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作格动词的句法语义比较分析

2022-11-20梅树美刘瑞玲

现代英语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及物动词英汉句法

梅树美 刘瑞玲

(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一、作格动词的研究现状

国外讨论“作格(ergative)”问题的文献较多,西方学者从类型学、动词分类、功能、认知等角度进行过深入研究。这些角度的研究彼此之间存在关联性,相互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名词格标记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完全相反的表现。这使得功能学研究视角开始讨论语言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知模式,而这一研究视角引发类型学研究,学者们开始讨论动词分类的不同以及具体句式转换的差异。

国内语言学界对作格动词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吕叔湘通过解释“胜”和“败”两个动词的格局,提出“作格语言”和“受格语言”的概念以后,国内学者开始关注作格现象[1]。虽然汉语作格动词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对“作格动词”的确切定义,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大部分相关研究只是提及了作格动词这一语言现象,对作格动词的特征、所属范围、判定标准等涉及较少。绝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语义界面,部分学者将作格动词与非宾格动词画等号。

此外,关于英汉作格动词的比较研究成果较少。文章尝试确立“作格动词”的定义和归类,明确判定标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进行作格现象的比较分析,具体内容期待专家同行的指正。

二、作格动词的判定标准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作格动词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对等关系,其差异是绝对的,而相同性是相对的[2]。英汉动词之间的共性只可能体现在某些方面或某一点上,不可能是全方位的相同。即使在同一语言中,对动词类别的划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一个现象,即同一个动词可同时归属为几个类别,而且动词与动词之间很多时候会出现类别的相互交叉。因此可以说,几乎每一动词都有其个性和共性。

(一)是否是兼类动词

王文斌等[3]认为,作格动词包含“三义一体”的核心语义,即“行为义”“使役义”和“结果状态义”。该动词做不及物动词使用时,只表达其结果状态义。

先看一个例子:

(1)John broke the bowl.

The bowl broke.

该例中第一句是我们常见的英语SVO类型的句子,被称为非作格句。第二句被称为作格句,主语是the bowl,谓语是broke。这个例子中的broke就是作格动词。

从例子中这两句可以看出,作格动词broke从性质来看是兼类动词,既可做及物动词又可做不及物动词而意义不变的一类动词。第一句中的broke做及物动词时,具有主论元John作用于宾论元bowl的行为义、主论元John使宾论元bowl成为broke状态的使役义,以及宾论元达到broke结果的状态义。第二句中的broke做不及物动词时,只表现宾论元bowl的结果状态义。这里的broke属于兼类动词。

同样看一个汉语例子:

(2)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发展起来了。

该例子中的“发展”属于作格动词。第一句中的“发展”是及物动词,施事主语“政府”是导致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而对外贸易发展起来了,其状态发生了变化。第二句中的“发展”是不及物动词,受事宾语“对外贸易”的状态经历了从未发展到发展的变化。这里的“发展”属于兼类动词。

(二)是否具有使役性

李宗阳在其研究作格交替现象的论文中提到,使役句表达的基本意思是“某人或某物致使某种行为或过程的实施”。作格动词既可以用到不及物的作格结构中,又可以用到及物的使役结构中,这种不及物的作格动词与及物的使役动词交替的语法现象被称为作格交替(alternative)[4]。语言学家将能否参与作格交替看成判断作格动词是否成立的重要条件。

因此作格动词的第二个判定标准可以描述为:看该动词是否可以同时出现在及物结构和使役句中,意义保持不变,即及物结构中的动词V带有使役性。

例如,He rolled the rock down the hill.=He caused the rock to roll down the hill.作格动词roll的客事是the rock,致事是he。赵霞认为致使概念结构表示致事使某客事倾向于变至某结果,是作格概念结构中的一个[5]。

(3)善良的人温暖了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温暖了。

善良的人使整个世界温暖了。

该例中第一句的“温暖”是一个及物动词,致事是“善良的人”,客事是“整个世界”,可以改写成第三句,意义不变。由此判定“温暖”是一个作格动词。

另外,使役动词可以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词,也可以是零形式,此时作为使役动词的补语的作格动词必须移位,同零动词相结合,进而生成不及物的作格句,例如:

(4)这次讨论的时间延长了。

经理延长了这次讨论的时间。

经理使这次讨论的时间延长了。

问题的复杂性延长了这次讨论的时间。

问题的复杂性使这次讨论的时间延长了。

不论是在及物结构中还是在不及物结构中作格动词都表示客事的变化,是有结果的。因此该判定标准考虑到作格动词的使役性表示一个有结果的事件,同时也更强调作为主语的致事是一个事件或抽象事物。

三、英汉作格动词句法语义共相

(一)句法说

1.具有时体标记是英汉作格动词的共性特征。比如,在句子中,要表示事件的结果,英语中要使用过去时或完成式,以“V-ed”或“have+V-ed”为句法标记;而汉语中只用完成式,以“了”或“过”为句法标记。例如:

(5)He smashed his eyeglasses.

His eyeglasses smashed.

(6)Tom has cooled the egg.

The egg has cooled.

(7)这样的决策削弱了公司的竞争力。

公司的竞争力削弱了。

上面几个例子表明,作格句体现了一种有结果的状态变化,更倾向于表达状态。在作格句中,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其行为、使役和状态变化也已经发生。也可以说,作格动词不同于主宾格动词的地方在于二者表达的重点是否突出行为动作。

2.能够进行句式上的使役转换是英汉作格动词的共性。曾立英认为,将动词放在使令句中观察句子是否语法正确,可判定其是否为作格动词[6]。

(8)The company has tried to increase its profit.

