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022-11-19☉侯亮
☉侯 亮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探索求知、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和思维过程、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具体内容的理解[1]。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要把握深度学习的特点,将深度学习与小学美术学科结合在一起。通过深度学习应用的方式提升小学美术的课堂效率和质量,让学生逐步掌握学科应有的结构化、思维和认知方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建构有深度的教学情境
深度学习呼唤深度教学,指向关键能力,基于关键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创设真实而具体的美术情境,通过美术情境创设的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美术学科的魅力,了解美术学科的价值,从审美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感受美术美的韵味。
以《漂亮的小钟表》为例,教师可以预设场景: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钟表的造型和功能越来越完美,请看老师准备的现代钟表图(白板展示各种造型的小钟表)哪个钟表你最喜欢?能说一说理由吗?通过各种造型的钟表让学生产生美的意识,在欣赏的过程中男生和女生的基本审美也出现了一些差异。如男生比较喜欢奥特曼,女生则喜欢米老鼠,当然也有喜欢喜羊羊、熊大熊二的。学生挑选出自己喜欢的钟表以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你会觉得它好看呢,从哪里感觉好看呢[2]?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如喜欢米老鼠的同学说,米老鼠的时钟外形好看,是三角形!也有同学说喜欢颜色,也有喜欢米老鼠造型的,不同学生的表现和喜欢的地方不同。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每一个人喜欢的地方不同,那么是否有大家都喜欢的地方呢?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审美,了解审美主要是符合大众的需求,在某些地方具有一致性的特点,从而为学生后续美术的学习找到一些共识。培养学生审美非常重要,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学生审美并让学生具备审美的意识与能力,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艺术水平。
二、立足高阶思维力培养,开展有深度的课堂引导
问题的解决依赖学生的思维能力,聚焦具体的方法。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课堂引导,开展深度思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基础方法的讲解,在指导过程中确保学生掌握了美术的技巧、美术的方法,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在对问题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面对的美术问题,让自己的课堂引导变得巧妙、有效而有深度。
以《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为例,阳刻和阴刻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两幅作品:一幅突出鱼的线条,全部线条相连;另一幅则是突出整块的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讨论和学习,分析哪种是阳刻哪种是阴刻,并分析二者的不同,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多媒体展示多幅剪纸图片,包括月牙、金钱纹等):视频中的哪一种剪纸好看呢?其中用了阳刻和阴刻的哪一种方法呢?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剪纸进行分析,教师随机选择剪纸进行指导。让学生从阳刻或阴刻角度去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考虑如果是自己做,那么第一步应该干什么?第二步呢?第三步呢?让学生从起稿入手分析阳刻或阴刻的方法。
然后在外形设计和花纹设计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掌握阳刻和阴刻的剪纸技巧,为学生后续学习剪纸奠定基础。
三、突出深度思辨的思维指向,搭建有深度的问题体系
思维创新是深度学习发展的具体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问题链的巧妙组织,搭建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问题体系,为学生的思维创新,进行有深度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去深度探索,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
以《造型别致的椅子》为例,设计草图并制作简单的椅子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并不困难,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即学生认为只要制作出“特殊”的椅子即可,而不注重椅子的本质。基于学生制作椅子的特点,学生制作椅子以后教师可以设计几个问题进行引导:①你设计的椅子满足了人们什么样的特殊需求;②设计的椅子功能和造型的关系是什么?③设计最为满意的地方是什么[3]?④在节约空间、环保、间接装饰、生态自然等方面你的椅子突出了哪一点呢?通过问题预设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制作的椅子进行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讨论的过程中分析自己椅子设计方法、设计灵感、设计思路以及是否符合椅子的基本功能等。
通过问题预设与指导,一些学生发现自己设计的椅子“华而不实”,只注重了椅子的特殊性而没有基本的承载力,有的只注重了节约空间导致椅子的基本功能无法实现,有的强调了生活自然但没有考虑到简洁,这些都是学生深度思考的结果。
通过深度思考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类似的内容,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
四、强调基于主题的交流研讨,组织有深度的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指导,利用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合作中共同围绕某一美术主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美术思维,提升学生美术学科学习兴趣。
以《画中的线条》为例,教师可以设置探究性的学习内容:对比《八十七神仙卷》与毕加索《两个青年农民》在用线上的区别,通过预设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广泛参与其中,并在小组内积极观察图片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说出自己对内容的理解。
在分析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画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学生对前者普遍表示有飘逸的感觉而后者则比较质朴,但至于这种感觉是如何表现的则不是很清晰;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从线条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在分析过程中讨论曲线会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折线的画法与表现是什么样的,通过指导的方式让学生去探究问题并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线条的价值、不同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以及线条与物象表现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也是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具体的美术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分析和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倡导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深度的自主实践
鼓励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型实践,是提升学生美术关键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不怕出错,进行广泛的实践。通过研究性实践的方式提升学生自身美术应用的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将美术所学知识以成果等方式展现出来,从而综合学生各种美术技巧、能力、想法等,实现美术学科的有效提升。
以《校园合影》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拍摄技巧应用其中,在实践中学会照相的技巧。在合影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逆光和正面光的问题,逆光条件下人物的形象比较暗,特别是脸部比较暗,有的学生甚至拍出来看不到人脸,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方案可能也有一些不同,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处理类似的问题。
此外在取景的方面包括构图、比例问题都需要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找黄金比例而且背景基本以建筑物为主,这也是学生常规的思路。
但有的学生另辟蹊径,在构景的过程中找到了其他的方案,选择了花草、树为背景,这种在照相时需要另辟蹊径,需要重新思考拍摄的技巧包括人物与背景如何处理等。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分析问题、寻找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应用深度学习,教师要把握深度学习的特点,从真实情境的建构、有效的课堂引导、问题体系的搭建、学生自主实践的组织等几方面入手,切实做好课程改革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到课堂当中,不断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