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意识的培养
2022-11-20官发友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关第一小学
官发友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关第一小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持续推进,在培养学生多元化、开放性、全面性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长进。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对于形成小学生热爱劳动优秀品质,树立集体意识,积极投身社会的劳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正确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科学设置实施教育课程,在了解社会、服务民众实践得到了充分体现,帮助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最美的正确理念,使学生从小形成关注社会热心公益事业的主人翁责任感,在正确的人生发展轨道上不断完善自己、顺利开展生涯教育,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在大纲进行内容设计和教师辅导下,学生自主自发自愿参与劳动,有利于逐渐形成综合性学习能力、取得预期的实践活动成果。因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强调学生广泛参与,注重劳动意识的形成和劳动品格的提升。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定要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愉悦身心投入,作为劳动教育的根本要求。既要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注重实践活动的创造性、鲜活性、知识性、趣味性。如,在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等公益性实践活动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区所在的人文环境、地理状况、基本社会人员结构、基础设施等情况,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以此为基础,使学生有目标有动力有方向地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能力锻炼在参与、理解、深化中得到启迪,实现劳动能力锻炼与知识应用的充分融合,使学生的个体能力与融入集体能力相得益彰。真正使学生参与社会综合实践劳动过程,转变为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转变为将头脑思维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开展劳动教育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学生仍没有肃清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错误引领下,过于注重所谓智力能力的引导和投入。在唯分数论成为学习唯一目标的错误思潮影响下,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和学生家长眼里看来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学校劳动教育得不到家长、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开展劳动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做题、考试、刷题上,在备考的重压之下连最基本的家务无暇顾及,更谈不上从事劳动能力锻炼了。在此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与培养劳动意识的地位和作用被严重削弱。在小学生心目中形成了对劳动教育的厌恶、鄙视的负面印象,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许多小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远离家务劳动,生活在真空世界和空中楼阁当中。这种家庭情景下让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接受家务劳动教育无疑是天方夜谭。同时,小学生从小只重视学习、忽略德育教育的弊端被放大到了极限。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不珍惜劳动成果、不尊重老人、浪费粮食、人情冷漠的教育现状,已经严重地侵蚀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健康肌体。学生之间人情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现状令人担忧。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劳动意识培养策略
(一)结合实际不断创新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意识培养的途径
从国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调查情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劳动能力、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两方面,总体呈现开放性,生动性,自主性,综合性几大特征。这就要求学校在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顶层设计时,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基本形式,有针对性地预先设定综合活动目标,让学生深化和理解劳动教育内容,助力实现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充分结合,持续进行综合实践方法创新、探索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宜的发展模式。教师要不断丰富发展教育思想方法,及时总结活动经验,交流心得体会深化,推进劳动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效果。如,在校企结合组织小学生开展技能劳动、技能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对合作企业进行了解和沟通,将企业生产规模化、精细化、专业化的生产过程做充分调查了解。针对学生社会知识薄弱、对工业生产缺乏认识的特点,研究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接受的实践方法,将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场景化和亲和化,减少学生的陌生感。教师要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让学生放飞自我主动参与的大舞台,经过讲解典型案例加深学生获得劳动成果的愉悦体验,分享创造劳动价值的快乐。又如,在学校组织小学生深入居民社区服务过程中,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奉献意识、关爱他人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劳动教育的活动目标,让学生自觉增强与人交流互动的能力,培养视服务对象如家人的亲情化服务理念。再如,在引导学生为敬老院、农村留守老人服务时,要让学生从帮助社区服务站打扫卫生,帮助老年人整理房间,帮助行动不便老人走出户外享受阳光等力所能及的活动开始,结合大量的一对一保证机制构建,努力弘扬真善美,提升道德素质传播好的美德。
(二)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劳动意识的载体
对于本文研究对象综合实践活动,整体上很多元、也存在着时效性好的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劳动意识要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前提条件。根据他们的实际来调整科目和讲解细节,特别是对身体发育及知识能力层次有足够认知,积极与科研院校和技能培训基地开展联系,塑造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参与社会活动的意图得到体现,并落实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各个方面。学校要让学生把每日坚持教室校园环境清扫作为基本内容,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团队配合精神,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在与农村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开展课程,区别于各城市地区教育,相对有针对性有特色地讲解。与此同时,让城市小学生与农与农村小伙伴形成“一对一”结对子关系,建立长期联系。使小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关注小伙伴成长,展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三)建立完善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劳动意识体系
