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2022-11-20宋美霞
宋美霞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从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自身状态3 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全面学习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心理健康教师不断丰富心理辅导技能和技巧;自身状态方面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关注自身身心健康,提升个人心理品质。[1]116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是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关键所在。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水平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指胜任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这一特定角色所必备的特征的总和。朱仲敏副研究员从兼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双重身份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适应“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框架。[2]27根据这一框架,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应包含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态度(Attitude)三大方面。
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提升既有共通之处,又各有侧重。共通之处包括专业态度、教育教学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提升也各有侧重,如对于新教师,要关注他们对于职业的认同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对于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教师,要关注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职业倦怠;对于具备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要发挥他们在培训中的示范作用,帮助他们形成个人教学特色和咨询风格;对于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教师,要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提升他们培训、带教青年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督导的能力。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现状及原因
当前,全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但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尚不能完全满足开展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其胜任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28专业水平不高、实践能力不足是胜任力缺乏的主要表现。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以下4个方面导致的。
第一,近年来,随着学校对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需求不断增加,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成为了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经历了高等院校的科研训练,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测量、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研究能力,但教学能力与心理咨询(辅导)能力仍无法胜任实际工作需要。
第二,现有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养机制缺乏针对性,理论培训偏多,课堂教学研讨和心理个案督导等实践培训较少。培训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培训过程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难以调动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现象了解得不够深入。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3]部分小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业方面,包括完成阅读任务时速度慢、理解能力不足;完成计算任务时概念掌握不好、逻辑不够清晰;完成书写任务时字迹潦草、书面表达能力较弱等。还有部分小学生存在行为问题,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听从教师指令或干扰教师正常授课、存在社交困难或有打架斗殴等攻击性行为等。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应该着重从这些方面入手,深入探究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第四,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受重视程度不够。[4]一方面,这源于大众普遍认为小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较小,使得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缺少发挥专业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人数较少,加之学校心理辅导室通常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办公场所、教学区域相距较远,缺少教研氛围,这使得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难以获得归属感,甚至对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产生怀疑,导致其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二、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策略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是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实质性提升的关键。[1]289依据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框架,设计以“培养适应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为目标,以“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为重点的“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培训,对于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横向丰富培训形式
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培训,让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培训不仅涉及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知识传授,还要从受训教师的心理体验出发,丰富培训形式,如通过团队破冰、小组讨论、体验式工作坊、心理剧、案例讨论、个别或小组督导等形式,将专题讲座和互动研讨相结合,将活动观摩与自主实践相结合,将经验介绍与案例解析相结合,将面授课程与远程教育相结合[1]292,激发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他们缓解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职业胜任力。[5]
2.纵向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评估是检验培训方案、保证培训效果的必要手段,是培训工作的必要环节。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建立基于胜任力框架的培训效果追踪机制,能够跟进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胜任力提升情况,从而为有针对性地设计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6]243如采用教学效能感量表、心理授权问卷、教师胜任力量表等研究工具,定期收集相关信息和量化资料并进行分析[7];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如通过定期记录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中最成功的3 件事和最不成功的3 件事,收集质性资料,形成动态化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模型,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3.提升心理授权水平
“心理授权”是授权的个体所体验到的心理状态的综合体,包括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我决定和个体影响力4 个方面,对工作绩效有重要作用。[8]研究发现,心理授权能够通过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他们的胜任力。从心理授权的角度对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培训,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授权,能够有效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的提升。如培训前对其培训需求进行调研,根据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实际需求“开展兼具个性化和系统性的培训活动”[6]243,增加其“自我决定”的积极体验;培训过程中给予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充分的信任,对他们在培训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认可、鼓励和真诚的意见、建议,增加其“自我效能”和“个体影响力”的积极体验;帮助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制订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明确职称晋升渠道,增加其“工作意义”的积极体验。关注心理授权的胜任力提升培训,将有助于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提高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使其不断完善自身并逐步胜任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