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2-11-18邹超生

职业 2022年19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策略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迁移能力不足的原因,以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为例,提出基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平台——蓝墨云班课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创设学习情境、精心准备线上教学资源、综合运用多元评价方式。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学习迁移能力 策略

课 题:本文系广西技工教育“十三五”期间第二批科研课题“依托蓝墨云班课提升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研究——以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为例”(课题编号:2019JGY54)的研究成果。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与社会规则的学习中,是学生学习联结的关键环节。在技工教育中,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的学习迁移能力,是技工院校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也是检验学校教育是否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依托教育信息化技术平台——蓝墨云班课开展技工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功能,促进教师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实现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评价作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并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一、技工院校学生学习迁移能力不强的原因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因生源不同,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薄弱、自信心不足等问题。他们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讲解,不能自发、有意识地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和建构学科知识体系,严重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不相适应

大多数技工院校学生初中或高中毕业直接进入技工院校学习技能,很少接受过正规的职业启蒙教育,从未接触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作,对现代企业和职业严重缺乏认知,对所学专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停留在教師讲授、书本介绍和个人想象中,没有亲身到现实的企业、职业岗位上进行实践体验,所学知识无法内化构建与实际相适应的知识体系。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学生脱离职业实际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存在较为主观、盲从的问题,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运用学习迁移的效果不佳。

(三)知识迁移渠道相对单一

技工院校教学仍处于改革探索期,学生受理论课学不懂、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与方式单一、课堂教学缺少外延等因素影响,其知识迁移主要依靠预习与复习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引导和作业反馈,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迁移的方式较少、渠道单一,缺乏具有形象性、情境性和联想性的学习迁移载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迁移浅表化、形式化。

二、教育信息化技术平台——蓝墨云班课的功能

在“互联网+教育”的教育信息化时代,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一款教育信息化技术平台——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服务平台,利用手机组织教学,能实现课堂内外信息即时互动的App。

此款App在手机、电脑上操作简单,可供教师、学生免费使用、免费升级,可视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该平台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教学平台与移动社交媒介,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为教与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功能丰富,具有教学资源、班课通知、点名签到、头脑风暴、讨论答疑、课堂表现、投票问卷、小组评价、计时测试、作业任务等诸多教学功能。教师在课前可以上传课件、视频、微课、文本资料等教学资源和链接网络教学资源;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设计组织开展点名签到、即时提问、在线讨论、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互动活动;课后通过在线提交作业、学习测验等功能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多元评价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表现。

运用蓝墨云班课开展教学,丰富了学科教学的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教育信息化技术对提升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作用

(一)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手机是学生喜欢使用的通信工具,学生乐于接受装载在手机里的蓝墨云班课App,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运用蓝墨云班课开展教学,促使教师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在课前通过发布教学资源、布置学习任务和课后组织学习测试、完成作业,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利于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相联结,构建新的学科知识体系。蓝墨云班课便捷的操作功能和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使得学生能即刻开展在线交流讨论和分享学习资源等,拓宽了学习途径,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迁移能力,从而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学习

蓝墨云班课具有随时、随地和随身学习功能,让学生有更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

依托蓝墨云班课的教学资源发布、班课通知、活动创建和课堂表现等可视化功能,教师在课前通过上传发布教学资源、创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任务,课后进行学习测试和布置实践任务,学生可以结合学习情境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自主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联系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与新知识的学习有效衔接,形成知识迁移习惯,进而增强知学习移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迁移

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资源发布、班课通知、讨论答疑等功能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发布的教学资源、完成有关学习任务,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联结新知识。

学生通过讨论区提问题、答问题,开展新旧知识互动性学习讨论,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结,产生学习迁移,形成学习迁移习惯。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的课堂表现功能开展实时互动和交互评价,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开展学习迁移;利用头脑风暴、课堂测验等功能引导学生基于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联结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产生和发展学习迁移,增强主动学习的动机。

