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故事提高教师课程意识
2022-11-19钟梅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枫桥中心幼儿园
钟梅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枫桥中心幼儿园
幼儿园课程故事是幼儿教师对课程实践真实事件的叙述。通过课程故事的回顾、反思、分享与研究,我们能看见儿童学习与成长、教师教育理念与行为的改变。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枫桥中心幼儿园以课程故事为抓手,通过对课程故事的回顾、反思、分享与研究,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推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与深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追本溯源,阅读学习优秀课程故事
我们选取南京市鹤琴幼儿园《看见儿童,找到课程》书目、西湖儿童研究和苏高新幼教公众号推送的优秀课程故事,开展课程故事学习会。首先,由业务园长领读书目中《草坪保卫战》《西瓜的故事》等作品,批注自己的理解与思考,并重点关注教师与幼儿在课程共建过程中观察、了解、支持孩子的方法,启发教师思考课程实施路径。
其次,由教师共读分享,明晰课程故事明暗线索。鼓励由教师共读、业务园长领读的课程故事,围绕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儿童在哪里、学习在哪里、课程在哪里”的“灵魂三拷问”进行分析。幼儿探索历程是一条明线,或围绕问题、或以事件发展过程层层铺开;教师支持与思考是暗线,通过对主题开展情况、幼儿学习方式和周围资源的支持策略等反思,使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最后,开展骨干教师解读分享会,达成共识。发动骨干教师在推荐平台中挑选喜欢的课程故事,继续围绕“灵魂三拷问”独立解读。在大家的解读中我们逐步达成共识:好的课程应在幼儿真实而鲜活的生活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只有回归幼儿真实的生活和需要,才能让课程成为幼儿正在经历的有意义的事。
聚焦问题,研讨优秀课程故事
围绕冬季运动会开展复盘会议,苏高新幼教公众号推出姐妹园课程故事《我们“自己”的运动会》,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为此,我们开展园本教研,聚焦以下问题:《我们“自己”的运动会》中幼儿解决了哪些问题?教师应为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哪些支持?对比分析之下,我园运动会还存在哪些改进空间?研讨过后,姐妹园把“办一场幼儿自己的运动会”落到实处,从准备场地、选定比赛项目、制定比赛规则、确定报名参赛方式,到制作奖牌、统计比赛结果,全程由幼儿策划设计。起初幼儿不知道如何统计,但在与教师的经验回顾中,幼儿从前期准备及记分员的记录中得到启发,用数个数、算时间、测距离、绘制统计图表等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问题,让我们看见幼儿真实的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我们虽然一直强调放手,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给幼儿选择和决定的机会,但在真正落实时,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指导互助,分享自己的课程故事
我们组建以园长为首的课程指导团队,教师每周固定时间进班听课,准时参加一周一次的课程审议活动和年级教研活动。挑选善于观察、有儿童立场、积极向上的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分层培养。
第一,园内加强课程审议,挖掘课程价值。课程审议中引导教师结合主题活动、传统节日、节气活动、幼儿园三公里范围内的资源与当下幼儿的兴趣点,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展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生成符合幼儿兴趣需求的活动。教师也在课程故事的回顾、整理、撰写中体验到成就感。
第二,园外邀请专家助力,点评课程故事。我们邀请专家来园指导,就课程价值判断方面给予宝贵经验,探讨如何让这些课程故事被看见、如何激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之路不断前行。如: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何意义、有没有让幼儿持续探索的价值、能不能被设计成一个或者一系列的课程活动、可以和一日活动中的哪些环节相融合等。此外,我们还应坚持畅通课程故事发表渠道,让教师更愿意加入课改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