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语境下旅游翻译教学的多元读写能力培养
2022-11-18王家义
陈 晓 王家义
(湖南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宣传模式经历着巨大变革,形式趋向动态和多模态,无论是印刷版旅游手册、报纸杂志、海报、明信片,还是纪录片、网页、博客游记以及各种社交媒体等,往往图文音像并茂,呈现典型的多模态特征。传统旅游文本翻译主要关注语言转换的对等,较少考虑语言与其它符号系统之间的协同和符际交流,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旅游翻译成功交际的需要。将多模态翻译理论引入旅游翻译活动及其质量评价是旅游文本多模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旅游翻译教学也需适应旅游文本多模态趋势,在提高学生语言转换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多模态素养,培养其多元读写能力,以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语境下旅游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一、多元读写能力及“设计学习”教学模式
模态(modality)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和音乐等符号系统。[1]83根据Kress & Leeuwen的定义,多模态(multimodality)指“多种符号模式的组合,组合的形式可以是彼此加强、互为补充或是某模态为主其它模态辅助等”[2]20。由此,多模态文本的本质即“由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意义生成的多种符号模式组成的有机整体”[3]177。
多元读写能力最早由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于1996年提出。他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交际渠道和媒介的多元化,这使得意义生成模式发生显著变化,“本质上来说一切生成意义的过程都是多模态的”,于是首创了multiliteracy这一术语,即“多元读写能力”(或译作“多模态素养”)。Multiliteracy包括两层含义:对多种模态信息的识读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识读能力,[4]63-81他们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同样适用于非语言符号系统,并从六个维度探讨意义生成过程,即语言意义、视觉意义、听觉意义、动作意义、空间意义以及前五者彼此协同生成意义的过程。他们进而指出读写教学模式也应相应跟进,认为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还要能够识读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语言和非语言符号共同构成的多模态文本。
“任何成功的教育学理论,都必须基于对社会和课堂语境中人的思维模式以及教与学之本质的充分认知”[4]82。新伦敦小组认为人类思维根植于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中,是具体且社会性的。人类知识是人们在一个特定的知识群体中与其他具有不同背景、技能和观点的人共同协作而发展起来的。基于此,他们提出教学应当包括四个重要因素:情景实践(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评框定(Critical Framing)和转换实践(Transformed Practice)。他们还认为任何符号生成意义的行为都是一种设计行为,包括三个因素:设计可用资源(Available Designs),指可供选择用来生成意义的各种符号资源及其组合和运作机制;设计过程(Designing),指主动选择符号资源并生成意义的过程;可用于再设计资源(The Redesigned),指设计过程产生的可用于下一轮设计的新资源。这三个因素共同参与生成意义,是一个主动、动态的过程,不受制于某种静态规则。[4]74
在将该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近十年后,新伦敦小组成员Bill Cope和Mary Kalantzis将其进一步具体化,构建了多模态教学的“设计学习”模式(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 Learning by Design),将之前的四个维度对应为更直观的“知识过程”(Knowledge Processes):体验(experiencing)、概念建构(conceptualizing)、分析(analyzing)和应用(applying)。同时指出某个环节可能在某个阶段处于主导地位,但总的来说这四个环节并无先后顺序,它们在教学过程中交织发生,协同作用。[5]
二、旅游文本及其翻译的多模态本质
Jakobson从符号学视角将翻译分为三种方式: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指同一语言符号内的转换;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指不同语言符号间的转换;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指非语言系统符号与语言符号间的转换。[6]长期以来,主流翻译研究多关注语际翻译,但近些年许多中外学者开始关注翻译的多模态特征。如王宁提出翻译应当“走出语言中心主义囚笼”。他认为当今的“读图时代”给翻译研究者带来更大挑战:译者不仅要有语言转换能力,还要具备跨文化语符翻译的能力,将图像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和内涵也翻译成目标语。[7]3余小梅、耿强提出翻译应是多种符号系统之间的相互转换,翻译文本是多种符号资源构成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多模态整体。[8]81Boria & Carreres在其著作前言中指出“在21世纪交流多模态化和意义生成多样化趋势背景下,之前的翻译理论和范式已经不足以解释各种翻译现象,从多模态语境来考量翻译变得日益重要”。[9]为此,翻译教学也需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形式单一且过于依赖课本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将非言语符号因素纳入翻译抉择,强化学生的语境意识。[10]44
