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途径研究

2022-11-20邓正莲

读与写 2022年24期
关键词:认同感家国情怀

邓正莲

(广西省钦州市灵山县第二中学 广西 灵山 535400)

引言

家国情怀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要素之一,也是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所在,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素养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自豪感、对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对家庭的责任感,使命感,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也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人文追求以及建立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高度认同。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新课程标准改革理念和教育目标追求将家国情怀素养教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育中,逐步使学生从意识上提高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1.家国情怀概述

历史学科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的家国情怀资源让学生产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应充分的体现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并同时结合现实问题来提高学生的价值追求并凸显服务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家庭幸福生活等现实问题。家国情怀素养还是和爱国主义、行孝尽忠等传统优秀文化有着紧密联系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品质,即从国家层面、社会、家庭层面实现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对自己人生的认同感。在新时代家国情怀又包含了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情怀、民族复兴的筑梦情怀、心怀大我的赤子情怀以及胸怀世界的博大情怀。家国情怀的教育主要以唤醒教育者的主体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国家认同感来建立民族共同体意识,将民族复兴和社会兴旺发达使命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将家国情怀素养渗透到历史学科教育中有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我国民族的内部凝聚力和铸造幸福生活的远大梦想,为国家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定幸福生活的实现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2.中学历史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性

2.1 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素养能够为我国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历史教学通过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概述使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相关人物以及历史发展进程等相关信息,通过历史事件的了解让学生从里面发掘我国社会发展、国家富强进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学会用唯物史观辩证的看待我国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国情怀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幸福的基本理念与要求,它既充分体现了对祖国的强烈情感,和通过努力报效祖国致力于社会繁荣昌盛实现的远大目标,也反映了个人的社会责任担当能力。在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家国情怀思想主要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代表,中国儒家文化融汇了道家、法家等多种思想的精髓,并孕育了出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核精髓,这是我国儒家文化的基本内涵也是对个人最高的道德要求。所以家国情怀素养从大的方面包含了“仁爱”、“兼爱”的社会责任担当,从小的方面要让我们学会尊老爱幼的基本道德,因此家国情怀素养教育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去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事件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品质的树立和提升,言传身教地让学生不断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产生认同感,从而达到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1]。

2.2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首先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了解到很多关于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代表人物,为国家的强盛发展以及社会人民的幸福安定生活做出的伟大贡献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的熏陶洗礼,使心灵受到震撼,从而促进道德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其次,通过对历史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历史事物发展规律性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历史教学的基本技巧方式,从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的人文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去挖掘历史知识的含义以及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价值。然后初步建立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认同感,使学生树立报效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为家庭幸福生活稳定去努力创造的理想信念,从而更好的促进自身身体心灵的健全,为更好的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创造家园而努力。最后通过对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物文化的深入学习能让他们明白具有高尚品德和道德情感的人是值得尊敬值得学习的,而这样的人是从内而外散发出强大魅力的,让学生能够建立为国家利益和民族繁荣强大、人民幸福生活去努力的美德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人文素养。

2.3 增强高中学生的民族归属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各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眼界得到开阔的同时也使外来文化入侵更加严重,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民族归属感下降,影响了学生得认知思维。而实际上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中包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兴衰荣辱与灿烂文明,历史教育向学生由浅入深的展现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利用家国情怀素养渗透就是通过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了解让学生通过历史文化事件和人物感受我国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艰辛与屈辱,让他们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危难感,建立强烈的爱国情感并引发情感共鸣,使学生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民族精神,而且通过多元化的历史文化知识与多彩的历史事件、人物使学生的认知思维更加开阔,有利于建立学生丰富的精神文明世界[1]。

2.4 建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高中阶段学科考试压力大,任务繁重,学生的思想压力、心理压力都特别重,而这一阶段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则会让学生的思想情绪波动极大很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很难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强势发展与社会强盛的重要建设力量,在这一时期通过历史教学强化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生建立健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由于他们这个时候智力水平已经发展成熟,接受新鲜事物以及思想的能力较强,在历史学科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的教育使学生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强化对我国历史传统以及文化的认同感、使命感,并建立报效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并建立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与意识,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去努力的精神意识。

