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视练习课教学

2022-11-19李初亚江苏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6期
关键词:时数教参贝壳

◇李初亚(江苏: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课堂教学的全面实施。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笔者也在深入思索、反复实践,寻找有效教学的切入点。小学数学课堂根据课型一般可以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和实践活动课等,其中练习课的教学时间几乎占总课时的一半。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学抓住了练习课的教学,就相当于牵住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牛鼻子”。

根据笔者所听的课来审视当前练习课的教学情况,无论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课堂上师生的行为状态,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都异常相似,应该说代表了小学数学练习课的现状,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近60%的学生在课堂上目光游离,注意力不集中。约40%的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节奏。

学生被动学习多,主动获取少,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是教师安排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多是走过场,多数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

上课40分钟后与上课前的差距不大。

当然,课堂观察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走出课堂,我一直在思考:练习课低效和无效的根源到底在哪里?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条。

没有示范课可以学习。各级课改的研究课、示范课很少有练习课或复习课。有效的练习课究竟是什么模式的?大致的程序如何来安排?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对于这些基本的问题,许多教师是很模糊的。

缺乏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在长期的工作中,许多教师养成了依赖的思想,凡事都想找个“样板”,然后照葫芦画瓢,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校本教研流于形式。笔者看到很多教研活动所研究的问题大多脱离实际,闭门造车,流于形式。真正的校本教研应该深入课堂,走进学生中,发现诸多有价值的可研究的问题并解决。

一、课时分析

每节低效的练习课造成了学生40 分钟学习时间的浪费。长此以往,会浪费掉他们多少个40 分钟? 我对五年级上册的课时安排做了如下分析:

(一)定量分析

总课时数各课型课时及占实际总课时比率教参规定课时数实际教学课时数63 100新授课时数33比率33%练习课时数45比率45%复习课时数19比率19%实践活动课时数3比率3%

(二)定性分析

教参规定课时数为63课时,包括新授33课时、练习13 课时、复习14 课时,综合实践活动3 课时。此外,教参还安排了全册总复习5教时和大约25%的机动教学时即练习课时。

实际教学课时数为每周课时数(5课时)乘当学期的周次减去节假日的课时数,这里取100课时。

新授课时数和实践活动课时数为教参规定的课时数,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没有增减变化。

复习的教时数为教参规定的单元复习课时(共14课时)加全册总复习5课时,共19课时。

每种课型课时所占的比率为每种课型的实际课时占学期实际总课时的百分比。

以上课时分析,只是依据教参和实际教学的一般情况进行的分析,各地和各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大致比率不会有很大出入。

(三)结论

实际教学中有一半的数学课是练习课,因而,研究数学教学、改革数学教学,应从研究练习课着手,着力提高练习课的实效。

二、理论学习

为了改进练习课的课堂教学,我找了所能找到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学法相关方面的书籍进行深入学习,以期给自己的教学实验找到理论支撑。可以查到的资料有:

郑俊选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中第九章专章研究了“练习及练习设计”。邱学华老师在《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的第十讲中提出了五条练习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十四种数学练习设计的形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学练习系统。

另外,在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中又积累了一大批闪烁着时代光芒,并且至今还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的思想精华。孔子的“因材施教,知行统一”等教学方法,也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由此看来,我们缺少的不是教育教学的理论支撑,而是缺少实实在在的行动研究,缺少的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肥沃土壤中的用力“汲取”。

三、教学改进

(一)“有的放矢”,在目标取舍中实现多元发展

笔者认为,在练习课的教学中要立好靶子,“有的放矢”。练习课的教学目标不能集中于“解决练习题”,它的目标应该是多元的。

【案例一:苏教版五上《练习三》第4~10题】

在这节练习课的开始,笔者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

量出下面图形的有关数据,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求面积。在学生有疑问的基础上提示:如果是平行四边形,该怎样计算面积?如果是三角形,又该怎样计算面积?

