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走向立德树人的“双减”境界
2022-11-20冯卫
“双减”是一场以“小切口”解决教育大问题的变革。南通市作为九个“双减”试点城市之一,提出用三年时间实现课堂教学“教足教好、学足学好”,学生作业负担科学合理,课后服务吸引力强、覆盖面广,校外培训全面规范、运行有序、边界清晰、监管有力。面对新形势,学校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做好“双减”工作的决心,认真研究,全力投入,坚守育人主阵地,突出课程的改革创新,落实“双减”政策要求,提升教育品质,凝心聚力,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一、开放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一)向行政开放
校园管理以智能为特色,以智慧为追求。每间教室都装配了高品质智能巡课系统,教学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在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上观摩某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对某堂课的某个教学片段进行回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放课堂让教学管理随时随地发生,也让切片式教学诊断成为现实。
(二)向同事开放
开放课堂不是指经过精心准备的非常态的表演式“教学”,而是教师的常态教学。教师可以随时进入同事的课堂,虚心学习,博采众长。而授课教师也会虚心接受同事提出的建议,并进行改正和提高。
(三)向同行开放
自南通市主城区27 所初中一体化办学以来,通中附校作为教育联合体总校,直面“双减”挑战,向兄弟学校开放课堂。这样一方面发挥了总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也推动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升级迭代,更好地服务于“双减”工作。2021年底,“学导课堂——立学课堂之附校实践”大型公开教研活动举行,约550 名教师参加了活动。
(四)向家长开放
高质量的课堂是教师乐教的课堂,也是家长乐见的课堂。课堂向家长开放,既有定期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又有不定期的家长访校计划。通中附校非常欢迎学生家长来学校,深入学生课堂,聆听教师讲课。这样既加深了其对自己孩子在学校表现情况的了解,又增加了学校办学的透明度。
(五)向学生开放
学校立足于“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以“开放”的视角看待课堂,积极构建南通立学课堂基于附校学情的课堂表达——学导课堂。学导课堂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所有的课程向学生开放,由“人机互动,以疑定教,顺学而‘导’”到“学为中心,动态生成,化教为‘导’”,再到“创设习材,升级评价,以‘导’促练”。“学导”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思想的转型和理念的重构,释放出全新的教学活力。
二、开放作业,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一)开放作业选编,从根源上解决作业“过重”的问题
半年来,学校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本作业体系——“学导案四版”,即学导案课堂版、学导案自主作业版、学导案周末版、学导案假期版。学校组织精干力量,在这些学导案的基础上,进一步选编、改编、创编,最后汇编成基于通中附校学情的《通中附校学导精粹》各学科版。《通中附校学导精粹》的页码比各科的一辅资料少三分之一,从根源上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二)实行每日作业公示,从制度上解决作业“加餐”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常有一些教师试图以作业“加餐”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实现弯道超车,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那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学校建立了每日作业公示制度,包括年级部内公示和向社会公示两个层面。
学校搭建了四个层次的作业布置响应机制:备课组商定→班主任统筹→年级部审核→任课教师布置。其中,备课组商定的是作业的内容,由谁来编制及作业内容怎么分层,确保作业的优质高效;班主任统筹的是学科的分层作业,即根据班情,落实提优补弱,确保结构合理;年级部审核作业,确保每日作业的数量适当;任课教师具体布置作业,确保难度适宜。当日作业在备课组、班主任、年级部和任课教师手里走了一个循环,就能实现组内的公示和监督。
此外,任课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班牌对外发布每日作业,使家长通过手机APP 程序随时随地查看当日作业情况,知晓当日的作业是什么,以避免信息不通畅而造成误解。任课教师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实现家校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三)建立作业跟踪反馈系统,从结果上解决作业“失准”的问题
在每天晚自习下课之前,学生整理当天的作业,并向管理教师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管理教师如实填报作业跟踪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例如,当个别学生没有完成数学作业时,管理教师会把这名学生的情况反馈给该班的数学教师;如果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完成数学作业,数学教师就要从作业布置的源头上反思,如作业数量是否适当、难度是否适宜等。我们以反馈的结果为导向,发现小问题,纠正“失准”的大问题。
(四)节假日作业线上提交,从实效上解决作业“空档”的问题
节假日的作业管控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管理的“空档”。一方面是空间的隔断,即学生离开学校,因管控不到而出现空档;另一方面是节假日的作业一般较为丰富,教师在开学后会陷入一边讲授新课、一边批改假期作业的状态,导致出现作业批改上的空档。针对这个问题,学校积极倡导节假日作业线上提交、及时批阅反馈的做法,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小程序可以实现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拍照上传已完成的作业—教师批改反馈作业—学生订正后再上传—教师评价等完整过程,使节假日作业管理更有实效。
(五)规范日常作业错题整理,从行动上解决作业“低效”的问题
作业中的错题是作业系统中最宝贵的资源,它反映了许多知识点的联结,如果不把错题解决好,作业效果就不那么理想。对此,学校着重落实了两项行动:错题整理和错题回练。首先,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落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完成度。其次,要求教师建立学生的“错题本”,在学导案自主作业版、周末版和假期版中开辟一个专栏,这个专栏就是前期训练的错题回练。教师把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原题呈现再练或变式训练,规范日常作业错题整理,从行动上解决作业“低效”的问题。
(六)开展作业面批与展评,从内驱上解决作业“低质”的问题
在实践中,作业质量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生愿不愿意好好做。对此,学校举办了“让作业与品质同行——‘双减’背景下的作业重构与展示”活动,让学生晒晒最美的作业,绽放最好的自己,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作业意识,提高作业水平,从内驱上保证学生作业的优质高效。
同时,做好作业的及时面批辅导也很重要。面对班级学生差异悬殊的情况,教师布置作业后,将教室划分为“独立完成区”“合作完成区”“教师指导区”等多个学习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区域完成作业,同时也方便教师面批。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错峰面批的方式,避免学生长时间排队等待。
三、开放课程,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一)教师人人都有校本课程,个个开设选修课
本学期,学校提供了62 个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类别涵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经学生筛选,目前进入课表的校本课程有42 项,主要门类为礼、乐、书、数。学校初步建成3A(AG 天文地理、AI 人工智能和AS 艺术体育)课程中心,全力营造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学习场”。
(二)依托通创区科创中心,着力开发科技创新课程——AI 课程
此项课程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整合,以机器人、无人机、虚拟实验探究为重点,建设通中附校AI 课程中心,包括AI 人工智能课程、VR 融合互动创新实验课程及无人机课程等,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积极为学生营造适应未来发展的“学习场”。此外,学校共承办市级以上AI 人工智能活动4 次,参会300 多人,本学期有32 人在市级以上的AI 人工智能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另外,共有十多所学校的500多人来参观考察AI 课程建设。
(三)开设阳光运动特色课程
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田径、足球、乒乓球、篮球、跳绳等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同时,学校还被评为江苏省羽毛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四)依托中央创新区紫琅湖水上项目开设帆船课程
通过理论课学习,学生全员参与帆船水上实操,掌握驾驶帆船的技能,参与“我与帆船的故事”征文比赛和“我心中的帆船”绘画比赛,并在阳光体育节上开展帆船竞速比赛。
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是学校管理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觉醒、手段、需要,更是教育人的初心使命。课堂、作业与课程的“开放”是激发师生课堂活力的“助推器”,是提高育人质量的“永动机”。通中附校坚定不移围绕“双减”工作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去探索、去实践,持续提升“双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促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南通市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