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语言习得中汉语元音向英语元音的语音迁移

2022-11-20闫欣瑞

现代英语 2022年4期
关键词:元音共振峰值

闫欣瑞

(山西工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一、引言

作为学习第二语言期间在学生群体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语言迁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利用目的语与他人交流或沟通时,通常会更倾向于利用母语所遵循语义、语音或结构,对个人看法及思想进行表达。如果已有知识能够给学习内容产生积极影响,则表明语言迁移为正迁移,若已有知识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或给学生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可将语言迁移界定为负迁移。语言迁移往往会贯穿二语习得的各个阶段,对英语学习者而言,语音迁移所产生的影响较其他迁移更加明显,这也是文章选择对语音迁移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

二、语言理论概述

(一)中介语

中介语指的是学生对第二语言进行学习时,结合自身所掌握知识所建立过渡语法。由此可见,中介语既不属于母语体系,又与目标语体系存在明显差别,可简单理解为学生对多种语言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受语言习得因素所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进而形成的一种过渡系统。研究表明,在对目标语有一定了解后,大部分学生都会主动对中介语体系进行构建,旨在为日后更高难度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语言迁移

由Flege所提出语音学习模型,对第二语言和母语所发出语音的相似度进行了明确划分,现将各等级特点归纳如下:第一等级语音的特点为发音相似,又被称作相似因。第二等级语音的特点为发音存在一定差异。第三等级语音的特点可被概括为音位变体,该等级语音和第二等级语音又被称作相混音。第四等级语音则是指母语所不涵盖的新语音,又被称作相异音。对相异音进行学习时,学生普遍面临无法将其向母语语音所对应范畴同化的难题,只有对全新语音范畴进行建立,才能掌握相应的发音规律与技巧,这也表明母语迁移给相异音所产生影响极小,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在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朗的当下,各国学者纷纷选择对语言迁移进行研究。国内学者普遍更倾向于实证研究,强调以语音实验为依据,对二语习得所存在的元音偏误进行考察,结合声学元音图对学生汉语、目的语所对应元音格局进行分析,在确定常见学习偏误的基础上,围绕可使汉语负迁移得到有效消除的策略展开讨论。例如,温宝莹和石峰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分析与其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对元音学习期间较为常见的汉语迁移现象进行了考察,文章便以上述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依据,重点分析负迁移作用和学习程度间存在的关系,供相关人员参考。

(三)元音格局

多数学者均认为,无论是方言还是其他国家的语言,其语音均存在一定规律,对语音规律进行整理所得到成果,便是语音格局。下文所讨论元音格局的内容,主要涉及配列关系、定位特点和变体分布等方面,结合元音格局相关理论可知,可将单元音、构成音节的其他成分间存在的关系作为依据,对元音级别进行准确划分。汉语一级元音指的是单韵母元音,对英语或其他语言而言,一级元音主要指的是可单独构成音节的元音、连接辅音构成音节的元音。在语言类别和元音类别不变的前提下,受所处级别影响,元音分布规律以及相对关系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一现象便是语音所具有结构层次的表现。作为元音格局构建基础,一级元音对应格局的代表性十分突出,这也是文章将一级元音格局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原因所在。

研究表明,层级性是元音格局的主要特征。在级别不同的情况下,任一元音所表现出的分布规律及相对关系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便是语音所具有结构层次的体现。各级别对应元音所形成分布格局的特点为既互相联系又存在一定区别,方言元音所处声位、不同语言元音所处声位,均有相应的格局对应。有关人员可借助声学实验获得声学元音图,并利用元音图对元音格局进行说明。现阶段,由石峰教授所开发的语言软件,在测算声学实验、绘制元音图等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指出对声学元音图进行绘制的依据,主要是通过语言实验所获得的共振峰值,其位置与舌位图的差异并不明显,在对元音变体以及分布关系进行考察方面具有极为突出的优势。

三、研究方法说明

(一)比较一级元音

汉语一级元音的数量为7个,即i/a/y/u/ʅ/ɿ/ə,其中,高元音为i/y/u,中元音为ə,低元音为a,舌尖元音为ʅ/ɿ。英语单元音的数量为12个,基于元音格局对其进行分析,只有可单独作为音节存在或连接辅音形成音节的元音,才属于一级元音,即i/a/ɔ/ɜ/u。对中国学生而言,在上述一级元音中,i属于相似元音,a/u属于相混元音,ɔ/ɜ则没有出现在汉语中。有关人员最终决定将一级元音作为研究内容,对不同年级学生学习元音时,汉语迁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确定实验语料

