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堂追问 培养学生心理资本
2022-11-20高达维
文 /高达维
引 言
心育课生涯辅导主题活动中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内在自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教师若能将心理咨询中的追问技巧,适时、适宜、适实设计和运用于课堂教学,就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让课堂自然“渐入佳境”。
一、基于心理资本培养的追问探究
课堂追问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无独有偶,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常会运用“追问”与来访者进行沟通,以到达价值澄清、共情等目的。在心育课堂上,教师若能巧妙运用追问,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分享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心理资本[1]。
一般而言,个体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并产生类似于乐观、自信、感恩、自我复原等积极心理品质,则认为其拥有较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如果能进行多角度的提问、有深度的追问、多维度的分析,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目前,大数据时代下的知识获取非常便捷,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教材,其可以从各种平台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料。但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网络学习缺少人文互动和群体交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课堂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缺少课堂有效提问、深度追问,学生则容易出现“假会”情况,即学生会产生已经掌握知识的错觉,从而降低思考的深度,甚至不愿思考。线下的课堂比网络课堂更具备人文价值,在实体课堂上,学生能及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如果能把握机会,通过有效提问、有趣追问对学生进行有智慧的引导,就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
以心育课为例,笔者在平时的听评课及课堂实践教学中发现,教师如果经常使用简单、随性、重复甚至封闭式的“低效追问”,如缺乏指向性的追问,往往会让学生的思考停留在原有水平,最终结果是启而不发;目的性不明的追问,无法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封闭式的追问,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最终导致问而无答或问则齐答。而有效的课堂追问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即便是在学生已经拥有充足的知识基础的条件下,仍能激发个体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保持思考的延续性,挖掘深度思维,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有效的课堂追问体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仅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还能让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碰撞、技能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二、心育课堂上的有效追问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有效追问找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站在多种角度进行问题剖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追问最早出现在心理学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扩展到教育领域中,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心理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一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追问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对话,而是师生有效沟通的纽带。以心育课上的追问为例,教师只要合理把握时机,恰到好处地进行追问,就能深入挖掘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最终引导学生敢于表达和分享,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心理资本。
(一)适时追问,让感受应运而生
保持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拥有高水平的心理资本,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更有利于师生个体的发展。在心育课生涯辅导主题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的个体,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性、态度和情感变化存在差异,这些都会使课堂超出预设变得生动多彩。和提问不同的是,追问是在同感共情的前提下产生的,如果追问的时机不当,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如果可以捕捉并有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根据学生现场的答案,适时运用追问手段,则可以继续生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以“情绪ABC”一课为例,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觉察能力,如此才能发现学生在消极表述背后隐藏的需求感。例如,当学生回答“我感觉很丢脸”时,教师可以追问:“你认为的‘丢脸’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当下的感觉是什么,你希望得到什么帮助?”利用追问找出学生言语背后的需求,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感受,勇敢地表达个体内心真实的需要。
又如,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问学生如下问题:“如果再遇到这类事情,你还会有什么感受?”“对于案例中出现的事件,你怎么看待?”这类问题的本意是想澄清学生的价值观,但实践发现,大部分学生遇到这类问题要么不想回答,要么无法流畅回答。究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把握好追问时机,这类过于突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回答,容易导致课堂短暂冷场。
心育课通常分为发展性课程和干预性课程。在干预性课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短期性消极情绪,而这些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排解,可能会累积到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久而久之,这有可能导致学生看待问题、事物显得过于悲观,排斥与他人接触,甚至会有伤害自身的表现。这既不利于学生与外界的和谐相处、有效沟通,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追问必不可少;而想要保障追问效果,准备环节必不可少。提问需要预设,追问更需要。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追问没有提前的心理准备,或者学生对教师的追问方式不熟悉,心育课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呈现想要追问的问题,在平时多进行追问,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适应空间,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资本。
