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县硒产业电商营销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18孙贞昌
孙贞昌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硒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贵阳 550300)
1.开阳县富硒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增速数据新突破
推动开阳县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不断在销售数据上实现突破,不断拓宽销售渠道。一是引进京东到家、松果电单车、那家网、黔邮乡情、永辉社区GO、福惠通等第三方电商平台进驻开阳,积极引导本地农特产品实现产品交易线上化,开辟产销对接新渠道。二是搭建维宙商城、开阳富硒品牌馆、开阳在线微生活、黔货硒宝等自建电商平台。三是在淘宝、京东、苏宁、那家网等平台开通开阳馆和黔货出山扶贫馆。2020 年网络零售额完成8914.19 万元。同比增长102.81%。2021 年网络零售额完成11211.38 万元,同比增长25.77%。
1.2 配套设施新完善
开阳县加快推进全县冷链物流建设,根据《开阳县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建设方案(2019—2022 年)》,规划了“一核心四区域”系统(一个县城冷链物流园区核心、“东南西北”四个产地型冷库点状分布)。2019 年新建规模冷库4 座,分别是南江龙广村冷链物流中心(3150m³)、高寨久场村冷链物流中心(3150m³)、花梨清江村冷链物流中心(1575m³)和南龙中桥村冷链物流中心(1575m³),冷库容量共计达9450m³。截至目前,开阳县共有可利用规模冷库5 座,冷库容量共计达11450m³。
1.3 电商主体新增长
一是按照“一县一品牌”的目标,对开阳县“富硒”产业品牌资源整合,新搭建了以开阳“富硒”品牌为主题的“开阳富硒品牌馆”微信网上商城,截至目前,上架产品共21 类300 余款,全部为开阳本地农产品。二是大力孵化电商主体,通过近1 年多努力,开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帮助县内产业主体在拼多多、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个人店铺610 家,企业店铺215 家,孵化电商企业23 家,电商人员培训2 万余人次,培养电商复合型人才8300 余人、农村经纪人350 余人,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0000 余人。三是培育了贵州维宙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贵州硒州富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阳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阳速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阳喜曼桂直播公司和开阳融媒时代传媒有限公司等本土电商企业。
1.4 物流建设新强化
一是已完成建设县级中心仓,并投入使用,实现全县快递物流一个中心集中中转、分拨、配送、收集等功能。二是引进了9 家快递物流公司,实现统收统发,解决软件兼容问题,提高收发工作效率。三是根据各地产业发展情况布局建设乡镇服务站和村级服务点共100 个,设置配送线路5 条,覆盖全县15 个乡镇、3 个街道办,实现48 小时内乡村配送收集全覆盖。四是与30 余家农业合作社签订物流服务协议,农产品上行物流费用已实现“3+1”(首重3 公斤内3 元,每增加1 公斤加1 元),降低物流成本,服务三农水平和数量逐步提高。
1.5 资金使用新规范
自2018 年获得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创建项目以来,开阳县的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综合示范项目中央财政资金使用率为82%。资金使用整体合规合理,项目管理规范,运行效果良好,可持续效果好。通过实施本项目对带动全县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电商精准扶贫,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
1.6 富硒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开阳已拥有18 个农特产品类别831 个产品,培育“开阳富硒枇杷”“开阳富硒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十大富硒品牌2 个,完成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 件,发布实施“开阳富硒枇杷”“开阳富硒茶”2 个省级地方标准和《开阳生态富硒含硒食品(食用农产品)硒含量要求》《开阳生态富硒鸡蛋》等涉硒标准10项,富硒产品认证5个,“印象硒州”等富硒产品公共品牌3 个,5 个省知名品牌和30 多个省著名商标及贵阳市知名品牌,在省内外开设“富硒品牌馆”23 家,通过农产品加工、销售,带动茶叶、枇杷、西兰花、生猪等“四大基地”建设,促进农民稳定增收。
2.工作措施
2.1 聚焦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调度
为切实加强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开阳县成立电子商务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和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各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电子商务进农村各项工作。为便于协调推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商促局,负责日常工作,县商促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会议,不定期主持召开电子商务企业、行业协会和营运商座谈会,研究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2 聚焦制度建设,强化政策落实
开阳县极力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实际,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百花齐放”的原则,出台了《开阳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开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管理办法》《开阳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验收管理制度》和《开阳县电子商务发展奖励扶持办法(试行)》等文件,以电商带动相关产业成长。
2.3 聚焦平台搭建,强化电商赋能
开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已于2020 年8 月建成投用,办公地点位于硒街,已基本实现培育电商人才、开设网上店铺、打造电商产品、建立供应链条、促进乡村振兴等功能。围绕“1+4+2+N”(“4”即:1 个覆盖全县村级站点的乡村物流体系、1 个能实现电商产品入仓和一件代发电商产品公共仓、1 个富硒产品供应链和1 个电商人才培训体系;“2”即:培育2 个“100”工程,培育100个电商个人店铺,培育100 个电商主体;“N”即承办方企业自营包括小程序、贵阳社区货架、华东富硒产品形象店等N 个平台)为本地企业提供4 大赋能(政策支撑、法规支撑、平台支撑和人才支撑),帮助本地企业快速走上电商发展之道,加快产品销售及企业宣传。
2.4 聚焦人才培训,强化队伍建设
以电子商务进农村为引领,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电商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为电商企业提供免费咨询、建店运营、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等服务。并不断通过下乡走访,了解各地电商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需求和遗漏知识点,不断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优化各乡镇电商从业人员的电商知识结构和知识层级。
