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2022-11-20王天云
文 /王天云
引 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公民,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当地文化背景的制约,古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图为解决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古诗词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从小缺乏古诗词熏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感受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同时,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多媒体产品的逐步推广,通过智能手机了解外界事物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文化和欣赏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数偏好使用QQ、微信、快手、抖音等手机app。家庭成员经常使用以上软件,就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造成影响。相对于纸质材料,音视频资源给学生感官上造成的刺激更强烈,吸引力更强,久而久之就会使自我约束力较弱的小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对纸质书刊的阅读兴趣降低,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古诗词就会失去兴趣。此外,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娱活动中缺乏涉及古诗词的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古诗词鉴赏水平较低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既有音律、结构上的独特要求,也有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因此,要想理解古诗词内容,感知古诗词美感,阅读者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没有机会参与专门的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或文娱活动,而且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提供的古诗词诵读形式比较单一,导致小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得不到相应提高。
(二)教师方面
1.古诗词素养不足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要想真正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育人本领。但事实上,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不能积极地提高自己的素养,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导致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停留在较低层次,影响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
2.教学观念陈旧
虽然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急功近利,不能从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的角度考虑问题。
3.教学方式单一
古诗词学习是通过对诗文的诵读,感悟作者思想、体验诗文意境、发现和欣赏语言美感的过程。但是,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以讲代读,只注重对古诗词内容的讲解,不注重学生的吟诵和体悟,把学生当作背诵诗歌的机器,忽视了对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学校方面
1.古诗词学习氛围不浓
由于受各种办学思想的影响,近年来,以模仿和学习某种模式、打造某种特色学校为目标的活动风起云涌,这种趋势也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的发展。学校在追逐和打造某种模式的过程中,把壁报、展板、走廊等用诸如“足球文化”“刺绣文化”“丝路文化”等单一内容进行布置,而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诗词的挖掘和提炼不够,没有做到精心展示,无法形成浓郁的校园古诗词学习氛围。
2.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不够
古诗词的传承不仅体现在语文教材中,还应该渗透在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类学科教学的穿插融合,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但在现实生活中,少数民族农村小学古诗词进校园活动,仅仅体现在方案的制订和一些简单背诵活动的开展方面,谈不上对古诗词课程的开发,也没有形成古诗词系列校本课程。
3.古诗词教科研力度不大
作为古诗词传播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古诗词的传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管理者办学理念的影响,学校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很好地抓住古诗词教学这一关键环节,无法组织教师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不能很好地指导和提高教师的古诗词教学能力和水平,导致古诗词教学在陈旧的教学形式中循环往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的策略
(一)学生方面
1.激发古诗词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要想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充裕的古诗词学习时间,使学生有时间诵读,有时间品鉴;另一方面要创设丰富的古诗词学习活动,通过竞赛、表演、书写、吟诵、演讲等活动,增强古诗词的吸引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开展一些古诗词亲子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父子共读一首诗、母女古诗词接龙、家庭古诗词背诵大比拼等活动能够增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趣味性[1]。
2.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
一是要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结合古诗词特有的韵律感和节奏美,充分利用课本剧、场景模拟、吟诵对唱、诗文配画等形式,使学生体验古诗词的韵味,欣赏诗词美。二是开展古诗词鉴赏社团活动,要在具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教师的指导下,使一部分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迅速提高,以点带面,辐射和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古诗词学习,提高鉴赏水平。三是开辟古诗词鉴赏广播节目。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筛选并制作古诗词鉴赏节目,定期播报。如《古诗词中的数字美——〈山村咏怀〉赏析》《〈清平乐·村居〉人物赏析》等节目,不仅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
(二)教师方面
1.提高古诗词教学素养
要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传授给学生,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阅读面,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教师不仅要阅读《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等经典诗集,还要努力阅读大量其他文体的文言文书籍,努力提高文化素养。此外,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选派教师积极参加经典文化品鉴培训班,及时组织教师观看《国学大讲堂》专题讲座,为教师古诗词素养的提高搭建平台[2]。
2.转变古诗词教学观念
教师要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不以考试作为古诗词教学的出发点,而是要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入手,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入手,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豪感为抓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脚踏实地地做好古诗词传承工作。教师既要认真领会“立德树人”的要求,也要仔细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内容编排意图及教学实施的建议。
3.优化古诗词教学方式
古诗词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现代文教学。学生不仅要理解字词的意思,还要体会到蕴含在诗句里面的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既要体会到诗歌的意境,又要学习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风格的古诗词,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等方式,力求使古诗词教学效果最大化。“六步教学法”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即读(初读诗文)、查(查不理解的字词)、调(根据诗文情况调换字词)、补(根据想象补充意思)、说(说出诗意)、演(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
(三)学校方面
1.营造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
学校要充分发掘和整合办学资源,营造古色古香、诗情画意的校园古诗词学习氛围[3]。一是充分利用壁报、展板、走廊、学习园地等展示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佳作名篇,使校园充满诗意。二是通过制订古诗词进校园方案,从课程教学、活动开展、阵地建设、评价监督等方面对古诗词传承活动做出详细的规划,并认真落实。三是崇尚传统礼仪。结合古诗词学习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学习古人的礼仪,弘扬传统文化。四是开展每周一首诗推介活动。每周筛选一首古诗,通过电子屏滚动播放和广播站定时播报的形式,向学生推送古诗,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提高古诗词学习效果。
2.加大古诗词课程开发力度
一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程标准》,积极筛选适合各年级学生诵读的古诗词篇目,编印符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校本教材。二是精心组织开展古诗词系列活动。学校可以开展课前二分钟诗词接龙、古诗词经典诵读比赛、古诗词应用写作等活动,使古诗词学习“有声、有色、有形”,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吟诵展示、竞赛评比、诗词配画(配乐)、讲座提高、写作应用、游戏渗透等方式,形成一系列比较固定的古诗词教学课程体系。三是注重对古诗词教学状况的监测和评估。学校要定期对古诗词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矫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古诗词传承有序发展。
3.提高古诗词的教科研水平
要想保证古诗词进校园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管理层的科学谋划和强力推行,更需要全体师生的努力践行,以及强有力的教育科研作指导。学校既要加强对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课堂教学技能,又要做好古诗词系列活动的研究,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专题调研、专项评估等,及时总结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推广提供理论指导。
结 语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由于受特定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其古诗词教学工作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学校与教师要密切结合地域特点、学校实际及学生认知规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古诗词进校园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