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百年发展嬗变与重塑
2022-11-19桑宁霞
○桑宁霞 李 京
100年来,农民教育的发展脉络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交相辉映。农民教育以系统、全方位地提高农民素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将职业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等作为核心内容贯穿其中[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有必要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的历程、经验、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农民教育演进
回顾百年来,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历经了一个波浪式前进、互动协同的过程,以“历史演变+突出变化”为划分依据,这个过程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
(一)奠基阶段:1921—1949年
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农民,生活极度艰苦,然而革命愿望强烈,这为党教育并引导农民走上革命道路提供了可能。建党以来,农民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唤醒农民革命意识,培育新民主主义革命力量,带领农民争取民主权利与政治解放。
1921—1927年,中共早期农民教育旨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播到农民中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带领广大农民在广袤的农村地区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广大农民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减租抗租斗争中,学习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逐渐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坚定了斗争信念。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后,农民作为最主要的启蒙、团结和革命的力量,直接担负着革命任务。因此,我党便把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和扫除文盲作为农民教育的中心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内容。根据地因时因地制宜,开办夜校、半日学校和识字班等,把农民的生产、战斗和学习结合起来。后期,苏维埃政府还出台了《夜学校及半日校办法》《识字班办法》等,以护航农民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抗战时期,党对农民主要进行战时政治教育,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组织农民行使政治权力。党在敌后建立的19个根据地内普遍建立了民革室、救亡室等文教中心,以及冬学运动委员会、技术训练班等组织,还为农民编写了反法西斯、减租减息、反迷信等教材[2]。中共中央从实际出发帮助农民走出困境,开展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解放战争时期,党为了帮助农民克服“左倾”的错误,围绕着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生产、参军参战开展农民教育[3]。党立足于战争形势和农民阶级特征,从三个渠道开展宣传:一是委派党、政、军机关人员深入农村,通过控诉会、公审大会等方式贯彻政策;二是发动党的干部、战士亲友,引导人们积极配合党的各项工作;三是发挥新闻报刊、宣传标语与口号的舆论导向作用。一系列探索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达成,唤醒了农民的民主意识,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该阶段,农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一切以革命斗争为中心,农民教育主要配合革命斗争的需要;第二,农民教育工作针对性强,革命斗争结合农民群体文化素养低、革命愿望简单等特点,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为核心,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了大生产、土地改革等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第三,将生产自救、习武、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具有强烈的革命色彩。
(二)探索阶段:1950—1965年
这一时期,农民教育主要通过扫盲运动来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引导广大农民为实现社会解放与全面建设新中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旧政权留下的满目疮痍,党需尽快恢复生产建设工作,宣传马克思主义,因此对农民的教育中采用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农民头脑、开展扫盲识字教育、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宣传、推广农业技术等探索。“三大改造”时期的农民教育工作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心任务展开;人民公社时期,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教育集中优势的人力和农用物资,在农村地区推广科技文化,邀请农业院校专业人员传播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等。“农业学大寨”将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民教育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和创新热情,进一步促进了国家的农业生产[4]。
这一时期,共推进了四次扫盲运动:第一次扫盲运动(1950—1954)把“扫除文盲”当作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涌现了“地头学习小组”等极具农村特色的学习方式;第二次扫盲运动(1955—1957)“把扫盲作为国家大计”,不仅把识字教学上升为政治任务,还成立全国扫盲协会,协助政府如期完成扫盲任务;第三次扫盲运动(1958—1959)“千人教,万人学,扫盲也要大跃进”,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扫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第四次扫盲运动(1960—1964)“加快扫盲速度、巩固扫盲成果”,大规模的注音扫盲效果显著。四次扫盲高潮后,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变化巨大,有的农民进一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新中国的系列扫盲运动,致使 1 亿余人脱盲[5]。
该阶段,农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民教育极大地配合了政权的巩固、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承担起发展国家的重任;第二,农民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教育焕发生机,广大农民得以在生产劳动中实现理想;第三,四次扫盲高潮以扫盲识字为切入点,以提高农民思想觉悟为目的,夯实农民学习基础,去除愚昧,减少文盲,此阶段,农民素质的提高影响着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第四,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觉悟空前提高,团结、合作更加紧密。
(三)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7年
十年“文革”使我国教育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农民教育事业近乎停滞,但一些农村仍然开办夜校,从农民实际问题出发,开设基础农业、会计珠算等课程,把政治、文化、技术相结合。20世纪60年代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将知识融入实践,客观上起到了教育农民的效果,但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却在后期出现了一些形式主义的毛病。任何先进的经验都必须同当地农民需求和利益联系起来,在农民自愿接受的基础上,再经过试验逐步推广。
该阶段,农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这一时期,农民教育不乏科技教育等积极因素,但从整体出发,其轨迹基本上处于停滞乃至倒退状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点出现变化,虽教化了农民,但不利于思想的解放和创造意识的发挥;第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与农民共同学习、生活与实践,客观上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为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的落后面貌做出了贡献。
