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旅游研究进展述评

2022-11-18李琳徐素波

生态经济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社区

李琳,徐素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旅游研究与实践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1-2]。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多次发文强调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意义。加强生态旅游开发,积极打造多元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替代性收入来源、传播传统生态知识,并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能够有效降低自然资源使用强度,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因此,如何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展旅游产业带动社会经济效益提升,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提出,作为旅游业中特殊的一类,与传统旅游具有明显的不同。其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实现生态系统保护,减轻贫困和促进当地生态经济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4]。1993 年9 月,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会议指出生态旅游模式是解决由旅游引发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生态旅游首次上升到国家的政策层面,引起社会关注。1994 年,以中国科学院各生态科研单位为基础的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这是第一个成立的专门性学术团体。1999 年被誉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年,国家各部门及各省分别推出一系列生态旅游主题活动。由此可见,生态旅游实践活动和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起步均较早,但“何为生态旅游”,其研究热点是什么,学者们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未达成共识。本文以2000—2021 年生态旅游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学者在生态旅游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助推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1 生态旅游概念界定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5],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产业中特殊的一类。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生态旅游”一词已成为学术界与国际旅游市场上备受关注的热门词汇[6-7]。传统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及自然资源浪费[8-9],这些问题引发学术界和环境倡导者的批评和反对,引入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促进当地居民创造收益、提高社会文化意识、保护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10-12]。

近年来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呈现增长趋势,但由于生态旅游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和生态环境的复杂性,至今理论界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界定[13-14]。赵立民[15]提出生态旅游是在不干扰自然的前提下享受、欣赏风景及野生动植物,同时保护环境,减少游客的影响,并为当地居民提供社会、经济方面利益的旅游形式。秦光远和程宝栋[16]认为生态旅游是利用旅游收入加强保护,深化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张书颖等[17]认为生态旅游可以增加当地社区居民生计收入,它是一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形式。根据Weaver &Lawton[18]、张玉钧和薛冰洁[19]的研究,生态旅游是关注游客、社区、自然环境互动中的履责行为,强调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和管理符合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的旅游形式。国际生态旅游协会(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将以环境保护和支持当地人民福祉为前提且涉及教育的自然区旅游称为生态旅游,该定义更多地关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责任、当地人民福祉和教育因素。戴小俊和马蕾[20]提出生态旅游是以参访自然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为旅游动机,以观察、体验与学习自然环境为目的,并对生态环境具有较高关注和热情的旅游活动。

综上所述,尽管学者们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存在差异,但众多学者普遍认同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一种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会给旅游景区带来巨大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利益的旅游模式,同时,也能传承传统生态知识和文化,吸引公众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关心的旅游活动。

2 生态旅游研究热点

生态旅游被普遍认同的主要原因是,促进了当地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21],并通过经济效益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保护[22]、传承传统生态知识和文化[2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4]。此外,生态旅游,特别是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能够帮助居民,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一些关键目标[25]。在生态旅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生态旅游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实现居民可持续生计、对资源的影响等五个方面。

2.1 实现居民可持续生计

生态旅游实现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使得生态旅游成为土地可持续发展利用最好的策略之一[26],其强调在不消耗当地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持续性获得经济福利[27-28]。除了可以降低生计脆弱性风险,有效提升当地居民的生计资本总量外,还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29]。Gosling 等[30]通过调研发现,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及居民的生计促进作用更具有可持续性。生态旅游从经济、自然、人文、物质和社会五个方面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在生计策略中,生计的多样化和收入的增加对当地居民家庭收入产生巨大的贡献[31]。王桠楠等[32]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视角分析发现草原生态旅游的开展使“旅游+牧业”的牧户经济效益显著高于“纯牧业”牧户,且前者对草地资源退化的影响低于后者,故积极引导当地大力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增加牧户的经济收入,还会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可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生态旅游开发,能够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当地居民生计对生态资源的消耗[33],该模式可以实现生态资源的快速恢复,提高牧民对市场波动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34]。安桃艳和荣海涛[35]研究指出生态旅游除了有效降低当地农民的生计脆弱性风险,还推动当地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金融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提升。聂铭等[36]实证发现农户主动参与生态旅游经营活动,不仅有利于自身生计资本的提升,还可以通过主动学习经营技能和经验交流,提高自我脱贫的持续能力。毕兴等[37]指出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可以实现生态资源的快速恢复,对经营者生计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体来看,生态旅游实现居民可持续生计主题的研究结论普遍认同生态旅游开发在社会经济方面的贡献,认为生态旅游可以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助于确保可持续的地方景区开发和管理,也是促进居民可持续生计的有效工具。

