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策略探究

2022-11-19潘菊红

读与写 2022年9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

潘菊红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幼儿园 江苏 昆山 215300)

1.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

1.1 满足幼儿的兴趣发展需求。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则以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在活动中发挥辅助作用。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依据其已经获取的经验、知识、能力和偏好,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比如,有的幼儿喜欢美工、有的幼儿喜欢玩小实验、有的幼儿喜欢看绘本、有的幼儿喜欢唱歌等等。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幼儿的兴趣都覆盖,但通过区域活动的设置,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好的一项进行深入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促进。例如,开设“科学小天地”,为喜欢科学小实验的幼儿提供一个动手操作的场所。开设“美工坊”,幼儿在这里制作扇子、画张贺卡等等。

1.2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强大动力,寓教于乐是我们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区域活动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环节设计,可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启示幼儿进行创新创造。在游戏环节中,幼儿依据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自由构思和自主创作,这是对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力推动作用。例如,组织幼儿在美工区域进行创作,可以利用现有材料或自备扩展材料,引导幼儿以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法进行美工操作,可以是画、剪、撕、捏、刻等任何表现形式。

1.3 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集体活动和家庭教育是幼儿最初的知识来源,如何将已知的知识用到实践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部分。开展区域活动,是一个利用已获取知识去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既巩固了原有的知识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新的知识面,对于幼儿全面的、综合性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教师可创设类似于做家务、购买瓜果蔬菜、穿衣服、叠被子这样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参与其中,进行合作和比赛,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更新了生活技能。

2.将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

2.1 活动前的组织与指导。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融入游戏环节,是保证教学活动质量的有效措施。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之前,需要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包括主题确认、场地选择与布置、活动时间与环节安排、活动设施材料准备、幼儿角色安排等等。活动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进行合理的区域环境规划、科学的游戏活动内容设计和充足且多样化的游戏材料配备,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标准和目的。

例如,在“故事屋”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讲故事的枯燥方式,组织他们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前,教师将幼儿分成3-4个小组,让其组内自由讨论,选择熟悉且符合幼儿水平的童话和寓言故事进行简单的剧本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对剧本创作和角色安排做出相应的指导,还要组织和指导孩子们进行自主的道具制作,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以保证充足的准备。

2.2 活动中的监督与管理。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应对每个幼儿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等进行了解,这样有助于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想法和行为。通过区域游戏活动中对幼儿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建立幼儿观察档案,并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差异化的教育,面对不同的需求做出不同的指引。区域游戏活动中,可能会有进程受阻的情况,比如幼儿之间有冲突、部分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密切关注他们的举动,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介入调节,解决问题,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例如,在进行建构区游戏时,进行“比一比,谁是小小建筑师”活动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给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进行简易搭建,以自由准备材料为主,将生活中的物品如盒子、易拉罐、瓶子、积木、树枝、果皮等充分利用起来。

2.3 活动后的评价与激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区域游戏活动,都要有好的开头和结尾,好的开头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好的结尾使幼儿建立起规则意识。区域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组织孩子们进行整理,通过实际行动教会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游戏材料整理,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应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回顾,通过对游戏过程的分析,对幼儿的优点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完成美工区游戏活动后,教师可将孩子们制作的手工艺品集中起来,在班级的一角进行展示,让幼儿可以再空余时间欣赏,评选出大家心目中最受欢迎的作品、最具创意的作品、最实用的作品各两个,给予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激励其继续探索和发现。

2.4 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环境。为了可以积极、高效地组织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提高游戏的有效性,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其学习的需求,科学地打造活动环境,有效地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设计游戏以前,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状况与实际需求,为其打造适合其发展与成长的环境,使得幼儿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活动环境,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提高游戏教学的有效性,要在区域活动范围科学地摆放材料与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具有的关联,使其学习与巩固所学的知识。例如,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动物家园”与“超市购物”等游戏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