相比其它文体,旅游文本对图像、声音、动作等模态的依赖性更强。首先,旅游文本传播载体的多媒体化。网络、各种音像和电子设备使文本信息的传播和接受更加快捷,受众更加广泛,信息更新更及时。第二,旅游文本意义表达的多模态化。旅游产品是一种体验性产品,注重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和思维认同,“旅游文本通过语言、视觉和听觉效果的巧妙结合,营造一种身在其中的多感官体验”[11]7。
旅游文本的多模态化对旅游文本翻译提出更高的要求。原文本的图像、色彩、特殊字形、布局,声音效果、音乐等不同模态相互配合从而生成意义,此时如果孤立地关注语言层面的意义转换而忽略其它模态的协同意义,则可能无法获得准确译文。正如张德禄、胡瑞云所述,“多模态语篇中,每一个符号实现的意义都是整体的一部分,而所有的部分共同构成意义整体。当某一模态的意义缺失时,整个模态就不完整或不完美”[12]72。旅游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翻译各种形式旅游文本的能力,为此必须提升学生多模态素养,培养其多元读写能力。
三、旅游翻译教学中培养多元读写能力的实施途径
本研究以新伦敦小组提出的多模态教学“设计学习”模式为理论依据,探讨多模态语境下旅游翻译课程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能力体系
根据旅游翻译实践需求,课程内容涵盖旅游翻译领域多个行业专题,包括以语言和图像等静态模态为主的旅游公示语、景点牌示、导游图、菜单、旅游宣传册等翻译,还包括旅游网页、旅游宣传片翻译以及实景导译,这些体裁则涉及更多模态,如语言、视觉、听觉、动作、超链接文本等。
旅游翻译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在旅游翻译领域的多元读写能力。根据张德禄的划分,在多模态话语时代,外语学习者的多元读写能力包括语言读写能力(即搭配其它模态并共同形成意义的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包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适用能力、相关业务知识、社会知识、道德标准、政治修养、批评鉴赏能力等)、技术读写能力(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及其模态供用特征、意义潜势的能力)。[13]11为此,课程教学既从语言和社会文化层面讨论词汇、句子、语篇在英语和汉语语境中的特点和翻译策略,也从视觉、听觉等层面探讨其供用特征及相互关系,并鼓励学生利用恰当媒体技术进行翻译实践。
(二)基于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依据新伦敦小组的“设计学习”模式,实施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四个知识过程。
1.体验/情景实践
人类知识的获得高度依赖语境和经验,让学生置身真实或模拟的情景,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并对事实或数据进行初步解读,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其普遍特点和一般规律。
课程开始即告知学生教学内容,要求他们日常生活中收集相关原生态素材:通过拍照方式记录英汉双语的公示语、景点介绍牌示、菜单,收集英汉双语旅游宣传册,用小视频方式记录优美的人文或自然景观,观察对比英汉双语的旅游网页,观看BBC出品的真人导游旅游宣传片等。在学习每个专题前一周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并分组讨论所收集的相关素材,选取典型图片和译文制作成Powerpoint,课上展示并集体讨论和评判翻译质量,使学生对旅游翻译活动获得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2.概念建构/明确指导
明确指导并非教师直接灌输知识,而是教师通过适时干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专注于他们体验活动中某些重要特征,特别是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或面对一些难度稍大的任务时,这种师生的合作则尤为必要。作为情景体验的有益补充,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识别异同、分类等方式从具体的现象中归纳出普遍规律,形成抽象概念,从而弥补情景体验可能带来的知识模糊性。
这个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各类旅游文本体裁的功能和特点,探讨翻译原则与策略,如究竟该以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为宗旨,还是以目的语为归宿注重目的语读者接受等。针对学生遇到的翻译困难,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帮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其它途径寻找英语本土国家的平行文本进行仿写,提供可供求助的图书或网站,通过集体讨论获得较为满意的译文等等。通过教师明确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英汉旅游语篇的异同,并对翻译质量判断标准及如何获得更贴切译文有更理性的认识。
对于其中涉及更多模态的网页翻译,引导学生关注旅游网站的多模态特征,对比英汉网页内容设置,引入网站本地化概念,强化学生对翻译受众的服务意识,使其能够根据不同客源国游客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喜好禁忌、通用社交媒体等,选择恰当的模态组合进行翻译。对于旅游宣传片翻译和实景导译专题,在学生课前观看旅游宣传片作为情景体验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语言、视觉、听觉、动作、空间等多种模态的的供用特征和意义潜势,使学生对多种模态如何组合生成意义获得理性认识。