2.2 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影响

虽然生态旅游不是一种消耗型的游憩活动,但开展不当也会对资源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如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的下降[38]。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方式,如果经营规范,其产生的收益可反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反之则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39]。Brandt &Buckley[40]指出在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下,生态旅游的开展带来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更有利于实现生物多样性功能。Phelan 等[41]提出生态旅游发展要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减少破坏性捕鱼行为,才能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旅游的开展有利于当地居住环境改善、农户收入增加,且当地知名度提升,多数当地居民对生态的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42]。但张生瑞等[43]的研究也指出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对当地传统社会结构冲击大、居民从旅游开发中获益较少且旅游收入对环境保护的贡献率较低等问题。何瑞珍等[44]运用遥感和GIS 技术研究发现,生态旅游的开展增加景区容量压力、交通服务压力和农业化压力,景区内绿地覆盖率下降,裸岩面积增加,环境问题突显。秦亚情和李升峰[45]以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为例,研究发现过度的资源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共性问题,开发活动改变了湿地的原生性,导致水体流动性弱、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生态保育能力下降等问题。只有自然资源被认定为被保护的对象,景区的自然资源才会受到严格保护,实现生态资源和旅游发展的平衡,进而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46-48]。可以看出,学者们关于生态旅游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有效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生态旅游概念界定有关,由于至今为止国际上尚未对生态旅游做出一个明确且具有约束力的定义。提出质疑态度的学者在研究中混淆了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的概念,并未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研究。而提倡将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和自然资源保护工具的学者在其研究中更加关注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他们将规范经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这种概念界定更符合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也更有利于学者开展生态旅游在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有效性方面的研究。

2.3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生态旅游产生良性影响不仅体现在促进农户增收、调节社会再分配,以及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方面,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普教育功能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49-50],因此,发挥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向游客开展环境教育并激发游客自觉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建立旅游收入的反哺机制,有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51]。Ma 等[52]通过自然保护区的调研发现,保护区内进行旅游活动,倡导保护区外住宿可以减少对环境产生地负面影响,同时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更好地吸引生态旅游游客,产生经济利益,实现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旅游项目相比,生态旅游以体验的丰富性、生态教育的启发性等特点,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53]。李博炎等[54]指出生态旅游应以保护为前提,避免干扰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等负面影响,且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董战峰等[55]提出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将生态环境与文化、健康产业融合有利于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与收入,促进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指出文化遗产、美学价值、教育功能和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不仅有利于经济价值的实现,还有利于美学价值提升和文化遗产的传播[56-58]。

由此可见,对于具有自然生态美景和历史文化的地区,生态旅游通过深度挖掘项目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手段更好地发挥了其教育功能,激发民众的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此外,已有研究表明结合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生活方式,打造利于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有利于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功能。

2.4 社区经济模式

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模式对促进当地居民的福祉至关重要,能够避免经营面积小、收益有限、竞争力及专业性差等限制因素,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节约资源意识[59],此外,社区管理模式更利于制定自然环境、游客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60],易于建立合理的旅游收益分配机制,带动居民就业创收,促进当地生态与文化的保护自觉化[61]。姚忠等[62]以南昌南矶乡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构建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依托生态资源吸引当地居民自愿参与其中,并以社区、政府、保护区、旅游协会和旅游企业形成“五位一体”的全域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更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endoza-Ramos &Prideaux[63]研究发现在生态旅游发展的每个阶段赋予当地社区一定的权力和参与性是必要的。郭清霞等[64]、马奔等[65]指出社区生态旅游模式下农户的收益更高,传统文化保护的积极性更高,基础设施也更容易得到改善。由此可见,当地社区受益是社区生态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的核心内涵,该模式开展生态旅游更具可持续意义[66-67],如果没有社区的支持和合作,政府很难实现景区的资源保护和管理[68-69]。有学者通过全球251 个生态旅游案例研究发现,合理的规划以及社区的参与是生态旅游项目成功的根本原因[70]。在社区参与的模式下,生态旅游经营者可以通过社区协作,克服资本少、土地少、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管理经验和技能的交流有助于生态旅游为社区带来的经济利益,进而促进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实践。因此,生态旅游发展的每个阶段赋予当地社区一定的权力和参与性是必要的。

