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学校德育课程建设*

2022-11-20

江苏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跨学科资源整合育人

张 兵

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应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资源,联系学生的发展实际,积极建构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体系。

一、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建设的原则

1.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

我们基于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紧紧围绕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结合初中各个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存在的共性问题,将德育目标有机分解到各个年级,要求各年级根据德育目标和育人主题,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系列德育课程。

2.以教师德育力量凝聚为重点。

学校要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然要激发教师的积极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做到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坚持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要以自身优秀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影响和带动学生。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坚持课堂育人,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以落实。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科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深入挖掘和整理教材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

3.以社会育人资源拓展为补充。

学校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家长与学校共同发力,塑造孩子美好的品格。学校可以通过“家校共育大讲堂”“家长课程”等形式,邀请家长进学校,让家长和教师互学互补,共同提升。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拓展学校的育人空间,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学习提升,有效整合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动,促进道德学习走向更深的层次。

二、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建设

学校组建跨学科教师团队,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为主,融合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校情实际,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德育资源,逐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跨学科整合的主题班会课程和德育活动课程。同时,学校应发掘并依靠社会育人资源,建立多方联动机制、社会资源共享机制,构建综合育人课程。

1.跨学科主题班会课程。

基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基本要求,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学校层面确定符合不同年级学生发展特点的德育目标和单元主题,在发动各学科教师充分挖掘学科育人资源的基础上,课程研究团队深度提炼、整合各学科相应的德育资源,开发系列主题班会课程,课程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实施。以跨学科主题班会《人生漫漫,唯有爱国》为例,整节班会以爱国为情感线索,由语文、政治、历史、音乐四个学科的教师合作完成。主题班会上,语文教师从教材出发,以“说一说爱国名言”“诵一诵爱国诗歌”的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爱国热情;历史教师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讲一讲爱国英雄故事,让学生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政治教师讲述抗疫故事,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最后,音乐教师组织学生深情演唱爱国歌曲,让学生在激昂的歌声中感受浓浓的爱国情,进一步提升道德情感。

2.跨学科德育活动课程。

我们在德育活动中融合学科育人资源,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德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达成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以八年级“青春仪式”主题活动为例,这原先只是一个一小时左右的仪式化活动,经过跨学科资源整合之后,课程研究团队开发了历时一个月左右的“致青春”活动课程。围绕“青春·责任”这一主题,我们结合语文、音乐、美术、体育学科的课程目标,通过朗诵、演讲、征文、书法、绘画、歌曲、器乐、舞蹈、体育等一系列的竞赛和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竞赛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培养他们正向的合作与竞争观念;我们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把课程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要求深度融合在具体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社会服务中磨炼意志、提升品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担当精神。

3.学校和社区协同的综合育人课程。

学校通过校、社空间联动,将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开展“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线活动,着力打造学校和社区协同的综合育人课程。

一是开设“家长课堂”课程。学校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教室,为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多维课堂。家长课堂内容丰富,有朗诵方法技巧、果树栽培技术、医学知识普及、食品制作等,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家长课堂”课程的有效实施,让家长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

二是开设“校社共建”课程。学校依靠社会办学力量,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德育空间。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了“‘我’想更懂你”家校共育课程,邀请心理健康专家为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专家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方法,介绍青春期孩子身上常见的现象及其原因、父母与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的角色定位。

三是开设综合实践课程。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参观,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组织学生走进陆秀夫纪念馆、鲁艺烈士纪念馆,了解先贤和烈士的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学生开展“助力美丽乡村”系列活动,积极参加农忙劳动,体验农村劳动的辛劳,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三、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的实践价值

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建设,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系统性,初步彰显了其实践价值。

一是形成了强大的德育合力。跨学科德育课程建设,将全体教师都卷入学科德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德育课程的设计实施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育人观念转变,学科育人能力提升,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家庭和社会育人资源的充分挖掘,学校课程和社会课程的有机融合,真正形成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

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方面,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程以实践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从德育主题的选择到素材的搜集和整理,从课前的调查了解到课中课后的探究与实践,都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是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水平。跨学科资源整合的主题班会,极大改变了传统班会上班主任简单说教、学生难以入心入脑的局面。首先,让专业的老师讲专业的知识,道理讲得明、讲得透,学生更易信服和接受内化,大大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其次,跨学科资源整合的德育课堂,有效提升了各学科教师的育人观念,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引领。

综上所述,学校跨学科整合资源,积极建构跨学科德育课程,是探索德育新路径的有益尝试和创新之举,对学科育人资源的充分利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猜你喜欢

跨学科资源整合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表演体系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跨文化、跨艺术、跨学科研究:钱兆明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