研究对象为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中国学生,其中,低年级学生对英语进行学习的时间为2年,中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为4年,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为6年。上述学生均将英语视为第二语言,在汉语教学及生活环境中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实验语料为含英语元音的词表,该词表所含一级元音有i/a/ɔ/ɜ/u,研究词汇为单音节词,均由上述元音构成。另外,实验语料还有汉语词表,该词表所含一级元音的数量为7个,分别是 i/a/y/u/ʅ/ɿ/ə。 有关人员要求各年级学生利用正常语速,先朗读两遍英语词表,再朗读两遍汉语词表,将录音导入计算机,借助相关声学工具对语言进行分析,获得后续研究所需各项参数。

(三)提取声学参数

有关人员以南开大学所提供的语音分析软件为主要工具,根据实验测算所提取声学参数,对相应图表进行制作。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以语图为依据,对语音做音节切分处理,获得研究所需英语元音。第二步,基于现有语音样品,在其稳定段对多个点的共振峰值进行测量。将元音对应F1频率设为纵坐标,元音对应F2频率设为横坐标,结合横纵坐标对声学元音图进行绘制。为保证实验结果最大限度接近实际情况,有关人员决定利用线性标度对纵坐标进行处理,利用对数标度对横坐标进行处理,在坐标右上角对零点进行设置,确保舌位图、声学元音图所处位置基本对应。第三步,对比舌位图、声学元音图,对元音变体表现和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本次研究选择以声学元音图为依据,对元音格局进行比较与归纳,由此来判断学生发音与外语母语者的契合程度。

四、元音格局分析

(一)汉语元音格局

现将分析元音格局图所得结论归纳如下:其一,汉语元音的三角形较英语元音略大,元音分布情况并不匀称。其二,在发出低元音a时,人的舌位相对较低,其舌位和其他元音舌位的距离较远。发出高元音u时,第二共振峰值未达到800Hz。其三,i、y和u是典型高元音,Ф是央元音,ɿ和ʅ是舌尖元音,从水平方向来看,上述元音所处位置存在明显差异。仅有低元音a的水平位置不稳定,其他元音的排列次序固定,依次是 i/y/ʅ/ɿ/ə/u。 其四,作为中元音,ə存在突出的游移性,发音分布是自上而下的一个狭长带,动程十分明显。

有关人员考虑到汉语元音、英语元音均包括a/u/i,遂决定对上述元音的共振峰值加以确定,对比元音格局图,可得出以下结论:在a/u/i中,i的汉语发音共振峰十分接近英语发音共振峰,这表明元音i为相似元音。a/u为相混元音,其中,汉语元音a的共振峰值较英语元音a略大,学生发音舌位相对较低且更加靠前。在汉语和英语中,u的第一共振峰值无明显差异,汉语第二共振峰值略低于英语,间接说明汉语发音较英语发音更加靠后,这点要尤为注意。

(二)英语元音格局

现将研究结果归纳如下:其一,以整体框架为切入点,a与u/i的展开形状与三角形相似,其中,a为低元音,u/i为高元音,连接a/u与u/i,可获得位置大致对称的两个连线,将元音u作为顶点,结合上述连线所得到的三角形,通常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面积相对较小且形状规则。其二,从前后维来看,元音所处位置稳定且分布平衡,沿水平方向对中元音、高元音所处位置进行排列,其结果是i/ɜ/u/ɔ,其中,ɔ不在三角形内部,连接a/i与ɔ/u所得连线的位置为相互平行。其三,u/i所处位置高度无明显差异,二者均位于三角形的上部。三角形中间区域所分布元音为ɔ/ɜ。a则位于三角形的底部。对u/i与ɔ/ɜ进行连接所得连线,其位置关系同样为相互平行。