3.开阳县富硒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行业发展略显后劲不足
和贵阳市其他区县相比,开阳县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加上农村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居住人口以老幼为主,往往不具备学习电商新兴事物的能力,电商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尤其是运营管理型、技能型人才缺失,辖区内缺少一支足以支撑引领和推动电商加速发展的团体力量。
3.2 农业产业化略显后劲不足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组织松散、管理水平较低、经营不规范。生产品种单一、生产规模较小,应用技术能力较低,生产标准不一,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等,导致农产品组织和统一销售方面难度大,产销对接难以向采购企业持续提供优质农产品。
3.3 基础配套使用率略显后劲不足
一是开阳县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部分较大茶企、蔬菜种植合作社有自建自用小型冷库,对于专业冷链物流企业依赖性不大。二是开阳县储存农产品主要为果蔬与肉类,尤其水果类占比最大,导致冷库利用率受季节性农产品影响较大。三是绝大部分菜农冷链物流理念薄弱,主动对接冷链物流企业积极性不高,不主动了解冷链储存蔬菜水果收费标准,担心使用冷链储存后提高蔬菜投入成本而宁愿低级处理剩余蔬菜。
3.4 三级物流体系构建不足
目前,电商示范县创建工作尚未结束,三级物流体系、电商培训体系、数据统计体系、农村产品供应链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虽已初步搭建完成,但产生的效益仍不显著,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特别是三级物流体系、营销体系,对降低物流费用和促进富硒农特产品走出开阳成效不明显,成绩不突出。
3.5 电商化程度不高
富硒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还很落后,富硒农产品的销售还处于原始的当地自销和中间商的收购,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局限。同时,富硒产品初级产品较多,受制于保鲜技术和农产品本身特性,网销产品种类不全、数量少、层次低,核心竞争力弱。同时,富硒产品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还有差距,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完整掌握交易信息,使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欺诈行为、抵赖行为时有发生。
4.开阳县富硒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4.1 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优化电商赋能
继续发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电商孵化、人员培训、包装设计、营销策划、产品展示、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电子结算等功能。一是利用O2O 展示区突出富硒农产品文化,同时,在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宣传本地农特产品,为电商产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二是鼓励电商企业、个人店铺打造系统化、规模化的营销矩阵,通过短视频宣传自己的产品,打造产品的知名度,确定经销商渠道、政策、价格等机制。三是持续下企业基地采访,根据需求进行运营服务指导。四是持续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多渠道培训方式,加强电商复合型人才及农村电商经纪人的培训、孵化工作,提升电商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对参训学员提供建档立册、跟踪指导等服务,对培训中表现较好的学员推荐到实体企业就业,对培训中有较好思路和产品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结合电商主体培育,重点跟踪。
4.2 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优化统仓统配
一是协调场地拓宽中转仓面积,增加中转仓容纳能力,整合优化县域内快递物流公司,解决当前部分物流快递公司分散经营的问题,形成集聚降低物流费用。二是加快客运站交邮融合项目和硒州智慧商贸物流城建设推进,建成集物流仓储、冷链物流、电商培训、电商配套等功能商贸综合体,彻底解决开阳缺少物流仓存专业市场问题。三是结合开阳县农村情况,精简和完善电商服务站点,强化电商站点综合性服务能力,督促服务站为周围群众提供在网上代买代卖基础性服务,使服务站在做好工业品下行的同时,也做好农产品上行,切实推进可持续经营。
4.3 进一步推进源头治理,优化供应体系
一是对开阳县主要富硒农副产品、乡村旅游、餐饮、民俗等特色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梳理,建立特色产品基本情况档案或报告,规范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后商品化处理流程,并向本地合作社和农户推广,提高农村产品的品质控制和标准化水平,同时结合特色进行产品研发创新,不断推出网销新品。二是根据情况制定措施积极探索农村产品网络销售,在商业模式、网络销售额、促农增收等方面形成全方面的促进推动效果。三是运营区域公共品牌,组织品牌的统一宣传与营销策划,培育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培育各类主体年富硒产品销售额增长20%以上,并统一规格、价格、质量、售后等供应链标准。四是加强网销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防止不合格商品线上销售,建立抽查奖惩机制;建设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及相应农产品溯源系统,并印制溯源码提供给本地企业使用。五是开展农产品生产、分级、包装、初加工配送等标准化设施建设,提高生产主体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诚信意识。
4.4 进一步抓实产业推广,优化氛围营造
一是通过开展线上销售大赛、电商创业大赛等形式的有奖活动做好产业推广,吸引更多电商主体参加,以点带面壮大电商队伍。二是不断挖掘和培育优秀网商、典型网商、创业案例,通过政府网站、电视、报纸、微信、微博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并将本地电子商务氛围营造、平台建设与富硒农特产品宣传、休闲旅游产品推介有机结合。
4.5 进一步推进产业化经营,建设富硒基地
结合未来富硒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将农户小规模、分散的生产集中起来,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延长富硒产业链条。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标准化富硒产业园,将基地作为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把加工、销售作为第二、第三车间,加强农业园区与农业加工集聚区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农产品电商及直营店等营销体系建设。
4.6 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电子商务对网上交易的产品品质、包装规格以及产品编码都有严格的要求。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要求,以企业标准、行业标准为重点,围绕富硒茶、富硒枇杷、富硒畜产、富硒林果等重点产业,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各种富硒产品质量标准,完善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为富硒产品标准化生产、科学检测、健康消费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