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2022-11-19敏,刘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管理工作信息化

方 敏,刘 翠

现如今,互联网发展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开辟了新的路径。高校应紧抓这一时代机遇,做好对当前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弥补传统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缺失,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发展优势,以此强化高校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管理的多方面优势,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

一、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

(一)丰富高校教学管理路径

互联网发展改变了传统高校教学管理形式,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推进,充分实现多元化教育发展对接,进一步提升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体水平。其中,利用互联网工具及信息化设备开展互联网教学管理服务,成为新时期高校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不同于传统概念上对互联网理念的引入,互联网发展使部分新兴技术融入高校教学管理体系,有效帮助高校开辟新的教学管理路径,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不再受限于单一的教学要素,而是能从更多维度协同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例如,通过移动通讯设备与线上教学管理平台进行衔接。这一方式在加强线上教学管理互通能力的同时,使教学能运用移动讯通平台更好开展教学交流,深化教师教学管理的多元化合作能力,改变传统模式下教师教学管理孤军奋战的基本局面,帮助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合力,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二)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

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管理个人经验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教师由于长期深耕于教学一线,在教学管理的实践方面难免产生一定的细节问题,使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进度缓慢。互联网的发展则改变传统教学管理形式,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内容。部分高校通过对网络教学管理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完善教学管理服务与保障机制,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正因如此,互联网发展对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束缚,使高校教学管理能基于教学需求及教师的教学特征,有的放矢地推进基础管理工作。以此,营造良好的高校教学管理环境,扭转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滞后性局面,让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充分契合高校人才教育培养需求。进而,充分完善当前阶段高校教学管理体系。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足

充分运用互联网发展的技术优势,加强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多元化推进,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部分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运用,仍然采取循规蹈矩的教学机制,墨守成规的教学管理思想,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普及。一些高校虽然面向互联网发展,针对教学管理策略及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但对教学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仍然较为薄弱。高校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部分高校教师对信息化技术的了解相对单一,无法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做好对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的布置。久而久之,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产生一定的滞后性问题。第二,个别高校对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改革缺乏重视,未能在人才引进与技术优化等方面加强投入,使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难以与教学工作进行对接。长此以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则流于形式。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发展策略单一

针对信息化改革方面,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新形式与新策略,并将部分教学管理新理念应用于教学管理实践,对于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仍有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单方面地追求阶段性的教学管理成果产出,未能面向未来阶段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做好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管理布局,使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改革产生教学管理模式单一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开展,对未来深化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改革形成阻碍。除此之外,部分教学管理的改革,仅针对教学管理内容进行,但教学管理考核与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方面,却未能深入做好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探究,使部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长期停滞不前,无法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做好科学的教学管理决策。

(三)高校教学管理的协同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应围绕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及教育管理等协同开展,实现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体化,使高校管理工作能面向教学管理工作形成有效融合。从而,确保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步调一致,保证各项管理要求的充分落实,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然而,在教学管理实践方面,个别高校却未能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等完全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导致高校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无法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必要的支持。受此影响,高校若盲目地面向互联网发展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成果。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应在充分做好教学管理反思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学管理改革重要性的分析,通过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能力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提升高校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管理水平。

三、互联网背景下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是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适应能力的关键,对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帮助。高校应紧紧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需求及管理特点,科学地制定相关教学管理方案,并通过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及调整教学管理布局弥补部分教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例如,现阶段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存在的教学管理滞后性问题,则可运用建立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体系,来提升高校基础教学管理效率,进一步将具有时代前瞻性的理念融入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能始终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以此有效解决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滞后性问题。另外,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可以从优化教师教学管理评价机制、改变教学管理方向及加强学生自主化管理能力等多个视角,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创造积极条件,帮助高校摆脱当前阶段所处的教学管理困境,基于技术、理念及思想等革新,为未来阶段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长效化开展做好铺垫。

四、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路径

(一)组建专业化教师教学管理团队

组建专业化教学管理团队的意义在于,解决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足问题。从队伍建设、配套设施完善及加强管理投入三个方面,提升高校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首先,在教师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方面,应在人员配置上进行优化,将具有一定信息化技术应用基础的教师与具备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进行配对,以此,组建多个不同教学管理团队,使教师能在教学管理实践方面,基于自身的专业优势及管理特点,充分发挥积极的教学管理作用。其次,在配套设施的完善方面,要充分考虑相关设备的教学实用性问题。既要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也要基于提升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为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创造便利条件。换言之,将简单且易上手的信息化设备作为教学管理信息改革的主要工具,进而有效解决高校教师设备操作能力不足与对信息化技术了解较为单一的问题,提升高校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总体时效性。最后,在加强管理投入方面,高校应在人力资源、经济资源及物力资源投入方面做好相应的提升,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配套设施,并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引入。从而,为高校打造互联网视角下专业的教学管理团队。

