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泰州样本

2022-11-20万永良

中小学校长 2022年1期
关键词:泰州市教育局视力

□万永良

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江苏省泰州市根据近视防控工作的痛点、堵点,重点实施了 “近防管理体系完善行动” “爱眼护眼知识普及行动”“科学用眼习惯养成行动” 等行动,全方位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强化队伍建设和责任落实,打通近视防控主动脉

学生的眼睛问题谁来管、怎么管,怎样厘清职权、明确责任,这是长期以来制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问题所在。江苏省泰州市从问题出发,加强行动推动,“搭班子” “明责任” “强考核”,有效推动责任落实,形成 “校校行”“人人管” 的局面。

(一)构建管理体系

泰州市、区两级均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负责人担任组长,教育、卫健、体育、财政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同时,泰州市教育局会同卫健、体育部门共同成立泰州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基地,负责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科普宣传、筛查建档、近视干预等工作。中小学近视防控基地设立在眼科专科医院内,借助专业力量从事近视防控工作,邀请市内外知名眼科医生成立专家组,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医院褚仁远教授担任专家组组长,确保做到科学防控。所辖市(区)也纷纷成立中小学近视防控基地,负责本辖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为完善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网格,2018 年11 月,泰州市建立了包括校领导、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家长代表、学生视力保护委员等在内的由3 万多人组成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做到每校每班都有人从事近防管理,所有人员均通过考核上岗。

(二)明确责任清单

2020 年1 月,泰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出台 《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各部门在近视防控工作中的职责。2021 年4 月,出台《泰州市教育系统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分别明确市(区)教育局局长、校长(园长)、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视力保护委员、家长、学生八个主体的近视防控责任、任务分工和工作目标。泰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与市(区)教育局局长和市直学校校长一一签订责任书,并要求市(区)教育局与所辖学校校长,校长与校医、班主任、任课教师等主体逐级签订责任书,协同推进、克难攻坚,确保近视防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全面督导考核

为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2018年起,泰州市开展了近视防控先进校、合格校评选,设立翔实的评分细则,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随机督查等形式严格考核并向社会公布;明确要求各市(区)近视防控先进校比例不低于50%,合格校确保100%,并将近视防控先进校、合格校创建比例情况以及区域内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年下降1%的目标任务作为市(区)政府高质量考核指标。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还会同卫健部门采取 “四不两直” 形式,抽调专业人员通过 “查资料、看现场、问问题” 等形式对学校近视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八类人群近视防控责任清单的履职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并及时通报。

二、强化宣传教育和环境营造,掌握近视防控主动权

长期以来,视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不知道如何保护视力。有些家长偏信近防产品的虚假宣传,导致上当受骗。泰州市教育局强化部门联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爱眼知识普及,改造学生用眼环境,规范近视防控产品市场,努力营造近视防控的良好氛围。

(一)全员科普宣教

为强化近视防控知识普及,我们以视频直播的形式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就学校如何开展近视防控进行全员培训,并通过网络答题检验培训效果。同时,定期对学校校医(保健老师)、班主任和学生开展近视防控知识专业培训,将近视防控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每学期做到 “四个一”,即“一堂视力保健课” “一份视力保健知识黑板报” “一次班主任分析会”“一次家长通气会”。将每年3 月和9 月作为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每次安排集中宣讲不低于50 场,并通过视频形式做到所有学校、班级和家庭全覆盖。利用 “全国爱眼日” “世界视力日” 等节日开展爱眼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宣传爱眼护眼知识。从2019 年起,每年举办爱眼文化节,涵盖顺口溜、征文、演讲、“亲子萌” 视频、校园剧、绘画、摄影、优秀案例等多个项目,细分为幼儿组、小学低年级组、高年级组以及中学组,覆盖每个学校、每个学生、每个教师,鼓励家长积极参与,与学生一起完成作品。爱眼文化节让爱眼护眼知识普及到每个家庭、每个学生,“一尺一拳一寸” 以及 “三个二十” 的护眼口诀在校园内外耳熟能详、随处可听,将爱眼知识固化为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泰州市教育局还录制了 《居家学习期间如何护眼》 《守护青少年心灵的窗户》等专题片,通过电视台播放、微信公众号推送等渠道,组织全市家长和学生观看。

(二)改善用眼环境

泰州市教育局开展了中小学课桌椅分配与教室照明情况自查与整改工作,由学校自行采购照度计和钢卷尺,选取教室内的合适墙壁刻画身高测量标记,张贴课桌椅型号配置标准。学校每学期自查一次教室班级的照明情况,核对每个学生的课桌椅配置情况,记入学校卫生工作档案,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整改;教育部门会同卫健部门加大对所辖学校 “双随机” 检查力度,监测当地课桌椅配置和教室照明情况,年检查率不低于25%;对自查与整改不到位的学校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2021 年开始,泰州市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灯光照明改造计划,并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当年改造42 所学校,3 年内将累计投入6000 万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灯光照明改造全覆盖。

(三)营造清朗生态

随着近视人群的增多,各种近视防控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来,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推销。泰州市各部门主动出击、协同作战,净化近视防控产品市场,营造风清气正的近视防控环境。教育部门对无医疗资质单位以近视防控名义入校宣传产品以及以近视防控名义在学校进行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通过各种形式提醒家长慎重选择近视防控产品;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呵护眼睛·光明未来” 计量专项行动,加强配镜场所动态监管,加大计量专项整治力度,规范近视防控产品市场准入,查处近视防控领域虚假宣传;卫健部门对近视诊疗市场进行大力整顿,确保医疗机构规范科学诊治;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实行适龄提示制度,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公安部门强化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监管,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近视防控产品市场。

