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关照下的课程与教学嬗变
2022-11-19马玙歆
马玙歆
(苏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8)
前言
课程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而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两者互相依存又互相联系,一个指明目的,一个指出手段,两者共同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和结果。如果说课程是设计蓝图,教学则是实施过程;如果说课程是华丽乐章,教学则是演绎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走到了十字路口,新的创新教育浪潮正向我们走来。为了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并且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课程与教学将发生巨大的变革。
1.教育策略的逻辑动因
从教育发展史来看,世界大变革往往伴随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农耕文明催生了古典教育,古典教育又推动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工业革命产生了近现代教育,近现代教育又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信息革命必然诞生新的教育范式,事实上新的教育策略正在发生,未来教育正在向我们走来。自20世纪后半叶开始,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风起云涌,知识信息迅猛扩张,以知识为本位的“泛智教育”面临颠覆性挑战。首先,知识爆炸带来海量知识,人们面临关于知识学习的挑战,“把一切的知识传授给一切的人”这个假设不再成立;其次,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现有课程与教学难以跟上这种速度,很快就过时了;此外,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向人类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并且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种种变化表明,传统课程与教学范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教育需要超越现在,走向未来。
2.什么是“未来教育”
近年来,“未来教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关于什么是“未来教育”,人们有三种不同的看法:(1)为了未来的教育:指为了适应未来社会需要而实行的教育;(2)在未来的教育:指在未来某个阶段呈现的教育形态;(3)未来智慧教育: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教育技术和方法被全面颠覆,进而形成新的智慧教育模式。世界各国专家一直在探索未来教育模式,例如芬兰专家提倡“基于现象去学习”,美国学者提出STEM跨学科教学,中国学者提出用项目的方式驱动学习。笔者认为,“未来教育”不在未来,而在当下,它改变了传统的学校物理空间、教材资源、学科边界、班级授课制等,是对现代育人体系的重构升级。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未来教育”:教育目标是为了未来;教育路径要面向未来;教育方法要开创未来。未来教育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育将变得泛在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未来教育将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实施差异化教学,实现个性化发展;未来教育将建立弹性化学制和扁平化架构,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策划”课程,并且共同学习;未来教育将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校园,重塑教育场景;未来教育将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素养本位,养成学生的真实性学力。
3.“未来教育”关照下的课程嬗变
课程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载体,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关键在于课程改革,各国教育专家都把课程作为撬动教育策略的支点,意在借助课程改革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面对世界教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课程需要从现代走向未来。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深化课程改革意见》,针对课程目标、结构、管理、内容、实施、评价提出了具体目标,从中也可以预见未来课程的特点。
3.1 跨学科融合。在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速度远超知识更新的速度,各行各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今人才单一的思维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单一技能已经无法支撑未来发展,如果持续下去,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矛盾将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国教育专家积极打造新的教育模式。芬兰教育被一些人视为“世界第一教育”,芬兰教育学家认为,现有的课程分类制度首先需要变革,因为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美国则在探索STEAM跨学科融合模式,STEM课程是指S(Science科学)、T(Technology技术)、E(Engineering工程)、A(Arts艺术)、M(Mathematics数学)融合而成的跨学科课程,其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模式,强调知识跨界和场景多元,旨在打破常规学科界限,培养综合型、全能型人才。跨学科课程不但要拥有整体的知识观,而且善于把握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2 围绕核心素养目标。我国的教育理念经历了“双基教学→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目标背后都有深刻的时代印记。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其中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应试教育模式,学生把很大精力放在应试应考上,这扭曲了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其转变教育目标指向,强调教育的根本是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目标是对素质教育的具体诠释和深化改进,它让素质教育内涵更丰富、指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也有利于纠正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问题。
3.3 个性化定制化教育。全国名校长许贤苏在《探索中国特色的未来学校发展模式》说到,未来学校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学生学习的情况,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征与个性潜能,进而制定出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方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传统的一刀切、大班制已经无法适应未来教育,而技术是一种变革的力量,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实现个性化、定制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未来教育”关照下,课程设计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增加柔性和弹性,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构课程体系,而个性化、定制化、选择性学习是大势所趋。“课程”一词本就是由拉丁文“跑道”派生而成,每一位学生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为他们设计不同的跑道,提供不同的平台,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未来教育具有自适应能力和交互能力,可以感知学习对象和学习情境。智能装备甚至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感知学生的需要和需求,精准推送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最大化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让教育变得有温度、有个性、有层次。
