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22-11-19顾燕群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信息化

○顾燕群

现代化技术环境对高职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形态和理念发生转变,也对信息化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教育教学创新以信息化为核心,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人才,高职教育在新时代呈现出“互联网+职业教育”新形势。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新模式下,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提高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建立新的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考核标准,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阶段,高职教育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但缺乏教学规划和有效机制,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和服务教学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为改变现状,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应具备的能力,构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使他们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

一、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需利用先进教育技术,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推进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必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信息化时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仅包括信息化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使课程与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手段相适应,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并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信息化评价等。本文从信息化教学认知、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行为、教学监控五个方面入手,分析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

(一)信息化教学认知方面

现阶段,部分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有一定认知并对教育教学向信息化发展表示认同,但对自身参与并实施信息化教学缺乏自主意识和积极性。部分高职教师受多年教学经验影响,认为传统教学方式更具实效性和便利性,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较为片面。经调查发现,在进入疫情防控阶段前,有半数以上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不了解,也未开展或参与过微课、教学能力大赛等新型教学活动。受疫情影响,网课成为大势所趋,教师开始主动并深入了解信息化教学,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经过磨合与熟悉,教师在教学中以信息化为辅助,体会到信息化对教学的积极作用。但部分教师仍认为信息化教学并不利于减轻工作负担,反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准备工作,比传统教学方式要消耗更多精力。

(二)信息化教学理论方面

教育现代化不断深化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问题也备受关注,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队伍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加,从知网文章数量和内容分布可见一斑。在新媒体在线教学繁荣发展的大时代环境下,以“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关键词的知网文章数量迅速攀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逐渐重视并不断强化主动研究的意识。新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为进一步促进在线教学的发展,并使教师充分感知和体验信息化教学,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从人力、物力、财力与政策等方面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指导。

(三)信息化教学技能方面

高职教师队伍逐渐走向高学历、年轻化,对信息化教学的认知和理解较深入,他们掌握着信息化教学技能,并具备一定素养,但缺乏教学经验和实操训练机会,并未真正将信息化教学付诸实践。抗疫期间,网课的推广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空间。从高职教师整体来看,相较于教龄长的教师,教龄短的年轻教师在信息化技能和应用方面更具优势。部分教龄长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技能难以掌握。但实际上,经过在线课程的实践,绝大多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得到锻炼和提升,并在运用学习云平台、各终端、移动APP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方面还有欠缺。信息化时代智慧环境下,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很大上升空间。此外,教师信息化技能和素养虽逐渐改善和优化,但在融合创新道路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缺乏应用实践是教师在信息化手段创新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四)信息化教学行为方面

信息化时代,教师教学手段呈现丰富化和互动性。部分教师将直播、评论互动等形式引入教学中,以多种形式的手段开展学习监管。但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网课模式,教学理念守旧且手段单一。在线课程与普通教学形态的区别在于互联网媒介,教师教学模式也并未实现全面优化,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劣势被放大,造成学生接受操作性知识时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无法真正解决“怎么做”的问题。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网络教学质量与传统教学相差无几,甚至有教师认为信息化网络教学质量较传统教学出现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部分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未找准自身定位,对信息化认知存在偏差;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技能欠缺,无法实现预期效果,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五)信息化教学监控方面

信息化教学中,教学监控不仅包括考勤签到、提问互动和作业统计,而且涉及课程积分、考试评价、批改作业等,教师对网络平台监控手段利用率较高,教学监控效率有所提升。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改善,但同时暴露出的短板也值得深思。例如,部分教师因年龄、教龄与专业储备限制,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进展缓慢,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认知不足,缺乏信息化技能和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创新,或难以均衡发展各项教学能力,多方面问题有待改进。尤其中国网络平台教学发展时间较短,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和处理能力欠缺,微课制作、平台监控、录课等能力尚处于初步学习状态,教学监控效果与预期存在差距。因此,高职教师必须立足时代发展的当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提升路径。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框架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建立“互联网+教育”平台,依托“互联网+”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通过教学应用、学习应用、数字校园建设全面覆盖,提高教师及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得到国家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制定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指导。高职教师不仅要教授文化课程,而且要在专业基础课、实践课与职业体验课程方面进行规划。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信息化时代,教师除了专业教学必备能力外,还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满足学生在新时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一)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教师只有不断加深对教育与信息化融合的理解,才能真正形成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参与教学的意识,才能通过网络手段与平台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如专业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学术网络平台等。同时,教师获取的资源既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又要呈现丰富性和多元化。然后,教师要对收集的资源进行筛选、整合与处理,完善资料,使其符合高职教学实际需求与学生学习特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应将信息获取与处理作为基础。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与评价都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展开,并将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标准和目标。只有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设计才能为完成教学和学习达标提供保障和前提。教学设计的实施包括组织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直接决定着教学是否有成效,以及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高职院校要将此作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重视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培养。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

