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地方课程文化自信元素的设置与教学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9期
关键词:英语教材传统节日江苏

孙 雅

(苏州科技城彭山实验小学校 江苏 苏州 215010)

前言

2018年出版的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专设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文化两单元内容,弘扬中国文化;巧妙设定教材人物名称,彰显文化自信;合理设计教材情境,促进中外文化互动交流,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着眼于文化自信,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文化内容;深化文化理解,树立文化自信;关注语用能力,推广中国文化。多家长朋友认为,英语只不过是一门语言,学习起来有什么难度呢?只要学生会说话,就可以学会英语。实则不然,学生为什么会讲汉语,是因为生活中随处可见都是汉语,学生每天接触到的人群,生活中触目所及,是一个汉语的世界,所以在学习汉语语言的时候轻而易得。每个人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都会相对困难,因为意味着,他在在学习的时候重新开始对语言的认知,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重新开启语言的世界大门。所以,学习英语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方式,教师教学的时候要注重英语教学方式的导入,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本文基于情境教学方式,谈一谈如何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实施教学策略。

1.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中的中国文化内容设置

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的编写和出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智慧的结晶,其目的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以及听读说等基本语言技能,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杭州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1 专设两单元内容弘扬中国文化。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该套教材的学习内容呈现了螺旋式上升以及循环复现的特征,并在每册的最后两单元专设中国传统文化和江苏当地文化学习内容。第一,教材专设“中国传统文化”章节,主要内容为二年级上下册第七单元“每个季节的节日”。这里的节日特指中国的传统节日,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两个课时是关于“Mid-Autumn Day(中秋节)”和“Spring Festival(春节)”的学习,二年下册第七单元两个课时则是关于“Qingming Festival(清明节)”和“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的学习,其具体内容都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及其风俗习惯。第二,教材专设“江苏文化”章节,具体内容为一年级上下册第八单元“江苏美食”以及二年级上下册第八单元“江苏风光”。对于“江苏美食”主题,学生们可以了解并学习江苏特色美食,如Dongpo Pork(东坡肉)、Jiaohua Chicken(叫花鸡)、West Lake Vinegar Fish(西湖醋鱼)、Longjing Shrimp(龙井虾仁)、Longjing Tea(龙井茶)、Rice Cake(糯米糕,年糕)。对于“江苏风景”主题,学生们则可以了解并学习江苏著名的风景名胜,如the West lake(西湖)、the peach flowers(特指西湖旁的桃花)、Su Causeway(苏堤)、 Baoshi Hill(宝石山,位于江苏西湖)等。一年级上下册第七单元主题虽是“一年中的季节”,但教材中所呈现的用来辅助学生理解的图片都是江苏西湖边一年四季的风景。

1.2 巧妙设定教材人物名称彰显文化自信。虽说不同版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不一致,但基本上每套教材中都会有固定的人物角色。江苏地方教材English for kids也为学生们配备了四位人物角色陪着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成长,他们分别是两位中国小朋友Hanghang(杭杭,男)和Zhouzhou(州州,女),以及两位国外小朋友May(女)和Lee(男)。这四位人物的设定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编者对当今美好杭州的赞美和期许。不难看出,如果连读四位人物角色的名称May,Lee,Hanghang,Zhouzhou,它的谐音就是“魅力江苏”,如果是Hanghang,Zhouzhou,May,Lee,它的谐音则是“江苏美丽”。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国际通用语言,为了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认识、了解并介绍祖国、家乡的文化和魅力,该教材在人物名称的设定上就寄予了江苏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江苏作为新一线城市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所作贡献的称赞和美好的祝愿,体现了当代江苏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

