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

2022-11-19毛卫华徐风国吴雅倩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点管控办学

○毛卫华 徐风国 吴雅倩 张 晖

教学质量是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根本,是高等学历教育培养人才能否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作为全日制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补充,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离不开教学管理监控及保障体系。2022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审慎研究、合理规划本校校外教学点布局,严格控制校外教学点数量,高校高度重视校外教学点的设置与管理,压实办学主体责任,指导校外教学点落实教育教学有关环节,加强教学过程监管和纪律约束,严格招生宣传、学籍、收费和经费使用等管理[1]。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对于提升继续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过程管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梳理

(一)我国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及保障的政策发展历程

我国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和保障政策在继续教育相关的制度建设和更迭中得以体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教委陆续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等文件,鼓励高校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扩大规模,大力促进函授教育的发展[3],并在站点管理、教学管理、教育评估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质量监管体系,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后,21世纪以来,教育部启动了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试点工作,先后形成了《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暂行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迅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张,也推动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管方面的制度建设,伴随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从招生规范到教学点管理、从人才培养方案到具体教学计划的远程教育全过程管理体系逐步成型。由于社会刚性需求巨大,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无序扩张以及由此导致的质量问题也日益显现。除了网络教育试点外,新世纪以来,围绕质量保障问题,国家对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出台了《关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和办学秩序管理的通知》等措施,进一步严格校外联合办学审批检查,严禁高校与个人或不具备条件的机构及非法人单位联合办学,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要求各地加强对区域内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管理。

2017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随后在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广告管理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国家和地方关于校外教学点管理的办法也相继出台。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完善教学全程管理,科学制定与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规范组织教学、课程面授讲解、学习支持服务、实践教学及课程考试(核)等教学管理环节,切实保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20]。2021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函授站(校外教学点)管理办法》,从落实人才培养主体责任、规范站点专业设置、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师资力量配置、规范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对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同年12月,江苏省教育厅还发布了《关于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查和函授站(校外教学点)备案工作的通知》,对高校学历教育自查范围、自查内容、自查结果、备案等相关内容做出详细规范[21]。

随着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愈加清晰,相关的鼓励支持、引导和监管措施也逐步得到完善,办学的相关标准、评价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渐趋成熟,规范管理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主办高校应更加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对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的质量把控,实现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二)关于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及保障的理论

学历继续教育学习者状态和教学管理过程的特性决定了其质量管控在遵循普遍教育规律的同时,还须符合自身固有的特点。教学质量问题的来源,一方面根植于学习者的现实需求和个人意识所形成的综合认识,另一方面来自管理者对教学定位、层次和要求的把握。高延龙、马勇认为,我国成人继续教育改革的步伐还有待加快,当前,其面临成人继续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15][19]。张磊、王松明、梁恩胜指出,成人教育校外教学点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脱离教育本质、理念滞后、违规招生与收费乱、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方面[16][19]。温泉、李怡然、周卉等在《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位的新思考》中指出,成人高等教育在办学指导思想、培养规格与目标、教学内容及服务社会功能等方面滞后于社会发展,教与学质量亟待提升[17][19]。王晓瑜在《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发展问题研究》中指出,当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在于对继续教育意义认识不够,城市的继续教育发展比农村好,等等[18][19]。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加强继续教育立法、树立终身学习观、加强继续教育发展创新等一系列应对措施。研究普遍认为,继续教育学习者对教学要求不够重视、学习主动性不强、而主办高校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与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模式简单,教学相关建设落后,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落后,不能适应学习者的需要,无法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等原因影响到了学历继续教育质量。

因此,不同学者侧重从管理层次和主体性、管理功能、管理时间和内容等角度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探索[4-6],在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进展,但相关的研究仍有待深入。202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通过压实高校的办学主体责任、明确和落实校外教学点的职责、落实落细教育教学环节、完善校外教学点分级管理体制、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等措施全面落实“规范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总体要求。这个通知是新时期指导高校建设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支撑。

(三)关于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及保障的实践

当前,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和保障要求虽然缺乏系统性,但基于关键环节的质量管理举措始终存在各校的办学实践中。比如,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管控,校外教学点建设基础要素、条件要求,教学点备案和年检制度等;来自高校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则更好地体现为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和提升社会影响等服务。

