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记者创新能力的提升

2022-11-18崔红艳

新闻传播 2022年19期
关键词:广播受众内容

崔红艳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江苏 210001)

在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最常见媒体类型,整合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微博、微信公众号、音视频APP等新媒体的全媒体成为当前媒体行业发展主要方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内容也追求多样化与个性化。为满足受众需求,提升广播媒体行业竞争力,作为记者要采用适合方式提升自己创新能力,保障新闻内容可以吸引受众,进而提高节目内容质量。

一、记者创新能力提升意义

(一)全媒体时代发展背景

在全媒体时代下,信息渠道增多,人们获取信息更加便利,导致社会舆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媒体格局也产生相应变化,整个媒体行业迎来巨大挑战。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广播媒体,更应该适应时代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才能在时代发展下实现顺利转型,再次引导媒体行业。同样,广播记者也需要采用适当手段适应媒体环境变化,提升现有职业水平,对内容与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从受众角度出发,寻找可以吸引社会关注的新闻内容,避免在行业转型时,没有相应能力应对行业变化,丧失和行业一同成长机会[1]。所以,广播记者不仅需要以专业素质创作优质节目,还要充分使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加强与受众互动,让受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全面新闻内容,保障新闻对于受众的时效性,保持广播节目对受众的新鲜感,让广播节目助力广播媒体进一步发展。

(二)受众接受信息传播变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媒体行业正在以迅猛态势推动包括广播在内的传媒行业快速发展,未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为全媒体的趋势是时代发展必然结果,广播记者将在迎来更广阔成长空间时,同样也会面对更为激烈行业竞争,这是所有广播记者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想在全媒体时代下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广播记者对自身创新能力进行提高。保障新闻内容真实可靠,拓展新闻宣传渠道,并凭借专业素质以新闻内容定位选题,从而提升新闻生命力,推动广播媒体快速转型[2]。人们在当前时代下,可以拥有更多获取信息途径,娱乐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而且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以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困难也是十分严峻。受众逐渐减少,高质量专业人员转行,广播媒体未来发展并不乐观。在这种背景下,广播记者更要做好创新能力提升工作,坚守岗位,为广播媒体寻找可行性发展道路。

(三)新媒体从业人员水平差异

新媒体的快速崛起,让以广播媒体在内的传统媒体看到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部分广播媒体记者选择职业转变,成为一名全媒体记者。但是,伴随全媒体市场逐渐做大,许多职业素质低、专业能力差的人也加入新媒体发展中,大量低质量新闻内容堵塞人们日常信息获取渠道,让许多受众对于媒体产生不好影响。所以,作为媒体行业的一员,广播媒体记者需要通过合适的创新方法,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让工作顺利完成转变,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全媒体记者,为全媒体注入新鲜活力,重新让人们认识全媒体的优点,为未来传统媒体转型为全媒体铺垫道路。

二、全媒体记者创新能力的提升难点

因为广播媒体的局限性,导致大量广播记者在工作中形成思维定式,难以对当前时代发展保持客观公正态度,对于广播媒体在当前时代发展严峻形势难以完全掌控,在工作中仍使用传统理念,导致节目内容老套,缺少新意,对于时事热点内容也很难及时跟踪报道等。这些问题都导致广播记者难以做到有效创新能力提升,不利于行业与个人发展[3]。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缺少创新要素,既无法有效对潜在受众进行挖掘,让其成为新闻内容的忠实听众,也容易产生千篇一律的低质量内容,对现有受众造成审美疲乏感,让受众为追求新鲜内容而放弃广播媒体,会进一步降低广播媒体影响力,限制行业未来发展。目前多数广播媒体节目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以新闻为主,一些娱乐内容为辅,难以对年轻人群体产生足够吸引力,而现有受众又有流失趋势,导致广播媒体受众日益减少。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下,人们娱乐方式不仅可以由广播提供,还可以通过游戏、视频等方式,带来视觉、听觉的进一步刺激,加快广播媒体的受众流失,进一步降低行业影响力。这些问题共同导致现有广播媒体节目内容单一化,让仍然在一线工作的广播记者无法站在更高处提升自我能力,导致个人、行业的创新能力存在普遍不足现象。同时,全媒体记者对于职业素质要求要比广播媒体记者更高,这让一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广播媒体记者感受到明显的吃力,极易产生退却心理,无法实现自我突破。如果将广播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差异做进一步分析,可以认为前者从新闻创作理念、核心内容、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出现落后趋势,而广播媒体记者如果无法及时更新新闻业务知识,将会造成个人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和时代发展产生巨大差异,无法成为一名合格、高素质的全媒体记者。而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广播媒体记者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从理念、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创新式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脱变,顺利成长为一名专业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新闻内容硬的全媒体记者。

