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2022-11-19徐钢春

渔业现代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水产品水产养殖

莽 琦,徐钢春,朱 健,徐 跑

(1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8;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1)

水产养殖的概念是选育优良水产养殖品种,繁育无疫病苗种,在可控养殖条件下,可循环利用资源的一种科学养殖方式[1-2]。作为渔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养殖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科研成绩和举世瞩目的产业成就。自“十二五”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学研联合攻关的背景下,中国水产养殖在优良品种培育、养殖模式构建、设施装备研发、高效饲料研制和主要病害防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3]。渔业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科技进步推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养殖方式和品种多样化促进产业均衡发展,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健康快速发展的中国水产养殖,不仅缓解了自然资源压力,更是在解决城乡居民吃鱼难、增加优质动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中国食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4-6]。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意义、概述了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当前水产养殖面临的问题、形成了推进水产养殖的重点任务、探讨了助力水产养殖的保障措施,以期为中国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重要意义

1.1 稳定优质蛋白供给,满足全球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

联合国发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7]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7亿,如何生产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消费,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与挑战。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8]报告,预计2030年鱼类总产量将增至2.04亿t,较2018年增长15%,水产养殖占比也将较目前的46%有所提高,2030年人均鱼类消费量预计为21.5 kg。2020年中国水产总产量6 549万t,水产养殖总产量5 224万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79.8%,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人均年占有量37 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9]。与畜禽主养对象产量相比较,2020年猪肉产量(4 113万t)为水产养殖产量78.7%,牛奶产量(3 440万t)则为65.8%,禽蛋产量(2 361万t)仅为45.2%[10]。由此可见,水产养殖在保障城镇居民优质蛋白供给的现实作用与实力充分显现。

1.2 保护水产生物资源,降低天然水域的渔业捕捞强度

从世界渔业发展趋势和中国渔业现实情况来看,天然渔业资源大部分已呈现充分利用或者过度利用的状态[11]。长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长江流域天然捕捞量下降趋势明显,捕捞产量由新中国建立初期占全国淡水捕捞产量的67%和占全国渔业产量的32%下降至 2016 年分别仅占3%和0.1%;目前,实际监测到的鱼类仅有314种,占长江水系历史记载分布鱼类总种数(448种)的70.1%[12-13]。白洋淀以出产优质鱼虾而闻名遐迩,但其鱼类渔业资源也由20世纪50年代最高时的54种减少至2018年的27种。众多代表性水域的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表明依靠天然捕捞资源来供给水产品的生产方式已不可取。伴随人口数量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水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水产品的供应必将紧密依赖于发展水产养殖业[14-15]。蓬勃发展的水产养殖不仅能够生产出优质水产品,更能够有效保护自然水域中渔业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度,维持重点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3 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性产业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水产养殖逐步形成了池塘[16]、稻田[17]、大水面[18]、滩涂[19]、浅海[20]、陆基工厂化[21]和深水网箱[22]等多种养殖模式和资源增殖相结合的多元化发展态势。2016年以来,淡水养殖形成以鱼为主,虾、蟹、鳖等多样化发展;海水养殖由贝藻养殖为主,向鱼、虾、蟹和海珍品养殖全面发展。在“生态环境与品质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趋势下,节水、节地、节能的精细化养殖已然是水产养殖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改造传统池塘养殖,优化陆基工厂化养殖,推广渔农综合种养,规范大水面生态渔业,拓展深远海设施养殖、盐碱水养殖、循环水养殖等诸多养殖模式,掀起了中国水产养殖一次又一次浪潮,形成了“研究开发一个品种、集成一套技术、发展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水产养殖业兼具保障生产和保护生态两大属性,在建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质量安全的高效低碳发展业态的同时,有效发挥水产养殖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生态服务功能,既能够为百姓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又可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丽景色[23]。

