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试验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
2022-11-19陈武权
陈武权
(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1)
当下,我国农业已处在从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化农业的关键阶段,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最为关键的就是建设与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而重视建设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正好契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宏观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这也有助于拓展农业高效与科研院所整体水平,包括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对于农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来说,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二实验室就是科研试验基地,同时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与工作平台,确保顺利实施各项科研活动,有力展现科研成果。
1.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的现状
1.1 缺少科学的总体布局与规划
在建设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基地时,科技创新已被纳入考虑范围,不过从整体角度出发,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缺少长期、全面的规划,在这样的背景下,必定会给后续建设留下许多隐患,并束缚了试验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目前,试验基地在发展中,出现不少问题,而这就使得试验基地无法取得高的效益,包括使用效益、经济效益,所以,科学的战略布局与规划极为关键。
1.2 运营与维护费用不足
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更新。很早前,就已经启动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的建设,而经过数年发展,早期使用的设备与仪器已达不到时代要求。另外,相关机构与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使得缺少充足的经费用于保证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基本运转,以及后续维护,并且无法及时更新换代基地所需设备,进而引起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基地的发展。
1.3 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据调查,不少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的工作效率普遍不高,主要表现为:试验基地的科技成果无法及时转化,这样也就无法获得资金支持;此外,产业未能与科研充分融合,也就降低科研工作的本身价值。
1.4 缺乏完备的管理体系
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建设起步较晚,这样也就无法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比如:在调查走访一些试验基地后发现:重视建设基础设施,而忽视维护与保养设备;只关注科研管理工作的结果,直接无视核算成本资金的工作;企业的生产管理的落脚点全在经济效益上,很少关注重要的单位问题,如:生态环境等。因此,若还是不能构建完备的管理体系,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试验基地的发展,并会影响到公共资源的合理应用。
1.5 缺少管理与服务人才
通常来说,为了避免影响四周公众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会挑选位置偏僻、条件较差的区域建设农业科研单位的试验基地,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人才就不太愿意前往基地工作。而缺少相关的管理人才,也会影响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一线工作人员也就更缺少归属感,其工作热情也不高,长时间如此,试验基地就无法拥有一支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管理与服务队伍,最终也就无法顺利推进试验基地的工作。
1.6 运行机制尚待完善
良好的运行机制可以确保顺利开展试验基地各项工作。在调查数个试验基地的情况后,发现现阶段的试验基地基本缺少良好的运行机制,不能有效执行工作计划,而这也严重影响到试验基地科研成果的转化比率。另外,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试验基地也就无法开展开放、真实的交流,忽视许多重要价值,最终降低试验基地的工作效率,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革新发展模式
2.1 科学规划基地选址
处在新形势背景下,一定要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整个农业科研基地,严格执行全国“一盘棋”的规划思路,以整体与全国作为出发点,加强选址规划与顶层设计,防止农业科研基地出现分散性局面。有关机构应当规划农业科研基地在农业主产区域,特别是十分利于进行科研创新的特殊区域。此外,需要综合乡村振兴规划与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确定农业科研基地建设位置,要很好体现农业科研基地的创新功能与科研功能,同时着眼未来,结合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基地,然后,进一步扩大农业科研基地的产业示范区域,开展科技培训,充分展现科研成果。
2.2 改善基地条件,提高相关标准
在科学规划农业科研基地选址工作的前提下,一定要科学划分各项功能区域,包括:基地的示范区、生活区、科研区等,并且要科学规划设计各项工作用地,包括科研实验、集成展示等。采用多种方式,如:与其他单位协作,长时租赁,取得土地使用权证等,进一步开拓农业科研基地的用地范围。另外,农业科研基地应当提高建设标准,拓展融资渠道,争取各种社会资本与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打造基地示范区。与此同时,应当科学规划土地范围,着重更新科研设施设备,包括开展温室作业,检测土地质量等,以利于符合运行管理、科研实验的要求。
2.3 优化基地管理机制
2.3.1 设立完备的组织管理系统
