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不只“减”学生 也要“减”教师
2022-11-20□穆铭
□穆 铭
一、“双减”研究背景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重磅落地。“双减”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与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的重要决策。虽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措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与讨论,但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质量、增加效能,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才是有效落实“双减”的关键所在。这就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等方面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乃教之本,最终的责任与使命,将切实落在每一个中小学教师的肩上,不可避免地使一些教师的工作负担加重。
二、教师的工作负担现状及加重原因分析
中小学教师身负育人重任,工作内容多、范围广、时间长,除承担着备课、上课、设计作业、批改课后作业、答疑辅导、考试命题与考后分析等常规性教学任务与课后服务外,还承担着集体教研、专业研修、检查评比、班级管理、家庭教育指导等各种工作。“双减”背景下,很多教师反映负担过重,分析其工作负担加重的可能原因主要有:一是实施课后服务后教师的工作时长与工作量增加。很多学校的课后服务师资不足,教师在常规的教学任务结束后要负责作业管理、延时辅导,以及设计开展趣味性、有效性、创新性的课后服务活动等,工作量必然会增加,工作时间也会延长,有的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甚至超过了10 个小时,离家远的还需要两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此外,学生的在校时间延长了,教师担心学生安全等心理负担也就加重了,经过一段时间后,容易感到身心疲惫、工作压力过大。二是健全作业管理机制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精力。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们需使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分层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还需做到对作业应批尽批,加强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得教师必须投入更多精力。三是轮岗交流的困难加重了教师的身心负担。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经开始了教师轮岗交流的实践探索,参与轮岗的教师面对新的环境,对新学校的文化、教学氛围可能存在一个心理适应和认同的过程,而且部分教师可能存在通勤时间大大延长、交通不便等困难,轮岗教师的福利待遇、编制管理、职称评聘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加重教师的身心负担。
三、教师减负的必要性及对策探析
过重的负担会消耗教师的教育热情,弱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降低其职业幸福感,会使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提升自我,从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自主性,使其教育教学能力逐渐透支,工作效率降低,同时,也影响着教师教育视野和教育格局的拓展。没有幸福感、没有格局的教师将很难培养出有精神格局的学生,教师的身心健康甚至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要想有效落实“双减”,必须解决好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问题,只有过重负担减轻了,才能向课堂要出质量,向课后服务要出质量。我们应尽最大努力去减轻教师的负担,保护好教师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分析“双减”背景下教师负担加重的可能原因,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
(一)关注教师工作时长,减少非必要负担
如果一位教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长此以往,透支的不仅是他的体力与精力,还有教育激情、业务能力与生活质量,[1]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为了缓解教师在校内超负荷工作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制度层面保障教师的合理休整时间,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使教师们有时间放松身心、储备精力、提升自我。虽然教师在校的时间可能少了,但这些“少”给予了教师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当教师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时间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压力得到释放,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工作效率自然会提升,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和学校。
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规定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限,科学地评价教师业绩,建立合理、灵活的教师考核制度,容许教师有充足的教育教学空间,在课程与教学设计、考试制度设计与安排、教师考核等学校的关键事务中,能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参与度,尽量减少程序冗杂、繁琐的检查和评比活动。坚决避免教师过度参与那些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的活动,减少不必要的额外工作任务,可以分类列出减负清单,梳理教师承担的各类干扰教育教学的额外工作。比如,名目繁多的各种督查检查考评项目,交叉重复及随意布置的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社会事务进校园,摊派的各种非教育教学任务等。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对策逐条减负、统筹发力,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非必要负担。为一线教师减负不仅要加强工作时长、工作内容等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等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认可教师对工作的付出,敏锐洞察、科学认识教师的隐性负担和压力,并提供系统的帮助和支持。[2]
(二)合理配置师资,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双减”后的教师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缺口,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家编制标准把教师补充到位。如果缺很多编制、教师,各位教师分担的责任可能就会重一些。各中小学校需合理均衡配置师资,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外聘教师,以及学校教辅人员、行政人员等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课后服务,担任课后服务主导教师或辅导教师,为课后服务献智献策等。也可聘请外校教师、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选取一部分热爱教育事业且有一技之长、有能力胜任课后服务工作的志愿者,为学科教师分担压力。必要时还可合理、合法、合规地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由学校直接联系这些机构,而是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遴选,然后提供给学校去自主选择、使用,收费要符合相关规定,遴选流程要规范,要做好监督工作,建立起合理的准入、评估、退出机制。
此外,还需充分发掘、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学校在提供课后服务期间,应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如教室、图书馆、操场、运动馆、活动中心、实验室等,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充分发挥这些场所中的专业人士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学校周边有很多社会资源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学生愿意去的,如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科普基地、体育场馆等。在农村地区的可以到农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靠企业近的可以去企业。总的来说,要就近安排,利用好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学生们的课后活动。课后服务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提高教师地位待遇,加强后勤保障
增加教师薪资福利,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加强教师后勤服务保障,改善教师生活质量,缓解教师生存压力,让教师能够安心从教、静心从教、舒心从教、乐心从教。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依据课后服务性质,全面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教师参加课后服务、交流轮岗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要切实保障教师的劳动权益,确保教师的劳动应有所得。
建立健全教师的福利保障制度,提高教师地位、待遇。要关注教师的生活水平、实际困难,积极探索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的长效机制,关注并合理解决教师参与交流轮岗所产生的通勤时间过长等问题。例如,在统筹安排教师的轮岗交流学校时,将教师住所与轮岗学校之间的距离、交通因素纳入考虑因素,为早晚通勤时间过长的教师提供午休宿舍等。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积极探索如何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例如,除每年的定期体检外,可通过开设医疗健康讲座、心理关爱讲座,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服务,开设健身房、体育训练营等方式保障教师的身心健康,为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也可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如国外一些学者倡导将公立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压力管理和复原力培训作为一种增强复原力和积极影响学生互动的新干预措施。[3]
(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
在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家长监护的主体责任,要求家长要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2021 年10 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明确提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要紧密结合、协调一致。家校社协同育人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减轻教师单边过重负担的政策要求与现实需要。
各地应继续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明确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扭转“过分夸大学校教育责任,无视家庭和社会责任”“严教师、宽学生、宽家长”等误区,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家长要明确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切实履行好责任,给予孩子更多亲情关爱与生活、学习上的科学指导,树立良好的家风和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丰富知识储备、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能力,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等,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与中小学校、社区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发挥教育主导作用,密切家校社沟通,完善与家庭、社会的合作范式,努力达成减负共识,形成减负合力。在社会面上,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要统筹利用好社会资源,为强化实践育人提供支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还可以借助线上、线下平台,联合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等组织开展提升教育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等方面能力的培训,使培训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内容真实有效,从专业治理上为教师发展赋能,为教师工作提质增效助力。也可联合妇女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协助学校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调控与指导,激活家校社共育磁场,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形成教育合力。
“双减”不只“减”学生,也要“减”教师。只有教师的过重负担减轻了,才能向课堂要出质量,向课后服务要出质量,学生才能“减”得更有效。要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还要从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专业发展需求、资源配置、工作氛围、评价体系改革等多方面统筹考虑、系统设计,建立健全教师减负的长效机制。可借鉴一些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起教师工作负担的系统调查机制,或探索开发出教师工作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大数据分析,精准了解不同教师群体的负担情况,把握导致负担加重的各种非必要原因,明确重点、科学施策、总结经验,对改革方向和减负成效作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判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