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研究: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必由之路
2022-11-20张晓冬
张晓冬
28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刚参加工作被分配到学校科研室时的惶恐心情。那时的我在内心深处把教育科研等同为写文章。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这个想法是多么幼稚。吴增强教授曾在《优秀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道:“一个优秀的心理辅导教师要着力提升专业发展的胜任力、专业发展的动力和专业发展的境界。”对于心理健康教师而言,科研能力也是专业发展的胜任力之一。我通过本文以自己的教育科研发展之路为例,分享一名普通心理健康教师提升专业发展胜任力的经历。
一、跟着前辈学做课题——课题研究初体验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并不多。但是,一些教育改革先锋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上海市建平中学的冯恩洪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教育改革先锋,他组建了由7位教师组成的心理备课组,在全校所有年级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究竟教些什么内容呢?这就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该如何了解呢?除了上课,还能开展哪些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学校申报了区级课题“学生心理测量与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研究”。我在这次课题研究中学到了很多,如遇到国内文献不足时,可以向国外专家寻求帮助;统计与分析数据不熟练时,可以向教育统计专家请教;课题报告的格式需要群策群力,内容需要反复修改。课题结题时,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的课程辅导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并形成了一整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成为早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
为了更好地培养我,校长还让我跟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吴增强、程华山等老师学习如何开展教育研究。每两周,我都会去跟着前辈们学习。我还有幸参与了由吴增强老师主编的《学校心理辅导通论——原理·方法·实务》一书相关章节的编写工作。
这两段经历让我感受到选题在确定教育研究方向以及推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意识到跟着前辈学习可以加快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速度。
二、独立尝试做课题——在研究中发现规律
先前的成功经验使我逐渐意识到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并非遥不可及。1997年,我参加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教师教科研骨干培训班。通过学习,我明白了教育科研既可以是对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的创新探索,也可以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还可以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家庭教育报》正在征集关于早恋问题的文章。很快,我的第一篇文章《谈早恋的起因与疏导原则》发表了,然后有了第二篇、第三篇……自此,我的写作激情被“点燃”了。
然而,开展课题研究并不像写经验总结或者实践运用类文章那么简单。1999年,我独立申报了一项区级青年课题“上海市浦东新区现代高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与思考”,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调查量表,在浦东新区不同类型的高中进行分层抽样。最终,调查报告获得区教科研青年骨干教师论文评比优秀奖,并全文收录在论文集《教育科研新蕾》中。这一阶段,我通过调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与心理发展需求,依据调查结果选择更合适的课程主题和内容,用学生更愿意接受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组织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也开始尝试开展与教师心理健康有关的课题研究。其中,课题研究成果《关于教师工作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报告》成为区政协提案,其中的部分调查数据也被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核增教师工资待遇”的依据之一。另外,调查报告中的部分建议被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采纳,用于改进教师职后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这些都让我觉得自己的课题研究很有意义。
后来,我又指导心理社团的学生完成“中学生闭锁心理的调查与思考”小课题研究。当研究报告发表在《心理辅导》杂志上时,我和学生都备受鼓舞。因为这件事,学校采纳了我的指导经验并开设了学生研究型学习必修课程“项目设计”,并成立了一支专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科技辅导员队伍。由此,我开启了紧跟热点的科研探索之旅和指导学生研究的历程。
三、引领合作做课题——以课题研究推进实践
一个人做课题是孤独的,何不与人共同开展研究呢?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2001年,学校申报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改课题“网络文化下学生选择能力的调查及对策思考”。作为主要研究者,我与学校领导共同制定了课题方案,与德育主任一起编制调查问卷,又和其他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数据统计、报告撰写和汇报展示。这种思维碰撞、团队合作和彼此激励的过程令我记忆犹新。2009年,我联合了大、中、小学心理与德育工作者的力量,开展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德育实践课题“国际视野下上海市青少年学生公民意识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是比较早的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项目。
此后,无论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内涵发展项目“中学心理辅导教师实务工作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基地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探索”,还是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导课题“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与教材建设研究”,我都能组织一支团队,培养一批骨干。更重要的是,参与课题研究的团队成员也能凭借这些经历快速成长。如,在我主持区级课题“心理学仪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运用研究”的过程中,本校的李萍、王业康等老师发表了论文《高一年级逻辑思维仪训练对数学学习影响的实验报告》,唐哲一和黄琦伟两位学生合作发表了论文《心理实验课:睡眠时长对综合反应时的影响研究》,而外校的张琪娜老师在针对小学多动症儿童进行实验干预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一整套针对多动症儿童的方案《亲子成长工作坊——注意力训练》和系列家庭教育指导专题课程“成长路上”。看着他们从此点燃心中教育科研的激情,纷纷投入到更多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推进中,我倍感欣喜,一如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四、创新实践出成果——以研究提升工作效能
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趋规范时,我们需要考虑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需要提炼工作特色、创新实践并积极推广经验,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成效。
2009年起,我参与了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沈之菲老师主持的上海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学生生存与发展能力调查——中小学生抗逆力现状、特点和培养研究”。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利用问题解决能力训练,提升学生抗逆力水平的实验研究”方案,选择了任课教师配备相似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前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抗逆力水平的前测,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班学生进行6次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活动,而对照班不开展训练活动。实验结束后,我再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抗逆力水平的后测,发现实验班学生的总体抗逆力水平与对照班相比有了明显提升。我还发现,实验班中低抗逆力水平的学生明显减少,而对照班中原低抗逆力水平学生的抗逆力水平更低。该研究启示我们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把握时机,尽早关注那些低抗逆力水平学生,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抗逆力水平。
在积极心理学理念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和生命成长。我和同事们共同设计了“理解·体验·内化中的生命化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在心理健康课中设置了递进式生命成长专题课,包括生命起点、生命历程、生命鱼骨图、独立之旅、压力下成长、生命底色、直视骄阳、幸福人生8课时,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课例。我的徒弟刘玄佛老师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刘老师的心理课”,与全国各地同行分享《生命成长》专题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经验。我和金莉老师合著出版了《人生的顺与逆》一书。我们的经验做法在不同学校被推广运用,我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重视并参与到促进学生生命意义感和幸福感的工作中。
2009年,我结合教育部“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子课题研究将“跟家长上一天班”心理实践作业整合为为期3年的“深度职业体验”方案。2011年起,每个高中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5次职业体验活动。其中,4次职业体验活动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完成,1次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后,用2周时间前往职业体验基地进行见习活动。我全程跟进调研,针对学生、家长、教师和职业体验基地分别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便了解他们对职业体验的观念态度、参与程度以及能力变化。跟踪研究显示,我校学生的自我认知、社会了解以及生涯规划的明确程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正向影响甚至持续到学生大学期间乃至工作后,而教师和家长的生涯指导意愿和指导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该研究也推动了学校育人方式的变革,成为我校生涯教育特色亮点,研究成果《普通高中学生“深度职业体验”的建平探索》被评为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勤于研究是心理健康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工作28年,我发表了70余篇论文,其中50篇论文获奖,还主编或参编了15本书。但真正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这些年的课题研究经历。我在教育研究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一步一步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理健康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和家长的心理顾问、学校与医疗机构的协调者,还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也许你和我一样,起初并不擅长写作,工作之初认为科研很难,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师而言,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教科研并不如想象中那般遥不可及。我可以,相信您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