1.4 拉动经济平稳增长,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

2020年全国渔业产值13 517.24亿元,淡水养殖产值6 387.15亿元,海水养殖产值3 836.20亿元,总计10 223.35亿元,占渔业产值的75.6%。全国渔民人均纯收入21 837.16元,较2019年度增长3.45%[24]。从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来看,2020 年中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增幅显著,进出口总额达到346.06亿美元,同比下降12.07%;贸易顺差为34.76亿美元,同比增长78.04%[25]。同大农业领域相比较,水产品作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更是为数不多实现贸易顺差的农产品之一。伴随着对优质安全水产品需求的与日俱增,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正逐步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吃得方便”转变。从需求量看,2020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46.39 kg,比全球人均占有量高出一倍,表明中国城乡居民对于水产品消费量较为稳定,且处于世界较高水平[24]。通过养殖方式生产高价值水产品将具有更快的增长需求,成为中国渔业实现稳产保供的首要目标,更是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

2 发展现状

2.1 水产良种培育成效卓越

中国水产育种基础研究与品种创制成果领跑国际,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基因资源发掘利用、育种技术研发及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水产生物基因组、种质创制等研究工作已经走在国际前列。全面开展了水产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系统保存了包括DNA、细胞、精子、标本及活体等实物资源过万种,构建了覆盖中国95%以上水产生物的国家水产种质资源库[26]。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了鲤(Cyprinuscarpio)[27]、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28]、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cephala)[29]、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30]、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31]、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32]、栉孔扇贝(Azumapectenfarreri)[33]、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34]、条斑紫菜(Pyropiayezoensis)[35]等重要养殖经济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阐明了调控生长[36]、免疫[37]、抗逆[38-39]、抗病[40]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获得了性别为代表的重要育种价值基因并应用于实际生产[41-44],建成国际上第一个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45]。截至2021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的水产新品种达到240个,包括:鱼类121 个、贝类 48个、虾蟹类32个、藻类23个、其他类16 个,水产养殖遗传改良率达到52.8%,鲤、鲫(Carassiusauratus)、罗非鱼(Oreochromsmossambcu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海带(Laminariajaponica)、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等众多主养品种实现了更新换代与升级。

2.2 养殖模式构建百花齐放

多元化水产养殖模式创新与实用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建立了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池塘生态工程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渔农综合种养、盐碱水域养殖等一批生态、高效的养殖生产模式。近海养殖生态系统食物产出的关键过程及其可持续机理研究取得长足进步[46],以桑沟湾为代表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获得国际广泛认可[47-50]。标准化、工程化池塘养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快[51-54],一批新型池塘养殖系统不断涌现,如“三池两坝”型[55]、“集装箱+生态池塘”型[56]、池塘圈养型[57]、流水槽-池塘内循环型[58]等,在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的基础上,成为保障水产养殖总产量的主推生产方式。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鱼类行为、生理生态等研究逐步深入,建立了水体调控模型,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59]、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60]、石斑鱼(Epinephelus)[61]、南美洲鳗鲡(Anguillarostrata)[62]、凡纳滨对虾[63]等重要水产养殖经济物种开展了工厂化循环化养殖试验,推广效果良好。探索创建了稻-鱼[64]、稻-虾[65]、稻-蟹[66]等渔农综合种养、“以渔改碱”立体养殖[67]等新模式,推动了宜渔水域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涌现出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渔综合种养[68]、湖北潜江龙湾稻-虾综合种养、甘肃景泰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等典型应用范式,每亩纯收入可以达到水稻单作模式的2.5~5倍。

2.3 设施装备研发稳步深入

池塘养殖生产初步实现机械化,研发了池塘养殖太阳能底质改良机、池塘拉网机械、饲料集中投饲装置、多向流沉淀装置,融合斜管填料、多层式臭氧混合、新型生物滤器等多种功能的水产养殖设备,构建了水质预判模型、溶氧和饲喂精准调控模式等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69],实现了池塘养殖水质调控、尾水生态治理和养殖生产全过程智能管控,在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了氮磷排放量。深远海养殖设施构建取得了良好进展。创制“万吨级”半潜桁架结构德海智能养殖渔场,实现了渔场适应最大台风级别17级,20~100 m水深海域区间养殖。浙江大陈岛海域围栏养殖设施投入生产应用,采用铜合金编织网结合超高强聚乙烯网衣,整体设施强度高、抗风浪性能好、养殖水体宽广,近三年大陈岛围栏养殖大黄鱼市场价格可达120~150元/kg,因高品质而获得了市场广泛认可。在山东莱州湾远海开放海域,建成深远海大型管桩围栏养殖设施与装备,突破了大型养殖围栏钢桩防腐处理、海上打桩精准定位等关键技术,养殖水体达到16万m3,年可养殖优质海水鱼1 600~2 000 t。全球首艘10万t级大型养殖工船开展了总体方案设计和经济技术评价,现已建造完成出坞下水[70],进行了3 000吨级“国信101号”中试船养殖大黄鱼船载舱养试验,可有效规避近海养殖污染与远海养殖风险。研发改进了扇贝苗分级计数装置、连续海带夹苗机、牡蛎采苗串自动化生产装置和起捕设备,提升了近海养殖机械化、轻简化和工程化水平,大幅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2.4 饲料、疫苗开发取得突破