李征(2020)基于教育部对部分高校学习站点的调研情况指出,高校在校外教学点的办学行为中有效落实作为办学主体的地位和责任,不仅有完善的教学点设置与规范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而且能依法规对学习站点的办学资质、招生宣传、学生与教学管理、课程考核及毕业学位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和监控,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教学点做出动态调整[7]。全国性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均开展了校外教学点年度检查或备案工作,但相应的考核制度仍然缺乏,表明当前校外教学点的管理在质量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方面尚处于高校自发阶段,相关行为体现了明显的行业、专业等特色,有关制度和方法的完整性、科学性有待检验。近年来,各地相关校外教学点的管理办法陆续出台,对主办高校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将逐步得到加强。这就要求主办高校要把握好学历继续教育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定位,把相关原则和精神落实到一线教学管理之中。

然而,与此同时,高校教学点专业设置的行业特色、撤点保障机制、专任教师配置比例、课程考核标准以及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7]。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宏观设计,对进一步完善管控与保障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和保障工作应当努力从实践探索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新阶段,不断助力高校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困境

(一)校外教学点设置的制度及市场需求

《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等文件对函授站(校外教学点)的设置进行了制度层面的规范。然而,少量高校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成人高等教育市场化思想的影响,在校外教学点设置的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缺乏树立质量品牌的长远眼光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校外教学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存在滞后效应,不能适应新时代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变化。因此,校外教学点设置的制度及市场需求将长期存在。

(二)校外教学点教学质量难以把控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学历继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实现高校教学辅助功能的重要载体,校外教学点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准入条件较为模糊,校外教学点布局分散的现象难以避免,站点质量也良莠不齐。例如,校外教学点往往与主办高校处在不同城市或地域,相距较远,成为限制高校专任教师参与校外教学点课程授课的重要因素[7]。又如,学生招生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等方面也存在混乱,校外教学点的学生招生质量和教学管理队伍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从理论上而言,继续教育应当主要依托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资源。但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相对短缺,常态化的师资配备机制未能形成,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存在内部师资构成偏差问题[10]。另外,继续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粗放型教学、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不熟悉继续教育特点和规律、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影响或制约了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继续教育在高校发展规划中权重不足

高校聚焦主责主业,其主体在于本科生、研究生教育及科学研究,而继续教育的规模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大学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评估指标,以及大学的社会声誉。因此,即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实现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但在高校战略中往往处于次要地位,不少高校把继续教育作为“创收项目”[9],其人才培养功能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退居其次[8],在高校战略中缺乏长远规划的情况比较普遍,继续教育地位失衡,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势必影响其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四)落实质量管控等管理规范的条件制约

省教育厅、各设区市教育局在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中承担属地监管责任,主办高校则承担办学主体责任。然而,由于高校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例如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上,对继续教育缺乏关注和必要投入,不少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变相追求经济目标,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加上成人高等教育收入有限,难以承担教学管理上的持续建设和投入成本,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存在客观上的制约。在质量管控规范和人才培养存在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职责不明确、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从而造成继续教育教学质量满意度不高的状态,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1]。

三、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及保障体系构建及对策

(一)探索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和保障的理论创新点

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及保障体系建设,从最初的缺乏管控及保障体系到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历程。为了进一步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必要积极探索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和保障的理论创新点,构建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长效机制。这对于提升高校继续教育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应当依据教育部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落实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规定,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与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提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支撑,保障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点源于国家政策要求以及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在充分考虑成人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结合课程特点形成多元化考核体系、强调过程性考核等内容,以此促进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和保障体系的转型升级。例如,在教学管理方面,校外教学点应当积极承担思政教育、教学指导(辅导)、管理工作及监督等活动,对任课教师的教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进行检查和考评,组织教学效果评估;通过统一的教学组织与实施,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校级层面的统(抽)考制度,并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统(抽)考活动;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以专业特色为引领,强化学生教学辅导,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学风和考风。在管理架构设置上,学校则应当以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组成中心管理体系,对学历继续教育相关事务统一归口管理,不断强化校外教学点的规范管理工作,有效保障国家继续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政令的贯彻落实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构建评估准入制度和监督法规体系