2.5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土地权、管理能力、资金及生态资源法律制度建设是生态旅游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往往需要国家层面的管理与规划[71-72]。乔洁和乐腾[73]通过分析河北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生态旅游业与周边省份相比,空间发展差异较大,处于明显的劣势,未来发展建设规划应利用好京津冀协调发展的利好政策,寻求多方合作,以提升本省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实力。有学者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运用模型预测生态旅游需求,提出各地区生态旅游空间发展差异及未来发展建设规划对策[74-75]。李晖等[76]研究指出区域空间生态旅游系统评价有助于充分反映区域文化地理整体要素,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魏燕妮[77]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整合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服务水平和健全监管机制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在生态脆弱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生态旅游建设的效率和有效性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实践中提高利益相关者间的责任感和加强保护活动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冲突和负荷有助于促进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78-79]。与西方学界一般过度强调社区的作用不同,中国的国情决定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政策及区域的协调管理与规划显得更为重要。中国政府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承担了重大的且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政府角色行为应当包括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建立等。这些因素都是生态旅游推动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可见,整合文旅资源、增进不同区域间的协作和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全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80-82]。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3.1 结论

通过对2000—2021 年生态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梳理,本文明确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及生态旅游热点研究主题。研究结论如下:截至目前,学术界尚未对生态旅游概念形成统一界定;生态旅游研究热点涵盖了经济、资源、社会文化、社区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五个方面。这些研究主题意味着生态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鼓励当地社区参与,并赋予社区利益共享权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性的前提是科学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非消费性旅游开发模式更利于生态环保意识的形成和文化传承;居民生计的可持续性利于反哺机制的形成,进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及自然资源保护;最终,生态旅游研究侧重于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探索,生态旅游所具有的巨大市场发展潜力大,要求政府整合资源,统一规划,促进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协调的可持续性。

3.2 研究展望

正如McKercher[83]所说,学术界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学术界的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并不会以现在的形式存在。在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推动生态旅游概念及研究内容的不断提升,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展望未来,在新发展阶段,生态旅游的研究仍有较大空间。

首先,未来应关注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的意见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保持高度一致的观点,其中一些核心相关者比另一些相关者影响力更大,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追求共赢局面将是生态旅游核心发展阶段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关于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客、生态旅游经营者和社区三个基本要素上。生态旅游的公共属性使得生态旅游系统不单单包括以上三个要素,还应包括政府、环保组织、专家(学术研究者、社会评论家)等。这些利益相关者研究也将是学者们未来探索的关键领域。

其次,社会资本在生态旅游中的角色与作用机制研究也应受到重点关注。社会资本的缺位是阻碍生态旅游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有利于自然资源保护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推动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等公共服务与经营性资源(如饭店、酒店、商铺、景区等)进行统筹规划与综合提升,促使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达到生态旅游资源的经营性开发项目与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公共服务供给相衔接的目的,不仅要深入研究社会资本相关理论问题,社会资本与养老、体育、健康、研学等领域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模式也是需要探讨的重要方面,这些都将是中国生态旅游开发涉及的现实问题。

再次,应加强生态旅游市场经济运行机理与政策研究。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完善的市场机制。在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下,生态旅游企业的客源高度依赖当地旅行社和导游中介,由于只有少数生态旅游企业可以从互联网等新营销平台接单,因此,旅行社和导游的垄断会影响生态旅游企业和当地经营者的利润空间。旅行社是市场中消费规则的制定者,也是造成旅游消费市场是否存在欺诈陷阱的主要行为主体,正确引导旅行社和导游向健康市场行为转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生态旅游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在互联网发达的现代社会有效地营销景区生态旅游,通过社交媒体的介入推动生态旅游事业发展,避免旅行社和导游等中介垄断行为,对当地生态旅游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内容都需要更多学者的关注与深入探讨。

最后,关注开展生态旅游法律问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问题不容忽视。法律法规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且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游客对生态旅游的理解存在不全面的现象,使得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鲜少有涉及生态旅游法律法规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因此,健全法律体系是生态旅游在新发展阶段要进行的重要研究内容。

在未来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有效的利益相关者合作、关注社会资本的参与、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及健全的法律体系都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此外,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借鉴备受国际社会认可与关注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也将是我们未来研究的重点内容[84]。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资源社区
我给资源分分类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源回收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