水产饲料精准营养与综合利用的研发水平逐步提高,推动饲料产业迅速发展。构建了草鱼、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军曹鱼(Rachycentroncanadum)、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等10余个物种,3个生长阶段对应于38种营养成分的生物利用率数据库。在原料预处理(如发酵菌种筛选、植物蛋白源复合发酵、酶处理等)、饲料配方营养平衡(如氨基酸平衡、能量平衡等)、添加剂(营养添加剂、诱食剂、外源酶添加剂等)等方面进展良好,提高了廉价饲料原料的生物利用率[71-73]。水产品品质营养调控研究展开,集中在饲料营养(蛋白、脂肪、能量等)与养殖产品的体色、营养成分、质地特性、口感风味、有毒有害物质积累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了主要鱼类产品的品质评价规范,提出了主要品质指标的营养学调控技术[74-75]。水产病害防控和健康管理理念逐步形成,研发了一系列有效防控疾病的生物制品,如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淡水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76],海水鱼类迟钝爱德华氏菌减毒活疫苗已经获得新兽药证书;若干有重大影响的病原如鱼类虹彩病毒[77]、罗非鱼链球菌[78]及海水鱼类弧菌病[79]的保护性抗原发掘及疫苗研制取得阶段性进展,草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赤皮病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大菱鲆鳗弧菌灭活疫苗和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核酸疫苗获得了农业农村部相关批件,向产业应用又迈进一步。

3 面临问题

3.1 水产育种效能需要提升

水产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和研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已有的种质保存工作较为零散、缺乏系统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种类和数量不多,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系统评价范围和规模还不广,表型和基因型联合数据库尚未建立[80]。育种技术原始创新能力还需加强,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不够深入,有育种利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不多,由中国自主研发的水产实用性育种技术较少,鳗鲡为代表的高经济价值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尚未突破。新品种“良种不良”的现象依然存在,已有新品种主要以生长性状为主,具有复合性状的新品种相对较少,良种覆盖率偏低,对产业的贡献率平均为 25%左右,不能有效发挥新品种的“芯片”功能[81-82]。专业化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平台相对缺乏,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创新中心较少,推动种业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显著。

3.2 高效养殖模式需要升级

标志性的池塘养殖面临水环境保护、品质保障与生产方式转变等诸多压力,养殖的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普遍不够,养殖生产方式简单粗放,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种质种苗生产良种化、规模化程度不够,大规格优质苗种供给能力明显不足。海水养殖整体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已有养殖高度集中于20 m等深线以内近岸海域和滩涂,密度高、强度大,可供开发的海岸线后备资源不足。中国拥有丰富的深远海宜养海域,尤其是南海海域,海况条件、可养空间和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大型养殖平台和抗风浪网箱养殖模式发展,虽然已有部分智能养殖设施与装备在产业中进行示范应用,但利用的空间范围占整个海域比例还很低。盐碱和稻田水域面积广阔,但宜渔空间开发不足,需要强化适养宜养种类的筛选,攻克养殖技术瓶颈,建立支撑乡村振兴的典型模式,扩展宜渔水域利用途径和空间。

3.3 营养病防研究需要强化

大宗养殖品种由于产品市场价格低,饲料原料价格高,且主要蛋白源如豆粕依赖进口,因此,在饲料配方中使用了大量的廉价原料,导致国内的水产配合饲料存在饲料系数高、饲料转化效率低、营养元素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名特优水产养殖种类营养标准缺乏,养殖过程仍然依靠大量鱼粉甚至鲜杂鱼,饲料适口性差、配方设计不精准、饲料效率不高、高比例替代鱼粉鱼油等关键技术问题还未解决。水产疫病发生普遍,对虾白斑病、海水鱼弧菌病、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等危害严重。在水产养殖种类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等基础理论研究领域较为薄弱,高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较晚,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延伸性。水产疫苗研究起步晚,水产疫苗和生物制剂申报手续烦琐、审批周期长,水产疫苗的商品化进程缓慢、疫苗制剂的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推广应用力度需要提升。

