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
2022-11-20罗虎
罗 虎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四中学 甘肃 民乐 734500)
“双减”政策注重的是“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学科作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与思维习惯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情境以及互动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而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会提高。本文以初中语文作业为例,对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语文核心素养及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和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关键能力与品质,这一素养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且能让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与建设的优秀人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全面体现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发展,带动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也能进行实践创新。针对语文学科来说,语言建构、文化传承以及思维提升等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他们在语文实践中不断积累和锻炼,同时学生也要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不断表达。通过进行语文的学习,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会不断提高,他们的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也会增强,再通过将个人情感融入到教学中,学生也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往的以知识为核心、教材为主位的教学格局被打破,当下的教育教学更注重对学生日后生活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与品格的培养,更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和品格的形成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是通过布置作业来辅助教学目标实现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教师对语文作业的设计不仅是语文教学的补充与拓展,还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并带动他们个性化发展以及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渠道。
2.“双减”政策的出台
“双减”任务的目标可分为以下两种,首先是针对学校,学校要将教学水平与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对学生作业的安排、布置也要合理,并且学校开展的课后服务还要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满足,这样学生的学习也会回归校园。其次是针对校外,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大量的课外辅导机构随之出现,为了缓解学生日益加剧的学习压力,为了整顿教学领域,我国各级教育部门要全面规范课外的辅导机构,对于课外辅导乱象也要整治,这样也可降低学生的课外辅导量。在一年时间内,要将学生的课外培训与作业负担大幅度减轻,对于学生家长的教育支出压力以及精神压力也要减少。在三年时间内,对于全国范围的学生、学校以及家长的负担也要减轻,还要将课堂教学的质量有效提高,这样群众对教育教学的满意度也会所有提升。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进行改变,而怎样将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效果提升,并全面贯彻“双减”政策成为了广大教师要思考并落实的问题[1]。
3.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
3.1 语文作业的价值取向太过单一。据了解,很多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都只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而忽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初中时期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严峻的升学压力,若无法考出好成绩就很难进入一所好的高中学校,尤其是随着普高、职高“五五分流”政策的落实,升学压力在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中也有所体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都是秉持着中考考什么就布置什么作业,中考如何考就怎样去练习。所以当下的初中语文作业大多是以字词积累、阅读理解以及摘抄等方面为主。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写作业的目的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作业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这种具有指向性的作业设计的价值取向要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课程设计意图相背离。不过,语文作业不仅对学生知识程度的检测以及对他们所学知识的巩固,还是他们对核心素养的累积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3.2 作业形式过于单调。目前,很多教师采用的作业形式只是引导学生进行书写练习,而未对他们进行综合训练。据了解,很多学校的语文教师所采用的作业形式极为单调,往往只是遵循抄、答、背、做的原则进行,即要求学生抄写课文字词并回答课本的课后习题,再背诵要求背诵的段落、诗文,最后做辅导书上的习题,总体概括可将其归纳成读、写、背、练。但实际上,语文作业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并不是只有这体力活动形式一种,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活动体操,还要为学生提供能进行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场所[2]。
3.3 作业的难易程度不变。尽管素质教育全面落实,但有些教师还会受到以往教学思想与形式的影响,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作业的布置,都只是注重普遍适用性,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基本都是让全班学生完成相同的作业内容,此作业形式可节省任课教师很多时间,且无需他们花费大量的精力设计作业,并且减少了很多作业批阅引发的麻烦,但此作业设计形式也存在很多弊端,即全班所有学生都做相同的作业内容,对于那些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只要花费几分钟便能做好作业,这也使得他们呈现出“吃不饱”的现状。但对于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而言,做这些作业他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还不得其解,也使得他们呈现出“吃不了”的现象,最后只能抄其他同学的作业才能完成任务,而这种两极分化的形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对课堂教学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语文作业不应是同步进行的集体跑,而是要根据个人差异为学生提供更擅长的锻炼项目,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且有效的私人订制服务。
3.4 作业的答案过于死板如今,很多教师为了满足应试教育需求,一味的强调标准答案,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初中语文教师在批阅作业时,基本是以标准答案来评判学生作业的对错,他们只是使用标准答案来为学生确定解题思路,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个性化感知则得不到提升。初中的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考量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等能力,学生在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也是他们形成思维模式并开拓思维的环节。在此期间,学生若能站在多角度、多方位去分析、思考问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提升,对于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并给予肯定。并且一味的强调标准答案只会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扼杀,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会大大削弱,甚至彻底消除。作业并不是工业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它属于个体小作坊中的工艺品,更是学生张扬个性、发展情感的艺术品。
