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地方高校食品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022-11-18肖付刚王德国孙军涛张永清

农产品加工 2022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食品

肖付刚,王德国,孙军涛,张永清

(许昌学院 食品与药学院, 河南 许昌 461000)

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建设一流大学,又要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许昌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改革试点,如何根据地方高校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建立涵盖课程内外的创新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有计划地纳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过程,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能否办出特色、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近年来,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 (以下简称食药学院) 对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进行了不断改革,如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践内容,在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校内校外实习;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实践课程,开设研究型实验;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等。这些改革明显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素养得以提升,真正体现 OBE 理念。

1 人才培养上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1 以“应用型、创新性”为目标与时俱进修订培养方案

以“应用型、创新性”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修改,制订符合新形势需求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新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实基础、强能力、有创新、职业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实基础”是指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有扎实且实用的专业基础知识。加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强化基础实验操作技能,满足学生自学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强能力”是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适度减少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程的课内学时,安排学生自学,并适量安排学生讲课、评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安排工艺类课程的集中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毕业论文环节,鼓励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立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创新”是指具有独立的思维能力、独特的应用能力、积极进取的奋斗目标、较强的适应能力。在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职业素养高”是指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较好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勇于承担人类、社会、家庭的职责和使命,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乐于奉献的价值追求。

企业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教师深刻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坚持创新,不断进行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修改完善。当前,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日益强烈的需求成为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的原动力[1]。食药学院在培养方案中逐步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例如,“食品分析”课程自 2009年以来已进行了 4 次大调整,2011 年将实验与理论课分开,增加实验内容、实验项目[2]。结合目前企业对食品检验和品控技术人员的知识需求,加强应用型课程、强化技能训练、增加实验项目,根据行业发展适时调整实验项目。结合食品检验和品控人员上岗需求,引导学生学习分析类课程后,考取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证,目前学院每届超过 75%的毕业生获得人社部颁发的“高级食品检验工”证书,成为学生就业的敲门砖。

食品专业知识及工艺设备更新速度快,因此食工和食安教研室坚持集体讨论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及时将最新知识引入课堂。学院 2010 年开设现代食品检测技术,2013 年开设食品质量检验综合实验,增加了大型检测仪器进行食品检测的内容和项目。2013 年开设专业导论,让教授和校外特聘专家向学生介绍学科、专业、食品行业最新动态。食品营养专门人才缺乏日益显现,因此 2010 年学院首次在食工专业开设食品营养与卫生,2011 年开始与培训机构合作进行营养师的培训与考核,学生通过率高,反映良好[3]。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学院顺应社会需求于 2012 年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并于 2013 年与国教学院联合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中俄合作办学),陆续开设了食品安全相关的专业课程。

食药学院在培养方案修订中实践类课程增设创新学分,积极试行实验室开放制度,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联合当地企业积极申报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搭建产品研发平台,吸纳学生参与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有些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该企业就业,实现从校内实践到社会创业的无缝衔接。

1.2 以创新为目标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通过 10 年的探索,食药学院构建了具有培养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内容及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如下。

1.2.1 课堂教学中培养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途径。在大学课堂上,如果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让其在校内就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那么他们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能不断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创新思维[4]:①通过案例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②在实践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③在学生中开设创新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1.2.2 转换评价模式,在评价标准中突出创新

教学评价一定程度上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学校只注重考试成绩,那么学生就会将考试成绩作为追求目标,不求创新,形成应试教育。教师是教学的执行和引导者,因此学校对教师教学评价应多元化[5]。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只看教学成绩,更应看重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多元化,应综合课堂表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有创新等,给予恰当评价。特别是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应及时肯定,并引导、协助其发展。

1.2.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创造力

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建立新的学习天地。教师对一般理论课可根据内容选择讲授法,科学系统地论述教学内容;推理性较强的课可采取以师生相互提问为主的谈话法,通过推理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另外,还可以利用讨论法、指导法、演示法等进行教学。由教师引导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展开讨论、探讨,以取得科学结论。