(四)综合改革阶段:1978—2001年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历史起点,扫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三教统筹”、科教兴农、“三农”问题等农民教育工作在改革开放以来都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农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民职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解放农村生产力。
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重新聚焦农村扫盲教育,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阐释了新时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并吸引广大农民自愿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通过教育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党中央将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农技知识确立为农民教育的目标,进行“三教统筹”[6]。1988 年后,为应对打工热潮,教育部门专门为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提出了“燎原计划”“星火计划”“绿色证书”制度等一系列措施。1992年,江泽民同志提出科教兴农战略,《农业法》也提出“国家鼓励农民购买、使用先进农业机械”,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7]。
该阶段,农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为应对劳动力转移、乡镇企业潮、农民工潮,党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工程,初步探索农民资格证书制度等提升农民务农能力;第二,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尊重农民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智慧;第三,把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联系起来,创新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方式,促进了农民对科技的掌握和应用;第四,农民教育政策由“应急”趋向更具前瞻性,更注重农村和城市间协同发展,更加全面、系统地培养农民。
(五)深化阶段:2002—2011年
进入21世纪,党中央为了进一步破解“三农”问题,逐步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城镇化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措施。围绕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教育开始调整与转型,其理念不断创新,体系初步制度化。
“三农”问题中,农民作为核心主体,对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农民的教育责任重大。首先,为了更有效地提升农民素质,2002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改革,并重整教育资源,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民教育体系。其次,国家通过“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更好地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最后,在农民教育法治化进程中,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文件,贯穿终身教育理念,充分统筹农业、科技、妇联等多部门的教育资源和力量,为农民提供农技培训和相关服务[4]。
该阶段,农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将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务农和科技应用等基本素质;第二,尤其重视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培育新型农民,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第三,通过各项政策来保障农民职业培训的资源投入、管理保障、师资建设等关键性问题,以确立农民教育在新世纪的重要地位;第四,结合本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目标,大力推广农民职业教育,并由此产生了“职业农民”的新概念。
(六)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
进入新时代,农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农民主体性发展能力,引领广大农民为实现个性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党中央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积极推广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并着力构建起覆盖面较广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把我国从人口大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
2012年,我国逐步开始构建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的完整培育体系框架。党中央始终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为此,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对农民教育的培训制度、奖助学金、农民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和制度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创新性地将覆盖程度较高且农业专业技术对口的中等职业院校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统筹发展[8];《“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则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特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并将非学历与学历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在农民工继续教育领域结合农民工工作的现实特点,建立了工作学习一体化的新教育模式,以提升农民工群体的职业能力水平。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2018年,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提升农民职业教育培训质量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有关学术研究还指出,现代农民不仅要“懂技术、善经营”,还要有“生态环保理念”,并“建立终身学习账号”。
该阶段,农民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国家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突破口,着力化解制约农村发展的大量富余劳动力问题。第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积极为农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各项保障,以构建合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第三,党中央根据供需变化,改革农业供给侧,更加重视农民的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为乡村振兴储备人才。第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优先开展职业农民技能教育,建设新型职业人才队伍,以此引导贫困地区脱贫,实现全面小康。
二、百年来农民教育的经验总结
百年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性质回归,坚守初心
纵观百年历史,农民问题始终是解决我国各类发展瓶颈的重要一环,而农民教育则是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民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帮助农民克服自身固有缺陷、释放发展潜能、实现全面解放的实践活动,是名副其实的“草根教育”、平民教育、民族教育、大众教育,涉及教育的公平与权利。革命时期,农民教育启蒙思想、争取民主;建设时期,农民教育扫除文盲,推动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专注培训,振兴乡村。但无论战略如何调整,政策如何变化,追溯农民教育的草根性性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农民问题能否加速解决的关键。
