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2022-12-04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坪庄学校
◇马 伟(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坪庄学校)
信息技术区别于小学其他课程,学生在首次接触该学科时,会饶有兴趣。但是,由于学生思维中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弱,学习难度会逐渐加大、学习兴趣降低,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任务型教学法开始被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学,也逐渐成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论题之一。
一、任务型教学法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即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安排,在总体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设置针对不同知识要点、能力水平学生的小任务,将学习任务下发给学生,从而发挥任务对学生学习的驱动作用,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个人主动性,向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一步步靠近。同时,教师也依据细化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工作,以任务驱动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信息技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水平,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信息技术的热情。
以三年级《认识Word》一课教学为例。三年级学生已经在语文学习中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应用Word 编辑一段课本文字”为最终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中探索“打字”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促使学生完成最终任务。学生在教师和教材的辅助下,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对Word 这一电脑程序的界面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并掌握该程序的部分功能,比如字体设置、颜色设置等。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价值
在难度较大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不仅能满足该学科教学需求,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率和水平。
(一)优化教学设计
由于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较少,在三年级首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往往无法有效、高效地推进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作为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小学其他课程存在明显的区别。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从一般课程的角度出发,而对信息技术课程在技术性和操作性方面的特殊性较为忽视,导致教学设计缺乏学科针对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促使信息技术教师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出发,不断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优化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信息技术》这一课时,教师要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原则,首先设置提问环节,让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信息技术产品,并进行举例。其次,教师可带领学生通过图片认识教材上的产品,进而引出电脑这一信息技术产品。最后,教师让学生学会开、关电脑等基础操作方法,规范学生的关机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从小约束学生的“暴力关机”行为,为学生传授规范的用机流程。
教师的教学设计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遵循学科特殊性和教学设计的特殊性,设计与课堂性质、教学要求、学生认知流程和学习能力相贴近的教学方案和课堂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
(二)提升教学层次
小学生之间在认知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在应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时应对学生做出正确判断,了解学生个体之间在接受知识方面的差距,然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与其接受和学习能力相近的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在任务的指导以及个人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动机。
(三)合理分配时间
任务型教学法以教学任务为课堂推进的驱动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依据课堂教学的具体需求,将总的教学任务拆分为目的不同的小的教学任务,并依据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分配和调整课堂时间。对课堂时间的有效分配,可提高课堂教学的统筹性和系统化水平,将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关联,教学设计指向为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三、任务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由于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接性较差,使得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无效性,与预期的教学效果存在差距,导致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较低。解决这一问题,是在任务驱动下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明确认识信息技术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对内构建任务驱动、分层教学课堂,对外与各学科知识进行联合,在小学学科教学体系中,发挥任务驱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动作用。
(一)获取学习者需求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知识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情况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主要内容。信息技术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设,教师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情况缺乏正确认知,可能会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阶段发生部分设计问题,比如会因教学设计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对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与学生班主任和其他学科教师就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性格进行全面沟通,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情况,并对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建立学习档案,以加深对学生的认知。
例如,教师可借助“认识信息技术”这一主题,了解学生在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及学科知识基础进行全面分析。在第一节课的课后,教师要对第一堂课获取的学生信息进行整合,明确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教学经验,在后续开展的教学工作环节给予学生教学引导。同时,依据学生需求,调整课堂结构,设置与学生需求和能力相对应的学习任务,提高驱动任务的连续性,强化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引导。
(二)创设任务驱动情境
情境是信息技术教师发挥任务驱动教学作用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连接点。比如,教学《成语大师写日记》一课时,教师创设“笔友书信往来”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笔友来信”,内容主要围绕“询问生活情况”展开。学生依据笔友的来信,在键盘上通过打字学习和掌握“Word 文字输入”知识。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能克服键盘打字方面的问题,以“信”为任务,学会应用26 键键盘打字,掌握“电子信号向电子文字转化”的技能。“打字”是学生掌握办公软件的第一步,教师创设“书信往来”情境,让学生在“回信”的任务驱动下,克服面对新事物的畏惧情绪,降低掌握打字技能的难度。学生在打字的过程中,会涉及文字输入、删除、插入和移动文字方面知识的学习,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对键盘进行自主探索。在学生以任务驱动进行知识的学习中,分组是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六人一组的分组原则,将班级内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键盘按键在Word文档中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灌输式教学的效果往往不如探索式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觉醒,表现为浓厚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在特定的情境下,对学生进行引导,维持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采用情境教学的配套措施,发挥情境教学的有效作用。
(三)分层设置教学任务
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他们对同一任务的认知、完成过程和完成效果都是不同的。对于同一难度的教学任务,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无法在任务驱动下找到完成的路径,个人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容易完成的学习任务将无法发挥任务驱动的激励作用。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在设置学习任务时,依据每个组别学生的总体水平,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
以“文字内容排版”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总体的教学任务为“掌握和应用Word 操作知识”。教师在设置学习任务时,针对第一层级的小组设置“插入艺术字、图片、表格”的学习任务,针对第二层级的小组设置“给汉字注音”任务,针对第三层级的小组则设置“字体变化、页面布局”的基础任务,依据不同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发挥任务驱动对不同组别学生的驱动作用和激励作用。给学生设置“蹦一蹦可够到”的教学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
(四)关联各学科知识
三年级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一类实践类课程,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在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抵触情绪。信息技术教师要将信息技术知识与各学科知识进行关联,以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从所熟悉的知识入手,层层递进地学习。在办公软件介绍课程中,学会利用键盘打字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学生虽然对键盘存在陌生感,但是对键盘上的字母并不陌生,这就是他们在语文学科中学习的“汉语拼音”。教师首先从打字教学入手,关联语文学科“汉语拼音”相关知识,解决学生学习“入手难”的问题。此外,在学习“笔友回信”环节也涉及语文学科知识。把信息技术学科与各学科密切关联,将语文学科知识作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渡,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抵触心理。
无论是“文字输入”还是“艺术字学习”,都涉及语文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教师要与语文教师加强教学交流,跨教研组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合理利用语文学科知识,将其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之一,以学生所熟知的学科知识,导入学生较为陌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给予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操作的有效过渡。
(五)设计学生评价体系
学生的学习结果最终要以评价呈现。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构建多主体教学评价模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家长、教师、教研组成员等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并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表现和最终的学习结果,设置多种评价对象和通道,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认知水平、课堂应变能力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比如在操作技能评价方面,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置微型考试,以学生的考试分数结合其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