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提升路径探索*

2022-11-20

江苏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初中生意义生命

龚 洁

一、“生命意义感”的定义

“生命意义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在1967年引入社会科学范畴,他认为人类最关心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寻找“生命意义感”。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生命意义感”,在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生命意义感”也可能不同。[1]国内现有研究普遍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格在2009年提出的“生命意义感”二维模型,他将“生命意义感”分为“拥有意义”和“追寻意义”两个维度,前者从认知角度出发,强调个体对“生命意义感”的认知加工;后者从动机角度出发,强调个体朝着目标努力的内部动力。[2]本文综合弗兰克尔及斯蒂格等学者对“生命意义感”的定义,提出“生命意义感”是个体通过个人的生活体验、主动探索生命的经历,发掘自身的使命和价值,进而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生命议题。“生命意义感”具有独特性、主观性并且会随着生命的变化而变化。

二、探索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竞争也越发激烈,人们对物质的强烈追求和意义感的缺失形成鲜明对比。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该概念用于形容那些“优秀”的大学生,尽管他们的家庭条件良好,没有受到过明显创伤,他们却缺失生命意义感、缺乏动力。追根溯源,“空心病”的出现源于不少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引导孩子体验生命,不少孩子并未发现或无法欣赏生命的价值,个别孩子害怕失败,也不能体会生活中挫折的意义和价值。

依据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早期,存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3],如果初中生没有获得自我同一性,会产生角色混乱,其人格的健康发展会受到影响。弗兰克尔认为,“生命意义感”在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显示,“生命意义感”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缺乏“生命意义感”是产生抑郁、焦虑、空虚、无聊等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4]初中生自残、自杀现象更是警示家长、教师乃至社会各界亟须重视引导初中生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引导初中生探索和追寻“生命意义感”,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幸福感,预防初中生自残、自杀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它不是各个因素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5]秉持该理念,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层面探索提升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方法,帮助初中生学会欣赏及创造生命的价值,克服对失败的恐惧,理解生活中挫折的意义,进而促进初中生珍爱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三、“生命意义感”的提升路径

(一)社会层面——净化网络环境,塑造文化价值观

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会受到社会制度、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初中生因其身心发育还未成熟极易受到网络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生构建高水平“生命意义感”离不开积极的社会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引领。[6]一方面,全社会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通过主流媒体弘扬社会公德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严把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内容导向,加强正面引导,制作如《感动中国》《少年说》等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优质节目;帮助初中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偶像观,将各行各业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做出突出社会贡献的人,如袁隆平、钟南山、张桂梅等视为榜样和楷模,使初中生热爱生活。另一方面,社会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尤其对教唆自残、自杀的网络社群给予监管,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把互联网建设成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阵地。

(二)家庭层面——父母有意识采用民主教养方式,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温暖的家”被初中生认为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反映了初中生对于家庭的重视、依赖和对温暖家庭的期望。[7]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提升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提升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有重要影响。温暖理解、平等接纳、民主和谐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生命意义感”的初中生;而否定专制、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培养。[8]家长要有意识地成为学习型、成长型父母,积极主动地参与“家长沙龙”“家长读书会”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在周末、节假日家长主动陪伴孩子外出,走近大自然、走进图书馆,增进亲子互动,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亲子共读,共同成长;家长作为监护人,也需要提高自身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以身作则地引导和监督孩子,严禁孩子接触危害身心健康的网络资讯。

(三)学校层面——创设公正、友爱的校园环境,开设丰富的活动课程

1.建设人文环境。

学校营造公正、友爱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研究表明,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学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较高;而以学生学习成绩为导向的学校,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水平较低。[9]初中生更希望学校是提供情感关怀和温暖陪伴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提供知识学习的场所。只有关心学生成长的学校,才可能提升初中生的“生命意义感”。教师不唯分数、平等地对待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有意识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升初中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外,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构建尊重、和谐的班级氛围,对家庭困难的初中生,在保护学生隐私、尊重学生自尊的前提下,依据相关政策及时给予他们生活补助。只有初中生切身体会到“以生为本”的校园环境,感受到公正、友爱、温暖的学校人文氛围,初中生才能提升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自身的“生命意义感”。

2.推进学科融合。

国外初中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实施生命教育,关注学科渗透,将“生命意义感”教育融入不同课程中。[10]国内初中各学科教材中,有关“生命意义感”的素材非常丰富,如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的思考”整个单元都是与“生命意义感”相关的内容;统编语文教材中《再塑生命的人》《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等篇目中都有关于“生命意义感”的内容。各学科教师在教授讲解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要提倡更多地关注初中生的“学”,从促进初中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角度思考课堂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挖掘与“生命意义感”相关的内容,帮助初中生实现价值观内化的目的。语文学科教学中,让初中生有感情地诵读、品味与“生命意义感”相关的篇目,促进初中生提升自身的“生命意义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初中生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方式了解父母、同学及其他亲友的“生命意义感”,借此促进初中生探索和反思提升“生命意义感”的方式;生物学科教学中,设置走近大自然等体验性学习活动,要求初中生搜集落叶,制作树叶贴画等,初中生通过认识大自然的更迭,从中感悟生命的变化,反思生命的意义。

3.开展校园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帮助初中生切实体验生命的美好,提升“生命意义感”。意义摄影作为一种新颖的干预方式,有助于初中生提升“生命意义感”。在此过程中,初中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美好、有价值的事物,从而体验到积极情绪,提升“生命意义感”。[11]以此为依据,学校心理中心设计了一系列意义摄影活动,如在寒假期间开展“意义摄影——亲子暖心瞬间”活动;在“三八节”前夕,开展“你好,我的李焕英”意义摄影活动等。学校还组织初中生学习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的感人事迹,让他们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组织初中生参观“感受四季·感悟生命”摄影作品展览,思考生与死的意义。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以“生命意义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提升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重要渠道之一。依据弗兰克尔提出的寻找“生命意义感”的三种途径(创造与工作、感受与体验、经历痛苦)[12],设计了7节以生命意义感为主题的系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中,《生命中的给予》《生命的意义》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为自己、父母、班级甚至世界创造了什么,从而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有其独特的使命和价值;《生命的花火》《生命中的天使》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以及生命中人与人之间互相支持的温暖关系;《生命里的砂石》《我的生命我负责》《生命中小红花》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寻找自己生命的独特意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学习如何面对疾病与死亡。

猜你喜欢

初中生意义生命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