序号面积/m2 1 2 3 4图 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三角形底/m 18高/m 25 6 6 150 25 5 15

填一填:

议一议:由1 号2 号两个图形,你能想到什么?由2号3号两个图形,你又能想到什么?像这样,你还能发现什么?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2 平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这里紧紧扣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新旧知识联结点,分三个层次组织练习:第一层次为基本的测量操作与面积公式巩固练习;第二个层次为半开放练习,通过给出不完全的条件让学生计算图形的面积,培养其审题的习惯,防止“思维定式”。第三层次为探索新规律及新规律的应用。填表的环节依然建立在公式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接下来的议一议,通过几个提示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比较、概括、思考、交流等思维活动中发现图形间的关系,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练习三的第5题时,我这样组织教学。

第一步:让学生初步尝试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解决办法。

第二步:组织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优劣比较,沟通联系,从而认识到“通过比较局部来比较整体”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更简洁。

第三步:出示一个新的问题:在方格纸上你能画出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先尝试画一画,再交流画法:怎样很快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关键是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根据教材第5,6题改编)

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能运用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来画图,在假设、尝试、调整、确认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方法”,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举一反三”,在变化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应是小学数学练习课上最常用的一种策略。

【案例2:苏教版六上《练习一》第4~8题】

本节练习课,主要完成的目标是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题型特征和解题思路,能够正确、较熟练地解决这类问题。我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1.专项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说出其中的数量关系。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实际超产百分之几?

一种服装售价降低百分之几?

2.对比练习

主要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和第5题。两题相比的侧重点不同。

第4题分四步教学。

一是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习,再说说两题之间的关系。说说怎样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二是变式。如果不要求我们求出第一个问题,而是根据所给的条件直接求出第二题,该怎么办?

三是提升。变化的问题能一步求出来吗?它与第一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是再变。你能根据这道题自己编出一道一个数是已知、另一个数是未知的问题并解答吗?

第5 题的对比主要沟通两类题之间的关系。可以分这样三个层次教学。

一是第(2)题与第(1)题的比较。两题条件相同,问题不同。在解决思路上,第2 题要先求出一个数与另一个数的差,再除以单位“1”。

板书:(一个数-另一个数)÷另一个数。

二是第(3)题与第(1)题的比较两题条件不同,问题相同。问题相同说明解题的思路是一样的。刚才在完成第4题时已做了比较。

三是沟通联系。说说两类题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以上的比较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而且比新授课的模型更高一个层次,在模型的表达上更简洁,即用字母来表示题型特征和解题思路。

本节课的练习量虽不多,但通过对比将“薄”教“厚”,举一反三,纵横相连,在对比中提高了练习的实效。厚薄转化是一种智慧。专项练习将不同的问题(厚)概括为同一个数学模型(薄)。对比练习,将一个问题(薄)进行不同角度的变化(厚),对变化后的问题再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进行抽象概括(又变薄),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再实际应用,从而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又变厚)。

(三)“因地制宜”,在学材取舍中利用乡土素材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这里的“材”是指“教育对象”,即因人而教。我们的练习课何尝不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呢?

【案例3:苏教版一上《10的分合》练习片段】

数贝壳。每个小组拿出事先准备的一袋贝壳(每袋贝壳数量一样多),要求学生数数一袋贝壳有几个。揭示课题:今天就一边玩一边学习10 的分合。

抛贝壳。一个学生把10 个贝壳向下抛在桌上,其余学生数朝上朝下的数量,小组长记录结果。每组所有人轮流抛。

汇报整理。活动后全班汇报,教师将结果板书。学生讨论:怎样整理更容易记忆?整理后学生齐读10的分合。

猜贝壳。小组中一个人任意从袋中抓几个贝壳,不让别人看到,其他人通过袋中的贝壳数猜抓了几个。

打塑料牌(即点子卡片)。

找朋友。能合成10 的两个数是好朋友,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学生报出它的好朋友。然后同桌对答找朋友。

新教材编配了鲜艳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但是,仅仅借助主题图,通过观察、想象来完成学习任务是不够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用好常规的教具学具,还要创造性利用富有乡村地域特色的素材(“叶片、花瓣、豆粒、贝壳、小棒”等材料)作为学生操作的学具,让学生智慧的小手操练起来,通过双手的活动带动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时数教参贝壳
自然冷却节能潜力的修正度时数评价方法
银贝壳
体育院校教参数据库的建设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DEM空间尺度对可照时数模拟结果的影响——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
贝壳里的海
治驼背的3种运动方式
基于DEM的山西省可照时数空间分布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神秘的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