(二)党中央主导,文件导向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党和国家为提高农民素质,创造性地实践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有关农民教育的政策,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从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的《夜学校及半日校办法》《识字班办法》等,到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1956)等,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1993)、《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意见》(2002)等,以及中央连续多年出台的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等,都凸显了农民教育在国家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教育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政策方针的大力支持,全面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农业职业能力水平,有效激发了农业人才的创新创造能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
(三)思政教育,一以贯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地位[10],其有效开展保证了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早期农民教育旨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农民阶级中去;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通过思政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党通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指导农村健康发展;进入新时代,党鼓励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引导农民自觉接受科学理念和先进思想。百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始终坚持与农民的利益需求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这根红线还将继续贯穿未来的农民教育。
(四)主体多样,百花齐放
改革开放前,农民教育的主体主要为各级基层政府和教育部门等,主要以扫盲、指导和培训农业技术、开展思政教育等形式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的内容增加了转移就业能力、民主法制、生态文明等教育,因此其不再只依托基层政府,还将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吸引进来。2009年,党中央对农民教育主体的扩充进行了进一步的有益探索,创新性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把公益组织引入农民教育培训中;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将提供公益性农技服务的农业类高校和农牧类龙头企业等机构吸引到农民教育事业中来。
(五)形式灵活,不拘一格
百年来,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形式逐渐多元化。改革开放前,农民运动讲习所、冬学、识字运动、扫盲运动、职业培训等形式都遵循了“以民教民”和“就地取材”的原则,以民为本,极大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进益明显。改革开放后,中央出台鼓励政策与教育宣传双管齐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一是继续以扫盲为切入点,以识字班、夜校等为主要办学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识字率;二是积极通过职工学校、县农业技术学校等为村干部、技术骨干、知识青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普及率,实现农业增收;三是利用“绿色证书”等工程培养农技骨干,促进共同致富;四是初步构建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相互对接的农民教育新格局,有效推动了“县——乡——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的建立[11]。百年实践,中国共产党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完全适应了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以及不同层次的农民需要,生命力持久不衰。
(六)数轮扫盲,成就瞩目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了数轮扫盲,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质量上看,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提升人口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功不可没。抗战时期,党为扫除农村中90%以上的文盲做出了贡献。我国从1949—1981年,共扫除文盲1.4亿余人;1990—2000年,成人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2010年同比2000年,1.2亿余人脱盲,极大地降低了世界上文盲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在扫盲上,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支持和参与国际扫盲工作,自觉履行大国责任[12]。
农民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才逐步突破自身局限,实现自我发展,农民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百年来农民教育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农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法规和体系有待健全
我国针对农民教育的相关法律较少,虽然《职业教育法》《农业法》等曾宽泛地提及农民教育工作,但事实上欠缺实际操作性。同时,各省制定的《农民教育条例》等文件也没有相关的法律保障,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主体不明、权责不清、资金掣肘等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许多农民学校逐渐丧失了原有功能,导致农民教育培训的断层。因此,为了农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出台一部规范的农民教育法规势在必行。
(二)政策对实践的指导性有待加强
农民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主要仰赖政策的引领,为了确保政策能够长期对农民教育起到引领和保障作用,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广泛开展调研活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民教育政策多以领导人讲话、指示或著作的方式呈现,指导性有限,较难引导实践。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农民教育的政策日益丰富,相较以往,数量增加,内容广泛,涉及农民的文化素质提升、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还涉及了农民教育的组织实施、经费投入等。但是,由于前期奠基薄弱,始终未能涉及农民教育的全局问题,由此,政策指导实践的力度仍然不足。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和“一刀切”的生硬照搬情况。
总的来说,我国的农民教育在百年发展中主要呈现出“实践先行、理论总结”的特点,因此很多实践由于未得到良好的理论指导和缺乏前瞻性的思考而造成了一些问题,如农村老幼妇孺留守,导致了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等问题,也造成了一些地方农村的、教育的、产业的不同程度荒芜以及文化的不同程度零落。这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农民教育观念有待改进
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及农民教育短期内无法对当地经济建设带来直接效益的现实问题,造成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对农民教育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由于社会对农村认识的偏差,出现了农业急需复合型人才,农业类教育却招生率低、人才就业率低、待遇差的极端反差状况。在农民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占比较小且学历教育更受重视的情况下,重传统技术,轻现代技术,大量留在农村的中小学生未接受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学习,缺少对科技的内在需求,而成为懂文化、不懂生产的“农盲”。当下,应引导社会转变农民教育观念,重视非学历教育,培育农技人才,将教育与农村生产和发展紧密结合。
