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初探
——以小班幼儿萝卜种植活动为例
2022-11-19☉朱格
☉朱 格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比如在萝卜种植中,幼儿通过铲土,促进了手眼协调发展,了解了土壤的软硬对铲土的影响。当幼儿在种植中遇到困难,教师没有直接教授,只是扮演辅助者的角色。通过问题引导,提示幼儿同伴观察、同伴学习,辅助幼儿,让孩子自行探索如何解决问题。
一、萝卜生长篇:萝卜也会得蛀牙
自从播撒种子后,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去看望萝卜。26 天之后,萝卜长出了一点点的小嫩芽。又过了一个星期,孩子们发现萝卜叶子似乎长高了、健壮了不少。准备离开时,文文用小手指着一株萝卜叶子说:“老师,这个叶子上面有个洞。”我蹲下来仔细观察,果然在萝卜叶子发现几个“小洞洞”。我喊来要回去的孩子们,一起来观察。静静说:“老师,这个萝卜受伤了。”我点了点头对孩子们说:“其实,萝卜的叶子是被虫蛀了,它确实受伤了。”齐齐惊呼:“萝卜叶子是得了蛀牙了吗?妈妈说我的牙齿也被虫蛀了。” “啊,萝卜也会蛀牙吗?它吃糖了吗?”“那我们给她检查牙齿吧!”田田补充道:“可是洞洞太小啦,看不清呀!”
我追问道:“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微小的东西放大呢?”当当站起来大声说“我知道,放大镜看可以看清楚!”当当说着,回到教室的科学区,把平时用于观察的放大镜拿了出来。几名幼儿飞快地围了过来。小杰说:“我看到啦,它的洞是圆形的!”田田说:“我看到的小洞是三角形的!” 我给孩子们提供了纸和笔,提示他们可以把看到的虫子洞画下来!
过了一周,我们又一次来到萝卜种植地,带了纸笔和放大镜。孩子们先找到彩色石头,马上发现了上次受伤的萝卜叶子。接下来,孩子们自己把看到的虫洞画了出来。我们和第一次的画进行了对比,发现这次虫洞变得更大了,最后我们决定把这株萝卜叶子带回教室。
看到孩子们对萝卜叶子兴趣高涨,我们查阅了资料,原来萝卜叶子上的小洞洞是一种叫食叶甲虫的蛀虫所致,这种虫子会严重危害萝卜的生长,就像小朋友们得了蛀牙。孩子们听到这里,纷纷聊起自己的蛀牙。于是,我们开展了一节“保护牙齿,远离蛀牙”的健康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刷牙方法,意识到从小就要仔细刷牙,保护自己的小牙齿。
教师思考:
蛀牙对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孩子由于刷牙方法不正确导致蛀牙。如果教师只是给孩子们上一节健康活动,普及幼儿科学刷牙的重要性,幼儿的感悟和理解并不深刻。幼儿的全面发展应当是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1]。而从种植园地的萝卜的“蛀牙”延伸到小朋友的蛀牙,非常符合幼儿学习特点,生动直观,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加深理解。这正是陶行知先生的“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体现。
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幼儿通过可行的方法给受伤萝卜做标记,方便幼儿第二次寻找。孩子们的研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活动中,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幼儿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想出解决办法,教师一直和幼儿一起实践、观察、研究,是支持者、辅助者的角色。因此,在游戏中,教师要把握好对幼儿游戏干预的“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直接干预。随着活动一步步推进,班上幼儿的主动探究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接下来进行深入的萝卜探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拔萝卜篇:“老师,我们的萝卜呢?”