(二)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创新

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是提升高校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管理有效性的关键,也是解决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改革发展单一问题的科学策略。为更好实现高校互联网背景下教学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开展,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创新能力,高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教学管理的创新优化。第一,高校要建立教学管理长效化机制,针对未来阶段及当前阶段教学管理工作双向需求,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研究能力,通过搭建教师教学管理的互助平台,帮助教师相互汲取教学管理经验,有效丰富教师教学管理的经验积累,使教师能自行解决部分教学管理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做好对教学管理内容、教学管理策略及教学管理方法的创新。第二,高校应在教育制度上做好完善,根据教师教学管理创新能力,定期评选教学管理创新先锋。通过树立教学管理的创新榜样,提升教师教学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促使高校能根据当前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计划地做好教学管理创新策略的改变。进而,提升教师教学管理工作创新的荣誉感,使高校能以互联网发展为载体,更好地提升教师多方面教学管理创新能力,以便为后续阶段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教学管理新需求夯实基础。

(三)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协同机制

针对信息化发展做好对教学管理协同体系的完善,有助于在解决高校教学协同管理能力不足的前提下,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对互联网教育管理理念的应用能力,强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总体实效性。对此,高校应从加强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育管理一体化联动及推动高校管理工作多元化互动的角度,做好对教学管理协同机制的完善。从而,有效解决高校教学管理分化问题。高校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及教育管理的一体化开展,先要从统一管理工作节奏及明确管理工作方面着手,做好对线上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根据各项管理工作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学管理规划。例如,以学生管理工作为载体,基于学生管理工作需求,对当前教学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利用线上平台对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内容进行一体化整合,使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支持。反之,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可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创造便利条件。另外,推动高校管理工作的多元化互动,运用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将教师、高校管理层等相关管理意见进行汇总,根据高校未来阶段管理工作方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策略,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符合高校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充分履行高校管理要求的基础上,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以此,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的循环发展,使其能更好运用信息化平台做好教学管理的互补。

(四)建立学生自主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自主化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指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使学生能通过教学管理反馈为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建议,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及提升学生学习管理能力,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多元化开展。其中,高校要运用信息化平台搭建教学管理互动桥梁,采用匿名制度开展学生自主化管理实践。教师则主要负责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框架,使学生能在合理的范围内,自行组织学习管理工作。基于匿名制度开展教学管理的自主化改革,可以从学生的视角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部分内容参考,使学生可以成为构建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力量。以此,在教学管理方面将学生与教师置于平等地位。这一策略的运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服从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的隐形矛盾,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不再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教学管理实践,而是能从更多视角对现阶段教学管理工作质量进行提升。除此之外,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要充分考虑明确管理边界,避免漫无目的地推进自主化学习管理的改革,使高校自主化教学管理改革的推进能从提升教学管理适应能力及对教学管理弹性化策略的运用角度,逐级递进地开展部分策略的优化,让高校学生自主化学习管理制度的建立,能成为教师教学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进一步实现学生学习管理与教师教学管理的有效互补,提升高校教学管理的互助能力。

(五)优化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

优化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也是互联网视角下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其中,高校应优先明确的是,建立教学管理的评价体系,并非通过制度的约束,强化对教师教学管理的束缚,而是基于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运用,帮助教师明确自身教学管理的不足,使教师能更好地在未来阶段教学管理实践方面对部分管理策略予以改进。所以,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优化,要从推行人本理念及人文关怀教育思想的角度,对部分教学管理评价内容进行优化。为此,高校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针对教师教学管理机制的构建进行分析,通过三维建模对部分细节性缺失加以呈现,使教师能直观地了解当前教学管理的问题,提升教师对教学管理问题的掌握能力,为未来阶段教师更好地针对教学管理进行调整提供科学参考。除此之外,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优化,要从对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引入及加强线上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两个方面做好布局,针对教师线上教学管理实践能力与对部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运用能力分析,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不足。进而,有效提升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优化的针对性,使高校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成为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的重要参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信息数据的传输模式与社会社交形式。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要从提升互联网时代教育适应性的角度,针对部分互联网时代教育新理念及教学管理信息化技术予以运用,提升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多元化及自主化水平,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推进能充分契合高校人才教育培养需求。以此,提升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总体质量,实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及科学化开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管理工作信息化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远程听觉口语法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策略与应用效果探索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