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值日生劳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探究

2022-11-19陈丽莉

读与写 2022年34期
关键词:劳动意识过程

陈丽莉

(福建省连城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福建 连城 366200)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了幼儿教育要注重幼儿生活习惯的培育,时刻注意幼儿生活能力的发展,不断提高幼儿自我学习意识和自理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敢于表现自我,不断提高学生自身表达欲望,积极学会自我管理,时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育儿思想。开展值日生劳动培养是一项培养孩子自主性的活动。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幼儿自身思想很活跃,又热衷于表现自己,希望能够得到老师或者大人的表扬,因此开展值日生劳动活动是赋予他们自主思维的正确方式,在幼儿日常生活教育中是比较适用的。但目前来说,就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幼儿值日生活动的理解还比较浅,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得到改进和创新,支持工作不能长期有序的发展。在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很容易丧失社会竞争能力。因此积极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值日生劳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非常有必要,值得积极组织有特色值日生活动,达到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训练。

1.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是在幼儿在自己群体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对其他人和事物评价的过程,充分的反应了他们的思维和认知,同时也是学习交流的重要过程。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能够进一步提高幼儿个性化成长,在促进儿童个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交往中幼儿的精神需求能够得到进一步满足,积极的人际交往帮助幼儿锻炼社交技能,把生疏的对话讲的越来越熟练,能够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能够应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意思,这些都是幼儿在表达时所需求的精神内涵。同时,幼儿的观念和认知会得到引导和改善,改变孩子的自身性格,鼓励孩子积极向往人际交往,学会信任和尊重,获取被爱和光荣,避免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情绪困扰。同时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有利于幼儿人格的发展,满足对未来社会生活的适应,甚至引导幼儿学会管理各种人物角色,养成和谐的终身学习身份,胜任未来不同的社会角色,掌握正确的应对社会生活技巧,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满足幼儿沟通的基本需求。孩子从小就会表现出与人交流的需要,这是与生俱来的。但幼儿阶段是孩子沟通的关键阶段,一方面孩子喜欢沟通是因为他们具有沟通的基本需求,他们的思维单纯而又多变,没有自己的主意,需要在沟通中来确定自己的意识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幼儿需要沟通是为了不让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当幼儿的社交基本需求得到基本满足时,他们都会感到非常快乐和开心,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孩子沟通表达的需求,积极为幼儿创造社会交际机会,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1.2 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思想产生交流实际上也是智力的一种沟通,个人在交流过程中乐于积极表达自己所知所想的东西,能够也希望对方感知和辨别自己的意图、思想、动机和情绪,以语言和动作为表达基础,结合表情、眼神等不同的方法进行信息加工,与他人产生交流,整个过程中都是思维发散的过程,有利于幼儿思维的进一步开发。2~6岁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是学习能力非常快速发展的阶段,人际交往往往能够给幼儿带来意向不到的结果,所以说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阶段。

1.3 社会交往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通过相关研究分析,社会交往过程是人际关系缓和的过程,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人际关系代表了人的心理适应水平,这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而有些心理学医生表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滋生,是心理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社会交往,幼儿主动与他人产生沟通,能够积极抒发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意图,主动表现了自己心中的愉快与不愉快,对这些负面情绪进行了积极排除。社会交往过程中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存在的一些错误,可能一开始不能接受,但随着不同的交流途径和引导方式,幼儿能够在行为过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从而从整个过程中学到自己需要的成长要求,进一步更好的成长。

2.幼儿园开展值日生劳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幼儿教育要以孩子为主,要在教育和引导过程中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和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主动去引导孩子提高团队集体意识,积极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塑造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结合生活赋能。积极开展值日生劳动可以从工作和生活的角度来锻炼孩子,建立工作性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工作意识,提高责任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学会集体服务。同时,通过值日生劳动还可以让孩子在工作劳动中体会快乐,帮助孩子不断的认识自己,敢于突破自己,给自己赋能,提高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意识,提高主动性,更加愿意去展现自我。此外,幼儿园开展值日生劳动还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主动去帮助他人,提高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社会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孩子的发展。

2.1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劳动意识是非常薄弱的,尤其是在家庭中,孩子是家庭里的“掌中宝”,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几乎不知道劳动的概念,为什么要劳动,劳动的目的是什么,劳动的难度有多大,这些他们都难以认识到。而想要改变这一点,就要主动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而开展值日生劳动能够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不仅在家里帮忙做家务活,而且能够在外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参与到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劳动中去,形成自己的工作思维。而在这个点上,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需要以身作则的做出榜样,也可以通过值日生劳动活动来建立孩子的责任意识,鼓励孩子做好值日生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说值日生每天早上都要开窗通风,把玩具整理好,用适当的水给自然角落里的植物浇水,把地板上的水或纸擦干净,把桌子和书包柜擦干净等等,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与家长来主动引导,一起陪伴着去做,让孩子看到老师和家长的榜样,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自己也愿意来参与到工作中去。

