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早期营养支持对降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应用

2022-11-18龙建美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胃液颅脑重症

李 萍 王 曦 龙建美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 佛山 528000)

颅脑损伤属于脑外科急症,其中重症颅脑损伤会损伤机体健康,导致多种应激反应,应激性溃疡就是其中之一,一旦发生应激性溃疡将会伴随出血,并引发多种细菌感染,加重病情,使患者病死率提高,因此需要积极预防应激性溃疡[1]。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可使神经以及免疫功能得到改善,避免感染,同时对应激性溃疡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当前对于早期营养支持中营养液温度的选择未形成统一标准[2]。据国内教材显示,营养支持温度应接近人体温度,通常为38℃[3]。但也有学者指出,低温营养支持可保护胃黏膜,避免发生急性损伤[4]。在营养支持中,营养液温度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胃黏膜受损,而温度过低则会使肠黏膜微血管收缩,加速肠蠕动,均有应激性溃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对早期营养支持温度进行深入研究。本次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析低温早期营养支持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从2018年7月-2020年10月择取我院8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将其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最大59岁,最小28岁,均值为(45.78±10.12)岁;文化水平:10例小学、9例初中、16例高中及中专、5例大专及以上;致伤原因:16例交通事故伤、11例高处坠落伤、3例打击伤、10例其他。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最大61岁,最小29岁,均值为(45.82±10.20)岁;文化水平:11例小学、10例初中、15例高中及中专、4例大专及以上;致伤原因:17例交通事故伤、12例高处坠落伤、2例打击伤、9例其他。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对照无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1)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与临床检查确诊为重度闭合性颅脑损伤,符合诊断标准,患者家属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排除标准:胃肠功能不允许,或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入组前实施胃动力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原发性胃肠功能疾病,合并低蛋白血症,合并腹部脏器多发伤、受伤至入院时间超过6小时、无法实施肠内营养等患者。

2 方法:所选患者均由同组医护人员按照《神经外科重症管理专家共识》、《重型颅脑损伤诊疗指南》相关内容予以救治。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早期营养支持,观察病情,指导日常饮食,观察组实施低温早期营养支持。据既往研究指出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1周属于应激性溃疡的高发期,所以这一阶段需要强化以下各方面观察工作:(1)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并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患者出现昏迷、嗜睡等意识障碍现象,或出现血压快速降低情况,则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并积极配合医师抢救。(2)对患者消化道症状发生情况予以定期问询,如呕吐、腹泻、腹痛、便秘等,若发生腹痛症状则需要对腹痛程度、具体部位、持续时间等进行了解,如出现腹泻或呕吐现象,则需要观察其外观、颜色、质地等情况,若有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送检。(3)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之前需要通过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患者基础能耗情况,确定静息状态下能量消耗情况,计算静息状态下能量代谢率,通过Fr15型普通胃管(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及肠内营养乳剂进行营养支持。于术后24小时进行鼻饲,经营养输液泵泵注,每小时20-30ml,按体质量控制输注量,前48小时按照每天500ml的剂量输注,观察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无异常则可以每天增加1/4量,直至增加至每天1500ml,通过可调恒温输液加热器加热处理。对照组参考国内教材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38℃,观察组模拟ICU环境温度将营养液温度控制在22℃。除营养支持的温度不同之外2组患者的其他操作均一致。

3 临床观察指标:(1)对照分析组间应激性溃疡、腹泻发生情况,应激性溃疡诊断标准如下:经胃液隐血检查发现连续3次结果均为阳性,或经便隐血检查发现连续3次结果均为阳性,或经呕吐物标本隐血检查结果为阳性,与上述检验其中1个结果相符合即可确诊。腹泻判定标准如下:记录排便次数与性质,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判定为腹泻。(2)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胃动力、胃液pH值,胃动力指标包括腹内压、胃残留量,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通过间接测量法测定;胃液pH值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抽取5ml胃液,通过便携式酸度计予以检测。(3)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涉及到体质量、非瘫痪侧上臂三头角肌肌围(MAMC)、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进行测定。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ml,通过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法予以测定。(4)评估2组治疗后1天、3天、5天、7天、14天的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采集2组空腹静脉血3ml,对血液样本离心处理,获得上层血清,再通过德国 Roche Modular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予以检测,正常范围为0-10mg/L。(5)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涉及到呕吐、便秘、胃潴留、消化道出血、腹胀、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等。

5 结果

5.1 2组应激性溃疡与腹泻发生情况对比: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分析,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4例发生腹泻现象,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8例出现腹泻现象,发生率为20.00%,2组腹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5.2 2组胃动力、胃液pH值对比:从胃动力指标分析,治疗前,观察组腹内压为(8.77±2.10)cmH2O、胃残留量为(83.08±20.11)ml、胃液pH值为(1.43±0.33);对照组腹内压为(8.85±2.12)cmH2O、胃残留量为(84.14±19.53)ml、胃液pH值为(1.44±0.33)。治疗前2组腹内压、胃残留量、pH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内压为(11.01±2.52)cmH2O,低于对照组的(14.63±2.74)cmH2O,胃残留量为(137.65±30.26)ml,少于对照组的(171.17±43.3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胃液pH值分析,治疗后观察组为(5.39±1.01),低于对照组的(5.91±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3 2组营养指标对比:从营养指标分析,治疗前,观察组体质量为(55.74±14.93)kg、MAMC为(27.14±5.72)mm、TSF为(15.83±4.96)mm,对照组体质量为(54.99±14.83)kg、MAMC为(27.10±5.93)mm、TSF为(15.53±4.72)mm,治疗前2组体质量、MAMC、TSF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为(49.19±13.00)kg、MAMC为(21.41±4.32)mm、TSF为(13.65±3.36)mm,对照组体质量为(44.91±6.22)kg、MAMC为(18.43±4.14)mm、TSF为(10.77±3.88)mm,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MAMC、TS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白蛋白(29.07±2.34)g/L,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为(29.16±2.69)g/L,2组血清白蛋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为(36.93±3.52)g/L,对照组血清白蛋白为(30.33±3.02)g/L,观察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外周淋巴细胞为(1.11±0.23)×109/L,对照组外周淋巴细胞为(1.12±0.25)×109/L,2组外周淋巴细胞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淋巴细胞为(1.78±0.22)*109/L,对照组外周淋巴细胞为(1.45±0.23)×109/L,观察组外周淋巴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清总蛋白为(53.73±2.89)g/L,对照组血清总蛋白为(53.93±2.89)g/L,2组血清总蛋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为(63.56±2.78)g/L,对照组血清总蛋白为(60.25±2.63)g/L,观察组血清总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血红蛋白为(88.93±4.53)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88.76±4.82)g/L,2组血红蛋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为(96.23±6.13)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92.22±4.93)g/L,观察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

