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和解决”读后续写教学探究
2022-11-18季梦婷
季梦婷
【摘 要】读后续写是新高考题型,集阅读和写作于一体,产生协同效应和促学作用。“冲突和解决”模式的读后续写是其中一种,但是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原文的故事情节,造成偏题和情节混乱。本文以2022年南通7市二模联考的续写为例,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对这一类续写进行实践探索,提出夯实语言基础、合理创设情节、协同人物情感等建议,以期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关键词】“冲突和解决”;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一、新高考下读后续写题型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反思和再现个人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与创新的能力。读后续写这一题型结合“读”和“写”,要求学生先阅读原文后输出情节和语言,兼顾协同效应,是一种创造性模仿。在江苏省的新高考改革中,写作题型由话题作文转向读后续写,它要求读后续写提供一篇350词的短文,根据所给情节续写一篇150词左右的文章。这一题型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模仿和创造有机结合,通过应用实践和创新迁移,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多元思维发展。但是,江苏考生面对这一新题型有明显的写作困难,特别是在冒险类或者“冲突和解决”模式的续写中存在情节混乱、审题偏差等问题。本文将以2022年南通7市二模联考(以下简称“南通二模”)为例,探讨“冲突和解决”模式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二、学生在南通二模读后续写中存在的问题
当南通二模落下帷幕,我校就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读后续写,全校英语教师进行二次批阅。经过教师的批阅和分析,我校平均分为15.09分,主要存在三类问题。
(一)英语词汇基础薄弱,导致审题偏差
从语言知识角度分析,一是学生因词汇量匮乏,不能准确理解原文所表达的精准意思以致未能和起始段落合理衔接。二是因为对多义词的理解有误和语法句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导致续写全盘皆输。例如,第一段所给首句:“But then he noticed Sid, strangely still in the river.”很多学生没有理解 “still”的意思,误认为Sid“还,仍然”在水里玩,不相信主人公Chet的话,后面故事就全跑偏了。在此处学生未能联系 “strangely”这个副词来推断出 “still”的意思为“静止的,不动的”,最后未能得出Sid受到了惊吓的结论。
(二)故事缺乏叙事视角,导致情节混乱
从语篇类型来分析,本文是一篇脱险类记叙文,文中人物众多,涉及四个朋友,学生在人物多的情况下就开始手忙脚乱交代不清楚。在南通二模续写中,学生写作跳跃感太强,一会儿写水里的人,一会儿人又上岸了。这样的叙事角度导致整篇文章的情节过于混乱。由于抓不到主线,有些学生写作思路紊乱,甚至在关注一个人物后,忘记了其他人物的存在和他们在故事中的使命。例如,第二段所给首句:“Before he had a chance to think,Chet was in the water,leaving Monty and Dewey on the dock. ”有些学生会在第一段中忘记交代Monty和Dewey已经上岸了。
(三)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导致故事失真
以主题语境来分析,本文的主题语境是“人与自然”,因此,在续写过程中应体现相应的主题和深层次的意义内涵。但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出现套用适用于“人与社会”的“万能句”,以及在结尾部分套用其他主题的作文结尾进行主旨升华。本文就是一个“冲突和解决”模式的历险故事,不必刻意去搬一些句式和特定人生哲理或者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否则会使整篇文章失去原汁原味。
三、“冲突和解决”模式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一)夯实语言知识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生要想真正提高英语能力,可以每天增加一些新鲜语言的输入,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从而提升英语的语感。学生的语言知识不足,会导致读后续写偏离主题和枯燥无味。“冲突和解决”模式的读后续写更强调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夯实学生的词汇知识、语法结构和语用知识。
1.词汇就像是英语王国的砖,没有砖就造不出宏伟的建筑物,也就学不好英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高中阶段的3 500个词汇之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的词块意识,提高运用词汇的精确度,特别是在一词多义、同义词替代这两块帮助他们完善知识体系。很多学生在南通二模续写中写偏题,就是因为对“still”一词的理解产生了偏差。例如,在这篇南通二模续写原文中的might一词,学生一般都只知道“可能”的意思,但在“Chet dived toward that shore, pounding through the water and kicking with all his might. ”这句话中,might是名词,翻译为“强大力量”。例如,在这篇续写标题中的escape一词,除了要掌握“逃脱”的意思,还应掌握其他词义,如“Her name escaped me. ”译文为:我忘记了她的名字。这些熟詞生义通常就是学生容易产生理解偏差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化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2.语法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备受争议,但是在一些成功的英文故事和教材文本中也不乏“grammar-focused”的写作方法。此外,研究表明,语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精通度和准确性,并能够对句法进行内化。因此,在原文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语言支架,让学生在语言风格方面做到一致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原文句子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如非谓语、倒装句、强调句、虚拟语气和三联动等。续写文章中这些语法结构的句子不仅能够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能使整个文章丰满起来,在做到和原文风格一致的同时,增加了续写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例如,(1)The shark was closer to the surface now, its black eyes almost glowing.(2)When hauled out of water,the breathless Chet was greeted with tons of thanks from his regretful friends.