2.5 深入挖掘教学素材。在组织开展游戏化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深挖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游戏素材,激发学生对于区域游戏活动的参与兴趣,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例如,在组织学生了解与认识水果的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同学们,请问你们吃过哪些水果呢?你们最喜欢什么水果呢?水果的产地你们了解吗?”,基于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引导幼儿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且通过幼儿给出的答案,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儿的想法。对于幼儿提出的不同想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水果进行观察,组织开展实验验证操作,学会判断水果成熟与否,了解水果在口味、颜色与形状等方面存在的差别,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锻炼其思维能力。

2.6 优化区域活动内容。在区域游戏活动中,为了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地明确教学目标。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究以及自主学习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例如,在益智区内,教师要为学生准备自主游戏的材料,引导学生发散个人的思维,使其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又如,在组织学生参与区域“收获的季节”,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掰玉米与剥花生等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而且要引导学生对玉米与花生的数量进行计算,使得学生更加喜爱劳动,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数字。而且,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超市购物”的游戏活动,由不同的幼儿分别扮演顾客与收银员、老板等角色,引导学生学会配合、懂得分工,丰富学生的游戏体验,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了解更多的知识。

2.7 明确游戏活动主题。为了可以使得区域游戏活动得以顺利的开展,教师就要实现对游戏活动与游戏环节的优化设计,要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可以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例如,在组织开展“环保服装”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环保作为主题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服装制作过程,接下来为幼儿提供相关的材料,比如,布料以及瓶子等,指导学生能够借助于这些材料设计与制作环保服装。在设计工作完成以后,教师要鼓励幼儿穿上自己设计的服装,在活动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针对表现优异的幼儿,教师要为其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基于此,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增强其环保意识。

2.8 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幼儿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有着很强的想象能力以及探究欲望,所以,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区域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游戏活动,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参与心理,设计与幼儿的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游戏活动。例如,在组织幼儿认识钱币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超市购物”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能够自主地选择扮演的角色,例如超市的老板、收银员与顾客等,教师要尽可能地使得每位幼儿都可以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回归其主体地位,深挖学生的潜能,帮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了解不同面值的钱币,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推动幼儿的良好发展。

2.9 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幼儿教育中,为了可以实现游戏教学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教师要激发幼儿的自主参与热情,引导幼儿认真、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游戏活动中。首先,要引导并且鼓励幼儿能够自主地选择或创造游戏活动所需的素材,基于此,更好地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教学的压力,更好地发挥对幼儿的引导与指导作用,使得幼儿可以投入更多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要发挥激励的作用,建立科学健全的激励体系,更好地支持幼儿、鼓励幼儿。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区域游戏环境,深挖幼儿的潜能。在创造环境时,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状况,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到环境的设计中,引导幼儿认真地收集并且整理素材,科学地选择性内容,更好地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幼儿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2.10 加强团队交流协作。在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中,团队协作是十分关键的。所以,在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于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一般状况下,幼儿阶段是对个人进行启蒙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通过对于幼儿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发挥良好的运用价值。所以,教师要鼓励幼儿能够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与协作,更好地锻炼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其团队协作能力。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很多活动是要求幼儿进行有机配合,才可以共同完成任务。假如幼儿的合作意识比较欠缺,就会影响到任务的完成,影响到游戏的顺利开展。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团结、学会合作、学会互动。例如,教师要组织幼儿开展“蒙眼接棒”的游戏活动,要把全班幼儿划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有两人,其中的一人佩戴眼罩,另外一人要进行指挥,指挥佩戴眼罩的幼儿将小棒放在指定的位置。基于该游戏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开展“两人三足”等游戏活动,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幼儿的合作素养。

3.结束语

总之,将游戏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辅以教师的合理规划,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交流、自主操作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使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际行动,以此从启蒙阶段开始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尊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我们应在提升自身教育技能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和实践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和策略,切实提升幼儿教学质量,保障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分割区域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擦桌子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