5.4 2组免疫指标对比:治疗前,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为(1.52±0.33)g/L,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为(1.53±0.32)g/L,2组免疫球蛋白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为(1.99±0.53)g/L,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为(1.69±0.33)g/L,观察组免疫球蛋白A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为(6.93±2.13)g/L,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为(6.95±2.52)g/L,2组免疫球蛋白G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为(9.99±2.73)g/L,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为(8.13±2.13)g/L,观察组免疫球蛋白G高于对照组,P<0.05。

5.5 2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从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治疗后1天,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50.23±0.10)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50.12±0.23)mg/L;治疗后3天,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54.23±0.43)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64.67±0.23)mg/L;治疗后5天,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47.67±0.69)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55.39±0.93)mg/L;治疗后7天,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34.41±0.96)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47.22±0.63)mg/L;治疗后14天,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15.33±1.10)mg/L,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为(26.45±0.63)mg/L;治疗后1天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天、5天、7天、14天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5.6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1例出现呕吐、1例出现便秘、0例出现胃潴留、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腹胀、0例出现电解质紊乱、0例出现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2例出现呕吐、2例出现便秘、1例出现胃潴留、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出现腹胀、1例出现电解质紊乱、1例出现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重症颅脑损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病情严重,进展迅速,主要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伤,使得多器官功能紊乱。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来说,因机体处于高分解以及高代谢状态,不仅增加了能耗,同时也增加了需求量,大量肌肉蛋白质被分解,形成负氮平衡现象,对于此为使生命体征得到维持,则需要使正常代谢得以维持,保持良好营养状况,这对患者而言非常重要[5]。据相关研究指出,对于这一疾病患者实施早期营养支持,不仅可以使胃黏膜结构功能得到改善,使胃肠道功能得到维持,还可以避免胃黏膜结构被胃液破坏,使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降低[6]。有研究指出,持续缓慢滴入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营养支持,可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顺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7]。临床中,营养支持主要包括2种方式:(1)肠外营养支持;(2)肠内营养支持。其中肠外营养支持尽管可以使患者的营养以及热量需求得到保证,但长时间肠外营养支持会损伤肠黏膜,促使其萎缩,而且还会导致胃肠道感染,使肠屏蔽功能减弱,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8]。肠内营养支持可经胃肠道为机体代谢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此种方式对肠道生物屏障功能恢复有利,同时也对免疫功能恢复有利,可以使肠黏膜正常生理功能以及结构得到有效维护,避免肠道感染现象等问题出现[9]。但在早期营养支持中,营养液温度的标准尚未得到确定。

不管是胃肠道组织血液营养,还是其氧代谢,均可以通过胃液pH值进行监测,不仅可以将胃肠道黏膜血液灌注情况反映出来,还可以将其氧合状况反映出来,与其他生化指标相比反映时间更早,因此敏感度也更高[10]。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因其交感神经处于异常兴奋状态,提高了儿茶酚胺分泌量,使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胃酸分泌增加,另外还可以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使得胃肠黏膜血管持续收缩,对黏膜完整性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应激性溃疡。据本次研究显示,经过治疗观察组胃液pH值低于对照组,腹内压低于对照组,胃残留量少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低温早期营养支持对胃酸快速升高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因在低温作用下胃肠蠕动速度加快,促进胃排空,使胃残留量减少。另外对门脉系统血液循环也有改善作用,可以使胃肠黏膜血液灌注量增加,酸性代谢产物分泌减少,对胃液pH值过快升高产生抑制作用[11]。有研究指出,低温营养支持可使胃肠黏膜缺血再灌注期间活性氧分子活化减弱,使自由基产生减少,进而使细胞凋亡减少,炎症反应减轻,胃黏膜出血减少,在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避免应激性溃疡[12-13]。

据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MAMC、TSF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外周淋巴细胞、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与免疫球蛋白G水平也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低温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术后恢复有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低温早期营养支持中营养液温度控制在22℃,与ICU环境温度基本相同,此种方式可以使患者耐受力提高。同时因低温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避免胃液pH值迅速升高,进而防止胃肠道内消化酶失去活性,对营养物质吸收有帮助,可以使患者获取充足营养,避免高代谢以及高分解而导致的营养不良问题,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由此可见,相比于常温早期营养支持,低温早期营养支持对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可避免胃液pH在短时间内升高,使胃动力得到改善,营养水平提升。

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低温早期营养支持可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改善胃动力,降低胃液pH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水平,对并发症发生有预防作用,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胃液颅脑重症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常见的颅脑损伤有哪些
胃液为什么不会溶解掉我们的身体
吃饭时喝水会不会影响消化?
胃液潜血化学法与免疫学法比较分析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