农业科研基地应当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划分工作职责,改进考核标准与制度。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会对基层员工的稳定,及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带去直接影响。所以,应当定期开展考核,及时找出问题,并加以整改。
2.3.2 制定管理使用农业科研基地计划
面对新的时代,一定要重视管理与使用试验基地的工作,制定相关管理与使用制度,统一调配设备设施,确定管理者与使用者的各自职责,以有效提升基地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率,更好运行与维护各项设备设施。
2.3.3 改进物资采购机制
依据农业科研基地的具体状况,制定相关制度,包括物资采购入库制度、使用物资登记制度,从而利于及时采购与增补各种物资,确保安全有效使用各类物资,并且可以防止出现重复采购的现象。
2.3.4 优化收益分配机制
遵循投资方即为受益方的模式,更新各种分配收益制度,确保科学、公平分配农业科研基地收益,从而确保农业科研基地平稳、可持续发展。
2.4 科学调配资源,重视运行管理
重视管理农业科研基地的运转状况,科学调配各种资源,让农业科研基地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依托各类方式,如:政策扶持、跨级聘用、岗位流动等,并通过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大中学生实训基地,创建优秀管理人才队伍,即拥有管理技能,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使农业科研基地管理与运行水平上一个层次。此外,主动规划各项科研资源,整合优势资源,实施统一配置与集中管理,扩大投入,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重点推广示范区域,并大力推行成果转化,充分借助农业科研基地的人才特色,营造一支乡村振兴团队,团队成员要求既热爱农村,又了解农业。需要主动引入计算机管理体系,引导农业科研基地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以提升基地运行管理质量,确保科学、有效配置各项资源。首先,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平常的基础管理与维护工作,比如:把以下内容归到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即:给排水管道、机械设施、管理仓储物资等,以利于开展年度核查,预算经费。其次,通过信息化系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农业科研基地一项特点就是有较强的季节性、时效性,淡季与忙季所需的劳动力有很大区别,偶尔需要聘用大量的临时工,以应对缺少劳动力的情况,但是临时工的个人素质存在很大差异,而这就加大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研试验的质量。所以,借助信息化系统,对基地人力资源实施管理,科学统计员工的考勤,分析员工的工作情况,科学安排用工,划分岗位职责,从而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基地的科研试验质量。
2.5 建设开放、共享型农业科研基地
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科研基地都实施封闭运转的模式,不同的基地很少有互动。面对新形势,务必要打造开放、共享的农业科研基地,互相交流农业科研基地成果,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共享与使用各类资源,包括:基地试验田、科研成果、数据信息等。在建设农业科研基地过程中,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农业监测实验网络系统,同时把典型草地、重要农田归入到系统中,拟定相关的开放共享管理机制及统一运行的模式。不同的农业科研基地都应当备齐规格一致的数据收集设备,构建标准化的数据指标系统与数据库,进而提供有力数据参考用于科学研究与新农村建设。
2.6 打造先进人才队伍
2.6.1 有力激发农业科研基地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员工端正的工作态度,农业科研基地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工作人员获得更多归属感。此外,进一步改进考核管理机制,更新考核指标、相关奖惩制度,进而更有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6.2 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农业科研基地要安排员工多参与现场技术培训活动,参加专家专题讲座,以此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另外,农业科研基地一定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政策,有力确保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维持技术人员队伍稳定,进而储备大量人才以推动农业科研基地平稳、快速发展。
2.7 延伸基地作用
科研基地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农业科学研究,除了开展研究,还应当考虑延伸基地的作用,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把科学研究充分整合到生产建设中,平衡基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农业科研基地可持续发展。所以,在确保顺利开展科研工作的条件下,农业科学研究基地要适度扩大基地的产业化功能,把此项列为科研工作的有效增补,进而迈向良性循环发展道路,即:依托科研开展产业化经营,通过产业化经营反哺科研。考虑农业科研基地的特色,一般从以下方面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2.7.1开展观光旅游。借助旅游与科普教育,建设科研基地成为多功能的综合对外展现平台,即:展示高新成果,推荐新型农产品,打造农业休闲观光活动等。2.7.2培训农业技能。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基地的新品种、新技术,同时提高广大农民的农技水平与综合素质,培养出新型职业农民,即达到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3.小结
农业生产的特点是长时间,复杂性,区域化,农业是一种复杂产业,它是经济再生产同农业再生产互相影响的产业。对比其他科研领域,农业科学研究更加离不开科研试验基地。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主要作用就是开展科研试验,推荐示范点,普及科学知识,提供技术咨询,支持地方发展,推动周边发展等。借助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可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创新科研技术,促进科技创新,提供更有力保障给农业高校与科研院所。所以,要大力建设科研基地,构建完备的科研基地建设与管理体系,提升科研质量,加快科研基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