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煤质管理 实现提质创收增效

2022-11-20文/任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煤质提质工作面

文/任 义

强化煤炭质量管理对于提升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龙煤鹤岗矿业公司益新煤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中小断层纵横交错,给煤炭提质创收工作增加了难度。对此,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矿进一步提高煤质意识,从生产源头、运输环节、筛选加工、捡矸除杂等方面入手,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强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煤质灰分,提高了煤炭热值,实现了煤炭提质创收、企业提效、职工增收的目的。

一、对影响煤质因素的调研及分析

1.采场调研情况

01区工作面情况:作业地点在南一石门3号层;开采方式为综采;采场走向510米,斜长110米,采高2.3米,煤厚10米,日产1065吨,进度0.8米。

01区煤质情况:工作面底板有岩石长40米,厚1米;有一处长82米全岩;采场毛煤煤样全水6.12%;灰分38.21%,热值4397cal/g。

02区工作面情况:作业地点在零石门15号层;开采方式为综采;采场走向86米,斜长35米,采高2.6米,煤厚10米,日产2000吨,进度1米。

02区煤质情况:工作面底板有长8米、厚0.5米岩石;采场毛煤煤样全水6.12%;灰分41.22%,热值4352cal/g。

综上所述,01、02采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采场变化,综合毛煤灰分为40.2%,热值为4367cal/g。

2.影响煤质因素分析

从客观地质赋存条件来看,井下采场复杂的地质构造给煤炭提质造成影响,表现在地质断层出现频繁,持续时间长,对煤质影响大;采场夹矸线,采煤时易进入灰分,同样对煤质造成较大影响。

从煤质管理角度来看,部分干部职工重产量轻质量、“质量第一”的意识比较淡薄,煤质管控手段不足,煤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都是影响煤质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煤质管理的措施

1.强化煤质意识,营造全员重视煤质的氛围

一是加强提质增效教育。持续开展全员煤炭质量教育,让干部职工算清提质创收账,充分认识到煤炭质量是关系企业、职工利益的大事。教育引导职工高度重视煤质工作,切实提高煤质管理意识,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提质增收”的目标上来,牢固树立“没有质量就没效益”“提高煤质就是提高效益”的思想,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产品质量意识。

二是加强提质创效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广泛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加强煤质管理的重要意义。比如,通过广播、大屏幕、牌板、宣传栏、倡议书等舆论工具强化宣传引导;开展“质量宣传月”、煤质管理大讨论等活动,在全矿营造出浓厚的“大质量”舆论氛围,使加强煤质管理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

2.加强煤质领导,建立煤质管理保障体系

一是制定三级煤质管理体系。明确矿是质量管理的一级机构,负责全矿煤炭产品的质量管理;采区和涉及到煤炭产品质量的部门为二级机构,负责本单位煤炭产品质量管理,承担相应的煤炭产品质量责任;段队是煤炭质量管理的三级机构,是煤质管理的直接责任者,承担着煤质管理的第一责任。矿长对煤炭产品质量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生产和煤质主管矿长负直接领导责任,总工程师负全面的技术责任。采区对所生产的毛煤质量负直接责任,运输区对毛煤转运过程的煤炭质量负直接责任,煤质科对煤炭产品的配煤装车、发运质量、筛选加工负直接责任,并对煤炭质量监督检查、预测和商品煤质量检验负直接责任。

二是建立健全煤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煤炭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形成主要领导抓面、分管领导抓线、各采区抓块、煤质科抓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每月由煤质科牵头,定期召开由主管矿长及有关人员参加的煤质管理分析会,考核各单位煤质管理情况,分析各单位煤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好煤质管理责任。

3.强化源头煤质管理,确保毛煤质量

一是严控细管,狠抓现场。在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时,优化采煤工艺,严格采掘作业规程,从设计源头为提高煤质提供保障。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断层或石包,实行专人现场跟踪监控,要求生产单位从严管理,认真落实煤质管理措施。遇岩时,掘进采取分采分掘分运措施,采煤工作面组织人员在井下拣选。针对采掘工作面顶板破碎易漏、易冒的状况,严禁割顶、割底以及架间和架前冒顶,杜绝工作面漏顶、破底现象。遇水时,要挖顺水沟,水不能没过溜子。

二是抓源头监管,严把质量关。加强采煤工作面两端头管理,对两巷支护材料、木头、铁丝、金属网等进行超前回收,实现洁净生产。加大对各开拓面的管理,设专人清拣杂物,并将喷浆回弹料与煤隔离后清除,实行矸煤分装分运,降低源头杂物混入,保证毛煤质量。及时掌握井下各采掘面煤质变化,落实煤质管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最大限度地消除矸石进入煤仓。加强对矿车、皮带的煤质管理,在井下转载各岗点设置垃圾箱。加强运输环节管理,从严控制外在水分掺入,防止运输过程中混入其他杂物。

4.加大煤质巡查预报力度,确保煤质动态达标

一是建立煤质巡回检查制度。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安排专人动态进行现场检查,煤质检查人员每五天对全矿各场子面巡回检查不少于一次,及时掌握煤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加大对煤炭质量进行定点监督和巡回检查力度,对各采场的煤炭质量进行不间断抽查、巡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予以及时整改。在采场出现断层等煤质发生变化时,派专人在采场监督,并由采区派人捡出石头装小车外运,防止矸石及杂物入仓。煤质管理人员加大对皮带运输线路的巡检力度,严格防止水、泥沙、木头和清巷杂物进入煤仓。

二是建立煤质预测制度。针对煤炭生产实际情况,特别是工作面毛煤质量管理,搞好质量预测,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煤质保证措施。对各采区下达毛煤含矸率和灰分、水分指标,每月考核进行奖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煤质进行预测预报工作,使预测数据更充分、准确。通过煤质预测,了解和掌握煤层、分煤层的煤质情况,为矿井生产提供信息,促使矿井及时调整煤质管理部署,为提高煤质打下坚实基础。

5.加强手选工作力度,促进提质增效

一是配齐配强手选工。手选是提高煤质的有效环节。充分利用劳动派遣用工增加手选人员,满足现有捡矸除杂的需要。同时,号召机关人员及党员干部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义务拣矸活动,提高手选效率,确保原煤质量稳定。

二是加强激励约束机制。从手选工的工资、福利等方面,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手选工的工资待遇与捡矸除杂量挂钩,与煤质挂钩,实行按劳分配,杜绝少捡、漏检现象,改善捡矸除杂效果,提高原煤质量。同时,通过开展小班劳动竞赛,调动手选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加强煤质管理的成效

1.提升了煤质管理水平

坚持从源头抓起,加大煤质检查力度,对影响煤质的环节进行技术改造,堵塞了煤质管理漏洞,建立完善了煤质监督网络,构筑起全方位管理体系,提高了煤质管理水平。

2.提高了煤炭质量和经济效益

通过加大煤质管理力度,做到强化、量化、细化,增强了煤质管理的实效性,形成了一条链式管理,显著提高了煤炭产品质量,商品煤热值达到4803cal/g,较原来提高了10%,创收110余万元。

猜你喜欢

煤质提质工作面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疫”起携手 共研提质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自动旋转式电缆槽设计
浅谈回归方程在煤质检验中应用时应注意问题
坚持全面从严 实现全面提质
我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