例如,在“小故事大道理”环节,教师先把预设问题抛出,让学生带着一些简要问题边理解边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与故事内容的概述相关,也可以与需要引导的某一具体细节相关。或者在体验互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如“……一会儿,我会请一些同学来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这样,学生便会对教师即将追问的问题有所了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梳理自己的想法,内化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专注于接下来的活动。
适时的追问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避免无中生有,华而不实。在心育课堂上,如果教师可以在首次提问后短暂停顿再进行“二度追问”,相信互动中将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长此以往,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也会提高,内心的成就感和被认同感也将提升,最终心理资本也将获得提升[2]。
(二)适宜追问,让感受油然心生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由于家长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过高,学生的心理竞争压力大,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且部分学生在师生关系、学业压力、亲子关系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果逆反心理得不到有效控制和调节,后果将不堪设想。对此,教师要设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比于其他学科,心育课有其特殊性,这就意味着心育课的追问价值也与众不同。实践发现,心育课的追问在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明晰自己的内心想法,而非知识性的记忆。同时,因为个体差异性和情绪情感的动态化发展,学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教师要把握追问的时机。只有把握追问的时机,才能凸显追问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
在心育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追问而追问,不停地抛出新的问题,这不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而且追问的作用也得不到发挥。当学生的情绪出现问题时,如过度敏感、焦虑、烦躁、抑郁、偏执、暴躁、孤僻等。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游戏方法,辅助学生矫正不良情绪。在学生情绪稳定后,教师再提问,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一堂有关“挫折”的生涯辅导活动中,一位学生在分享之后流下了眼泪。教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课堂生成,并想继续引导,但此时学生的情绪并不适合再次分享,教师此时的追问便少了一些人文关怀。又如,一位学生分享了一件“班级八卦”,引起了众多同学关注。但如果此时教师继续追问,便会将观点引到其他和本节课无关的内容上,降低课堂实效性。
追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了解课堂心理场的走向,但其并不意味着乱问或者滥问。对此,教师需要把握好新的问题与原问题的外在关联性和内在一致性。例如,当课堂出现充满负面情绪的发言时,教师不宜过度展开,而是要借用追问发现负面情绪背后的积极因子,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势,从而塑造阳光个性,提升心理资本。
(三)适实追问,让感受真实发生
有些教师对活动的期望过高,往往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问题进行追问,导致教学收效甚微。其实,提高学生心理资本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设立合理的目标,适实追问,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受。
例如,在“学习动力小火箭”一课中,在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动机时,教师可以利用追问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照自己的学习动机设置学习进程,对产生新动机的行为给予肯定。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追问,让学生明白遇到暂时性动机缺失是成长中常见的现象,只要及时调整便能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
又如,在教学“谁是人气王”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寻找好朋友”的8分钟体验活动,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在寻找朋友中体验到主动寻找好朋友的愉悦感。在活动后,笔者设置的问题是“通过找朋友的活动,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并追问:“你觉得跟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当时被追问的学生几乎一脸困惑,无从回答。笔者在课后与听评课教师交流,发现追问问题和学生参与活动的当下感受无关。因为在8分钟的体验活动中,学生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更快地收集到其他同学的签名,而并没有太多深入交流的机会,所以无法对笔者提出的“如何感受同学间关系的变化”问题说出真实的感受。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让每一个学生发挥积极主动性。教师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资本情况进行了解,探索有效追问在学生情绪问题中的功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次上课,笔者明确了追问目标,将追问的问题改为“如果多次参加这类活动,你认为班级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变化?”。通过设置这样的预设性问题,能留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长期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追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分享。同时,教师还可采用“横向”追问方式,辐射到周边的学生,让更多学生主动分享感受、想法和见解,激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共鸣,使学生感受共同学习的快乐。
一般情况下,学生形成不安情绪大致有三种因素,一类是社会性迷恋和分离情感的形成,一类是暂时失落的安全感,另一类则是依赖转向自理的阶段。研究者通常认为,具有回避式性格、强迫性人格及依赖性人格的学生较容易产生不安的情绪,因为他们会由于恐惧而对社交活动加以规避,并常常觉得自己非常无助,也不易与人交往。动态的心育课堂不可能百分之百按教师预设的轨道运行,预设也并不一定会真实发生。对此,教师的追问要基于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和生成进行,发挥追问的最大作用。
结 语
心育是心灵的体操,生涯辅导主题活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真实沟通的场所,而适时、适宜、适实的追问是师生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开启学生主动分享的钥匙,更是激发学生积极心态的动力。心育课堂上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内在自我,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若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学情适时、适宜、适实地进行追问,学生的真实感受便能油然心生、真实发生,课堂学习也会“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