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稞杂粮锅巴的研制

2022-11-18孟胜亚张文会

农产品加工 2022年20期
关键词:锅巴玉米粉小苏打

孟胜亚,张文会,周 莹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农产品开发与食品科学研究所,西藏拉萨 850000)

锅巴是目前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传统小吃,口感松脆,开袋即食,既可作为休闲食品,又可成为餐桌佳肴[1-3],适合采用炸、烧、煮、烹等方法。也可作为辅料,与多种原料烹调菜肴,其口味香脆,美味适口[4]。现市售锅巴在采用原料和营养价值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大多都以大米、小米等为主要原料生产[5-6],除了提供一般的脂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外,再无其他特殊功能[7]。

青稞是青藏高原地区的传统主粮,也是全国栽种面积最广的小宗粮食作物之一,在藏区居民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科研深入和产业发展,青稞更多的营养健康功能和应用潜力被发掘出来[8]。青稞是藏民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富含β-葡聚糖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营养均衡,是一种优质健康的食品原料。青稞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等特点,因而可以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血糖等[9]。青稞产量高、品质好,在食品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10]。为此,以西藏青稞粉和小米粉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西藏青稞锅巴的最佳调配工艺,旨在丰富营养休闲食品的种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西藏青稞,农业所提供;面筋粉,新良面筋粉;小米,市售;玉米粉,圣曦公司提供;食用油。

粉碎机、电磁炉、电子秤,中国凯丰集团产品。

1.2 青稞锅巴制作

1.2.1 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按比例搅拌→醒发→压面→切片→油炸→调味→冷却→包装。

1.2.2 操作要点

(1)粉碎。将原材料进行粉碎,过80目筛,得到青稞粉、小米粉、玉米粉。

(2)和面。将称量好的青稞粉、面筋粉、小米粉、玉米粉混合后,搅拌均匀后加入小苏打和食盐,再加入适量的水(面团∶水=25∶18)搅成弹性适宜的面团。

(3)用保鲜膜覆盖,自然室温条件下,醒发15 min。

(4)压面、切片。面团熟化后,将其压成1~2 mm的薄片,然后切成大小均匀的方片。

(5)油炸。将切好的方片放入油锅中,油温在150℃左右,炸至金黄捞出,沥油冷却。

1.3 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案

1.3.1 青稞粉添加量对锅巴品质的影响

分别设置青稞粉添加量为40%,45%,50%,55%;小米粉添加量为10%,玉米粉添加量为5%,小苏打添加量为0.3%,对锅巴进行感官综合评价。

1.3.2 小米粉添加量对锅巴品质的影响

分别设置小米粉添加量为10%,15%,20%,25%;青稞粉添加量为45%,玉米粉添加量为5%,小苏打添加量为0.3%,对锅巴进行感官综合评价。

1.3.3 玉米粉添加量对锅巴品质的影响

分别设置玉米粉添加量为3%,4%,5%,6%;青稞粉添加量为45%,小米粉添加量为15%,小苏打添加量为0.3%,对锅巴进行感官综合评价。

1.3.4 小苏打添加量对锅巴品质的影响

分别设置小苏打添加量为0.3%,0.4%,0.5%,0.6%;青稞粉添加量为45%,小米粉添加量为15%,玉米粉添加量为5%,对锅巴进行感官综合评价。

1.4 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1.5 测定方法

1.5.1 感官评价测定

请10人与食品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组成评价小组,对青稞锅巴的综合品质分别从锅巴的色泽、风味、形态、口感4个方面对产品的感官品质进行评分,得出综合感官评定。满分为100分,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青稞锅巴感官评价指标见表2。

表2 青稞锅巴感官评价指标

1.5.2 微生物指标检测

对锅巴成品进行微生物指标检测,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致病菌。检测方法参照GB/T 4789.2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糖果、糕点、蜜饯检验》[11]中的规定方法。

1.6 数据处理

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中的每个试验处理设置3次重复,各试验数据均采用平均值标准差方式处理。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及Microsoft Excel 2007。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青稞粉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1。

图1 青稞粉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青稞粉添加量的增多,锅巴感官评分先增加后降低,青稞粉添加量为45%时,锅巴得分最高为82.3分。青稞粉用量过多,面团过硬;用量过少,营养价值降低,口感较差。小米粉添加过量影响青稞味口感;添加过少,面团过硬,色泽偏暗。

小米粉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知,随着小米粉添加量的增多,锅巴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小米粉添加量为15%时,锅巴得分最高为84.5分。

图2 小米粉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

玉米粉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3。

图3 玉米粉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锅巴感官评分先增加后降低,玉米粉添加量为5%时,锅巴得分最高为86.3分。玉米粉添加量过多,锅巴过甜,影响口感;添加过少,面团色泽暗淡,影响黏性。

小苏打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见图4。

图4 小苏打添加量对青稞锅巴感官评分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小苏打添加量的增多,锅巴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小苏打添加量为0.4%时,锅巴感官评分最高为87.5分。添加适量小苏打可以起到使锅巴酥松的效果[12]。小苏打添加量少,起发性差;添加量大,在油炸时起泡严重,影响产品外观。

2.2 锅巴最佳配比的确定

青稞杂粮锅巴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锅巴制作工艺。

锅巴最佳配方正交试验见表3。

由表3可知,各因素对青稞杂粮锅巴影响程度依次为A>C>B>D,即青稞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小米粉添加量>小苏打添加量。最佳工艺配方为A1B3C1D3,青稞粉添加量40%,小米粉添加量20%,玉米粉添加量4%,小苏打添加量0.5%。由于正交试验所得最佳配比不在上述9组试验中,后续以最佳试验配方做锅巴,得出感官评分为93.50分,所以确定最优锅巴配比为A1B3C1D3。此试验方案制得的青稞锅巴色泽均一、口感酥脆,有青稞独特的香味,久置不浸油,风味协调。

表3 锅巴最佳配方正交试验

2.3 感官指标

青稞杂粮锅巴具有青稞特有褐色为主,中间夹杂玉米、小麦固有的色泽,具有独特的青稞香味,内部结构均匀,口感酥脆。

2.4 微生物指标

产品菌落总数≤1 000 CFU/g,大肠菌群≤30 MPN/100 g,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不得检出。

3 结论

西藏青稞营养品质好,在食品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满足日益发展的消费市场和人们日臻更新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西藏青稞粉和小米粉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西藏青稞锅巴的最佳调配工艺,旨在丰富营养休闲食品的种类。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青稞粉添加量45%,小米粉添加量15%,玉米粉添加量5%,小苏打添加量0.4%。采用该配方生产的青稞杂粮锅巴色泽均一、内部结构均匀,口感酥脆,有青稞独特的风味,久置不浸油,风味协调。此款产品可丰富西藏青稞休闲产品种类。

猜你喜欢

锅巴玉米粉小苏打
不同发酵处理对玉米粉加工特性及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锅巴肉片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改良玉米粉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巧灭蜡烛
Rice Crispy
锅巴,爱的味道
使用小苏打消除异味
美味的锅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