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幼儿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探索

2022-11-19马丽芳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幼师教学活动

马丽芳

(甘肃省和政县三十里铺镇中心幼儿园 甘肃 和政 731200)

5000年文明史积累了大量独特的民间艺术文化经典,经过一代代国人的传承,焕发出了更强大的力量,要想更好地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就需要将接班人和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需要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让孩子从小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才能让孩子知晓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意义。这会对自身学习兴趣的培养,民族精神的激发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产生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儿园阶段,幼师更应当加强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但是现阶段部分幼儿园民间文化渗透工作面临一系列问题的考验,对于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没有相应的了解。首先,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现状以及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情况进行。

1.探究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以及民间艺术文化渗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师幼互动活动效率较低。部分幼师在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往往不重视开展问题反馈和课堂交流活动,只是按照自己的备课情况来开展授课活动。甚至为了赶进度,保证课堂教学的内容得以展示完毕,直接导入相应的游戏活动以及拓展延伸活动。没有考虑到幼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和实际需求,导致师幼互动的频率和效率都在逐渐的降低。

1.2 不重视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情感的培养。在进行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工作时需要从幼儿抓起,需要更多的接班人。但是部分幼儿园幼师在开展民间艺术文化导入的过程中,不重视激发幼儿的情感,没有让幼儿认识到民间艺术文化的美好,以及对个人成长的帮助,在脑海中没有形成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印象,幼儿也没有形成朴素的民间艺术文化情感,只能跟随着幼师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进行民间艺术文化形式的认识以及学习活动。甚至有的幼师在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认真负责,认为这种渗透活动只是在走过场。而他们自身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也没有深刻的了解,只能按照幼儿园的要求来开展授课活动。

1.3 对多媒体、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不当。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减轻广大优势的负担,对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部分幼师对信息技术手段存在偏听偏信的情况,认为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帮助自己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在备课时可以直接运用计算机进行在线检索,甚至在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直接搜集相应的影音资料,不加删改和调整就直接使用。这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

2.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意义

2.1 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民间艺术文化对于幼儿的成长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个人品德。民间艺术文化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承,就是因为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可以让人民群众受到它的吸引,进而做其传播者和弘扬者。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对于他们所认为的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进行接触的过程中可以受到更多的文化艺术熏陶,逐渐的发现民间艺术文化的趣味性。

2.2 有助于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现阶段由于国外文化的涌入,对于民间艺术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得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面临断层的危险。国家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力,并且多次强调这是中国人民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可以提高民间艺术文化自身的传承效率,幼儿园幼师将教育内容和民间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有机融合,可以提高传统文化的保护效率和传承水平。

2.3 有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及内容的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幼儿多样化的成长需求。现阶段部分幼师在探索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和渗透的过程中发现了更多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认知水平,激发相应的情感,增进幼儿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程度,也可以提高幼儿和幼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师幼关系,共同努力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3.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策略

3.1 积极开展区域活动,提高民间艺术文化形式渗透效率。幼儿园的幼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十分关注区域活动,通过这种形式可以让幼儿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并且有针对性的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提高核心素养培养效率。在进行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区域活动这种形式来开展,将更多适合幼儿学习和鉴赏的艺术作品进行导入,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完善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策略。幼师可以开展集体区域、活动分组区域、活动和个人区域活动来让幼儿自主选择民间艺术文化。通过合作探究来掌握剪纸、泥塑、美工、皮影等艺术内容。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师可以以节假日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表达载体入手来开展区域活动,每到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民间艺人都会创造性的进行一些文娱活动,以剪纸、木刻、雕塑等形式来展现独特的民间艺术文化。幼师向幼儿园美工活动区域内投放相关的材料,引导着幼儿对于相应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然后再趁机介绍这些民间艺术文化作品所蕴含的美丽含义,让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究。还可以给予幼儿剪纸的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进行实际操作,给幼儿提供泥塑所用的材料让幼儿进行创作。既能够体会到民间艺术作品制作的欢乐,又能够培养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2 合理运用民间艺术文化,创设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幼儿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作为支撑,在开展幼儿教育之前,幼师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巧,学到更多的内容。在此阶段运用民间艺术文化来进行教育环境的优化无疑更具有可行性,可以提高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效率。民间音乐是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应注重民间音乐的渗透工作,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帮助。每天早上播放有节奏感和旋律感的音乐迎接每位小朋友。在背景音乐中,幼儿将会变得活泼可爱,意气风发,从而在一天内都保持好的状态。此时幼师就可以进行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工作,可以播放相应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如《东方红》《喜事多》等。幼儿会跟随着这些乐曲进行舞蹈或者运动,使得幼儿的状态更加的积极向上。在活动课上幼师也可以直接导入相应的背景音乐来为幼儿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运用提供相应的支持。书法、绘画、剪纸、雕塑、木板画等都是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可以在活动室改造方面运用这些表达形式来为幼儿学习环境的优化提供重要的帮助。为了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还可以直接让幼儿运用民间艺术文化表达载体来装饰活动室,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