三、全媒体记者创新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理念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广播媒体记者就需要使用现有资源,实现知识体系更新、升级。同时,广播媒体记者还需要积极对社会新闻内容了解,保持广阔视野,立足于长远发展。除这些基本内容外,也需要将重点放在培养自身专业能力方面,从而在工作中不断磨炼自我能力,获得对热点新闻敏锐洞察力,让专业能力进入新的层次。只有在锻炼出这些专业素质后,才能有效帮助广播媒体记者创新理念,并得到进一步成长。所以,广播媒体记者要在工作中多思考,在思考中多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把专业知识熔炼成专业能力,不断进行知识层面的“查缺补漏”,从而提升自身全方位专业能力。广播媒体记者一定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新知识、新内容,强化过去工作知识,并积极补充知识理论内容,对自身存在的知识短板使用适当方式补齐,避免让知识短板成为限制自我发展的障碍。如果广播媒体记者在政治敏感性方面缺乏,可以关注例如《学习强国》、《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公众号或下载相应客户端,每天起床与睡前浏览新闻内容,掌握近期国家大事,并从中分析事件的内在意义,在之后的工作中验证自己的判断,出现问题及时修正对待事件的看法。利用这种日积月累方式,不断积累新闻素材,整理自己观点,优化对社会发展的认知水平,从而丰富政治觉悟,充实思想。而且,广播媒体记者也要明白当前媒体时代发展呈现多样化,并不是过去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媒体时代。仍然以传统媒体时代进行思考,不仅无法有效帮助自己快速成长,顺利过渡到新工作模式中,还会因为受限于过去认知水平、过于依赖以往工作习惯,在思维层面产生怠惰心理,工作中无法实现大跨步提升,逐渐让工作走进误区,影响个人发展。所以,要学会利用新媒体,及时掌握最新新闻进展,并对新闻后续发展做合理预测,验证自己猜想的判断,提高专业素质。从而保障广播媒体记者在后续新闻报道与采访中,做到创新能力有效提升,对待新鲜事物也可以做到灵活应对,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广播媒体企业也可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结合当前新媒体新型理念,对广播媒体记者进行专业层面辅导,以总结专业知识,让广播媒体记者可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如何用新视角看待新闻、媒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做到对其理念进行有效创新,对未来节目有新的认识,实现提升节目质量,促进广播媒体健康发展,对于广播媒体记者个人和媒体行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容创新