(四)物质保障有待加码
长期以来,农民教育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单向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国家的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和乡镇的中心学校,农民教育长期资源匮乏,投资渠道不畅,课程设置与学员实际需求不适配,机构、经费等物质保障缺乏配套措施[13]。顺利开展农民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农民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系统的强有力支撑。如何切实保障必不可少的“人财物”投入,是农民教育工作发展至今仍不可回避的思考。
(五)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有效发挥农民教育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人”,教育实效的发挥需要坚强的、系统的组织队伍的保障。长久以来,从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培养上就缺乏相应的培养机制,造成农民教育专业师资匮乏的现实情况;而且存在部分农民教育专职教师职能失范,损害了农民群众利益的现象;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德育素质不高、专门理论素养不高、服务意识淡薄等。教育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加快建立起一支有丰富专业知识、专门工作场所、完善组织体系和固定编制的农民教育队伍,是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六)农民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调动农民学习积极性,是一个牵动农民教育全局发展的战略问题。长久以来,农民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民先前学习的内容、培训的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不易产生短期效益,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当下用不上,会直接影响后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近年来老弱病残劳动力留守家庭,需经营土地和面临繁重的家庭琐事,加之体力、精力有限,无法参与学习;三是一些技术培训周期长,当它与农忙冲突时,农民学习时间无法保证,缺乏连贯性;四是多年来,农民自给自足,对安稳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学习新鲜事物时缺乏奋进精神,存在懒散性和怠惰性。当前,我国持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不断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科学成果的需求,从而激发农民教育持续焕发活力。
四、农民教育的未来展望
农民教育对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继承前人的成果,创新理论,扎实实践,任重而道远。
(一)加强法律保障,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近年来,农民教育问题多夹杂在“三农”相关文件中,文件针对性不强,由此,当前需依据实际,出台具体的可操作办法。一是要健全农民教育法制体系,通过立法规定培养标准、经费来源等项目,保证其平稳运行;二是地方上也要大力推进制度建设,构建和制定出适合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条例,加大资源保障和制度供给,切实保障农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另外,打造、健全优质高效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实现“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引领农民教育向纵深发展[11]。
(二)完善保障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革命性转变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必由之路,因此,规范、完备的新型职业农民各项保障机制的构建必不可少。必须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供需对接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优化外部环境,将政府作为农民教育的主导力量,采用多元协作的模式,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三)转变固化认知,创新农民教育观念
近年来,大量青壮年农民离开故土,造成了农业后继无人的现象。要扭转这一局面,我国需转变国民的固化认知,正确理解农民教育的时代内涵,帮助广大农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国民认识到农村的大有可为和农民职业的光明前景,增强农民的职业自信心。新时代赋予了农民教育新的内涵:一是树立大农民教育观,引导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开展终身性的技能培训[11];二是树立现代农民教育观,激发其学习的内生动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和素质等层面上有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推动农民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农民教育发展合力,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构农民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四)倡导多元参与,创新农民教育模式
我国农民教育工作的推进由政府主导,但民间的各类企业和公益组织、学校和农民自我教育组织等多元主体,也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农民教育发展方向逐渐明晰,一方面,建立以政府为主、多渠道为辅的投资机制,减少资金掣肘;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共治的领导机构,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必要的职业资格互通互认机制,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当下,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时代,创新农民教育模式,信息技术与农民教育走向融合是大势所趋。首先,要建设农民教育资源库,帮助农民教育突破时空限制,扩大农民教育优势资源的传播范围,缩小农民教育区域间的发展差异;其次,建立多元培育操作平台,通过创设农民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并有效开展“线上学习线下参观”的培育新模式,使农民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效果;最后,加强对农民教育需求的调研,为不同区域、年龄、文化水平的农民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14]。远程农民教育平台的开发,教育资源的共享,都将为农民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机遇。
(五)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农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打造一支与农民数量相匹配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且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15]。首先,更新师资队伍的教育观和创新理念,提高职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建立多样化人才引进制度,学识渊博的博士不可或缺,已退休教师、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同样必不可少;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方面,为教师增设到高校、企业学习的机会,增强现代化农业本领;另一方面,引进知名教授和高级人才讲学,稳定外聘学者教学队伍。
(六)推动文化复兴,重整农村教育布局
教育与乡村文化的复兴、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重塑紧密相连。农民教育始终是农业振兴有力武器,推动文化复兴,增强文化自信,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现阶段,尤其进入后疫情时代,农民教育仍需继续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制定适合当地农村发展的农业人才政策,吸引青壮年返乡,最终推动乡村振兴。
百年来,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始终与社会发展比肩而行。新的历史阶段,农民教育依然事关国泰民安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憧憬,我们必须积极发展农民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