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朗读教学实践

2022-11-18范璐嘉

文理导航 2022年36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朗读教学实践

范璐嘉

【摘  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朗读教学能提高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感悟文本内涵,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怎么让学生想读、读好?如何发挥朗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核心素养背景下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朗读;教学实践

一、指导有法,以“练”提升学生朗读水平

朗读,是学生走进文字,用声音表达情感的过程。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阅历不深,朗读经验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多加引导,通过科学有效的“练”,促进学生的“读”。

(一)理解文本,加深感悟

理解是“读好”的基础。学生之所以读不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是因为没有理解文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课文,品析文字,通过链接背景或拓展资料等方式,深刻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朗读,以此加深感悟,收获情感体验。以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为例,由于作者创作的时间较久远,处在和平年代的小学生很难理解伟人毛泽东当时的内心世界。课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上网、阅读书籍等方式收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相关資料,在课堂上进行资料分享,教师再对资料进行补充。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毛泽东的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伟人痛失爱子的心情以及在人民、国家、民族大义面前的伟人胸怀。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到了伟人的丧子之痛,更感受到了毛泽东的伟大,这样的朗读才是有效的。

(二)渗透方法,丰富情感

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读出丰富的情感,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渗透朗读技巧指导,但也要防止进行生硬、机械的朗读训练,朗读指导应该注意方法,要做到科学高效。在朗读中,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是读轻读重还是读快读慢?哪里需要停顿?该读出怎样的情感?……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有效渗透朗读技巧,加强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情感,提高朗读水平。以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匆匆》为例,文章借助“燕子”“杨柳”“桃花”等事物表达对时光消逝的惆怅,作品基调应该是惆怅、焦虑,语速要缓慢,声音要低沉。朗读训练中,在把握好基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八千多”“头涔涔”“泪潸潸”等词语,通过拉长音和重读读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如果学生不懂得朗读技巧,再丰富的情感不知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朗读也会变得没有感染力。

(三)加强训练,培养语感

朗读不是机械的训练,而应该贯穿整堂课。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朗读,多运用,多实践,在读中思考,在读中体会。学生在科学的朗读训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取长补短,日积月累,形成语感。如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在导入新课后,第一层次的朗读先引导学生把字音读正确,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读好停顿;第二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插图等了解文言文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第三层次的朗读是在体会王戎的智慧后,读出对主人公的敬佩之情,最后熟读成诵,每一次的读,目的不同,效果不同。在课堂上,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渐增强。

二、注重创新,用“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朗读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认真备课,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创新,使学生的朗读变得更加主动,让学生快乐地“读”。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朗读训练最重要的就是入情入境。在朗读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唤起情感,营造氛围,在入情入境地朗读中感悟文本内涵。如教授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你就是克莱芒,在座的人就是被救起的战友和乘客。看着即将赴难的英雄船长,我们的心在颤抖。教师引导学生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此时,你有什么话想要对哈尔威船长说呢?通过环境的渲染,学生身临其境,他们纷纷表达出对船长的感谢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崇敬,带着崇敬之情再次读出感受。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哈尔威船长身上的宝贵精神。同时,激发了他们学习美好品质的

决心。

(二)发挥想象,提升思维

朗读的过程充满着无限的想象,想象能激起学生的思考,丰富学生的语言。因此,在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再读出画面。如教授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时,学生读完课文简单地理解了呢喃一词后,教师引导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在读呢喃细语时,老师仿佛听到了微风在跟柳树说悄悄话,那声音轻轻柔柔的。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语给了你不一样的感受,你能试着把你想到的画面和大家分享吗?记得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完后想着这样的画面,再读一读。学生在朗读想象中丰富了语言,提升了思维。同时,感受到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角色迁移,加深理解