3.中学历史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途径研究

3.1 通过对比凸显历史中蕴含的家国情怀。高中历史教材包含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历史人物事件,其推动了国家民族统一与建设,所以利用历史教材深挖里面蕴含的家国情怀素养资源来对学生来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在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故事和人物进行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的时候可以通过中外历史对比、古今历史对比、史料佐证等方法进行对比论证,加强学生对每一个时期历史文化故事的深入理解并加强他们的记忆。例如在学习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时候有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这些丰富多样的政治制度也加大了学生记忆的难度,并且极容易造成混淆,让学生先找出每一个政制制度的特点并和其他制度加以分析进行区别,掌握它们有什么不同点与共同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秦朝的郡县制打破了西周推行的贵族分封制,使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管制与统治,强化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稳固;而元朝的行省制度又在秦朝郡县制度的基础上更加巩固了中央政府的政权统治,让多民族国家的政权更加稳固,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高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通过对比政治制度的特点发现我国各个国家的历史变迁与民族政权发展的规律,让学生们认识到我国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推行了很先进的中央政府集权制度并推动了我国民族的统一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历史政治制度以及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加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建立对多民族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理想信念和决心。

3.2 通过多媒体创设历史情景,营造家国氛围。我国电影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关于历史文化故事以及那段腥风血雨的抗日战争的史料影片,所以教师应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并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播放历史影片,并结合图片资料,史料佐证的方式来创设历史情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的感受到家国氛围并带动他们的情绪,置身于当时的历史事件中充分的感受主人公所处的历史背景去深刻体会他们当时的心理感受与情感变化。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关于鸦片战争的片段并结合影片让学生们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引发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又是什么?让学生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历史背景大胆分析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并结合史料来进行佐证,通过对比我国军队和英国军队的数量以及武器装备引发同学们思考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并让他们意识到我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方军队不管是人数还是装备上都远远不及英国军队,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导致鸦片战争战败的重要原因[3]。此外,引发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失败给我国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的发生?让同学们发挥头脑风暴去大胆的设想讨论并组成辩论小组以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证讨论的方式强化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故事背景和历史故事的记忆以及带给我国社会的影响。再比如学习《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影片《甲午风云》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伟大将领左宝贵和邓世昌英勇抵抗日军的英勇事迹,并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以亲身体验来感受当时历史人物内心的复杂变化以及对民族危亡的强烈使命感,使学生通过影片观看激起他们内心对民族统一的强烈认同感,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在那个腥风血雨、民族危亡的年代该如何拯救国家人民于危难之中?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感。

3.3 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体会家国认同。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文化长河中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先进历史人物,他们为维护国家的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例如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人物戚继光、郑成功等先进历史人物,近代史上的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著名历史人物为维护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繁荣做出了很多牺牲,通过对这些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发掘教育资源提高了学生的民族国家认同感,也可以让他们比较深刻全面的认识在当时背景下,这些杰出的人是怎样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实现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伟大革命伟业,以及为保持国家统一和民族昌盛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精神。因此,利用优秀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会到民族国家和人民的统一发展离不开众多杰出历史人才的贡献,未来民族国家发展也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去维护去壮大,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并学习先进历史英雄人物从他们身上汲取精华,感受维护民族统一的伟大精神同时体会他们的家国情怀,从而使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培育和提升,也使家国情怀在学生的内心生根发芽。例如郑带领2万多名军人浴血奋战终于在奋战的第二年成功打退敌人收复台湾,这些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能够使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从郑成功不畏生死、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中感受家国情怀;再比如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很多政治家、企业家为了缓解民困保障人民安定生活并支持祖国的光复大义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治国理念和思想,使学生深受触动并从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中[4]体会到家国认同感,建立自身对祖国、对民族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3.4 通过课后实践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学习近现代历史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处地方的纪念馆、历史博物馆带领学生进行参观,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中有对近现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比较详细的背景介绍以及人物介绍,因此教师应根据当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开展课后实践活动,通过实地感受学习考察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就义的革命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高风亮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对国家民族统一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的建立。或者在学习抗日战争或者解放战争一课的时候以“老兵的故事”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以及实地考察采访老兵的方式收集有关战争时期老兵的故事和相关历史背景[5],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老兵相关历史故事在课上进行分享,通过学生自己想办法努力去收集资料并撰写故事的方式使他们从中更深刻的体会到老兵不忘初心的革命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分享交流还能够从其他同学那里了解学习到更多有关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知识和故事,在故事中感受历史世界所蕴含的强大民族精神与力量,使自身收到鼓舞并树立为民族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伟大抱负。

猜你喜欢

认同感家国情怀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少女情怀总是诗
家国情怀(组诗)
工作认同感日本人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