(二)合理创设情节
情节是读后续写的魂,合理的思路非常重要。先有情节,后有表达,偏题的故事,无表达可言。情节是读后续写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发散逻辑性思维,才能进行合理的续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探索原文的情节发展和走向,进行大胆合理的推测,同时要兼顾好协同效应。“冲突和解决”模式的读后续写更要求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不然就是一篇偏题荒诞的文章。
1.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5W1H,即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在处理“冲突和解决”模式的文本时,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取文章的主要信息,精准把握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比如,在这篇南通二模续写的文本分析时,教师可以利用表格呈现六要素。
2.在分析“冲突和解决”模式的文本时,教师可以借助时间曲线、故事线或其他的思维导图来助推情节的发展。这些图片的呈现有利于学生对故事的发展有图像感和可视化,从而可以更好地预测和规划续写部分的情节走向。例如,南通二模续写中也有清晰的故事线,如下图
3.在推导“冲突和解决”模式的续写情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一些情节策略,如呼应、倒推、关键词和因果关系等。教师借助因果关系向学生提出一些以why开头的问题,进而在构思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也可以根据段首句来倒推前文的情节。在南通二模续写中,续写部分第二段的段首句为 “Before he had a chance to think,Chet was in the water,leaving Monty and Dewey on the dock.”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Chet现在下水去救人,说明前文的Sid还被困在水中;Monty and Dewey on the dock可以推导出第一段里Monty和Dewey已经游上岸来了。
(三)协同人物情感
情感体验是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可以促使学生真正读懂文本并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从而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创作出逻辑自洽、前后呼应的续写作品。“冲突和解决”模式中的读后续写一般情感非常豐富和强烈,并带有急转弯似的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一类续写时,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情感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在续写中注意与之协同。
1.显性情感因素。显性情感常常反映在语句和单词的字面意思中,如一些表示情感的形容词、名词,或是一些充满感情色彩的对话。例如,在南通二模续写的原文第一句“A feeling of terror came over ten-year-old Chet Roscow”中,“terror”一词直接体现了Chet面对鲨鱼时的极度恐惧。因此,在后面的续写过程中也可以选用一些相似的表达来体现主要人物对鲨鱼的恐惧之情。
2.隐性情感因素。隐性情感常常反映在神态、动作和环境等细节描写中。在续写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迁移一些语文上的写作手法,如环境描写中的“乐景衬哀情”。再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描写使原文和续写部分形成反差。例如,南通二模续写的原文利用“lifted himself up”“took a running leap”和“jumped into”一系列动词词组来体现人物Sid的傲慢自大,那么在鲨鱼来袭后,学生可在续写部分使用一些相反的动词词汇来体现Sid的受惊过度和
无能。
四、结束语
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能够反映高中生英语的综合能力,它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关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冲突和解决”模式的读后续写属于读后续写语篇类型中的一种,对此学生常常偏题或者无话可写,教师应在续写课和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使用一些策略指导学生,使其能够输出高质量的续写作品。一是通过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为续写搭建牢固的语言支架;二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合理创设情节;三是利用好外部冲突放大内心情感和加强环境描写,协同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
【参考文献】
[1]陈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型分析与教学研究——以2021年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英语卷读后续写为例[J].英语教师,2021(14):80-84.
[2]贺佳欣.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探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2):44-48.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5-39.
[4]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