四、基于教育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迁移主动性

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后续学习产生正向影响。学生只有主动学习,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更加牢固,基于牢固的已学知识体系联结新学知识才能形成学习迁移。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做好课前任务设计与教学资源发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设课中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点间的联结关系;运用好课后作业与实践任务,增强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联结新旧知识的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主动迁移意识。教师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学生乐于参与的授课方式,结合教材知识点创建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运用鲜活实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到与已有经验的切合点,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迁移和认识深化,提高学生学习迁移的主动性。教师要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功能,及时捕捉和搜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信息,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形成稳固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习迁移更加容易产生与发展。

(二)科学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迁移效率

学习迁移能力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学习情境的多样性是提高迁移效率的重要手段。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创建贴近学生专业发展、生活实际和情感意愿的学习情境,以生活化的例证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知识和问题通过情景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查阅数据、资料,师生、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知识点上,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让学生基于已学知识对新学知识进行联想,产生积极的学习迁移。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结论,将感受、结论与知识点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点的理解、迁移和记忆,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实现知识的迁移。

例如,“職业发展环境分析”这个知识点,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师可以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职业目标录制校企合作单位生产一线岗位工作标准和工作实景,播放相关专业的职业发展状况新闻和相关行业专家的职业发展分析报告视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就业方向体验情境,然后通过蓝墨云班课的班课通知功能让学生在网络上查阅所学专业职业发展现状、趋势;通过讨论答疑功能组织学生结合教学资源进行职业发展环境分析讨论,通过教师的线上引导让学生将情境体验结论与知识点相联结,分析自己的职业发展环境状况与趋势,形成固定的分析结论,逐渐积累学习迁移经验,从而提升学习迁移能力。

(三)精心准备教学资源,增强学习迁移的效能

教学资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在课前制作好教学设计、课件、微课视频、教学短片、学习任务要求和课堂练习等教学资源,将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在蓝墨云班课的“资源库”中发布,引导学生在课前结合已学知识开展课前学习,增强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使学生顺利实现学习的迁移,保持持久的学习动机。

在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小组任务、讨论答疑、学习测试等课前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已学知识与新学知识联结的切入点,借助已学知识获取新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迁移,提高学习迁移的主动性。例如,在“制定职业目标实施措施”教学中,教师可预先录制微课、链接慕课、制作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将其发布到蓝墨云班课的“资源库”中,通过班课通知功能要求学生课前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学习,明确本次课程学习任务与目标,然后通过小组任务功能要求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制定切合实际且可操作的实施措施;学生联系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对职业目标、阶段目标等已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在学习迁移中制定更贴近学生职业目标和生活实际的实施措施。课后,教师发布“学习测试”和“项目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限内提交文档、视频、图片等不同形式的作业,以有效增强学生横向学习迁移能力。

(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蓝墨云班课的互动式评价功能把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量化到评价中。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等教学环节中,要采用教师、同学、自己和小组集体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任务、调查结果、课堂测试、活动表现和作业作品等进行及时评价,让学生在可视化的评价结果中将评价信息与学习信息相联结,反思自己学习的成果,对新学知识形成更加牢靠的记忆,构建稳固的学科知识体系。

同时,通过多元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学习的优势和不足,增强自我认知,增强自信,逐渐感知学习迁移能力的重要性,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主动学习迁移的习惯,提高学习迁移能力。

例如,在“自我分析——个人优点与不足”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看到的往往是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不足缺少深入分析。依托蓝墨云班课开展教学,教师可利用作业功能,让学生先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利用相互评价、小组评价功能,让学生的小组组员、好朋友、教师和舍友等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学生结合多元评价结果再次全面客观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不断反思中弥补自我分析不全面、不客观的缺陷,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同时,教师要及时对教学活动中做得好、表现好的学生进行点评和表扬,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五、小结

教育信息化技术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中,充分利用蓝墨云班课的信息化技术和丰富的教学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学习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动力,能有效增强技工院校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迁移,提升学习迁移能力,促使学生在持续的学习迁移中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照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2]邹超生.依托蓝墨云班课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J].广西教育,2020(6).

(作者单位:广西轻工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