3.4 养殖产品质量需要注重

目前,水产品养殖生产时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这是由于市场越来越重视养殖产品的品质。片面追求产量,容易导致养殖产品出现口感差,有土腥味、藻腥味等。此外,养殖产品色泽、肌肉品质、营养价值、风味等也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如何让养殖产品的品质与人们所谓的“野生”味道相接近,是水产科研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除了品质以外,水产品质量安全也备受关注,“多宝鱼药残事件”对于大菱鲆养殖产业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扭转消费者对于类似事情的认识。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来源于点源或者面源的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严重影响环境,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食物链在水产养殖产品中积累[83]。此外,水产饲料原料中的汞、镉、铅等重金属,棉酚、霉菌毒素、农药等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饲料蓄积水产动物体内,造成食品安全存在隐患[84]。

4 重点任务

4.1 种质资源保藏与育种技术研发

完善水产种质资源保藏体系,建设好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谋划好国家淡水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推进各海区流域种质资源布局,做好黄渤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区分库,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等流域分库建设,强化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藏、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夯实品种培育理论基础研究,发掘主要水产养殖生物基因资源,解析品质、抗逆、抗病、生长和繁殖等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制,筛选能够真正应用于育种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和相关标记。推动水产生物表型组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典型水产生物表型的高通量、高分辨、多尺度实时动态精准分析。优化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控育种等常规育种技术,开展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合成生物等为着力点的前沿育种技术创新,建立现代高效水产育种技术体系,提升育种效率和精度。

4.2 目标性状改良与重大品种培育

水产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研究,除了关注生长、抗病、抗逆等保障水产品稳定产出的性状外,还要更多关注符合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和环境需求的性状。如改变传统饮食方式的性状,像肌间刺数目少、可食用面积大、易于进行加工等品质性状;能够引导消费习惯的性状,像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nobilis)的鱼头占体长比例高,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的软壳和方便剥离;提升产品终端价值的性状,如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的大规格和整齐度,红鳍东方鲀(Takifugurubripes)的全雄性。重点培育优质、抗病、抗逆、速生、高饲料转化率等具有广适性的突破性新品种,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增产贡献率和市场占有率;培育专用型的特色养殖品种,适合于深远海养殖工船、离岸深水抗风浪网箱、渔农综合种养等特定模式,发挥专用型品种的经济性状优势。

4.3 生产方式优化与传统模式升级

突破池塘养殖系统构建、养殖容量、投喂策略、水质调控、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精准化管理等关键技术,构建主要养殖品种池塘高效智慧养殖升级模式;开展渔农系统资源配置、物质能量循环、环境修复工程化技术、污染物排放与资源化利用等,盐碱水环境改良、耐盐碱品种筛选、排碱与土壤修复等相关研究,建立渔农生态种养与以渔治碱养殖等绿色生产模式。研究全封闭循环水养殖鱼类行为、生理生态与物质能量转换利用模式,研发养殖环境工程化构建、自动化控制、生产标准化等技术,打造订单化生产的水产苗种繁育和名优品种养殖工厂,建立拥有高集约化和排放可控等特点的陆基工厂化智能养殖方式。研究滩涂生态农牧化空间功能优化,耐盐植物规模化种植和动物养殖,生境改良和贝-藻综合增殖等相关技术,开发标准化的浅海筏式和底播增养殖实用技术,形成浅海滩涂清洁高效生产模式。

