 稻虾轮作模式稻虾轮作模式是指养殖1 季小龙虾,小龙虾收获后种植1 季水稻的种养模式。该模式在收割水稻后投放虾苗,第二年4—5 月陆续捕捞成品小龙虾,整田前捕尽小龙虾,于6月整田种植水稻,10—11 月收割水稻,然后按上述循环进行下一轮种养。
1.2.3 一稻三虾模式一稻三虾模式是将稻虾共生和轮作的种养技术进行融合,实现种植1 季水稻和养殖3 茬小龙虾(春季虾苗、夏季食用虾和秋季种虾)有机结合的种养模式。该模式在3 月投放虾苗,5 月捕捞成品虾,6 月补投适量虾苗,随后整田种植水稻,在水稻生长适宜期将虾放入田间活动,9—10 月捕捞成品虾,11 月收割水稻,补放适量种虾繁殖一批虾苗,第二年待种虾和仔虾出洞摄食后,将种虾捕获售卖,捕捞的虾苗则出售给养殖户。
2 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普通水稻种植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人工等。稻田养虾的成本包括水稻生产和养虾2 个部分,养虾成本包括田间工程改造、虾苗、饵料、人工等。由表1 可知,普通水稻种植的成本为12 900 元/hm2,稻谷的产值为18 750 元/hm2,利润为5 850 元/hm2;稻虾轮作模式的成本合计为69 465 元/hm2,稻谷和小龙虾的产值合计为102 337 元/hm2,利润为32 872 元/hm2;稻虾共生模式的成本合计为68 325 元/hm2,稻谷和小龙虾的产值合计为105 000 元/hm2,利润为36 675元/hm2;一稻三虾模式的成本合计为97 350 元/hm2,稻谷和小龙虾的产值合计为144 300 元/hm2,利润为46 950 元/hm2。这表明稻田养虾的利润较普通水稻种植大幅增加。
2.2 生态效益
稻田养虾时小龙虾和水稻共存有利于增加稻田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其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水稻生长适宜期放虾入田,虾的取食、攀爬等活动不仅可降低田间杂草密度,而且由于虾摄食水面害虫有利于降低害虫对水稻的危害程度;二是投放的水草和螺蛳可改善水质,能够减轻单一养殖或种植所带来的水体污染;三是稻田投放小龙虾、水草、螺蛳等,能使稻田的生物多样性、食物链、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四是投喂的饵料和小龙虾排泄的粪便等可提高土壤肥力,能够减少化肥用量;五是通过小龙虾的活动搅动水体,可促进水体和大气的交换,从而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再加上水草、水稻和螺蛳等净化水体的作用,可降低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2.3 社会效益
稻田良好的土壤、水体等环境,可为小龙虾提供浮游动植物、杂草、昆虫等食物,有利于优质小龙虾的养殖;同时,小龙虾的活动和排泄的粪便,可起到中耕松土及培肥土壤的作用,能够改善水稻生长环境而有利于优质稻谷的生产。稻田养虾时小龙虾产量可达125 kg/667m2、优质稻谷产量可达450 kg/667m2。目前,南县从事小龙虾养殖的种养户已发展到4 万户以上,从事小龙虾产业的人员达14 万人,小龙虾经纪人超过3 000 人,每年还能增加就业机会超过8 000个,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3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种养主体参差不齐南县稻田养虾的种养主体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5 个方面。一是种养户种类繁多。目前,南县稻田养虾的种养主体涉及农业龙头企业、一般农业公司、种养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散户等。种养户基本各自为政,尤其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较为激烈,常出现产品相互压价现象。二是种养面积大小不一。稻田养虾规模较大的可达66.7 hm2以上,规模较小的只有0.1 hm2左右,很难实现种养技术的标准化。三是种养模式五花八门。南县稻田养虾除了稻虾轮作、稻虾共生和一稻三虾3 种主要模式外,还有多种模式,这无法实现虾苗购买和养殖技术的统一。另外,还存在稻田只养虾不种稻的现象,甚至还有违背水稻种植为主的原则而将稻田改成池塘进行小龙虾精养的。四是种养技术多种多样。小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的技术没有统一的标准,如虾苗放养数量、时间和饵料投喂等以及水稻种植方式、水肥管理等各种养主体间存在很大差异。五是产品品牌繁多。无论是稻田产出的小龙虾还是稻谷,注册的品牌都存在多乱杂现象,甚至还有假冒产品出现,致使产品的品牌效应表现不佳。
3.1.2 轻视水稻种植由于稻田养殖小龙虾的经济效益远高于水稻种植,因此种养户重视小龙虾养殖而轻视水稻种植,具体表现在5 个方面:一是开挖养殖沟、修整内外田埂等所占比例偏大,达总面积的25%以上,使水稻种植面积大幅缩减;二是水稻收割后至翌年整田前稻田全程用深水淹泡,加上投放过量饵料等原因,导致土壤板结、有害物质积累严重等问题而不利于水稻生长;三是稻虾共生模式时由于虾苗投放量大和过早放虾进入稻田,常导致小龙虾取食水稻茎蘖,从而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四是水稻种植时整田不精细,由于稻田高低不平,水稻直播时稻谷撒在低洼处容易出现高温煮芽的现象而造成缺苗严重,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五是对福寿螺防治、水稻病虫草害防控和水肥管理等均不重视,导致大田水稻基本苗数不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3.1.3 种苗供应不足2020 年南县稻田养虾面积已达到4 万hm2,但南县自身繁育的虾苗有限,需要从湖北等地购买。在放养高峰期虾苗购买渠道不稳定,甚至出现无苗可购的窘境。而且外地购买的虾苗经长距离运输后,其质量和成活率将受到影响;如果购买到劣质虾苗将会给养殖主体带来较大风险,容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1.4 产业体系薄弱目前,南县一些龙头企业的稻虾产业体系比较完整,拥有完整的虾苗繁育、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产业链,但也面临着小龙虾价格波动的冲击,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后,受国内消费低迷和出口锐减的双重影响,稻虾产业链遭受到巨大冲击,其利润和效益大打折扣。同时,对于多数种养合作社和散户来说,还未真正参与到产业链中,其产品多以批发的形式销售,无法形成品牌优势,更无法实现产销一体化。