在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管控及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应当积极落实主办高校主体责任,构建评估准入制度和相应的监督法规体系。在宏观管理层面明确设站单位和学校需共同树立从严管控思想,依法依规设站建站、接受监督,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成人高等教育的方针和政策。例如,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高等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测评体系、信息反馈机制和相应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结合定期检查评估、动态跟踪等手段,对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的质量予以监督和管理,对管理混乱和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单位应当限期整改,对无法达到要求的单位取消办学资格[9]。通过规范科学的准入制度,既能促进校外教学点健康、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实施高效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另外,还应当不断完善校外教学点自检自查及反馈制度,倡导校外教学点定期对所承担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自我检查,积极配合主办高校和属地教育部门报送工作计划及总结,并办理年审手续,及时向主办高校上报考务和学籍等方面的过程资料,以提高评估准入制度落实的效率和效果。

(三)推进继续教育纳入高校整体考核机制

主办高校应当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全面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学校议事日程中,进一步推进学历继续教育纳入高校整体考核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例如,高校应当积极改变现有的绩效考核和师资管理制度,将教师承担的高校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量、科研成果等纳入学校教学、科研或社会服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7]。

(四)建设校外教学点质量闭环控制系统

主办高校应当建立健全规范化、制度化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继续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各单位应配备专人负责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按照“需求调研——计划确定——组织实施——评估反馈——总结提高”的闭环管理流程,科学高效地实施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6]。积极探索构建以省统考、校统(抽)考、现场督导(听课、考勤等)、电话抽查、师生座谈、问卷调查、毕业论文(答辩)及过程资料等为主要环节的教学点质量闭环控制体系。例如,从评估内容、评估标准及评估办法等方面对相关指标予以细化和量化,不断完善校外教学站的教学督导制度,明晰督导的职责和行为规范,监督教师的公正性。督导组通常应由具有丰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经验的相关专家教授担任,负责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检查、督导和评估等具体工作。借助“教学质量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导师指导及查重制度、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等手段进行辅助补充。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授课时数、教师选派、教材使用、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考试管理、成绩记载、档案管理等方面严格执行学校有关制度,维护学校和校外教学站点办学声誉。

(五)升级基于师资和学生为主体的过程管控系统

师资和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主体。因此,加强或升级基于师资和学生为主体的过程管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师资方面,依据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对相关课程的学年、学期、自学课时、面授课时、教学方式、课程属性等具体要求,从师资库中遴选符合条件、适应学生发展特点的课程任课教师,保证教师的数量与质量[12],促进高校校本部与校外教学点在师资资源共享与管理监控等流程方面的无缝对接,并为其确定相应年级、相应班级、教材选择、教学时间、教学实践时间、考试(考核)时间等课程的教学安排。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地为课程任课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和培训的机会。在学生方面,高校继续教育管理者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籍管理、课程考核与评定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参与权,提升事务管理过程的系统性和高效性。重视对学生需求的分析与研究,为继续教育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13]。以校统(抽)考为重点督导措施,优化考核和评价标准指标,突出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及应用性,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打造多元化教学改进与数字化资源保障平台

随着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新冠疫情对教学方式提出的新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模式急需改进。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和操作规范,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和新技术手段,通过搭建功能强大的线上远程教学、管理平台来开展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建立全面提高管理质量的综合举措,保障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当根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的标准和要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打造各个环节数字化运行及管理模式[14],塑造多元化的教学场景,开展有特色、针对性强、高水平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最大化利用资源,扩大覆盖面。例如,可以采用直播课堂、线上(下)混合式及场景课堂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完善教与学全过程管控和评价反馈机制,不断推动校外教学点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共同推动高校继续教育水平的提升。另外,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应用和数字化教育教学的开展,主办高校还应当积极搭建数字化资源保障平台,切实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开放,通过整合已有教育资源,使得分散的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不断优化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管控及保障体系。

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规范管理的背景下,通过探索高校如何从管理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监管和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管理办法,可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教学点管控办学
水暖工程造价管控的要点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监理管控探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