五、语言迁移讨论

(一)低年级学生

根据低年级学生发音声位所绘制的元音三角形,其形状并不规则且各顶点间距离较远。u所处位置并不稳定,对a进行发音的共振峰值偏大,舌位较低,这表明a的开口度较大。基于高低维进行分析,ɔ/ɜ所处位置的变化幅度较大,即:学生对ɔ/ɜ进行发音时,普遍存在发音过低的情况,通常会与a的发音混淆,少数学生存在a音与ɜ音重合的情况,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便是次低元音、次高元音位置混乱。基于前后维进行分析,ɔ所处位置往往在u和a之间,学生发音位置较英语母语者更加靠前。

由于i属于相似元音,低年级学生对其进行发音的声位普遍十分接近英语母语者,而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汉语迁移发挥了正面作用,学生对i进行学习并掌握的速度较快。相混元音更容易受到汉语迁移所具有负面作用的影响,在尚未明确相混元音在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方面所存在的细微差别时,学生通常无法保证发音位置稳定,导致u发音与中介语发音类似。另外,a共振峰值超过800Hz的原因,同样是受汉语迁移所造成负面作用影响。ɔ/ɜ发音声位特点是相对分散且稳定性差,低年级学生极易出现声位重叠或靠近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学生所建立的元音范畴没有将新元音涵盖在内,这也是日后所开展英语及英语元音教学的重点。

(二)中年级学生

根据中年级学生对英语元音进行发音的声位,对元音声位图进行绘制并进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元音三角形的面积较低年级学生更小,三角形规则度仍有待提升。其次,u所处位置并不稳定,发音声位和共振峰值均存在明显变化,发音声位更加靠前,共振峰值普遍位于700~900Hz间。对a进行发音时,学生舌位高度有所提升,男性共振峰值以700~750Hz较为常见,女性共振峰值则在900~1000Hz间。这表明中年级学生对a进行发音时,仍然会被汉语发音所影响。再次,从高低维度来看,ɜ所处位置提升幅度较大,往往可达到次高位置,其稳定程度仍不理想。ɔ所处位置并不稳定,但相较于低年级学生,其稳定性有明显改善。最后,从前后维来看,元音所处位置较为混乱,这表明学生发音情况仍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中年级学生对i进行发音的声位与英语母语者基本重合,这主要是因为i属于相似元音,汉语迁移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十分突出。关于a/u,学生发音较低年级学生有一定提升,但仍有偏误存在,这表明对相混元音进行学习的难度较大,其中,学生对a进行发音的声位略低于英语母语者,通常在汉语元音、英语元音间,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可得到以下分布关系:首先是英语元音,其次是中介语元音,最后是汉语元音。但也要注意一点,中年级学生对a进行发音的声位较低年级学生更高,这表明其发音效果往往更加靠近英语母语者。关于ɔ/ɜ的发音,中年级学生的提高幅度明显,由此可推测出学生已进入对新元音范畴进行建立的阶段。

(三)高年级学生

高年级学生对英语元音进行发音的声位特征如下:一是结合整体框架可知,高年级学生的元音三角形较其他年级学生更小。二是对i进行发音的声位,基本与英语母语者相同,a的发音声位有所提高,第一共振峰值通常在800Hz以下。三是高低维层次划分更加明显,其中,高元音为u/i,中元音为ɔ/ɜ,低元音为a,上述元音所处位置相对稳定。四是前后维层次处于形成阶段,虽然与英语母语者存在差异,但较其他年级学生更为理想。

六、结语

有关人员以声学实验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是在进行英语习得时,中国学生普遍有汉语迁移的情况,对i等相似元音进行学习时,汉语迁移发挥正面作用,可降低学习难度,对u/a等相混元音进行学习时,汉语迁移将产生负面作用,导致学习难度增加。其次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汉语元音所产生的负面作用有所减弱,学生发音将更接近目的语,即英语。最后是对ɔ/ɜ进行发音时,汉语迁移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早期不具备同化至汉语元音范畴的条件,随着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将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语音范畴,以保证自身发音更加规范。

猜你喜欢

元音共振峰值
犊牛生长发育对成年奶牛高峰奶产量和峰值日的影响
钟磬共振 大写开怀——张宜的人物画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共振的威力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选硬人打硬仗——紫阳县党建与脱贫同频共振
云南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峰值预测
Playing with “ar”
“共振”的世界
The song o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