1.3 课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在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构 建课外教学改革体系,并以学分的形式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措施有:①逐步开放基础实验室及教师科研室,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②树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 - 学关系,积极开展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研究型实验。研究型实验主要针对二、三年级各专业本科生,在基础实验已做过的项目中,结合研究组成员科研方向遴选部分成熟实验来进行;③引导学生开展教学计划以外的创新实验。学生独立选择课题,完成实验方案设计、装置安装调试,完成实验、撰写总结报告或科研论文;④根据自愿或教师学生双向选择,部分三、四年级的本科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校企联合项目研发,通过校企联合过程开发中心平台实现以过程开发促进学生培养和就业,达到培养既具有过硬岗位技能又具备创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 条件保障

2.1 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与使用

食药学院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功能水研发基地和鲜啤研发基地 已 通 过 学 校 批 准 正 式 成 立 , “ 书 香 坊 ”纯净水和“书香坊”啤酒已正式向校内供应。第 3 个基地功能性焙烤食品研发基地正在论证建设中。

2.2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以及如何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在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实践教学需考虑的重要内容。首先,食药学院积极联系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经过对前几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调整了建设思路,在继续保持与大型企业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许昌地方特色食品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的合作力度,在与这些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师生能切实参与到企业的建设、生产及质量监控中,对学生的帮助作用更为显著。其次,阶段性的选派学院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企业的各类项目申报与实施,并进一步加强实质性的合作,如 2014 年选派刘海英教师作为河南禹州紫烨红食品有限公司的挂职副总,将合作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加强了与许昌市质监局的合作,尝试性地选派一些学生到该局实习,在工作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 1 个多月的实习,派出学生均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实习工作扎实,学生能力充分得到了展现,学生素养得以提高。

2.3 建设校企联合开发中心

食药学院与许昌世纪豪嘉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豆制食品研发中心”,与河南百安粮油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粮油食品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与禹州紫烨红食品有限公司共建“薯类食品研发推广中心”。这些平台既促进教师科研,让在校学生参与产品研发,也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并且通过联合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创办科技实体等,实现了人才培养,技术经济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2.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校“双百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制定“工程经历”培养计划。每年派出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阶段性的工作,丰富实践经验。一方面通过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技术,协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改进等科技开发创新工作,促进理论知识和生产需要相结合;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寻找应用性课题并进行研究与开发,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而将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深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食药学院 50%以上的专任教师通过学校“双师型”教 师 认 定 , 这 在 学 校 二 级 学 院 中 是 最 高 的 。 学 校“双师型”教师建设计划在本科高校中也是应用型的有益探索,是“许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特色措施

3.1 引导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

食药学院在学生自愿与教师选择的基础上,吸收了相当一部分优秀本科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这些学生对研究实验有浓厚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实验课题研究工作。研究项目由教师自选或来源教师申报立项的科研课题。

为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在每一研究课题开题之前,要求学生首先查阅文献,了解相关问题的现状及研究现状,经过对文献整理、归纳、分析之后,再进行实验步骤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条件探索、实验结果分析。在完成整体研究后,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书面报道即形成论文。近 5 年,由学生参与研究并发表的论文共计 20 多篇,课题组成员指导的学生成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 10 项,获奖9 项。

3.2 积极开展课外学生创新活动

在教学之余,通过举办 (如“学生焙烤食品创意大赛”“学生食品包装设计大赛”“食品商标设计大赛”“中秋食品品鉴会”“‘书香坊’新产品发布会”等) 各式各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2013 年 9 月 30 日,许昌日报还专门以“书香坊里味儿浓”为题,报道了学院实训基地的实验教学成果,对学院在实训工作中的诸多做法进行了报道和高度评价。目前,“书香坊焙烤食品中心”在正常运行中,先后有 400 多名学生在此基地进行了实训,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成为独当一面的“操作能手”。此外,“书香坊纯净水”“书香坊鲜啤”对校内外供应。“书香坊”正切切实实地成为了学院“美食的生产地”和学生“梦想的起跑线”。

3.3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书香坊纯净水”正是以肖付刚教师指导的 2013 届毕业生为主形成的创业团队创立公司面向全校师生供应,取得较好的效益,获得师生的好评。目前,“书香坊鲜啤研发基地”正在进行各种鲜啤的开发,逐步将书香坊啤酒向校内外推广。

4 结语

许昌学院食品与 药 学院对食品专业培养 方 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培养方案中增加实验、实践内容;在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内容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创新与实践课程,开设研究型实验;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创新创业培训,开展课外科研实践创新活动等。这些改革明显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学生能力素养得以提升。通过改革探索,建立了一条适合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培养的道路,这也是“许昌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食品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