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思考
2022-11-19王瑞卿
王瑞卿
(福建省南靖县山城中心小学 福建 南靖 363601)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落实国家意志的课程。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有关生态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年段其实都均有涉及,为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我们该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生态伦理教育呢?我们先来了解这一板块内容在教材中的编写情况。
1.梳理教材,聚焦生态课堂
1.1 视角螺旋上升,来传递生态伦理观。小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切不可一蹴而就。教材在编写时也时时体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这个特点。从课题中我们就会发现是从我到我们,从自我到自然,再到家庭、社区、国家,最后站在爱的角度螺旋上升传递出生态伦理观。如: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二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三年级(下册)《我的公共生活》,五年级(上册)《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六年级(下册)《爱护地球 共同成长》。
1.1.1 同生 共存。同一个世界,同一片家园。人类只有尊重和顺应自然,才能相依相存。一年级下册《我和大自然》这一单元从风、植物、动物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亲近自然,树立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比如《风儿轻轻吹》一课,让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风,感受风儿无处不在。再比如:二年级下册《清新空气是个宝》这一课,教材背景以绘本的形式呈现出一幅人们在社区活动的画面,就是将主人公置于整个生态环境中而没有将其割裂开来,也就是在研究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时候,把人融入到生态系统当中加以考察,而不是放在其对立面,教材这一编写主题向我们传达的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观。
1.1.2 平等 和谐。比如二年级下册:《小水滴的诉说》和《我是一张纸》教材采用拟人化手法,用对话的形式,力图传递人与大自然是平等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人类中心的观点。唯人与自然平等了,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态度。教材的这一编写思路在中高年段也都有。
1.1.3 绿色 环保。文明生活、绿色生活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二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本单元从水、空气、纸这三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出发,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时代的主体——绿色与环保,懂得美好生活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小处着眼,身体力行,节约资源,文明生活。四年级上册《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从课题中我们不难发现它的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绿色生活方式。
1.1.4 感恩 节能。大自然无私地为我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正是有了大自然的滋养人类才能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可是大自然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能无节制的开采和利用。感恩自然,养成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也是这一题材的一个主旋律。比如《变废为宝有妙招》引导学生有创意的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低碳生活每一天》《清新空气是个宝》在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1.2 主题与时俱进,构建生态伦理观。以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匮缺、环境污染、人口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内容走进教材,与时俱进。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国际理解、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与环境法制教育等诸多方面来帮助学生构建生态伦理观。与旧教材对比,进行生态伦理教育时,统编版教材相关的案例及法律法规比例增加,系统地提升了学生的环境法制意识,四年级上册第十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知识窗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法律要求,以此提升学生的法治精神和培养法治素养。
1.3 内容基于真实,确立生态伦理观。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上,我们不难发现编者充分关注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呈现出来的图文大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关心、感兴趣,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四年级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右页教材展示了生活中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是因为工业生产排除的烟雾,机动车的尾气,树木大量砍伐……等原因,这些原因与我们的不恰当的生活方式相关,以此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激发学生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为”减碳”做好铺垫。
白金鹏等人在2009年共同建立了一个翼型、剖面及简化模型数据库,实现了模型的参数化和存储。此数据库在一个开放式飞机总体设计环境中集成,能够在几何模型构建、总体布置时调用。数据库中还存有发动机、座椅、飞行员、雷达、座舱显控设备、武器、起落架及其他机电、航电设备的内容[4]。
1.4 形式多样,落实生态伦理观。教材设计多样开放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情景体验,故事分享,调查采访,行为指导等以活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累积经验,从知识能力、意识行为,情感体验等最终落实生态伦理观。
2.形成策略,提升生态课堂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孙彩平教授也指出德育应该发生在日常生活的顾瞻之间而非概念与命题之中,在回望中前行。那如何回望呢?就要找准生活中的真问题,直面生活中与生态伦理教育相融合的真问题,引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去探究,去思辨追问,从而内化生态伦理观,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落实生态伦理观。
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行:
2.1 引入时事热点,陶冶道德情操。时事热点是一项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具有很强的新鲜感,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时事内容引入课堂,那些生动具体的事例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而且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国内外大事,久而久之学生看待问题会更高远,更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素养,关注身边时事新闻热点,精心筛选引入与课程内容关联的时政新闻,运用到课堂学习中使课堂更丰满生动。比如:2019年,在各级政府的号召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垃圾分类的热潮。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变废为宝有妙招》有关垃圾分类的问题时,就可以让同学在课前观察自己家中垃圾处理方式的变化,并观察教室的变化,社区的变化,法规的变化来对接我们真实的课堂。垃圾分类工作已经成为新时尚!在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学生不仅主动走到科学垃圾分类的大军中,而且通过“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孩子们成为了环境保护的践行者和保护军。时事热点大大增强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说服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把时事热点和课本知识相结合,能有效帮助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知识的运用率;促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行为习惯。