3 个月后,终于等到了拔萝卜的时刻。大家拿着铲子、塑料袋,到了种植园地。孩子们商量后,决定先拔樱桃萝卜,辰辰说她先试试。只见她伸出右手轻轻地捏住叶子最顶端,轻轻地用力往外拉,但是萝卜并没有松动;辰辰第二次用力一拔,叶子连着根部一起拔了出来,大家都盯着叶子左看右看,但并没有看到萝卜。3 个月的期盼,拔萝卜行动失败了。
我梳理了一下孩子们的猜想:“小朋友们说了很多想法,都很好,老师整理了一下,一共有四点猜想。第一:种植园没有阳光,种子照不到太阳。第二:小朋友没有按时浇水,萝卜渴死了。第三: 冬天天气太冷,萝卜没穿衣服,可能冻坏了。第四:萝卜没有‘吃饭’,没有营养,所以长不出来。”
教师思考:
拔萝卜没有成功,面对活动的失败,孩子们难免有些消极的情绪。但我认为,这次种植活动,虽然没有收获萝卜,孩子们却收获了一颗好奇和求知心。这比一个萝卜更珍贵。坏的情绪人人都会有,这并不可怕。
作为教师,没有让孩子们一味地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里,而是通过激烈的讨论和绘画记录的方式,引导孩子总结失败的经验。孩子们渐渐摆脱了消极的情绪,情感得到了释放和转移,也为日后孩子进行二次种植萝卜奠定了经验准备和情感基础。游戏是幼儿的语言,通过游戏,幼儿表达出内心的困惑与焦虑[2]。要知道生活中会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不是只有开心和快乐。小朋友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负面的情绪里,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想办法逃离坏的情绪。
三、拔萝卜反思篇:制作蚯蚓塔
上次讨论如何让萝卜长得更好,我们查找资料认识了“蚯蚓塔”。蚯蚓松土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孩子们也想制作蚯蚓塔。家长从家里带来很多塑料瓶子,有经验的家长提出只要将塑料瓶子两头剪空,再挖几个小洞,简易的“投食器”就完成了。萱萱提议说:“我们在瓶子上涂上漂亮的颜色会更好看!”我点点头,给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和笔,孩子们开始大胆地创作与众不同的“蚯蚓塔”。
瓶子画好之后,文文说:“那我们喂蚯蚓吃什么呢?我不知道它喜欢吃什么呀?”我没有马上回答孩子们,而是拿出一本绘本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自主阅读结束后,我问孩子们:“现在谁能告诉我小蚯蚓喜欢吃什么?”西西说:“我知道,蚯蚓喜欢吃纸!”文文说:“喜欢吃果子、苹果核。”我总结道:“小蚯蚓喜欢吃纸和厨余垃圾,让我们准备起来吧!”
第二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报纸,我们又将中午饭后的厨余垃圾一起收集起来,下午起床后带着蚯蚓投食器和准备好的食物放在蚯蚓塔里。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们把观察蚯蚓的过程画了出来,老师们细心地在下面标注了每次观察的日期。
3月1日,我们给蚯蚓塔涂上了漂亮的颜色。
3月3日,我们将蚯蚓塔埋在了土里。
3月9日,我们向蚯蚓塔里投放了食物。
3月11日,我们第一次观察蚯蚓塔,没有看到蚯蚓。
3月17日,我们第二次观察蚯蚓塔,依然没有发现蚯蚓。
3月22日,我们第三次观察蚯蚓塔,非常惊喜地发现了一条小蚯蚓。
我们对萝卜、蚯蚓塔的探索还在继续,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们在之后的探索中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吧……
教师思考:
在种萝卜失败后,那片种植地便闲置了,但孩子们种萝卜的兴趣依然不减。经过集体讨论,我们决定下学期继续种萝卜。原本地里的杂草老师可以替幼儿清理,等下学期重新种下种子就可以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孩子是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学习的,任何一个步骤的包办、代替,都会使儿童丧失学习的机会。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拔草工作,并且在拔草过程中,孩子们亲身体验了拔草的过程,看到了杂草做成化肥继续滋养生命的过程。
孩子们对蚯蚓塔已经有了一定的前期经验,为制作蚯蚓投食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蚯蚓塔的制作需要pvc 管和更加专业的工具,且离幼儿实际生活较远,于是我们决定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制作一个简易的、幼儿参与性较高的蚯蚓投食器。通过家长资源,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塑料瓶,将瓶子两端剪开,底部戳几个小洞洞,一个简易的投食器便完成了。后来孩子们自己提出新的想法,想装饰塑料瓶,我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材料支持,给幼儿大胆创作的机会。
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且和教师一起努力解决问题,在实践和操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发现。孩子们的世界有无限的可能,有着惊人的创造力,愿我们能还给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提供机会让孩子们用手去摸世界的形形色色,用眼睛去看周围的五光十色,用耳朵去听生活中的虫飞鸟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