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1+X母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18丁郭平

循证护理 2022年20期
关键词:母婴育人思政

丁郭平,丁 琳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415000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某职业院校2019级护理专业6个班学生293人。其中3个班14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另外3个班148名学生作为观察组。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学生的母婴护理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研修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调研课程思政的实施障碍,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等有机融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发现问题,修订教学目标,挖掘母婴护理中的思政元素,研究思政元素融入方法,形成教学策略。编制1+X母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与时俱进,以典型社会事件、典型人物事迹为引领。以关爱、责任为母婴护理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强调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内容的筛选和组织注重思想价值引领。把知识点及技能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等内容对应,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和切入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扩充思政教学案例,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结合,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将思政德育融入母婴护理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育正确的劳动观念,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自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职业态度等进行调查、评价和评教,比较2组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育人效果。

1.3 评价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笔记查阅、作业反馈、试卷分析、考核成绩、评教反馈及教师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途径,对影响课程思政融入的因素进行剖析,对有无融合课程思政的母婴护理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将“育人”作为一个重要的监测点,在课程评价标准(学生评教、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的制定中设置“育人效果”指标,对学生参加学习讨论的贡献度,思维、逻辑、观点输出等做出行为学观察与描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Rasch模型及分析方法将学生的能力与评价方法(如测验,考试)放在同一垂直的Logit尺上比较,赋予统一单位的Logit值,更加准确地判断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匹配程度与科学性。

2 结果

从1+X母婴护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统一思想,牢固树立4个意识,增强4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政治高度。学生对母婴护理教学的普遍评价包括:“促使我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我形成探究性思维”“增强了我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我的学习兴趣”“使我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更深刻”。

2.1 价值引领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人文关怀、和谐生育、自然分娩”的理念和“关注女性,热爱生命”的职业精神。观察组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75.77±6.8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71.47±6.7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能力培养

提升了学生对母婴护理各项操作的掌握率,提高了学生对母婴的病情观察、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力。

2.3 知识传授

97.3%的学生对母婴护理教学非常满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母婴护理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6.65±3.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32±5.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根本在思政,重点在课堂,关键在教师[4]。

3.1 三全育人

研修“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调研“课程思政”的实施障碍,完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等有机融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思政方案:发现问题→修订教学目标→挖掘母婴护理中的思政元素 →研究思政元素融入方法,形成教学策略。将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融为一体,将母婴护理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效衔接,母婴护理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专业成长与精神成人同向共行。

3.2 课证融通

我院是1+X母婴护理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相关教师已参加母婴护理师资培训。将教学内容与1+X母婴护理证书培训内容对接,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挖掘母婴护理课程的育人元素,融入护理专业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思政元素和教学策略应用于相关章节,落实于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参与体验、情景模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编制1+X母婴护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集,与时俱进,以典型社会事件、典型人物事迹为引领,有助于培养身心和谐、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创新性、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3.3 改革教学评价

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向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等多维度延伸。评价的范围不仅包括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识记和理解程度,知识的运用能力、技能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视通过学习形成的良好职业道德、政治觉悟、行为习惯、人文素养。

4 小结

4.1 思想引领

课程思政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关爱、责任为1+X母婴护理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强调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内容的筛选和组织注重思想价值引领。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和切入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扩充思政教学案例,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结合。

4.2 师德师风

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德能力,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1+X母婴护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讲出育人的感觉和效果,从意识、态度、立场、观点、方法上,使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科学、合理地将“思政”融入教学,体现课程思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作用。

5 反思

探索“全程素质、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素养为核心、课程教学与人文关怀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融合临床各项工作任务中的护患沟通技巧,体现护理专业人文素养的内涵,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构建护教协同平台,探索在教学、管理、带教、考核、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融入素质培育的路径。校院互聘兼职人员,互培在职员工,共建职业文化,共育母婴护理人才。将人文理念融入实际工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将内在的人文关怀素养,外化为自觉为母婴提供关怀服务的能力。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将关爱、责任、严谨、细致等素养融入核心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职业精神。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将专业素养与个人素养有机融合,培养素质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早接触社会,早接触专业,早接触临床,不断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形成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持续改进”机制。

猜你喜欢

母婴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