4.4 养殖设施研制与大型装备创建

研制池塘高效节能水质调控、集中投饲、鱼类起捕、分级及疫苗注射等新型养殖生产和作业设备,筏式养殖贝藻类生态工程化养殖与采收装备,浅海底播增养殖动物机械播苗和智能采捕等设施,提高主养品种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显著降低劳动力强度。突破水动力分析、结构安全、模块化设计、升降控制、海上固泊等关键技术,研发具备台风主动性避险和运行姿态自动调整的智能养殖渔场,研发信息感知与传输设备、自动投喂决策系统、水下清洗机器人、高效清洁能源系统,构建智能化养殖过程管理系统控制中心,增强智能化养殖操控能力和管控水平。开展大型养殖工船功能、结构、水动力学分析研究,建立深远海适渔性舱养系统,研制鱼类行为监测与生物量智能识别、灯诱聚鱼与真空泵吸起捕、养殖全过程自动化管控等核心配套装备,实现深远海集约化、工业化养殖。

4.5 高效饲料开发与病害精准防控

升级以生长指标为主体构建的水产动物营养需求数据库,纳入品质和安全等相关需求的数据;筛选养殖动物新型高效非粮营养源,研发新型营养源的有毒有害物质消减技术;开发促进营养物质高效利用和养殖动物健康的功能性添加剂;研究养殖动物营养需求和投喂策略精准调控技术,养殖动物品质和质量安全的饲料营养调控技术;开发新型营养源在高效配合饲料中的替代利用技术,研制水产养殖动物全价高效配合饲料。建立水产动物疾病的精准即时智能化诊断技术和监测预警网络,构建防病性能监测系统;针对主养品种病原性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水产动物主要疾病,研制新型安全高效的疫苗、佐剂、免疫增强剂及中草药等抗病生物制剂,提高免疫效率和保护周期;研发水产养殖环境生物调控等生态防控技术与安全评价技术体系,降低重大疫病发生范围和频率。

4.6 质量安全分析与追溯体系构建

开发水产品中主要污染物高灵敏新型分离材料构建、高通量精准定量未知危害物筛查及快速检测、典型污染物自动化前处理等技术;开展重点品种关键安全风险因子基础及指纹图谱库开发、水产品中危害因子形成规律及调控机制,重点水产品中关键危害物毒理学评价及复合污染评估等研究,摸清中国不同水产品特征风险因子的潜在来源途径,针对性提出不同区域、产品的优控危害因子名单,建立中国水产品安全风险区域性管控技术。研究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构建覆盖全过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技术体系;围绕水产品全产业链,进行重点水产品产地环境、企业管理、质量安全等重要信息采集,研究基于区块链的编码、标识以及信息的获取、传输和管理技术,建立水产品标志识别和信息查询的溯源系统,形成准确可靠、运行高效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5 发展建议

5.1 做好科技创新整体布局,形成发展源动力

强化水产养殖科技自立自强,优化完善水产养殖技术创新体系。锚定水产养殖研究领域涵盖的重大优良品种选育、高效智渔工厂构建、增值质保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支撑水产养殖现代化的重点专项,开展全链条式科学技术创新,加强水产养殖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推动水产养殖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以技术创新支撑产业链条变革,强化产前技术、优化产中技术、拓展产后技术,有效提升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科技硬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

5.2 做实研发平台基地建设,提高成果转化率

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对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平台和示范基地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水产养殖领域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种质资源保存基地、产业化应用示范基地等各级各类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将研究、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渔业产业技术体系覆盖面,加速品种、技术、模式、装备、疫病、饲料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的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发挥新型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体系作用,扩展技术培训、病害防治、用药指导等公益性服务,提升科研支撑能力,带动水产养殖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5.3 做优政策法规体系保障,营造良性软环境

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协调发展。加大水产育种、生态养殖、营养饲料、病害防治、渔业装备等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法律法规制定,加快水产养殖产业发展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修)订;构建水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科学规划渔业水域利用空间;完善水产养殖基本水域滩涂保护制度等配套政策,探索建立“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渔村渔民”的推广模式,将分散的研发力量纳入现代水产养殖业发展体系中,积极培育水产养殖新型经营主体,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5.4 做精区域典型样板打造,发挥示范新功效

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汇交各类优势资源,聚焦水产养殖主产区域的重要渔业省份与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一体化协同攻关机制,实行上下游一体化研究。坚持产业导向、面向市场需求,通过科研任务牵引、重大项目支撑、研究力量互补,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突破,推动研究力量与市场主体紧密协作,建立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区域示范推广典型生产模式,促进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攻关,实现创新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解决以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脱节、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存在的突出问题。

猜你喜欢

水产品水产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