1.3 合理设计教材情境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该套教材不仅从人物设定上彰显文化自信,还从人物活动的安排和处理上创造国外小朋友了解并体验中国文化以及领略江苏美景美食的情境。教材中的两位小朋友May和Lee来自国外,作为Hanghang和Zhouzhou的好朋友与Hanghang和Zhouzhou在中国一起玩耍、快乐学习并共同成长。在此过程中,Hanghang和Zhouzhou作为东道主带领May和Lee了解中国家庭成员结构、参观中国学校、游玩中国动物园并参观中国国宝熊猫,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国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品尝中国和江苏当地著名美食、领略江苏西湖美景等。最重要的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基于教材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这四位国内外小朋友的活动和交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培养文化理解与认同,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坚持本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努力弘扬中国文化。教育部要求,在每个小学教室内都投入多媒体设备,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就是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开展更加优秀的教学,积极的利用多媒体设备。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开情景教学,做到物有所用,给学生更加生动的情景式课堂。教师使用多媒体的播放器,在教学《Hallo》这个模块的时候,播放《Hallo song》这种有关教学主题的英文歌曲,并且教授学生进行歌唱,歌曲的曲调一定问欢快,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下感受到愉快的氛围。这首英文歌中“Hallo,It’s great to see you again.…Hallo,I love you…”包含了两个人见面打招呼,到向对方表达善意的语句,学生在欢快的歌曲中进行跟唱,单纯的学习英语句型或者英语单词,学生是带有抗拒色彩的,但是,如果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学,学生是非常津津乐道的。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搜寻一首英文歌曲伴随着学习,学生每学习一个单元的英语教育,都会学会一首英文歌曲,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一些单词的读法,实现更好的教学。

2.基于文化自信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还要学习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因此,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祖国文化理解的过程”。此外,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关注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教师应着眼于文化自信,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充分关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深化文化理解,树立文化自信;关注语用能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交流与推广。

2.1 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掘文化内容。

2.1.1 深耕教材图文,了解中国文化英语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指“以文育人”,是强调蕴藏在语言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及其育人价值。对于教材中所呈现的文字和图片,教师不能只专注于书本符号知识而将此简单机械地一带而过,因为学生通过这种形式学来的知识只是他人的知识,是不理解的知识,是死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某样知识首先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深入理解知识,这也是教材中图片提供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基于教材、深耕教材图文,引导学生了解文字背后和图片之中所蕴含的故事和文化。例如,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二年级上册Unit7Festival in Each Season,Lesson1 学习有关“Mid-Autumn Day(中秋节)”以及对中秋节节日风俗习惯的简单描述。该课时教材中呈现的背景图片是“中秋节当天,Hanghang一家人邀请了May,Lee和Zhouzhou来他家共进晚餐,他们一起坐在圆桌旁共享中秋佳节美食,有月饼、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等。窗外,一轮圆月高高挂起,而嫦娥和玉兔则守在圆月旁”。教师应该意识到此背景图对于教学有着非常高的价值,中秋佳节,本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则神话故事,想要实现“学生能够简单描述中秋节及其风俗习惯”这一教学目标,首先应深耕教材图片,可借助多媒体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视频故事帮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并理解人们为什么要在这天吃月饼以及为什么要庆祝中秋节,以及中秋节对于中国当今时代的价值。

2.1.2 以学习主题为切入点,纵横整合文化内容。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整套学习内容的呈现体现了新知识学习的螺旋式上升和旧知识复习的循环复现相结合的形式,目的在于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所学内容。对于这类学习内容,教师如果牢牢把握学习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借助知识整合的形式,纵横整合扩充同一主题文化教学内容,势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主题文化的理解与把握。例如,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中二年级上下册第七单元学习主题都是“Festival in Each Season”,具体内容分别为:The Mid-Autumn Day is in autumn. The Spring Festival is in winter. 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in sp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in summer. 其主题相同,都是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不同,每个季节有不同的传统节日。因此,对于该主题的教学,教师可以“Festival”为切入点整合中国传统节日的时间和习俗。以二年级下册Unit7 Festival in Each Season,Lesson2教学为例,该课时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及其风俗习惯的学习和介绍。在进行新内容的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纵横整合新旧文化知识,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并搭建中国传统节日知识树:①What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have we studied before?②What season are these festivals in?③What activities can people do to celebrate the festivals?④Do you like it ?Why?⑤What can we do for it?相关问题的设置可让学生在回忆复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表达能力有限,可借助中文回答上述问题。