3.3 注重提高幼师的民间艺术文化素质,探索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形式。幼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要提高民间艺术文化素质,提高鉴赏和表达水平,这样才能对幼儿产生更多的影响。幼师需要用更多的业余时间来搜集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知识以及物品,积极参与和弘扬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相关的展览活动、主题讲座活动,同时还要和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交流,发现他们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有效形式,并且在自身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进行运用,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民间艺术文化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进一步强化民间艺术文化的深度工作。幼师应运用音乐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层次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来开展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工作,并且加强活动组织工作、民间艺术文化备课工作、评价工作、师幼互动工作。这样才能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民间艺术文化的探索工作更加的深入和高效。

3.4 积极拓展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发现民间艺术文化渗透渠道。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较为丰富,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让教师的教学路径得以优化,但是如何拓展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发现渠道呢?这就需要幼师进行充分的探索,利用好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成员以及幼儿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拓展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共同为幼儿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可以将家庭民间艺术文化资源的发掘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可以让幼儿家长提供部分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争取家长的配合才更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幼儿的祖父或外祖父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可以请其到幼儿园来给幼儿讲解书法知识以及书法心得,并且可以开展现场展示活动,这样就让书法这种重要的民间艺术文化形式渗透到了课堂上,更有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还比如:有的幼儿的父母或者其他亲属擅长民族舞、民族歌曲,或者其他的民族歌谣,可以召开相应的主题歌舞会让家长一展身姿。总之家庭艺术文化资源可以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形成很好的补充作用。其次要注重挖掘社区中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少年宫、戏曲社以及其他的社区文艺单位,他们都具有大量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幼儿园幼师可以和其进行对接,邀请部分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文化渗透活动,让精通相声、戏剧、乐器演奏、打快板的人进行相声表演和戏剧表演,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有的人擅长太极拳可以请他们来开展演示活动,拓展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之这些丰富的家庭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以为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播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提供新的形式。

3.5 依托当地特色民俗资源,建设幼儿园特色课堂。每个地区都有每个地区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载体,这些便形成了独特的民俗资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为了将这些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就需要让其走入课堂,让更多的幼儿活学活用,做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人。幼儿园可以和当地的民俗艺人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幼儿园特色课程,共同挖掘当地的民间艺术文化,让教学活动可以贴近现实生活,让幼儿可以沉浸在幼儿园特色课程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当然特色民俗资源的挖掘工作也要考虑到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实际需求,不能盲目的提高难度或者延长课时,应当量力而为根据幼儿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对于民俗民风以及民间艺术文化有相应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会让更多的民间艺术文化表达形式变成熟悉的载体。以北京为例,北京的民间艺术文化表达形式众多,取材的范围也更广。在进行幼儿园特色课程开发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杂技、面人、皮影戏,以及饮食文化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展现形式应突出简单化、具体化的特征。要让幼儿对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对其成长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来加强园本课程的建设工作,采购相应的民间艺术文化渗透需要的材料与设备。

3.6 深入开发游戏教学活动,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游戏教学,无疑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性,释放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更好的表现,去培养相关能力。而在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过程中,应当做到丰富渗透的形式和内涵,不断的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民间游戏给人民群众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这同样也是民间艺术文化的组成成分。可以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运用。幼儿可以不用受到场地环境的限制、年龄限制。并且幼师以及幼儿家长也可以参与其中,体现了很好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并且种类繁多,可以促进幼儿协调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还能够让幼儿的社会性得以展现,从道德知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等角度不断的进行升华。很多民间游戏中蕴含了一系列的民谣民曲,教师可以将其收集起来为幼儿伴奏,从而对幼儿进行更多的刺激。踢毽子、跳房子、捡旗子、拍画片、跷跷板都是常见的民间游戏,都体现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以及独特的艺术文化形式。以跷跷板为例,两个幼儿可以背靠背挽住胳膊,一边念儿歌,一边按照节奏互相背起来,然后再放下,等到第4句念完之后一起蹲下。互相问答直到最后一句时可以一起唱,这样周而复始。歌曲的长度不同,则游戏的长度也不同,这样的游戏可以放在晨间进行,也可以放在下午的活动时间来进行,由幼儿自发组织,选择相应的民俗歌曲,或者是儿歌。在此过程中师幼进行了很好的互动,并且对于民间艺术文化的表达形式和载体进行了更多的探索,有利于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所制定的一系列策略可以使得民间艺术文化焕发新春,对幼儿幼师产生影响,并自觉做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人、弘扬者。在接下来的实践研究活动中,幼师要尝试着构建更加完善的民间艺术文化渗透评价体系,对幼儿的表现情况以及教学情境的营造情况、艺术文化的导入情况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幼师和幼儿一起来提高自身的民间艺术文化素质,共同完成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任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手段和相关的教育理念的运用效率,为民间艺术的渗透提供更多的支持。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幼师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男幼师荒
民间艺术篇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基于心理视角的中职学校男幼师培养的策略和研究
传承·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