如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形成劳动能力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必须足够的长久和高质,决不可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要有设计。培养劳动意识要通过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活动体系将形式、内容和方法固化起来,在有组织规划、有过程保障,有能力要求的格局下顺利进行。国家教育机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有针对性为学生创建亲近社会,走进自然,培养劳动意识的活动载体。要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设计,使小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家庭,关爱父母,不做“小皇帝”“小公主”的主人翁意识,将劳动技能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参与劳动中,自主提升动手素质能力,再从衣食住行及日常生活的细节入手培养小学生自理能力。教师要通过家庭走访、组织亲子教育经验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表现。通过开展小学生动手制作教具、评选爱家小明星等活动,就各自的成果和各自的经验来分享和互动,让大家感受劳动创造价值的快乐。在全社会开展综合实践劳动教育,要将劳动教育深深根植于德育教育的这片肥沃土壤之中,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劳动教育的思想基础,使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不断跨上新台阶,让“劳动最光荣”的理念深入孩子的内心并成为终身自觉行动。
(四)营造浓郁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氛围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要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动手能力的浓郁氛围。学校家庭要将开展劳动教育融入遵守社会公德,打造整体环节和素质培养环节。要努力形成小学生崇尚道德文明新风尚,彻底摒弃开展劳动教育由学校单方面承担、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学校要融合来自社会家庭学生的支持配合力量,努力打造合力互相推进模式,要不断丰富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学生参与的内容,拓宽开展劳动教育的实施渠道,搭建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增长才干,丰富经验,开阔视野,塑造动手能力的实践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要从抓住思想意识培养、热爱劳动精神灌输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生涯教育作为重要载体。国家教育主管机构、学校、家庭要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形成活动机制,必须提升自主劳动属性和实践活动的意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要夯实基础,要增强指导性方向性形成声势,努力实现劳动意识向劳动能力形成的转化,把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体现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实践之中。
(五)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前瞻性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要具有前瞻性,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现与时代发展同步、体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要求。在劳动教育与在劳动教育效果形成过程中,要强调学生集体参与,将课本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验证,使学习与思考,理解与实践融会贯通,形成劳动价值。为此,学校要发挥现代网络教学、“空中课堂”以及新媒体电教手段的优势,实现劳动教育活动形象化生动化,增强学生的认知感受。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车辆驾驶及操作技术的模拟实验过程中,可以把训练场所设置在驾驶员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让专业人士现场讲解机动车构造原理、讲解驾驶要领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然后通过让学生进入驾驶训练模拟室真实模拟再现道路场景,体会不同复杂路况条件下车辆道路交通信号的含义,掌握车辆驾驶技巧以及文明行车安全培养等方面内容。在满足的情绪下激发他们的参与度和好奇心,这十分重要。也可在潜移默化的劳动体验过程中感受驾驶带来的快乐,为长大后顺利掌握驾车技巧方便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又如,为培养学生对声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学院和专业声乐训练学校。通过感受新媒体环境下的音乐震撼力,让学生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通过视频讲解、现场模拟演奏,产生身临其境的演奏感受,并在反复的模拟演练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专业特长。再如,结合地区历史和发展特色,将各类传统元素加入其中,如在革命时期积累的宝贵财富和元素记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夏令营、小小记者班等形式,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主动参与粮食种植、大棚蔬菜采摘、网络派送销售等综合性劳动。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学生体现权与参与权方面,并将课本中学到的自然生物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得到验证,使学习思考与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创造劳动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要赋予学生享有作为社会主人的权利责任,承担应有义务的潜意识,让学生享受汗水换来劳动成果的喜悦,感受付出汗水与智慧产生劳动价值的过程之乐趣。
(六)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劳动教育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必须以培养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形成专业技能为根本遵循。要突出“训练”的本质,抓住“动手”的关键。如,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电路串联连接小灯泡发光的实践活动,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开展劳动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物理学原理,通过电源、导线以及灯泡等元器件连接形成控制线路小灯泡发光。强调劳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原则。在教学目标设计上要将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感受和经验积累作为重点。具体操作过程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演示、讲解让学生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实践过程要坚持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直观生动的方法。具体操作实验步骤,教师要从电源、部件、连接线、控制形状等元器件的作用及连接顺序一一介绍。在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之后,教师要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把提前准备好的实验器件发放给学生。接下来要求学生回忆老师讲述过程,亲自动手进行实践直至灯泡发光为止。通过总结归纳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模式,结合活动开展给出方案设计、使得活动明确有主旨、整体设计有特色、进行实践过程、指导动手实践、检验活动成果、归纳总结提高等主要步骤。真正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形成深刻记忆,练就实际动手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性,鲜明地体现在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在思想性、实践性、觉悟性方面都得到新的升华。让学生认识劳动本源,理解劳动创造生活、劳动创造美好的真谛。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多方参与的有效方式,使学生在亲自参与公益事业、科研院校、工厂车间等活动中得到劳动体验,了解社会不同岗位劳动者创造社会价值所付出的汗水与辛苦。让综合实践过程成为学生边学习,边思考,边实践,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的真实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收到教育人、培养人、引领人、塑造人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