广播媒体作为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媒体,虽然具有一定新闻权威性,并成功引领一个时代的发展,但是相较于近些年快速发展的新媒体,明显可以看出应对能力不足,有逐渐被新媒体赶超的趋势。因为报道需要时间进行准备、撰稿等,广播媒体在正式播报新闻内容前,需要花费额外时间做准备工作。但是新媒体是建立在碎片化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媒体形式,在准备阶段可以节约大量时间成本,几乎是出现合适新闻内容,立刻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播报。所以,广播媒体在新闻时效性方面稍显不足,而且广播媒体的表现形式远不如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播报的新媒体灵活,也限制广播媒体进一步发展。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从新闻内容角度进行创新。广播媒体记者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提高创新理念与专业能力时,也要提高新闻内容创新能力,让创新真正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实现能力的迅猛提升[4]。新闻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这也是新媒体以更贴合实际生活的新闻,迅速崛起的原因。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渴望对自身发展形势准确掌握,需要借助新闻获得社会发展动向,这也是广播媒体建立的初衷。广播媒体记者应当走入基层,在社会一线进行采访与播报,让新闻内容更真实,更具有生活气息。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人们走在一起、站在一起,以观众视角分析新闻如何撰写、播报,从而丰富新闻内容。如果仍以广播媒体记者身份高傲面对工作内容,对新闻仍然采用传统新闻媒体视角解读,难以做到对新闻内容生动报道,也会逐渐失去受众支持,被更符合人们观看需求的新媒体抢占市场,影响广播媒体行业未来发展。所以,广播媒体记者需要在基层中了解社会发展,明确人们对于新闻内容需求,整理出相应的新闻播报心得。同时,也需要对现阶段工作内容审视,在对新闻内容播报整体框架进行调整,从而收获新闻编写新想法,对内容创新产生新高度,以此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只有从基层出发,深入人们生活,广播媒体记者才能有效从社会、人们视角分析新闻内容,方便在后续工作中掌握新闻热点,为人们提供最新最真实内容,提高广播媒体内容质量,扩大受众数量。

(三)形式创新

广播媒体记者除创新理念、内容外,也要关注新闻形式方面创新,从而实现三个层面全面落实创新,成为广播媒体记者成长的养分。所以,广播媒体记者需要提升掌握专业化工具能力,做到熟练应用新媒体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包括网页制作、客户端运营,新媒体技术要做到应用熟练,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可以自我解决,为新闻形式创新打下基础。同时,要为受众提供收听、收看相关渠道,提高广播内容在社会知名度,让创新新闻形式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反馈,为以后创作高质量新闻内容,提供参考。尤其是5G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未来科技发展主要方向,各个行业正在运用5G信息技术实现行业变革,未来全新媒体传播技术也会对媒体工作产生巨大变化,以拒绝态度处理新媒体,将会对广播媒体记者未来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广播媒体要明确一点,新媒体的发展即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会促进媒体行业现有格局产生变化,对于广播媒体是一次重新进入社会大众的阶段机遇,如果错失这次机会,行业发展将会陷入停滞,无法为更多受众提供高质量新闻内容。所以,包括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更应要关注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理解并学习新型技术,积极将科学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让新闻在新型技术影响下,增加表现形式,让更多网民转化为关注新闻内容的受众。广播媒体记者要在平时工作中多了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深入学习,不断提炼传播技术精华,让自己对新媒体发展有更深层次理解,并将其应用至实际工作中,从而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广播媒体整体工作质量。例如以往新闻报告是利用一线新闻记者的前线报告,经过新闻整理,再由演播室主持人进行新闻播报,不仅无法及时对新闻内容进行报告,还会因为播报不及时而失去新闻时效性。针对这种问题,可以利用5G信息技术实现无迟延性报道,将原本由主持人负责的新闻报告工作,转交给一线新闻记者,采用现场直播形式,对新闻进行全面报道,从而提高新闻时效性,对新闻播报进行有效创新。只有广播媒体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采用适合方式进行创新,才能有效提高在媒体行业的竞争力。而广播媒体记者也要丰富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素质,在提高节目内容质量的同时,增强自身专业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结语

在全新时代背景下的广播媒体,需要时刻保持危机感,采用多种形式探索可行性道路,从而提升行业竞争力。而记者也要时刻掌握行业发展,利用学习提升自己能力。同时,也要学会在工作中积累行业经验,夯实专业能力。不能被发展的“舒适圈”限制自身发展,应该采用积极创新态度面对工作,并树立正确职业观念与道德底线,为受众提供优质节目内容。■

猜你喜欢

广播受众内容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