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信
2022-11-19陈春霞
□陈春霞
“老师,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我是欣,请求加好友。”
欣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今年已经初中毕业了。中考刚刚结束,欣便发来了这样一条短信,我的嘴角不禁上扬。
“我不是学习的料,能开心地活着就好。”这是欣第一次上我的课时对我说的话。刚上三年级的欣有些调皮,二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告诉我,欣的父母是个体户,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欣无论考得多差,心态都非常好,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可是,为什么学习差?仅仅是因为家长不管吗?课堂上的学习难道他跟不上吗?王老师说,这孩子其实也不笨,甚至可以说脑子非常灵活,但就是非常懒,不仅仅表现在学习上,还有各种活动,他连男孩子最喜欢的体育课都不愿意上,大部分时间都“瘫”在桌子上。
我不知道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什么原因让他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有了“开心地活着就好”的“颓废”?那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里的纯真与孩子的话反差太大。
寻“根”:不恰当的期待
午饭后,我约欣一起到操场上晒太阳。欣很开心:“原来老师也喜欢晒太阳。”
欣告诉我,他的奶奶也非常喜欢晒太阳,在奶奶家的时候,奶奶经常带着他晒太阳,因为奶奶说晒太阳可以补钙。我表扬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都是奶奶告诉我的。”谈话间,我感觉奶奶对欣影响很大。“奶奶身体好吗?”“奶奶的身体非常好,每次小姑回家的时候,奶奶都会做一大桌好吃的,小姑总会说,看你奶,身体杠杠的。奶奶会开心地告诉大家,人活着就是要开心,开心身体就好。……”说起奶奶,欣的话匣子打开了。我能够感觉到欣的奶奶是一个非常乐观的老人,欣的乐观也许正源于此。
欣说了近十分钟才不好意思地停了下来:“一说起奶奶,我就停不下来了。”“没事,听你讲奶奶的事情我也很开心,那个乐观的老人让我心生喜悦。”“你也喜欢我的奶奶,是吗?”听到我的话,欣非常高兴。
“我不只是喜欢你的奶奶,我还非常喜欢你。”“老师,我的学习不好,你也喜欢我?”我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奶奶也非常喜欢我,大家都说我像奶奶,每天都开开心心的。”“是啊!你和你的奶奶都是让人敬佩的人,因为你们都是传播快乐的人。”“可是,我的学习也像奶奶,奶奶上完小学就没上了。”“哦?学习也像奶奶?”“是的,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拼音总学不好,妈妈批评我的时候,奶奶说,她小时候也是这样的,让妈妈别着急。”“那时你就觉得自己像奶奶,不是学习的料吗?”欣很用力地点了点头。“那你有没有问奶奶,为什么她小学毕业就没上学了?”“奶奶说,家里孩子多,不能都上学,得有人干活,反正她也不是学习的料,就辍学干活了。”
谈到这里,欣的话好像找到了出处。“妈妈也这样认为的吗?”“爸爸妈妈每天忙得很,哪里有时间管我,而且爸爸小时候学习也不好。但是我们一家人并没有因为学习不好就不开心,爸爸说了,学习不是唯一,健康快乐是第一。我们家的人学习都不好,一定是遗传,那我开心一点就好了。”
欣的这番话让我想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我像奶奶”“奶奶小学毕业”“爸爸小时候学习也不好”“健康快乐第一”……潜移默化中,欣便朝“我不是学习的料”“开心地活着就好”的方向行进了。
动“心”:原来我也行
时间过得很快,午睡时间马上要到了。我告诉欣,虽然太阳有些“毒”,但和他一起聊天很开心,我喜欢他们家的每一个人,他的奶奶、他的小姑,还有那个努力工作的开心老爸。
晚上,我约了欣的爸爸妈妈见面。这一家人真的特别像,爸爸妈妈长得非常和善,脸上的笑容自然而温暖。谈到欣的学习时,爸爸告诉我,欣一年级学拼音时费老大的劲儿也学不会,那时家里真不平静,妈妈每天都很焦躁,经常因为欣的学习与欣的奶奶发生争执。后来想想,孩子长大后也并不是非要依靠学习谋生,所以也就随孩子去了。
我把和欣之间的对话说给他们听,听完后,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仅仅说了一句:这孩子,什么话都说。欣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欣对学习的态度是受了家人的影响,而只是感觉孩子爱说话。
我把罗森塔尔效应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当他们听到那个“奇迹”的时候,夫妻二人面面相觑,说:“老师,您是不是觉得欣的学习不好是受我们影响的?”我并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请他们回忆一下欣上小学之前的事情。妈妈拿来一本相册,一页一页翻给我看,一边翻一边告诉我欣小时候的各种趣事,特别是那一张和海浪嬉戏的照片。“欣小时候大胆、聪明,海浪来的时候,他不仅跑得飞快,而且能正好停在海浪停下的地方。”说着说着,妈妈的声音渐渐小了,“看来,真是我们影响了孩子。”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番交谈之后,我们达成协议:从正向期待出发,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信心。
欣虽然有些颓废,但毕竟只是一个孩子,孩子的天性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影响而掩盖。课堂上,我请欣回答几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比如观察信息窗、读出数学信息。当欣读出来时,我会看着他,真诚地说一句“读得真好”。课后,我依然会约他聊天,表扬他。欣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我还会及时告知他的父母,父母则会在无意中问及白天的一些细节,然后再次表扬欣:“原来你不是学不会,而是没开窍,你真是了不起。”
就这样,欣在课堂上坐得越来越直,那一双眼睛里盛满的不只是笑意,还有抑制不住的兴奋——那种“我也行”的兴奋。
扬“帆”:让努力成为常态
在我的鼓励与父母“不经意”的表扬中,欣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但稍不留意便会松懈。被赏识的甜头让欣感受到了喜悦,但刻苦学习远不如“开心地活着”更有吸引力。所以,激发欣认同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记得有人曾说,运动可以释放孩子的天性,也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孩子的智力。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信心,但对运动依然不是很积极。欣的父母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欣,每天饭后散步是常态,与此同时,还鼓励欣与小伙伴一起参加游泳培训。在学校,我也会给予欣很多运动的时间与空间——开展全员参与的跳大绳活动,欣不会跳,但他摇绳很专业;测肺活量时,体育老师表扬欣气息足,他的短跑生涯便起步了;亲子运动会时,胖胖的欣爸为儿子上了场,虽然跑得有些慢,但欣拉着爸爸一直坚持跑到了终点……欣瘦了,也更加活泼了,亮晶晶的眼睛越来越灵动。
整整一年,这个有些佛系的男孩有了很大变化。期末庆典时,他捧着“成长少年”的奖状,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句:“原来,我也是学习的料!”那一幕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快速地加了欣的微信。欣问: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我回了他一句:当然记得,那个“不是学习的料,开心地活着就好”的欣。欣回了我一个羞涩的笑脸,我哈哈大笑。欣高兴地告诉我,今年中考他发挥得非常好,一考完,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因为我一直都相信他能行,而他也一直因为我的相信而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