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细菌性疾病诊断与治疗
2022-11-20陈晓君
陈晓君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商丘 476000)
0 引言
近年,随着生猪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后非洲猪瘟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养殖管理人员和相关科研人员高度重视发展适度规模的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养殖产业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当前生猪养殖现状来看,疫病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整个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很多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发病速度快、发病过程短的特点,会造成大量猪死亡。细菌性疾病是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由于细菌性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需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诊断和分析,并由此筛选出敏感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 副猪嗜血杆菌病
1.1 临床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嗜血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以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肺脏的浆膜、心包、腹腔膜和四肢关节胶膜出现纤维素性严重为主要特征,属于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患病猪主要表现为体温显著升高,不断的咳嗽、呼吸、气喘、身体消瘦、不能正常行走。发病后患病猪表现为精神状态逐渐变差,不能正常采食,体温升高到41 ℃,不断地咳嗽气喘,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扎堆拥挤取暖,不愿意站立,强迫患病猪行走时会出现镇痛性的尖叫,个别患病猪还会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身体疼痛,鼻腔会分泌出很多浆液性或者粘液性的分泌物,体表皮肤呈现潮红色[1]。眼睑显著水肿,一侧或两侧肢体关节显著肿大,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时一瘸一拐,有时还会表现为全身肌肉震颤,体表皮肤发绀。解剖病死猪,可发现胸腔中蓄积有很多大红色的液体,肺脏表面会附着大量纤维素的渗出物与胸壁粘连不能正常分离,肝脏显著肿大。心包液显著增多,心包中存在豆腐渣状的渗出物。病原鉴定能够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细小杆菌,有的呈现弯曲状,有的呈现细杆状,能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与葡萄球菌呈现卫星生长现象,由此能判定病原为副猪嗜血杆菌。
1.2 防治措施
应立即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并做好整个圈舍的彻底清理,选择使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喷洒猪舍的地面和墙壁,2 h后用水冲洗干净再喷洒1次百毒杀早晚各消毒1次,连续使用4~5 d清理患病猪的粪便,堆积发酵,对病死猪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患病猪选择使用头孢塞呋钠肌肉注射使用剂量为15 mg/kg体重,并在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每吨饲料分别添加1 500、500和1 000 g连续使用1周,增强猪身体抵抗能力。
2 猪水肿病
2.1 临床症状
水肿病是仔猪阶段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细菌性传染性疾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发该种病原,会产生大量的肠毒素,造成肠道的内环境发生变化,引发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仔猪水肿病在发病初期通常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紧接着演变成突然死亡。随后患病猪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多数患病猪表现为共济失调,瘫痪不起。水肿病大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后的1~2周,发生在身体最为健壮的猪中,发病率30%~40%。猪一旦受到溶血性大肠杆菌威胁后,短时间内就会失去生命。通过解剖能发现皮下、胃黏膜下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现象,尤其是腺体的贲门处水肿最为明显,水肿液呈现胶冻状,并且还可以向结肠系膜渗透[2]。组织学检查能够发现恶化的血管影响动脉和小动脉,并且中膜的胃平滑肌细胞存在坏死现象。
2.2 防治措施
仔猪断奶后,应该注重做好管理工作,向其投喂青饲料,增强身体抵抗能力。由于患病猪的血管严重扩张,血压显著下降,所以可以选择使用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 mg,将其溶于100 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患病猪耳间静脉注射,每分钟注射2 mL,如果注射速度过快,往往会造成骤发性的心脏停止。同时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例如醋酸泼尼松,仔猪首次使用25 mg,分3次灌服。进入发病中期之后,应该加强心脏功能的有效恢复,保证血管舒张压,增强中枢神经调节机能,选择使用苯甲酸钠咖啡因、维生素C进行辅助治疗,一般每头猪使用0.5 g,皮下注射。配合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抗生素可以选择使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2 000 IU/kg体重,使用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
3 猪副伤寒
3.1 临床症状
猪副伤寒又被称为沙门氏菌病,是由格兰氏阴性染色的霍乱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一种急性败血症性传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的猪感染沙门氏菌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存在一定差异性。仔猪在断奶前后感染沙门氏菌之后,大多出现败血症经过,患病猪体温迅速升高到41 ℃,最高到42 ℃,精神状态变差,食欲不振,饮水正常,有时出现呕吐。在患病猪的耳根、胸部、颈部、皮肤表面会出现紫红色的出血斑块,该种疾病一般会持续2~3 d,有时24 h就会死亡。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猪逐渐转变成慢性型或者亚急性型,患病猪体温升高到41 ℃,精神萎靡不振,全身肌肉震颤,喜欢饮用冷水、污水,同时眼睑会流出粘性或者脓性分泌物,常常将上下眼睑粘连,严重的会引发眼角溃疡。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猪会排出黄色黄绿色的恶臭稀便[3]。
3.2 防治措施
防范猪副伤寒应该加强对生猪的针对性管理,要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提高仔猪的身体抵抗能力,在断奶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整个养殖环境的有效清理,便做到无害化处置。调控好猪舍的温湿度,注意防范冬春季节的寒流。猪副伤寒一般采用强化护理抗菌消炎的原则进行对症治疗。未发病的猪中,每吨饲料当中加入金霉素粉剂100 g,混合均匀后连续投喂7 d,使用1次/d,具有很好的防控效果。患病猪可以选择使用盐酸土霉素肌肉注射治疗使用剂量为30 mg/kg体重,2次/d,连续用药5 d为1个疗程。另外也可以联合使用黄柏10 g,黄连10 g,通草10 g,白头翁10 g,甘草10 g,车前子15 g,滑石粉15 g,混合后研磨成粉剂,用开水冲服一次性灌服,服用1次/d,连续使用3 d,具有协同治疗的效果。
4 结束语
细菌性疾病是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病原的种类多种多样,并且不同病原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特征有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有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更好地防范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就需要结合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加强疾病的有效诊断,注重提高猪的身体抵抗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方式,加强对环境的有效调控和卫生消毒,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将西药和中药治疗手段有效融合,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确保在短时间内的控制病情,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