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探究

2022-11-20王新蕊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体育过程

王新蕊

(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 甘肃 临夏 731100)

由于现阶段很多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对于学生素质、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就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基于现阶段的形式,教师开拓创新与实际俱进,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

1.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方法的意义

1.1 推动学生身体发展。由于孩子是祖国的接班人,因此要想推动以及维持祖国的长久稳定发展需要从孩子阶段培养,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只有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素质,才能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初中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需要依赖于初中体育教学。一般来说,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魄,美化其形体,还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个人魅力。其次,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通过锻炼身体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达到意志坚强的目的,形成团队荣誉感以及合作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1]。

1.2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传统体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针对体育课程所安排的内容比较单一很多课程都是让学生先跑步,后做操,然后开展自由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学到实用性的知识,也就限制了他们整体的发展,难以激起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样一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是不利的。然而,多样化的体育课堂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教师也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意愿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和调整,这样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项目来拓宽学习范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2]。

1.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仍然以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一些动作的示范也只是向学生简单的示范,并没有让学生模仿教师予以指导纠正。这样的方式学生并不会占据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感受[3]。然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身体素质,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2.初中体育课现状

2.1 学生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说,当前体育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的认知不足,他们会受到教师、家长的影响,不重视学体育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此外,还有很多学生由于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科目,因此他们更多地将精力放置在语文、数学等主课的学习上。加上家长和教师长期灌输给学生成绩优先的思想,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体育这门学科进行正确的认知[4]。

2.2 教师方面。从教师方面来讲,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比较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就其他学科来讲,体育这门学科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正确认识到体育这门学科的本质,导致学生们过于重视体育,没有将重点放在体育实践上,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学模式单一化也会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开展,学生们面对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会感到十分乏味,因此影响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5]。

3.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措施

3.1 开展游戏教学。现阶段教师轻视体育综合素养较差的学生、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体育教学规划脱离学情等因素均会使学生变成体育课堂上的“学困生”。基于此,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实践的自主性,继而消除差异化教学阻力:一是加强师生互动,以“中长跑”教学为例,教师要在表扬耐力强、体质好学生完成速度训练的同时肯定耐力弱、体质差学生挑战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能看到学生的差异并予以理解,给予学生关注,基于情感教育助学生能在“中场跑”运动中感到满足并产生自豪感,继而保障每个体育素养发展阶段的学生均能在课堂上找到一席之地;二是增强体育知识、技能学习及训练的趣味性,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玩游戏,例如在“中长跑”练习中可玩“趣味接力”游戏,准备若干横杆,4-5人同握一根横杆,在100米的位置绕桩一圈,而后将横杆传给下一组并继续比赛,到达终点用时最短一组获胜。在游戏中各组成员可根据体能、体育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排兵布阵”,使存在差异的学生均可参与体育游戏,在游戏中掌握运动要领并燃起拼搏热情,助学生在游戏中坚持不懈、提升体能、掌握知识,继而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差异化教育目标;三是加强差异化教学规划,在体育活动开始前能预见不同体育素养发展阶段学生的表现,在安全第一、健康为先的前提下及时改进育人对策,消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阻力,赋予育人方案弹性,提高体育教学质量[6]。

3.2 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也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导入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贴近生活,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百米接力活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比较害怕跑步,因此会寻找各种理由逃避。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够以强迫的方式来让学生参与跑步,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如“现在有国外的非法组织要进入我国,你需要拉响前方400米处的警报器向部队警示,这样才能保护国家,保护祖国”这一教学情境的提出,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积极参与进来。在增强学生爱国意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跑步能力。也就表明,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 完善教学体系。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体系完善需加强“双减”,基于“体质健康管理”保障教师能引领家长看到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能每日给学生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如热身、田径运动等,可在体育锻炼与家庭学习之间找到平衡点,能帮助学生养成运动习惯,还可在与家长的互动中产生幸福感、满足感与成就感,使情感教育思想可渗入家校联动的育人体系中,帮助学生喜爱体育运动、磨砺体育品格、强化身体素质。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可争取与区域性体育运动场馆合作,为学生课后在安全、优质的场馆参加体育锻炼提供条件,还可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使体育可成为充实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给予支持[8]。教师还可在“读物管理”有关规定引领下推荐学生阅读与体育相关的书籍,如《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史》、《有趣的体育》等,学生可根据兴趣喜好、理解能力、发展需要自主选择书籍,作为开阔眼界、拔高素养、个性化发展的有力举措,继而完善体育教学体系落实育人目标。

3.4 引入竞技体育教学方式。在初中开展体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多元化体育教育中实施趣味教育法可以突出体育教育的竞争力和适用性。教师可以从趣味性的课程中获益,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支持学生建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例如,在以往的跳远课程教育活动中,很多教师都会简单地演示跳远,并组织独立练习。通过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跳远晋级”、“接力比赛”等各种有趣的活动,体现跳远教育的游戏化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帮助学生参加运动训练项目。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组成独立小组,奖励学生“多次跳远接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完成接力,能获得“跳远明星组”荣誉称号。教师引导学生担任跳远裁判,鼓励学生观察其他学生的具体动作,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指导。此外,在跑步课上,教师也可以选择螺旋跑、往返跑等有趣的活动。教师还可以使用橡皮筋、跳绳、“猴子接球”和“传球触人”来帮助学生进行热身和定期训练[9]。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楼梯间里开展跑楼梯、阶梯跳等。然后,老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适时给学生增加练习难度。比如,组织学生开展负重跑步,在孩子双腿上绑上沙袋,男生参照1kg的国家标准执行,而女生则参照0.5kg的国家标准执行。另外,老师在负重跑的基础上还可增添花样,让学生手提沙袋跑步、听口令跑步等,以此提高学生们对田径跑步锻炼的热情。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自身所具有的肌肉与耐力加以锻炼,组织学生们开展手握杠铃、扔铅球以及硬拉等动作练习,使学员们能克服负重强度,体会突然发力的动作技巧,以此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3.5 运用针对性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动作指导和讲解,并且让学生反复训练来深化教学效果。一般来说,一个体育动作要领需要学生学习较长的时间,重复性的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对体育学习的厌烦感,这样就会使学习兴趣不断下降,效率十分低下。例如,在开展排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激起学习户外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形式来开展排球练习和比赛。教师让学生自行组队开始排球练习,接着小组应当进行排球竞赛。获得胜利的小组教师予以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与此同时,失败的队伍教师也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能够在运动过程中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再如,在学习掷铁饼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比赛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模仿运动员的动作,并将其还原。学生们在观看视频时可以了解掷铁饼的竞争规则[10]。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实际练习,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此外,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奖励,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参与到体育运动,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帮助学生去寻找自身价值,大幅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前滚翻的相关动作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们进行示范,在示范时应当对各项动作进行讲解,让学生模仿。教师应当指出学生动作的不规范之处,并将技巧和动作要领告知学生。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对此教师对于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耐心地指导、帮助他们反复练习,提高能力。教师适时的表扬能够很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习效果。

3.6 注重开展教学评估与总结活动。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率。若是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及时的总结评价,那么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去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初中体育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评价与总结活动、开展阶段评价环节以及课堂评价。就学生的实践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评价过程中,需要包括学生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技术动作的演示情况等以量化的数值方式呈现。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地进行学生评价,这样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提高教学水平。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方式来开展评价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技术动作、示范授课、备课情况进行评价,小组内部也可以对其他的同学进行互评。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和教师都能获得提高,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增强体育教学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锻炼,保障教学的质量。教师也可以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构建现代化的教学新课堂,以此提高学生们的锻炼意识。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体育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我们的“体育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