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探究
2022-11-20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朱哲校
●浙江省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 朱哲校
存在与思维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讲述这一问题时,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存在与思维之间是否构成一对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存在与思维之间要构成矛盾,必须符合两个条件:第一,存在与思维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第二,存在与思维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要设法证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或者否认它们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样的话,学生的疑问也就顺利解决了。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类出现之前的客观世界,存在与思维是不可能构成矛盾关系的
现在我们假定这个世界是在人类出现之前,那么这一客观事物中是不可能构成存在与思维这对矛盾对立统一体的,理由很清楚,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是不可能出现思维现象的,那么也就不可能构成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在人类出现之前,还没有产生人类的思维,也就不可能构成存在与思维的对立统一体。
二、人类出现之后的整个世界,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也要具体分析
人类出现之后,也就产生了人的思维。那么,我们是否能够认为存在与思维必然构成一对矛盾?对此,我们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1.人类出现之后,整个世界还有许多具体的事物人们尚未接触和认识,对于这一部分世界,人类不可能形成反映这些事物的思维,但这些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存在与思维也就不可能构成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在人类认识的整个世界中,要证明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并不那么容易。第一,存在与思维相互排斥、相互斗争,要证明这一点,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存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们的感觉而存在,而思维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存在的决定作用和思维的反作用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第二,存在与思维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否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要证明这一点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人们虽然很早就认识了月亮、太阳等宇宙天体,但也就仅仅停留在对这些天体的表面认识上,甚至有些认识还是错误的,更谈不上对这部分客观世界的改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用“梦想成真”“心想事成”其实是不可能的,它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必须要付诸实践才能实现。因此,存在与思维之间也不可能实现相互转化,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对立统一关系。
三、人类认识并经过改造的世界,存在与思维则构成了一对矛盾
经过人类改造的这部分世界,其内部肯定包含存在与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因为客观世界经过改造后,它既具有客观实在性,同时又是人的认识发生作用的结果。下面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第一,存在与思维之间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如:人们改造河流山川,河流山川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认识,人们对河流山川的改造计划则是主观思维。
第二,存在与思维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如:余姚天下玉苑景区,如果没有这个地理位置,人们就不可能有关于玉苑的认识,如果没有在关于玉苑的认识指导下改造了玉苑,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既实实在在的,又打上人类意识印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风景区。在这里,天下玉苑景区这一事物是存在与思维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存在与思维相互依存。再比如:人类对月球的认识。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人们仅仅停留在对月球表面的认识。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们不但更全面地了解了月球,更踏上月球,“嫦娥飞天”不再是人类的梦想。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与思维实现了相互转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存在与思维是否构成矛盾是有条件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