明确指导与亲身体验并非彼此独立的两个阶段,而是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新伦敦小组认为单纯浸泡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强调教师明确指导的重要性。首先,学生年龄和心智发展程度会影响到学习效果,比如同样“浸泡”在外语语言环境中的儿童和成年人自然习得语言的结果往往差异很大。其次,处于复杂实践活动中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指导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费时费力却南辕北辙。再者,学生从实践体验中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获得的感悟有限,常常是无意识且碎片化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难以上升为有意识的批判性思维。为此教师在实践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适时干预和引导、活动后的经验提炼和批评分析至关重要。
3.分析/批评框定
这个环节帮助学生把从亲自体验及教师指导所获得的知识与所在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意识形态、价值观等相联系,进行建设性的批评与反思,考察事物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和论证,为之后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Cope & Kalantzis将批评分析分为功能性分析(Analysing Functionally)和批评性分析(Analysing Critically),分别考察文本模态选择体现出来的的客观效果和作者主观意图。[5]
在明确旅游翻译原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英语国家和国内各种媒介的旅游宣传,对比平行文本,分析其异同,使学生对英汉语境中各类旅游文本范式知己知彼,强化学生对译文可读性的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从语言技术层面和职业伦理层面思考造成目前国内旅游翻译存在大量误译的原因。语言技术层面,一些译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不足,或缺乏文化敏感度,导致目的语表达不准确或者不符合目的语范式。职业伦理层面,有些译文存在明显的拼写、语法或印刷等低级错误,多为译者或相关职能部门不负责任、主观上职业道德素养缺失的结果。
师生共同开展这种批评分析,学生获得专业知识更系统,感悟更深刻,学习动力和责任心增强,有利于学生养成更专业、更严谨的从业作风。
4.应用/转换实践
“应用实践是多模态素养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它不仅提供学生展现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还提供学生‘做中学’的机会。”[14]6Cope & Kalantzis将这个环节分为适当应用(Applying Appropriately)和创造性应用(Applying Creatively)[5],前者指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或模拟情景中检验其效度,后者指创造性地将其用于不同的场景中,扩展其应用范围,产生新的效益。
本环节教师分发给各组适量的旅游文本英汉互译任务,课后合作完成,之后课堂展示并对所做译文陈述理据。对旅游宣传片翻译专题,要求学生使用视频编辑软件为自己拍摄的旅游小视频添加背景音乐、英文配音和字幕,制作成旅游宣传短片。对现场导译专题,要求学生为指定旅游景点短视频进行室内模拟英文讲解。为力求讲解时长和内容与镜头画面匹配,学生在做宣传片翻译和现场导译时必须对信息进行译前编辑,且译文要适合口头表达,另外讲解者还需注意声音、节奏、姿态和面部表情等,以充分传达意义。这种应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学生语言翻译能力,也锻炼学生协调配合各种模态生成意义的能力。
根据常理,通常只有当学习者认为能够应用于实践的知识,他们才更有动力去学习。而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学习者得以巩固旧知获得新知。因此应用实践既是学习的目的和归宿,也是进入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开端。
以上教学过程贯彻多模态教学“设计学习”模式,学生多模态意识被反复强化并应用于旅游翻译实践,多元读写能力增强,无论是语言读写能力,还是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以及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呈现和解释成果的技能都得到提高,顺应多模态语境下对旅游翻译能力的要求。
四、结语
信息时代带来更为复杂的文本生态环境,多元读写能力已经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旅游文本典型的多模态语篇特点,要求旅游翻译课程突破传统的仅关注语言转换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批判性解读并综合运用多种模态资源进行旅游翻译的能力。我们将新伦敦小组“设计学习”模式的四大核心过程融入课堂教学,以学生实践应用为目的和动力,强调学生体验与教师指导并重,鼓励批判性分析。经实践证明,该模式对旅游翻译课程教学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此外,构成翻译文本的符号资源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不同文化语境中各种符号资源组合互动产生意义的方式,以及这些意义的解读不尽相同。为此,强化学生对多模态语篇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要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客源国游客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兴趣,关注翻译语篇本地化特点,结合不同文化中各种模态的供用特征,选择合适的模态和模态组合建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