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提升小学低年级口语表达能力

2022-11-20马丽芝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熊二口语绘本

马丽芝

(福建省龙岩市西安小学 福建 龙岩 364000)

引言

口语表达作为日常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引起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特征,难以满足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授课效率[1]。为此,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表达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展开了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同仁提供参考。

1.小学语文口语表达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1.1 交际性原则。口语表达本身就是一种基于语言交流的双向沟通过程。因此,在语文低年级口语表达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首先就要基于交际性原则进行实践和应用,为学生进行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来说,由于自身学习语言能力局限性的影响,在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表达和说话时往往会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2]。教师在构建教学情境时就要从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表达能力出发设计教学情境,突出情境教学的交际性特征。让学生在具体学习情境中可以围绕学习主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表达锻炼,促使学生在接收信息和发出信息的双边互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1.2 趣味性原则。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的基础与前提。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了浓厚的探究欲望,才会在教师的教学指引下主动地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口语表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不仅与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整体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影响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升。为此,在应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开展口语表达的实践活动时,教师要从小学生实际学习特征出发,融入趣味性的学习内容,创设富有趣味性的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互动中去,根据教师设计的学习主题自由地沟通和表达,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1.3 激励性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流和实践。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教学氛围的感染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给自己的定位应是课堂的启发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学习伙伴[3]。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积极的教学鼓励作用,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大班教学时也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情境教学中融入鼓励性的教学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2.小学低年级口语表达教学情境创设的路径

2.1 立足课本内容,还原场景。在实践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教材内容的教育引导作用,将课本教材中设计的各种应用话题灵活地融入到学生口语表达实践中去,立足课本教材资源巧妙设计口语表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设计,还原课本教学情境,再现课本教材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4]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还原场景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口语交际情境,以具体的学习情景来激发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去交流和表达,拓展口语表达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做手工》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围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地设计,还原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表达。教师可以围绕“怎样折一个纸飞机?”进行还原设计,对整个折纸的过程进行逐步地引导,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和交流。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学生也会逐步掌握折纸飞机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第一步,先要找到一张大小合适的长方形纸张,做好折纸飞机的准备工作;第二步,将自己的纸张对折,然后再打开之后就会发现长方形纸张中间会有一条折痕;第三步,拿着长方形纸张的两个角,将纸张的短边对照纸张中间的折痕对齐、折叠出尖头;第四步,将长方形的纸张横着对折一下,将上一步折叠出来的尖头对准折痕的位置;第五步,后边的两个角向中间折线的位置进行折叠,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折叠对应的另一面。这样,飞机的翅膀就有了;最后一步,将飞机的翅膀进行二次对折,一个立体的纸飞机就做好了。”通过还原课本手工活动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展开思考,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语言对手工操作过程进行表达,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

2.2 还原故事场景,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口语表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法也是广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教师构建的故事场景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知人物情感与情绪,进而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进行表达。口语表达作为锻炼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一种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故事场景。为此,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进行口语表达练习时也应当围绕特定的语言环境为学生还原故事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认知和理解能力,从学生生活化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还原故事场景,便于学生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在情景中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地将学习和练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主动地参与和思考中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5]

例如,在围绕《商量》这一主题进行口语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熊大、熊二的故事”进行辅助教学。通过还原故事情节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实践和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然后进行示范性练习。在课堂教学导学环节为学生引入今天学习的故事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熊二的图片),大家都很喜欢《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中憨态可掬的熊二。熊二和伙伴约好今天要去森林里玩,可是今天家里轮到他打扫卫生了,所以熊二打算找熊大商量一下,你们看他是这样对熊大说的——喂,熊大,今天家里由你来打扫!(语气生硬、欠缺礼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熊大会答应熊二的请求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通过商量的方式去帮助熊二解决这个难题呢?通过课前导入的形式为学生明确学习的主题——商量。然后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扮演和实践:

熊二:熊大,今天你能帮我打扫一下房间,可以吗?

熊大:为什么让我帮你打扫房间?今天轮到你做值日了。

熊二:今天我和小伙伴约好了去森林里一起玩儿,来不及打扫了,下次我替你打扫可以吗?

熊大:好吧,今天我来打扫卫生,祝你玩的开心!

通过学生角色扮演的对话练习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对话中懂得在与别人进行商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到真诚有礼,将问题说清楚,而且要用商量的语气。

2.3 引入绘本内容,看图说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而言,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局限性的影响,参与学习过程中学习注意力相对较为分散。单纯的语言类型教学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际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丰富的绘本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通过识图去进行表达,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绘本教学资源中包含丰富的语言对话情境,借助这种教学内容的引入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具体的口语表达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对绘本中的故事进行阅读,然后根据绘本阅读的学习内容合理地展开想象并进行自由的表达,为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和平台,这也是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生口语表达教学而言,基于绘本阅读的口语教学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拓展学生口语交际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视野,在多样化的绘本阅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强化记忆力,尝试学会运用比较通顺和形象的语言将自己想要表达的事物叙述清楚。在实际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绘本书籍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故事的内容展开合理地想象然后进行说话和表达,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将看图说话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会学生看图和表达图中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看懂图片以及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表达。在教学伊始,可以从教师引导说话的学习方式入手,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语言情境,梳理语言表达逻辑。在这样反复练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看图写话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2.4 带入口语运用,游戏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而言,游戏教学的方式比单纯说教式的教学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地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游戏划上等号。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游戏教学的目的不局限于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和想象能力,更多的是通过一种情境教学的构建方式去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学习的大门,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对语文学习的抵触心理。将游戏教学的方式应用到语文口语交际的情景教学中同样如此,可以在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并完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进行设定时应当根据小学生实际学习的特征以及口语练习的对象,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情境,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口语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6]

例如,在教学《父与子》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你来画,我来猜”就是一种常用的游戏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给周围的同学看一看,请同学们猜一猜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比如,在学习过程中小红画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只小兔子在拿着胡萝卜奔跑。她让自己的同桌小明猜一下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小明看后说:“这是一只很可爱的小兔子,它在拿着一个胡萝卜在草地上快乐地奔跑。”小红听后直夸小明厉害。对于小学生学习而言,一副简单的绘画内容或者对话场景都可以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和积极地参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挥出游戏教学的优势,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去实践和练习,转变传统被动式学习的状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2.5 突出应用实践,生活连线。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有着紧密联系,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与前提。在开展口语交际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引入生活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去实践和练习,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生活应用的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例如,在围绕《有趣的动物》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最好的教学资源就是学生在生活中亲眼所见的各种有趣的动物。在进行口语练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从它的外形、生活习惯等方面入手进行介绍,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经历进行语言表达的锻炼。这种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促使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口语表达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发展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强化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生活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善于从小学生实际学习性格特征出发,遵循基本的教育原则,为学生构建多样化的语言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氛围中去主动地思考和表达,借助教师的教学指引和学生的互动参与,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语言沟通基础。

猜你喜欢

熊二口语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熊熊乐园环游世界
为什么称巴西为“足球王国”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破解方框密码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