三、强化学业减负和习惯养成,守好近视防控主渠道

过重的学业负担导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从而加剧近视发展的速度,反之,良好的用眼习惯、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会延缓近视的发生。泰州市教育局加大 “一增一减” 的力度,打好组合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一)减轻学业负担

泰州市教育局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活动,加大对学校课程的日常监督力度,禁止提前结课备考、超标教学、违规统考、考试排名和不履行教学责任等行为,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印发 《关于严格执行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小、初、高学生每天的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和睡眠时间。教育督导部门将 “双减”政策和 “五项管理” 要求纳入责任督学日常督导范围,制定计划对所负责学校进行随机督查并写实记录。通过不定期组织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着力构建 “双减” 和 “五项管理” 常态化机制。出台 《泰州市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行动方案》,公布举报电话,对全市中小学在职教师组织、参与有偿补课,推荐、诱导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举办或变相举办校外培训机构,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任教等行为进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培训机构管理,对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办学行为实行高压态势,露头就打、严肃查处。

(二)培养用眼习惯

为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用眼习惯,在小学一年级入校即开展正确读写姿势达标考核,将检查学生读写姿势作为任课教师课堂工作内容。坚持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在每堂课最后1 分钟,由任课教师监督学生完成1 分钟 “米”字眼运动。每日4 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实行教室 “清零” 行动,敦促学生在课间走出教室,多接触阳光。另外,为减少电子产品对视力的伤害,泰州市教育局要求班主任统筹控制教学过程中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开展 “远离电子产品,保护视力” 以及 “放下手机,伴我成长” 主题活动,教育学生除学习外,非必要不使用电子产品,并引导家长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此外,泰州市教育局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共同开展了“近视高危预测系统建立及学生健康用眼习惯培养” 亚太近视眼学会课题研究,实验班在每节课20分钟后,让学生向窗外远眺1 分钟,通过实验班3 年的数据对比,形成健康用眼习惯培养的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加强体育锻炼

增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是近视防控工作有效推进的关键之处。教育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督促学校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程,每天安排体育大课间,无体育课当天安排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在校有1 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泰州市按照 “一校一品” “一校多品” 的模式,整合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按照每个市(区)布局5 个以上项目,每个项目1 所高中、2 所初中、6 所小学的比例创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组织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打造 “阳光体育联赛” “市长杯” 等品牌赛事,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健身、竞赛交流。构建覆盖全体学生的体育竞赛体系,分不同项目举办班级比赛、年级比赛、校内比赛、校际比赛、市级比赛,通过兴趣加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能有1—2 项体育特长。鼓励课后延时服务增加体育和艺术类课程,全面开展周末及寒暑假体育作业制度。幼儿阶段推广快乐体操运动,小学阶段开展全员运动会,初中阶段提高体育中考标准,高中阶段全面开展身体素质监测,学生身体素质优良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强化家校合作和视力建档,共筑近视防控主阵地

家庭管理、视力监测、分析干预在近视防控过程中都至关重要。泰州市教育局建立家校联动机制,明确家庭主导地位以及学生 “健康第一人” 定位,加强视力监测和干预,有效提高学生视力健康水平。

(一)加强家校合作

通过家校共同发展委员会举办近视防控学生家长培训班,明确家庭在近视防控中的责任,提醒家长注意学生家庭学习的照明环境是否达到要求,读写姿势是否标准,用眼习惯是否正确,营养、睡眠是否得到保障等。通过周末及寒暑假体育作业制度,由家庭督促学生在家锻炼,引导家长和学生共同锻炼,确保学生每天进行一小时体育锻炼。建立家校视力健康沟通渠道和机制, 学校和家庭及时关注学生的视力发育情况,当教师发现学生视力存在异常情况时,要提醒家长及时带学生就诊治疗,并将诊断结果及时告知学校。明确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家庭的主导责任,协调卫健部门在孕妇学校、幼儿疫苗接种处宣传近视防控知识。

(二)开展视力监测

泰州市每学期借助中小学生体检开展不少于2 次的视力监测,全面检查学生视力发育情况和屈光度。此外,从2018 年起,泰州市每年安排专业人员在所辖市(区)随机抽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并随机确定班级进行视力筛查,通过抽样测算学校、市(区)学生近视率,根据抽样情况进行考核,督促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真抓实干。泰州市中小学生近视防控基地每年抽取4 万学生免费进行散瞳验光监测,建立屈光档案,并根据监测情况提出干预措施。目前,泰州市直学校已经全部购买视力筛查设备,至2022年上半年,再结合智慧健康校园建设或以财政购买等方式做到中小学视力筛查设备全覆盖。

(三)建立视力档案

泰州市建立了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监测体系,对学校或体检机构在视力筛查中发现疑似近视的学生,由学校通知家长带学生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复诊,对已经确诊近视的学生,建议家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防止学生产生高度近视,实现近视防控全过程跟踪保障。搭建学生身心健康大数据平台,涵盖学生体检结果、体质健康监测、屈光发育电子档案,家长可通过App 随时查看学生各项健康指标和身体素质监测情况;教育部门可以监测区域、学校、班级学生近视率、高度近视率、近视增长率等数据,对学生视力实行常态化监测。通过云端大数据筛查、分析与预测,以数字、图表等形式客观反映区域学生的视力发展状况,提出预警及干预措施,实现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协同的近视防控。

近视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系统要把近视防控融入学生促进身心健康的大格局,以小切口促进大改革。要沉得下气、担得起责、守得住心,让近视防控工作真正成为 “一把手” 工程,层层压实责任,严格督查问责,不打和牌,不和稀泥。同时,要聚焦目标、锚定任务、明确路线,加强部门联动、同向发力、综合施策、凝聚共识,用行动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泰州市教育局视力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项链
保护视力等
视力不好的犀牛
由表及里,深入探究
奚爱国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
尖耳兔小电之志向不同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