4.“未来教育”关照下的教学嬗变
教与学是教育的一体两面,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未来教育”关照下,教与学都在发生嬗变。未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不再陷入应试学习中,而是围绕感兴趣的现象开展自主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深度学习,养成不同学科和领域所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4.1 “未来教育”关照下的教学。
4.1.1 激发学习创新能力。2017年,Garter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3年后人工智能将消灭近200万个工作岗位,同时新增200多万个工作岗位;而在2018年,科学家们预测未来10年将有5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代替;这些预测已经或者正在变成现实。未来社会将淘汰那些程式化的人力工作,而无法被取代的是那些创造性的工作岗位。所以,教师需要看到未来教育趋势,善于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尊重学生每一个创意,引发学生思考和尝试,在思考中成长,在尝试中前进。例如,STEAM跨学科教育、PBL项目式学习法是以问题、项目、设计为核心的教育活动,教师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进而迸发无穷创意。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激活创新的欲望、动机、潜能,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创新能力生根发芽。
4.1.2 利用人工智能赋能。随着“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教育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在人工智能时代,如果教师固守传统,必然会遭到无情淘汰。唯有顺应时代潮流,主动适应变革,才能从容应对时代和教育的千变万化。而要想有效利用人工智能,教师就必须善于了解技术、熟悉技术、运用技术。例如,把大数据引入课堂,就可以分析考题、作业、错题数据,梳理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判断哪些是学生的瓶颈,总结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就可以针对性调整教学目标、环节、方法。人工智能重塑教育形态,也解放了教师的手脚,赋予教师一个全新的大脑,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人机协同”打造出无所不能的“超级教师”,教师可以分身、变身,甚至置身于虚拟现实场景中,引领学生沉浸式学习。
4.1.3 打造全新教学时空。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融合是一个逐渐深入和动态发展的过程,最后成为内化于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打造全新教学时空,把传统教室变为可移动的学习空间,让师生进入了互联互通的智能空间。这种教学时空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体现了无边界的学习思想,而且促进了异步教学的产生。教学活动可以延伸至三维、四维空间,数据在教学时空中流动,师生在虚实空间中交互。“未来教育”视角下,教学时空由“教室”向“空间”转变,学校从知识校园转变为智慧校园。中国未来学校的曹培杰博士认为,我们需要用互联网思维建设未来学校,突破校园的界限,让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学习不止发生在学校、在课室,也可以发生在博物馆、科学馆,甚至在飞机上、高铁上;学习不止发生在上课时间、写作业的时候,也可以发生在跑步过程中以及每一个渴望学习的时刻。
4.2 “未来教育”关照下的学习。
4.2.1 深度学习。“未来教育”关照下,学生的学习将会更深入、更沉浸、更高阶,这样的学生才是具备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较强逻辑分析能力的人才。深度学习强调理解和整合、创造和应用,强调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善于进行知识迁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注重培养起批判性高阶思维。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学生首先要有内在学习动机,也就是有深度学习的要求与欲望;其次要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深度学习需要掌握更多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更自如地运用知识,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学生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也可以自己分析和总结,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要注重利用科学技术,例如,VR/AR可以让自己沉浸地投入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自己进行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和深入学习。
4.2.2 探究学习。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也是未来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探究学习把某个问题作为突破点,经历“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调查研究—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最终目的是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可以从中领悟科学的本质。“Intel·未来教育”就是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其重在框架问题设计,形成一个具体的课题任务,供学习者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高阶思维技能。芬兰专家提倡“基于现象去学习”,让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围绕某一个现象、针对某一个项目去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比较典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有“做中学”和情境探索两种学习模式,“未来教育”关照下,师生们可以探索更多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4.2.3 主动学习。陶行知认为:“学习就是解放学生的大脑、眼睛、耳朵、双手,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人。”传统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大多是被动式、机械式接受知识,这种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信息技术让教育有了更多选择,更具开放性,也充满了无限可能,学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这在事实上弱化了传统教育的控制力。未来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尽可能释放学生天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学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或大数据技术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选择学习工具,把握学习进度。信息技术还能够营造学习场景,极大地增强学习的现场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可见,“未来教育”关照下,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机械走向建构,学生不再是一个装知识的罐子,而是一个点燃的火种,即将照亮未来。
结语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拷问着我们每一个人。传统机械化、功利化教育的弊端在信息技术的直视下无从遁形,僵化、固化的教育体系已经完全落伍了。近30年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力,人类从信息时代进入数据时代,再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一只脚踩在现在,其实另一只脚已跨进未来。课程与教学需要主动谋变,才能适应未来社会,也才能引领未来社会,进而开创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