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专业英语》为例

2022-11-1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27期
关键词:背单词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李 艳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0)

0 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无论哪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同时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高速发展,这无疑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机械专业英语作为制造业技术交流、科技合作的重要媒介,其需求也是与日俱增。然后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机械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对于专业英语的“教”与“学”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大部分以英语专业教师为中心,强调英语基础知识讲授,而学生的状态是,拿着教材能不学就不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在制造业逐步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满足社会对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对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开展改革值得深思与探索。

1 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1.1 教学方式单一

现阶段,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通常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讲授法作为从古至今最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其优点是知识传播的高效性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方式忽视了专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无法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因此按照讲授法进行教学,不容易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1.2 教材针对性不强

多年来,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存在机械英语课时少,甚至部分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专业英语课等不重视该课程的情况,导致该课程的教材也较少,而且内容较为陈旧,而且大多数都是按照《大学英语》的思路编写,只是文章、词汇、译文、练习的堆积,过分注重英语知识的训练,而忽视了机械专业英语的特点。

1.3 学生学习特点关注不多

在接触专业英语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有的对英语已经有一种畏惧感,同时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长期坚持背单词用单词,尤其是在一些专业英语单词较长的情况下更加不愿意背,再加上他们从心里觉得这门课对他们的工作没有帮助,觉得自己的工作中根本没有机会跟外国人交流或接触外文资料,因此带着这种心态去学习专业英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较难提高。

2 高职机械专业英语的改革探索

2.1 课程特点分析

开设机械专业英语课程的专业主要是机电和数控相关专业,这些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机械、电子、液(气)压一体化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调试和维修,掌握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加工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岗位包括一线操作工人、机械设计师(员)或设计主管、机械工艺师(员)或工艺主管、机加工调试员、质量工程师或机械设备维护工程师、机加车间主任等,这也就确定了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

(1)其词汇专业性强,词形纷繁复杂,数量巨大,新词发展迅速,有些规则性不强,这也是英语学习的瓶颈,没有大量的词汇量,就会专业英语的应用感到力不从心。

(2)对于机械专业英语,英语只是一个工具,教学应该放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翻译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

2.2 企业调研明确需求

深入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实际走访调研,了解机械行业对英语的实际需求及我校毕业生在一些合资企业工作需要用到英语的岗位和所需英语的程度开展调研,准确把握企业对专业人才英语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

2.3 基于岗位开展职业能力分析

目前我校大多数学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一线的操作工作,工作岗位形式较多,主要有维修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工艺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一线工人等。这些工作要接触企业引进的进口加工设备,这些设备的产品说明书、零件图纸、技术要求、工艺规程、编程软件、使用操作说明书、维护保养等一手资料都是英文版,同时管理方面,一些好的管理理念和工厂现场迎接国外客户工厂审核都会有一些简单的英语交流,因此高职学生作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要能对一些机器部件和基本操作进行简单的英语介绍,也从另外一面突出机械专业英语的工具性。

2.4 基于职业能力分析开展教学设计

整个教学设计过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学生就业过程,将32课时划分为专业介绍、应聘方向、机床分类等13个主题,每个主题简单介绍一些主要、常用的知识要点,主要结构如下,并将这13个主题汇总成校本教材(见图1)。

图1 机械专业英语教学设计主题

2.5 学生特点分析

现阶段的高职生,大多数是00后的孩子,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1)英语基础普遍较弱。在接触专业英语之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多年的英语学习,有的对英语已经有一种畏惧感,所以高考时就没有选英语,同时这部分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不能长期坚持背单词用单词,尤其是在一些专业英语单词较长的情况下更加不愿意背,而教学实践表明,专业词汇教学是制约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瓶颈,学生对大量陌生专业词汇的学习常感到力不从心,这也是机械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障碍。再加上他们从心里觉得这门课对他们的工作没有帮助,觉得自己的工作中根本没有机会跟外国人交流或接触外文资料,因此带着这种心态去学习专业英语,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较难提高。

(2)信息素养较高。生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互联+”时代,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并能使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搜索有用信息来解决自己工作、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同时,他们喜欢挑战新事物,对于一些小程序、APP等接受程度较高,因此这也给我们的课改也指明了方向──可以充分利用一些信息化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2.6 课堂改革实施

在深入分析学情,明确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课程对机械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也进行一定的改革,主要如下:

2.6.1 开发新型教材,实用够用为度

针对当前《机械专业英语》课程教材内容陈旧、编写思路不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因此在基于职业能力分析教学设计之后,针对13个主题开发了一套实用、够用的校本教材,便于学生开展学习。

2.6.2 开展现场教学,突出应用原则

机械专业英语的部分课堂,突破传统在教室上课的概念,专业教师结合专业任务把专业英语的课堂搬到了实训室,一方面让学生在“做中学”,突出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也通过实物的展示进行形象化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工具主题,布置一个简单的钳工任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从需要工具到介绍工具再到评价工具,逐步加深有关工具的专业英语的应用。

2.6.3 利用信息化工具,突破专业英语学习瓶颈

根据学生喜欢挑战新事物、信息化素养高而且不愿意背单词等特点,教学过程中引入“打卡”微信小程序,通过工具记录打卡时间、打卡顺序、打卡评论等信息,在督促学生背单词打卡的过程中,通过奖励平时分激励学生参与到背单词打卡的活动中,形成“赶”“超”“比”“评”的背单词氛围,有效提升专业英语单词掌握量。

图2 在实训室开展机械专业英语工具主题学习

2.6.4 融入课程思政,从大“家”激发学习兴趣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中挖掘与课程有关的思政元素,让我们认识到,他们学好英语不光是个人职业的需要,更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责任担当,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提高机械专业人才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符合未来职场中的岗位需求迫在眉睫,这也倒逼了机械专业英语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来提升教学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介绍了机械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改革的方法,为其他同行开展机械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背单词专业英语教学效果
编辑精选APP
开心炸弹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打卡”背单词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