2.2 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幼儿阶段的孩子年纪尚小,没有经验,对工作原理不懂,没有主动劳动意识。而如今随着物质水平的上升,大部分幼儿都是在舒适的环境下度过的,没有尝过太多苦,遇到的困难基本都是家长代以解决,幼儿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或者说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缓慢的发展,这些都是不符合当下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的。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从幼儿抓起,必须从小的地方抓起,就要从幼儿的行为中去积极引导,引导幼儿自己敢于去认识困难,面对困难学会掌握方法和技巧主动去解决问题。在幼儿教育中,积极开展幼儿值日生劳动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之所以这么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幼儿通过值日生劳动活动可以认识到不一样的学习方式,明白了“管理者”这个概念,会产生疏导心理,从而滋生劳动兴趣,学会发挥自己的“权力”去完成劳动任务,而这个过程会得到集体性的认可,整个过程孩子会成为主角,给他们带来欣喜的感受,因此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劳动兴趣。

3.开展值日生劳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3.1 科学设计值日生劳动活动。幼儿想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来逐步实现。幼儿正处于认知技能形成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值日生劳动活动时,要有目的地科学的设计值日生活动,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值日生这个“职务”,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学会主动去参与到值日生劳动中来,逐步形成在劳动中加强与他人产生沟通感知和认识。一是准确认识值日生这个角色的价值,从幼儿的需求角度来分析值日生劳动这个“岗位”,提高幼儿的适应度,可以相对应的针对性孩子来科学设计值日生任务,比如说不爱说话的孩子可以组织幼儿早上开展迎新工作,引导他们参与到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体会表达带来的乐趣,逐渐增加对表达能力的重视,然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用不同礼貌用语与他人交流的乐趣。又比如说调皮捣蛋组织纪律性不高的孩子可以在值日生劳动中参与小队长的任务,组织孩子们有条不紊参与队伍的排列和管理,让孩子认识到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性。因此施教是幼儿教育中有意识的具有一定活动性的教育方法,能够补充幼儿能力的不足,但有些孩子对值日生劳动是排斥的,或者说不喜欢也不排斥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幼儿教师要积极的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解,深入了解孩子的性格,根据孩子喜欢的事物来科学设计值日生劳动,多元化值日生劳动活动,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认识值日生劳动,形成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具体的行为。教师应引导幼儿对各种事物的认识,有目的地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准则、方法,与他人交流互动,形成感知,并根据感知促进与他人的正确沟通。

3.2 将值日生劳动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幼儿成长的主要方式,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将值日生劳动与游戏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为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然后将值日生劳动活动融入其中,从中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在开展值日生活动时,通过以游戏的活动方式,能够逐步激发孩子模仿和创新的兴趣,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将值日生劳动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劳动内容,提高社会认知,掌握社会角色。比如说,组织孩子多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不同的场景去做户外活动,而值日生做好安保工作,这个时候让孩子承担安全员的角色任务,作为这次游戏活动的主要角色,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来。而在课堂表演活动中也可以设置类似的情景,让孩子在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分享之前的所见所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以游戏为基础,加深幼儿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交往的认知。此外,也可以根据孩子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信息,设置“探访儿童之家”等家庭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术语,就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他人更好地相处。社会交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是对社会关系的综合处理。在非常轻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中,通过再现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性情景,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对自己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有更深层次的感知,意识到社会交往无处不在,从而更好地理解它的重要性。

3.3 将值日生劳动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和应用社交沟通技巧最终应该应用到实际中来。要让幼儿在值日生劳动中学会热爱自然、懂得分享和尊重他人是体现社交沟通技巧的重要考量工具。幼儿教育源于生活而又归于生活,即使是在开展幼儿值日生劳动过程汇总,幼儿教师也应该积极与幼儿保持有效沟通,为孩子创造更多的生活机会,引导孩子随时随地与人正确沟通,了解人和事,在互动下逐步实现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值日生活动要与自然保持和谐,要顺应自然,一是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增强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形成幼儿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鼓励幼儿有他们自己的自然观念。事实上,社会互动涉及与自然的互动是多彩多姿、变化无穷的,这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来源,对幼儿教育有补充作用,同时能够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进一步促进幼儿的自然成长和健康发展。二是要引导幼儿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爱和生活”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更加积极、勇敢地表达对父母的爱,幼儿教师应积极为孩子提供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孩子感受到语言表达的乐趣,从生活的语言中去理解社会交往能力的必要性,逐步形成幼儿的生活观念。三是要将值日生活动融于幼儿生活中,幼儿的生活是简单的,他们对自己没有要求,处于被动的状态,而结合值日生劳动将幼儿生活意识提高却有积极价值,能够帮助幼儿提高生活主动性,学会计划和规划,提高幼儿自身。

4.结论

总的来说,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儿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他们对未知的领域充满了好奇,很容易受到环境和制度的约束,通过教学策略的开发可以发挥制度优势,鼓励幼儿呈现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教师要科学认识幼儿特性,认识到幼儿值日生劳动活动的积极价值,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孩子参与到值日生劳动活动中来,积极引导孩子渗透到不同的社会实践领域中去,在慢慢的引导过程中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让孩子形成能力意识和道德意识,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意识过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