3.1.5 种养风险较大稻田养虾时前期投入资金较多、技术要求较高、效益回报周期长,加上成品小龙虾价格受季节影响较大,这对小龙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小的种养合作社或散户,其稻田养虾的风险很大。稻田养虾的风险主要表现在3 个方面。一是虾苗购买风险。多数养殖户为降低虾苗购买成本,选择非正规渠道购买虾苗时虾苗质量得不到保障,养殖过程中常出现死苗、生长慢、个体小、品相差等问题。二是缺乏养殖技术,小龙虾养殖过程中牵涉到养殖沟建设、虾苗放养量与放养时间、饵料投喂、水质监测、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一旦某一技术把握不好均会导致商品虾产量低、质量差,从而影响经济效益,甚至出现亏本现象。三是饵料投喂难把握。生产专用小龙虾饵料的厂商较少,饵料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饵料价格高,饵料投喂量对小龙虾的养殖成本影响大;同时,种养户对小龙虾的食性缺乏了解,如果饵料投喂量过少,出现食物不足或营养失调时小龙虾会自相残杀(尤其在蜕壳期),这对小龙虾的产量影响很大。
3.2 建 议
3.2.1 制订稻虾种养技术标准完善的稻虾种养技术标准是获得稻田养虾成功的基本保障。制订稻虾种养标准时应重点关注4 个方面。一是田间工程改造环节。稻虾种养的原则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小龙虾养殖为辅,切不可为提高小龙虾产量过度增加养殖沟的面积,开挖养殖沟的面积要控制在15%以内,并且以不破坏农田水系和土壤结构为基础。二是小龙虾养殖环节。必须规定选用合格的小龙虾种苗、饵料和防疫药品,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或协作攻关改良小龙虾品种,规范小龙虾的疫病防治、饲料投喂等技术以及成品虾的收购、销售、加工等。三是水稻生产环节。从南县水稻生产实际出发,选择适合稻虾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合理安排播种时间和种植方式,科学规范病虫草害防治、水肥管理以及适时放虾进入稻田等技术要点,对稻谷收获、烘干、打米和包装等操作流程进行标准控制以确保稻虾米的质量。四是质量检测环节。对稻虾田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及产品品质检测方法和要求进行规范,做到能够根据分析检测数据及时查找是否存在种养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对症解决问题。
3.2.2 建立虾苗繁育基地稻田养虾面积的激增和小龙虾苗种培育的滞后,致使虾苗的需求远大于供应,造成虾苗价格上涨甚至出现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稻虾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虾苗供不应求问题已刻不容缓。政府部门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种养企业、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协同攻关小龙虾的品种改良和原种保种等瓶颈问题。同时建立规模化、标准化和工厂化的小龙虾苗种繁育基地,严格把控种虾质量、水体质量、水温变化、饵料投喂、病害防治等繁育环节,以培育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种优、个体大、活力强、体质壮的虾苗,从而破解虾苗短缺的窘境。
3.2.3 完善稻虾产业体系完善的稻虾产业体系是促进稻田养虾持续发展的动力,更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和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要注重培育龙头企业,以企业带动公司和种养合作社,积极开展合作经营或订单生产,规范稻田养虾生产环节,实现统一虾苗供应、统一养殖与种植技术、统一产品加工、统一供销渠道,打造供、产、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实现企业和公司做大做强、种养户增产增效、农户脱贫致富。
3.2.4 强化政府引导,抵御种养风险由于受养殖面积大、集中上市、疫情冲击等影响,小龙虾的价格易出现两极分化,加之前期投入成本大和养殖技术要求高等原因,导致稻田养虾的风险大。为降低种养风险,政府部门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大对种养户的技术培训力度,及时解决种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稻田养虾保驾护航。政府部门应联系合适的保险公司,为种养户担保并推荐种养户投保合适的农业保险,以减轻种养风险,增强种养户的信心。政府部门还要加大财政支持,统筹涉农资金向稻田养虾倾斜,可设立资金、项目等奖励制度,树立种养典型,充分调动种养户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