2.2 深化文化理解,树立文化自信。

2.2.1 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文化差异。“文化理解”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文化意识”的具体要求,是指对文化以及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尊重,不仅包括对他国文化的理解,还包括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并坚持文化自信。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因此,为了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在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接触、了解他国同类型文化,在认识与比较的过程中,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树立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例如,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二年级上册Unit7Festival in Each Season,Lesson2中学生要学习“Spring Festival(春节)”以及了解春节的时间,能用简单的语句向他人介绍春节的文化和习俗。对于本课时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借助图文、多媒体或者小故事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春节的由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和感受中国最大规模节日的日期和相关习俗。然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英美等西方国家)有没有“春节”?如果有,那它是在什么时候?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庆祝?会有哪些风俗习惯?教师借助多媒体,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与感受中国春节和西方国家“春节”——圣诞节之间的文化差异,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理解,体悟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团结”“奋进”“勤劳”“勇敢”等优秀的民族精神,树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

2.2.2 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传统节日是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仅仅了解认识文化并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体悟文化精神并认同文化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为了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需要教师深度处理教材,为学生创造深度学习的条件和深度体验文化精神的情境。例如,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二年级上册Unit7 Festival in Each Season,Lesson1 关于“Mid-Autumn Day(中秋节)”的学习。在深耕教材图文导入中秋节来源以帮助学生理解中秋节故事之后,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感悟蕴含在节日中的和睦、向往团圆的民族精神。教师可根据当代中国现实情况的差异对比来加深学生对和睦、团圆等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并唤起学生的情感价值认同。在中秋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依然存在孤寡老人和孤儿等无法团圆、需要他人帮助的人。教师可借此机会给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一名小学生,在中秋节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你可以为这些孤寡老人和孤儿做些什么从而让他们体会到佳节的气氛和幸福?”教师应该认识到,基于真实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才有意义,学生只有真正体悟并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民族精神才有可能去践行、去弘扬、去传承。

2.3 关注语用能力,推广中国文化。

2.3.1 提供语言支架,为介绍中国文化创造条件。只有恰当地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实现中外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促进中外文化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创造一定的条件,必要时可提供语言支架。对于一二年级的低段学生来说,如何帮助其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表达对教师来说是一件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为了表达的流畅性,教师可提供利于学生理解与表达的支架,结合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二年级下册Unit7 Festival in Each Season,Lesson1 关于“Qingming Festival(清明节)”的学习,具体可借鉴如下几种方法:①借助图片辅助,回忆相关内容后进行表达。教师可提供清明节的季节、清明节的习俗活动、节日来历及纪念人物等图片,学生在学习后根据图片回忆相关文化知识进行自我表达。②提供关键词和句型结构,学生填充内容后进行表达。提供的关键词如:Qingming Festival,Qingming dumplings,spring.句型结构如:The...is in.../We have...in...③通过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延续话题介绍体现课堂文化教学的延展性和时效性。学生课后作业是:假如小朋友May和Lee想要了解龙舟和粽子的由来,你能向他们介绍一下吗?请你课后预习第二课时内容并搜集关于端午节的相关文化知识,参照老师提供的范文简单口头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并于下次课前进行汇报展示。范文:The Qingming Festival is a holiday. It is in spring. On the Qingming Festival,we eat Qingming dumplings and offer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2.3.2 关注语言情感厚度,赞美与弘扬中国文化。英语文化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积累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交流与表达,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交流内容的宽度,还要关注学生文化情感表达的厚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真实的教学情境,结合自身文化底蕴并借助所学语用知识和技能去进行恰当且有深度的表达,以向他人介绍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促进中国文化的交流与推广。以江苏地方英语教材English for kids二年级上册Unit7Festival in Each Season,Lesson2教学为例。教师在本课时的文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背景知识的导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并鼓励学生回忆自身经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节日风俗和节日庆祝系列活动,并分享参与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感受。同时,导入西方圣诞节文化知识,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文化差异,并在同一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本课时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在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简单向他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欢庆活动,如“eat Spring rolls(吃春卷)”等的同时能够基于自身经验和体会,简单地表达对春节及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与赞美。

猜你喜欢

英语教材传统节日江苏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Coursebook Evaluation
Textboo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