朗读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但有部分学生不愿意开口读,朗读的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体特点,选择学生喜欢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愿意朗读,如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进入角色,主动地“读”,快乐地“读”。以统编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咕咚》为例,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戴上兔子、猴子、野牛、大象等头饰,加上合适的动作,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为了更好地演好角色,学生会思考角色的心情,想象角色的动作,这些信息都需要借助文本,他们会主动地揣摩文字,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表演。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体会到了朗读带来的快乐,将课文读得生动有趣。有了这些表演,学生在积极、轻松的氛围下学习,体验朗读的乐趣。

(四)链接生活,激活体验

教学活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离开了现实生活,教学活动也就成为“无根之源”了。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的特点,也离不开生活。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将这样的体验带入朗读中,读出真情实感。如在教授统编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小毛虫》时,学生不理解什么是“九牛二虎之力”,在简单的解释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也让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呢?学生畅所欲言。他们通过连接生活,知道了词语的意思,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感受到了小毛虫的艰难,激活了学生的体验。

三、多元评价,以“评”增强学生朗读信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及时对学生的朗读做出相应的评价,评价应该以激励为主,肯定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议,以此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增强学生朗读信心,达到“教—学—评”一体化。

(一)评价主体多元

在朗读中,要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师要给予学生更适合、更专业、更明确的评价,在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外,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评价,使学生明确不足,并积极改正。此外,学生之间的互评也很重要,在互评中,学生学会了倾听和思考,他們能对照自己,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当然,在朗读教学中,还需要学生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使朗读更加主动。比如教学统编教科书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时,学生朗读完春天的黎明时,教师可以及时发问:“你对自己刚才的朗读满意吗?”学生如果能发现问题,可以让学生再读一遍,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问题,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点评:“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能给他提点意见吗?”在互评中,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在互帮互助中提高朗读能力。最后,教师及时补充评价。这样,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自主性,他们会更愿意参与到朗读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评价语言具体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时,一定要注意评价语言切记空泛,避免使用“读得很好”“读得很棒”等,评价要具体,指出好在哪。同时,教师不能一味地点赞,要准确地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让学生知道不足,并加以改正。如统编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火烧云》,在学生读完描写火烧云颜色的相关部分后,教师评价:“你把‘一会儿读得很快,老师仿佛感受到了火烧云变化极快。”再如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上册《观潮》,在学生读完潮来时的片段后,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好像只看到了一些浪花,谁能用朗读,让老师看到这横贯江面的浪潮呢?”“老师发现你把‘飞奔‘颤动等动词读得特别重,老师感受到了浪潮横贯江面的气势。”……评价不是机械的评价,而是要根据学生朗读的细节展开评价,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朗读方向,激发朗读热情,提高朗读水平。

(三)评价方法新颖

教师的评价方式不只有语言评价,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新颖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使他们树立朗读的信心。比如可以通过星级评价和评选“朗读之星”“小小朗读家”等。以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为例,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朗读评价表:做到把字音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得一颗星;能把句子的停顿读好得一颗星;能读出树和喜鹊的快乐得一颗星;能加上动作、表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得一颗星。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自己试着朗读,在评价环节借助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新颖、有趣,学生朗读有了参照,而不是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同学通过对比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学生对朗读有了明确的方向,体验到了朗读的乐趣,同时树立朗读的信心。

总之,核心素养下,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结合教学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创造多种机会,通过形式多样地“读”,充分发挥朗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同时,关注朗读评价,在科学有效的朗读训练中,让学生想读,并且能读好,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朗读课堂。

【参考文献】

[1]乔丽华.语言艺术的魅力:朗诵技能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107.

[2]魏和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74-75.

[3]秦基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A].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C],2020:5.

[4]黄智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考周刊,2021(31):21-22.

[5]王建坤.让学生在阅读中绽放精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成长,2021(3):77.

[6]毕微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9(1):170.

[7]任雪.“感受文字的心跳聆听声音的韵律”——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五彩石”[J].语文课内外,2019(34):248.

[8]戴喜春.以读为本奏好语文教学的主旋律——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技巧[J].东西南北:教育,2020(19):3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核心素养下朗读教学法的体系建构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编号:MJYKT2021-057)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朗读教学实践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