The company has made its profit increase.

(9)农民们晒干了稻谷。

农民们使稻谷晒干了。

3.反身代词可修饰作格动词是英汉作格动词的又一共性。 其构式为“NP2+V+by+*self”,在汉语中,可理解成“NP+自己+V了”。

(10)The sunshine has dried the lake.

The lake has dried.

The lake has dried by itself.

(11)他暴露了秘密。

秘密暴露了。

秘密自己暴露了。

(二)语义说

1.英汉两种语言中作格动词的结果状态义的语义指向皆为宾论元。如:

(12)The sunshine melted the snow.

The snow melted.

(13)妈妈哭红了眼睛。

眼睛哭红了。

上面例子中,动词“melt”和“哭红”的语义指向分别是宾论元“the snow”和“眼睛”。因此,以下句式就是不符合语法的语义表达错误的例子:

(14)*The sunshine melted.

*妈妈哭红了。

2.动结式作格动词中的结果义项和动趋式作格动词中的方向义项是其作格句的语义中心。

英语动词“break”具备多个义项,同时兼具及物用法和不及物用法,当其翻译成汉语的“打破”这类含义时,从构形看,属于动结式。如:

(15)S+Vi

The bottle broke.

(16)S+Vi+Adv

A fire broke out during the night.

(17)S+Vi+A

The dog has broken loose.

(18)S+Vi+P

The prisoner broke under cross-examination.

从这些例句不难看出,“break”用于这些不及物句式中时,往往强调结果状态语义。在汉语中,动结式也叫述补式,前一个词根一般是动词,后一个词根表示一种结果状态,后者补充说明前者。标记为“V+A”配置,例如:

(19)制作方降低了电影的制作成本。

电影的制作成本降低了。

上面例子中的动词“broke”表达的中心语义为“打碎”的结果义;“降低”的中心语义为“低”这一结果。

同样,动趋式作格动词的语义核心为方向义项,举例如下:

(20)He backed the truck out of the road.

The truck backed out of the road.

(21)女人端来了汉堡包。

汉堡包端来了。

四、英汉作格动词句法语义殊相

(一)句法说

1.英语中构成派生类作格动词的词缀形式具有多样性,而汉语中则相对单一。周利萍指出英汉作格动词在词缀方面的差异,比如英语中在形容词后面加上-en、-fy、-iz等后缀,就变成了作格动词[7],如 broaden、purify、modernize 等。 以上这类动词性的后缀具有行为义和使役义。

(22)It will deepen the crisis.

The crisis will deepen.

汉语中只有一种后缀形式可构建成作格动词,即“-化”。 如“美化、深化、细化、恶化、淡化、激化”等。

(23)单边主义激化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激化了。

2.英语中作格动词的过去分词修饰域内论元,构式为“PP+NPin”。而汉语中的作格动词不存在分词形式[8],修饰域内论元需要在后面添加一个助词“的”。

(24)You can ripen the fruits on a sunny place.

The fruits will soon ripen.

The apple trees are heavy with ripened fruits.

该例中的“ripen”为作格动词,其过去分词“ripened”修饰域内论元“fruits”,表达域内论元水果的状态“成熟了”。

(25)弟弟摔坏了玩具。

玩具摔坏了。

摔坏了的玩具。

该句中的作格动词“摔坏”在第一句中的施事主语为“弟弟”,受事宾语为“玩具”。第二句中受事“玩具”做主语,说明该作格动词可以出现在两种句式中,都是语法正确的句子。而在修饰其表层主语时,不需形态变化,只需要在其后加上助词“的”就行了。

(二)语义说

英语作格动词大部分是单词素词,如break,smash,bend等。但汉语作格动词多为双词素词,如延长,降低,减轻等。王文斌等认为,英汉作格动词在语义包容性上存在差异。英语作格动词中的单词素动词往往集行为义、使役义和结果状态义于一体,是语义内孕式动词[3],例如:

(26)bend:lean, form a curve or an angle, make sth change direction.

行为义:bend

使役义:cause to become bent

结果状态义:bent

而现代汉语动结式作格动词表现为“动词+形容词”构式,其中,形容词是动词的补语,表示行为的结果,其作格语义是外孕式的,即其行为义和使役义往往内孕于第一词素,而其结果状态义则外孕于第二词素,如:

(27)降低:使位置、程度、水平、质量等方面比原来低。

行为义:降

使役义:降……使变低

结果状态义:低

由此可见,汉语动结式作格动词的第一词素内孕着行为义和使役义,而其结果状态义则外孕于第二词素。

五、结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讨论,可以归纳得出,英汉作格动词在同一判定标准下大量存在于两类语言中,但在句法和语义界面存在很多异同。如都存在语义上的“三义一体”,句法上的使役转换特征。但在具体的构成上存在细节差异,英语多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变化较少。两类语言中的作格现象存在互补性。

由于篇幅有限,关于英汉作格动词的共相殊相比较分析还不够充实。而且作为能够为“作格动词”定义的判定标准还值得在其他语言的研究中继续完善。另外,研究的数据样本扩大到足够规模,才能验证这一判定标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猜你喜欢

及物动词英汉句法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句法二题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A Study of Oliver Twi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antic Deviation
功能对等论在英汉宣传语中的体现
Swagger:气场压人
英汉校园小幽默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