2.2 直面生活真问题,提升道德意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和行动。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根据课程的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仔细研究教材,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与教学相关联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现存的这些生态问题与人类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环保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问题,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学生由知向行转变。
比如教学四上《从白色污染说起》这一课,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发现塑料的功与过,让学生认识、体会废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它的危害,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能采取行动减少白色污染。导入课堂时,媒体出示商场购物收银台的情境,引入统计自己家里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使用的塑料袋个数,鲜活的事例和数据是学生感受到塑料袋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可这类伟大的发明却被国际媒体评为“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这是为什么呢?通过数据对比,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感知白色污染的产生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意识到“减塑”行动是减少“白色污染”的必要方式。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直面生活中的环境真问题,真实感受塑料给现实生活中带来的污染问题,一起探寻问题解决的办法,增强对“减塑行动”使命感和紧迫感。
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要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改变不良习惯,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直面生活中的环境真问题,认识、体会生活中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环保行动能力。
2.3 关注学生体验,打造思辨课堂。所谓思辨,即面对新问题、新现象,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探究、认知、观察、思考,在道德冲突中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许多章节和板块设置了“辨析栏”,多元设计辨析题,旨在引发学生理性思考,在正确道德观的引导下,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自觉选择向善向上的道德行为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活“辨析栏”中的思辨价值,引导学生在两难的情境中、在回望反思中明辨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比如:二年级下册《清新空气是个宝》,教材就创设了两难情景:这里的空气还不错,那我是选择坐公交还是选择坐小汽车呢?过年凸显年味儿就一定要放鞭炮吗?针对这样的情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激发问题的矛盾,在思维的思考、质疑、辨析中做出自己的判断和抉择,来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从小事着手,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行为的选择中落实生态伦理观。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产生思辨的火花,明辨是非,提升道德判断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把绿色、环保这样的生态伦理观外化于心,内化于行。
2.4 运用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领。法治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态伦理教育这一主题教育内容,也适时地嵌入了一系列的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由于法律条文比较生硬,怎样才能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感知、理解这些法治内容,又能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角色扮演,营造情境再现,学生站在扮演的角色上进行体验思考,更能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运用。
如:二下《空气清新是个宝》我们就可以创设“一位叔叔在农村焚烧秸秆”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劝说,在劝说的过程中引用相关的法律规定,知道叔叔的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也可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打环保报警电话。这样的情景教学比较有生活气息,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积极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劝说?教学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与保护,又给学生指明了运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2.5 丰富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本课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生态伦理观的培养最重要的不是讲解,而是要知行合一,因此,教学中我们不能仅拘泥于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通过观察、调查、访问、参观等多种方式与环境互动,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
比如二年级上册《清新空气是个宝》这一课,课前我们可以这样布置作业:(1)观察记录家乡这一星期的空气质量状况;(2)成立环保小卫队,调查了解空气受污染的原因。学生通过课前调查,掌握获取空气质量信息的方法,感知空气质量好差的变化,了解到空气受污染的原因,以及被污染的空气对人体造成的危害。这些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空气污染源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有了保护家乡空气质量的迫切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体现了品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科素养的提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同于其他课程,道德与法治诠释的价值观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只有通过生活实践,德育效果才能得到验证。但是,小学生年龄小,人生观,世界观都还没形成,可塑性比较大,教师如果没有趁热打铁,及时把在课内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情感向课外迁移拓展,那么,在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就很快蒸发掉,很难形成真正的素养。因此,教师应当突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瓶颈,通过布置课后实践作业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践行德育观,比如:二年级下册第十课《清新空气是个宝》的作业,可以设计一个“保护清新空气”记录表,把我为保护清新空气所做的事记录下来,期末在进行统计,为做得好的同学颁发“环保小卫士”的勋章。这样的作业布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课后践行,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达到知行互融。
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生态伦理教育,帮助小学生塑造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充分唤醒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那么生态伦理教育必将深入学生心灵,生态文明之花将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