3.5 作业的布置时段固定。据了解,很多教师只会为学生布置课后的作业,在课前、课中并未注重作业的设计。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他们普遍会布置课后作业,以便巩固学生的知识并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但在此背景下,他们并未意识到课前、课中作业设计的重要性。由于语文作业无法得到合理设计,其自身的育人功能以及核心素养也无法发挥。对于语文作业而言,它不应只是一项巩固知识并检测成果的功能,还要是拥有多重效果的集成功能[3]。
3.6 作业的安排过于盲目、随意。据调查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只是重视对作业的布置,而忽略了作业的设计。并且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都很随意,只是随意翻找教学教案,并结合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进行作业设计,而作业的布置和设计意图并未体现。在实际操作期间,语文作业的布置十分随意,无计划、无系统,只是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情况随便设置习题让学生完成,这种作业不仅缺乏针对性,作业效果也很难提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业并不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它是学生形成知识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环节。
4.“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对策
4.1 革新语文教学理念。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双减”政策的减负提效要求,而这一目标是以往作业模式无法实现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自身的能力、素养不断提高,通过转变教学思想与理念,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实现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对于作业的设计他们也能选择最具价值与教育意义的内容,这样学生便可通过完成作业来锻炼自己的思维与思考能力,而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乃至动手实践能力都能大幅度提高[4]。
4.2 增加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联性。增加作业与课堂教学的关联性,语文作业内容与课文的相关性、同步性都会大幅提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需保证单次作业的训练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相同,同时作业与教材课文的文体要一致,而且阶段性作业目标也要相吻合,这样便可增强作业与教学、作业与作业间的联系。此外,语文作业的训练目标还要具备检测性,这样教师便能对学生作业目标的完成度进行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也能检验,而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教师也可在教学中着重讲解,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
4.3 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对于传统的语文作业而言,其不仅形式单一,作业量也极为庞大。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要对作业内容与形式不断拓展、补充。通过布置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作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全面激发,长期学习产生的疲劳感也会大幅度降低。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多样的作业形式,比如实践性作业、口头性作业等,通过这一设置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全面体现,而作业的开放性、实践性也会增强,借助丰富多样的作业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做作业的自主性会被激发,学习效果也会增强[5]。
4.4 合理利用课堂作业。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很少会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只是大量布置课后作业。而在“双减”政策作用下,学生的学习要回归校园,而为了提高作业的完成度,教师需让学生在学校将作业完成。所以教师要适当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还要合理利用课堂与学生在校的时间将作业完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练习作业,还要应用互评、互批的方式进行作业批改,而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纠正,这样学生的课业负担能大幅度减轻,而他们在校学习的效率也会提高。而且在放学之后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或参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业余活动,这样也能帮助他们减轻刷题的烦恼,而“双减”政策也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4.5 优化作业管理机制。为了更好的设计语文作业,语文教研组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作业管理机制,同时也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和改进。在学期初期,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制定作业计划,还要围绕作业话题召开研讨会,通过综合分析学生存在的作业问题并研讨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语文作业的管理机制会不断优化,而教师对作业的设计也会更加规范、合理。
4.6 采用分层式作业。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所以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发展区,从而设计出符合不同阶段学生发展的语文作业。首先,教师要设计基础分层作业,该作业类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在设计期间教师可结合单元教学要素和要掌握的基础字词进行,此类作业难度最低,也是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并掌握的基础内容。针对这部分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依照层次进行作业分层。如识字写字内容,通常是以基本作业的形式出现,但因不同学生的记忆力与理解力不同,有的学生写一遍便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写多遍还是掌握不全。针对此问题,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识字水平进行针对性设计,之后便可让学生分层选择。其次,教师可设计发展分层作业,即以字词为基础,向词句、句段发展,并将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以综合应用的形式呈现出来。相较于基础作业,发展分层作业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应用。而此作业形式比较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此外,教师还要设计分层作业,即针对单元目标或课文个性化目标的重难点进行设计,如为有特别需求的学生设计习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适当减少对小部分学生的基础练习量,这样他们便可有更多的时间做些综合性强的作业,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意识也会增强。以《古诗三首》为例,课后的第二题是让学生找出诗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秋季景色,而该题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从古诗景象了解其所描写的季节。在课后教师可让学生梳理并回忆以往学过的描写季节的古诗词,通过这一整合与延伸,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也会提升[6]。
结束语
总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初中语文教师要革新以往的教学思想与方式,通过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并保持语文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还要注重作业与教学的关联性,丰富、完善作业形式与内容,并灵活应用课堂作业,构建完善、系统的作业管理机制,这样学生的语文作业量会大幅缩减,而初中语文教学也能实现减负提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