信息化时代,教育信息化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更广泛深入地应用于教育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习资源供给、学情分析、教学监测等环节相融合,实现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创新。教师需适应现代先进技术,熟练掌握信息化教学工具和设备,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移动教学APP等工具完成实时评价、资源收集与整合、学生作品展等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教学效率的增长,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

(四)混合式课程开发与教学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较于普通中学与高校,高职教育的改革重点应放在教学环境和课程结构上,既使课堂教学、专业学院、实训教学、学徒式教学等模式在混合式教学中得以重新构建,打破空间与时间对教学的限制,又使教师随时随地都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实现技能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可见,混合式开发与应用能力在信息化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能力。

(五)信息化教学评价与数据分析

现代教育模式中,教学评价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接收到有效评价与反馈的学生能够把握改正方向,积极性也被带动起来,学习效率和质量明显上升。因此,教师要将教学目标作为评价依据,明确评价标准。同时,把信息化技术手段引入教学评价中,使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和详细化的信息反馈得到及时传递,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适时疏导、启发学生。此外,线上教育平台与信息化教学能够留存学习数据,教师以此为依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整合与分析,有助于在多角度下全面、细致地掌握学生学习行为和状态。

三、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几乎颠覆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高职学生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途径,师生地位向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学生在信息化的影响下养成了不同的学习习惯;教学环境也随着信息化与高职教育的融合发展出现新的特点。这无疑都会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技术能力的培育产生重要影响。

(一)教学对象发生改变

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使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的信息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我意识需求强烈,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信息化技术存在依赖心理,且具有扎实的信息化基础和技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产生强烈的兴趣,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高职教师在新时代面对不同以往的教学对象,只有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要求,才能强化学生参与意愿和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师应将信息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加入新技术、新元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掌握新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专业技术,并鼓励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掌握技术型应用技能。

(二)教学环境发生改变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推动着高职院校课堂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教育创造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此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重点,全面提升高职教师专业素养,强化教师核心竞争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促进高职教育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出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样对教师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具有特殊性,教师以引导学生建立教材理论知识与社会环境和职业间的联系为目标,在教学中侧重于实操学习,以促进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得到拓宽,教师和课堂这一知识来源已不能满足学生在新时期的实际需求。教师要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完善学习架构,并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将学生更适应和更需要的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信息化时代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向信息化发展的核心是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为应对现阶段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在教师职业发展中增强信息化教学融合创新及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设计,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

高职院校应从全局角度统筹考虑,制定信息化教育方案,自上而下深入实施。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学校发展战略时,应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其中,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根据学校资源和教学情况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定位,明确整体发展目标。一方面,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依托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学校应注重规划与筹备工作,为教学环境提供有力支撑,并着力打造智慧校园,将智能监控、智慧课堂、大数据平台等充分运用于信息化教育中,同时,为学生和教师搭建广阔的学习空间,实现无线网络全面覆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作用,营造信息化、智慧化的教学氛围,在各种信息化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开展沙龙、示范课等活动,为教师探索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方法提供空间与机会。

(二)完善制度,激发信息化教学积极性

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仅能够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而且能够起到激励和促进教师追求进步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需制定信息化教学考核标准和管理机制,细化工作要点和考核内容,并设置奖励机制,促进教师积极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一方面,将信息化教学纳入考核内容,明确要点和标准,将考核标准作为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指南,引导教师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混合式课程开发、智能手段学习分析、移动教学、互动教学等各个方面优化教学,促进自身能力增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奖金、职称评定等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实现信息化手段与教学的融合,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的积极性。例如,为参加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教师提供充足的经费,给予信息化教学能力明显提升并取得研究成果的教师奖励。

(三)转变观念,提高信息化教育意识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与其主观能动性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强化教师应用信息化的意识,从教师进入高职院校开始,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师教学生涯的每一阶段,并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任务中。高职院校的高层及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教育改革进程,从自身信息化意识出发,转变观念,使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规划步调一致,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为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强化整个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信息化教育意识,实现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教师应深入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化理论与实践学习,努力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明确学生教育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在“互联网+”模式下优化教学理念,提高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高阶性,着力打造智慧化、互动型课堂,将信息化技术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注重发展,构建信息化培训体系

培训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信息化培训能够系统且全面地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因此,要想切实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构建科学的信息化培训体系。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围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开展专业培训,并制定科学规范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为教师搭建专业化发展路径。其中,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包括公开课、系统化培训、专题讲座等模式,呈现多样化、层次化、一体化特点,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层面应该为高职教师信息化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各种帮助。比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高职教师提供锻炼的机会;也可以邀请高职教师到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社会企业还可以开设各种课程培训,为高职教师的深造学习提供便利等。当然,高职教师也应该重视自我发展,使信息化培训体系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基地,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要通过顶层设计、完善管理机制和培训体系、强化信息化教育意识等,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使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使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端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信息化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